淺談梅瓶的源流與演變
中華古玩網(wǎng) http://www.gucn.com
一、梅瓶的稱謂與用途
“梅瓶”這一雅稱,直到清末《陶雅》一書中才出現(xiàn),其得名有幾種說法,其中民國初年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較為可信,該書解釋為:“梅瓶,口小而項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于足則微豐??趶街H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
最早的梅瓶出現(xiàn)在宋代,最初用途可不是用來插花和欣賞的,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兩件金代白地黑花梅瓶,分別在瓶腹寫有“清沽美酒”與“醉香酒海”,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有明代唐寅繪制的《飲中八仙圖》,被認為臨摹自北宋趙公麟的作品。畫面描繪了李白、賀之章、張旭等八人坐于松林間暢飲,一名侍童正把梅瓶中的酒倒在酒缸里。這些都說明梅瓶最初的用途是一種儲酒、儲水用具。遼寧葉茂法庫臺遼墓中出土有雞腿瓶,江西瑞昌發(fā)現(xiàn)的南宋淳佑十年(1251年)墓中,墓主的頭部頂端也放置有一對磁州窯梅瓶,南宋時期的墓葬中也出土有梅瓶,說明遼宋時期的梅瓶主要用途為實用貯酒具,但有時也被用作陪葬品。
北宋趙令畤《侯鯖錄》記載:“陶人之為器,有酒經焉。晉安人盛酒似瓦壺之制,小頸,環(huán)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饋人牲,兼云以酒器,書云就一經或五經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達其義,聞五經至,束帶迎于門,乃知是酒五瓶為五經焉”。很多學者認為,這種可裝酒一斗、名為“酒經”的小口修腹瓷瓶,很可能就是宋代人對梅瓶的稱謂,因此宋代的梅瓶也可稱作“經瓶”。到了元明時期,從古人的詩文分析,此時的梅瓶可能被稱為酒“樽”、“”酒瓶。
二、梅瓶的前身——雞腿瓶
北宋以前的陶瓷器中,并無梅瓶造型,唐代僅有接近梅瓶的白釉瓶(上海博物館和故宮都有收藏,形體較矮,都施有化妝土,應為北方地區(qū)燒造),與我們后代所說的帶有S形曲線的梅瓶造型有一定差異。
梅瓶的出現(xiàn)與遼國契丹族有著重要關系。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中的一支,在唐代就與北方漢族多有交往,《遼史》稱“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
為了適應遷移生活,契丹人仿照革囊創(chuàng)燒出便于攜帶的陶瓷提梁壺(俗稱 “馬鐙壺”、“雞冠壺”)。他們還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上粗下細、狀如雞腿的長腹瓷瓶,用于運水或儲酒之用,這種雞腿瓶被很多現(xiàn)代學者視為梅瓶的雛形之作。小口是為了避免盛裝的水、酒濺出,減少酒的揮發(fā)并方便攜運,遼墓壁畫中還有表現(xiàn)契丹人運輸雞腿瓶的畫面。雞腿瓶口小、脛細、腹長,用繩索捆綁后背運很方便,倒梯形造型使繩扣越勒越緊,確實很適合契丹人游牧射獵、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需要。
張家口市宣化縣曾發(fā)掘遼天慶六年(1116)張世卿墓,在后室南壁壁畫中描繪有兩個捧有酒壺、酒杯的男侍者。畫面上畫有三只平行擺放的青綠色梅瓶, 瓶口附蓋(也有學者認為反映以泥封口),應該表現(xiàn)的是瓷制梅瓶(圖1)。有意思的是,這三只梅瓶放置在低矮木幾上,木幾上開有三個圓口,梅瓶剛好卡放在木幾上,這幅畫面說明在北宋時期,造型修長、小底的瓷梅瓶由于重心較高,使用中應該是放在這種木架上,由于體積較大,這種長腹大梅瓶還上不了餐桌。1999年,遼寧省博物館征集入藏了一套遼代彩繪壁畫木槨,也描繪有木桌下置一矮幾,桌上放有帶溫碗的注子、深腹碗等酒具,矮幾描繪有罩布,上面也放有三只帶蓋的長腹梅瓶,可惜由于年代久遠,壁畫上梅瓶的足部比較模糊,看不出矮幾是否有開口,但這則壁畫與宣化張世卿墓互為佐證,證明了這種矮幾是遼代梅瓶的放置用具。
1999年3月,宣化下八里村的村民在進行春灌時,在已發(fā)掘過的張世卿墓東南約50米處耕地里,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滲水現(xiàn)象,河北省文物研究接報后展開鉆探,先后探出9座古墓并予以清理,發(fā)現(xiàn)這里是張世卿一族的墓地。其中7號墓出土有墓志,顯示墓主張文藻和張世卿為同宗近支,文藻為長輩,屬叔侄關系,張文藻與妻子合葬于遼道宗大安九年(1093年)。墓中出土物包括了2件綠釉雞腿瓶,口徑6、底徑6.5、高21厘米,造型作小口、短頸、溜肩,長圓腹,小平底,通身施有綠釉,瓶身較一般遼代雞腿瓶矮,應視為梅瓶造型。出土時,瓶口部用石灰封閉,瓶內尚存留有棗紅色的液體。張文藻墓中也保留有題材豐富的壁畫,基本占滿了整個墓壁,主要為反映墓主人生活為內容的風俗畫,包括散樂圖、對弈圖等。前室東壁上描繪有“童嬉圖”,主要為有關茶道的內容,畫面中木桌上放有一只短腹小口梅瓶,桌下的矮幾上放有腹部修長的雞腿瓶,考慮到墓中出土的兩只綠釉雞腿瓶在造型上與傳統(tǒng)梅瓶已比較接近,瓶中盛有棗紅色液體,墓中壁畫描繪的雞腿瓶也應是用作裝酒,并且從壁畫可知,當時的梅瓶已分長腹、短腹兩種,短腹梅瓶已可擺放在桌上了。
遼代梅瓶有茶葉沫釉和白釉剔粉、白釉劃花、白釉剔粉填黑等種類,裝飾圖案多為牡丹紋。造型上,有繼承契丹傳統(tǒng)造型的雞腿瓶,如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乾二年田”款茶葉沫釉梅瓶,高64.9、腹徑24.3、口徑8.4厘米,作平底,底足無釉,“乾二”應當是指遼乾統(tǒng)二年(1102),“田”字應為制作工匠的姓氏(圖2);而圖3展示的則是受漢族文化影響而燒造的剔刻花填彩梅瓶。位于內蒙古赤峰市的猴頭溝鄉(xiāng)是遼代缸瓦窯所在地,北京故宮的劉毅先生曾在《關于梅瓶歷史沿革的探討》一文中提及,他在缸瓦窯考察時,見到許多雞腿瓶的殘器,說明赤峰缸瓦窯為是遼代梅瓶的一處重要產地。
三、宋金時期的梅瓶
雞腿瓶傳入北宋后,北方漢族地區(qū)也開始燒造這種長腹小口瓷瓶,最終使梅瓶造型固定下來,在宋代南、北方民窯中多有生產,而少見于宋代的官、汝等官辦瓷窯,說明梅瓶作為盛裝實用具主要為民間生活所使用。在造型上,北方梅瓶較多保留了契丹雞腿瓶的痕跡,形體修長而秀麗,瓶口為蘑菇形或梯形,便于使用繩索捆扎。而南宋景德鎮(zhèn)生產的影青梅瓶和江西吉州窯等地燒造梅瓶,其高度明顯低于北方梅瓶,容積縮小,腹徑較大,顯得矮而胖,造型上顯得比較小巧,反映了當時大江南北不同窯區(qū)的產品有一定地域特點。除了陶瓷器中出現(xiàn)梅瓶外,宋代的金銀器中也存在梅瓶造型,1996年4月,四川彭州市西大街發(fā)現(xiàn)過一處宋代金銀器窖藏,出土金銀器多達350多件,其中有10件銀制梅瓶,均為錘揲加工成型,包括素面梅瓶、如意云紋梅瓶、鳳鳥紋梅瓶等,有些還附有銀制瓶蓋,從出土金碗上有“紹熙改元”紀年看,這批窖藏金銀器為南宋中期產品,少量為北宋中晚期到南宋早期產品,類似的宋代銀制梅瓶在國內博物館還有收藏,說明了宋代梅瓶的質材已從陶瓷擴大到到金屬制品。
宋代北方生產的梅瓶以耀州窯刻花梅瓶為代表。這件青瓷刻花梅瓶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口徑7.5、足徑11、通高48.4厘米,造型挺拔修長,瓶腹無接胎痕跡,說明系一次拉坯成型,顯示了耀州窯制瓷匠師的高超技藝。由于長腹小底梅瓶不便于放置,耀州窯在北宋時期還創(chuàng)造出一種吐嚕瓶,造型上看如同將長腹梅瓶截去下半部,這種瓶型在北方名為吐嚕瓶,據(jù)說因酒從瓶中倒時發(fā)出“吐嚕”響聲而得名。河北定窯、磁州窯和河南扒村窯、鶴壁集、登封窯諸窯都燒造刻花梅瓶。
1951年,考古部門在河南省禹縣白沙鎮(zhèn)發(fā)掘了宋代墓群,其中一號墓年代為北宋元符2年,墓室內壁采用了磚雕與繪畫相結合的技法描繪生活場景,其中墓前室西壁表現(xiàn)了墓主人夫婦飲宴畫面,居中的方桌上擺有注子、帶托盞杯,墓主夫妻二人袖手坐于桌旁,兩邊有三位侍女和一名男侍分別捧著唾壺、果盤,在桌下描繪了一只梅瓶,放置在束腰方座上(圖6)。從桌上擺放酒具看,這只梅瓶的用途也應是盛酒具,考慮到遼張世卿墓描繪的梅瓶被插放在開孔的木座上,白沙宋墓壁畫表現(xiàn)的梅瓶比北宋梅瓶實物要短一些,是否可解釋為束腰高方座可能也開有圓形開孔,梅瓶足部同樣被插放在圓槽中,這樣一來,放在木座上的梅瓶感覺瓶身矮了一些。
北宋的梅瓶都為小口、腹修長,底部比較小,到北宋晚期和金代初期,梅瓶的造型有了發(fā)展,梅瓶的底徑增大,直接可以放在地上,不必再依賴木制支架了。這在考古資料中也可以找到例證,山西稷山馬村曾發(fā)掘金代墓葬,其中一座金代早期墓的北壁磚雕表現(xiàn)了夫妻對飲,南壁設有舞臺和雜劇磚雕,說明這些磚雕共同組成了墓主夫婦飲宴并觀看雜劇的場面,畫面居中為方桌,上置注子、盞杯、果盤等,桌下有一梅瓶,底徑較大,已可以平穩(wěn)的放置在地上了。
陜西省文物局鑒定組徐濤先生告知筆者,他們在陜北作館藏文物鑒定時,很多市縣都收藏有宋金時期的黑釉梅瓶,說明梅瓶在比較干燥的北方地區(qū)使用量較大。故宮博物院收藏有10多件造型近似的黑釉梅瓶,其中一件黑釉梅瓶肩部刻劃有“天威軍官瓶”,這種粗瓷梅瓶就是北宋北方裝運水、酒之用,水是行軍的必需補給,而酒則可以鼓舞士氣。南宋趙彥衛(wèi)在《云麓漫鈔》卷七記載,南宋初年岳飛、韓世忠軍中“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峞軍”,“一入背峞,諸軍統(tǒng)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峞軍,無有不破者”。至于為何酒瓶被稱作“峞”, 趙彥衛(wèi)考證說“范參政致能說,雁北人呼酒瓶為峞,大將之酒瓶必令親信人負之。范嘗使燕,見道中人有負罍者,則指云:此背峞也。故韓兵用以名軍。峞即罍,北人語訛故云,韓軍誤用字耳”,按此記載,峞(wēi)與罍(léi)兩字發(fā)音相近,所以產生了訛傳。南宋初期統(tǒng)領抗金主力部隊的將帥大部分為陜北人,韓世忠等陜北籍主將的親信部隊被稱為“背峞軍”(即為主帥背酒瓶的親軍),顯示了北方軍旅中使用陶瓷梅瓶的遺風。
與南宋同時期的金政權,由北方少數(shù)民族女真族建立,同樣表現(xiàn)出喜好豪飲的民族特點,此時的北方梅瓶繼承了粗獷的風格,以磁州窯和扒村窯燒造的白地黑花梅瓶、黑釉梅瓶為代表,同時期的西夏靈武窯也燒制有剔刻花梅瓶。宋金時期河北磁州窯燒制的白地黑花梅瓶以繪畫為特色。金代磁州窯燒制有一種黑瓷弦紋梅瓶,造型上接近遼雞腿瓶的樣式,裝飾簡單,肩部刻有“葡萄酒瓶”字樣,山西省文物部門在懷仁窯調查時,還發(fā)現(xiàn)有凸凹弦紋黑釉梅瓶,肩部刻劃有“酒都司使”,說明亦為金代梅瓶,較多保留了遼代雞腿瓶的遺韻。上海博物館收藏有數(shù)件金代梅瓶,代表器為金代磁州窯“清沽美酒”款梅瓶和金代扒村窯黑地白龍紋“正八”款梅瓶。黑地白花“正八“款梅瓶在繪畫處填有白色化妝土,瓶身旋修痕比較明顯,瓶腹兩側分別描繪豎向龍紋,并在一條龍下部書寫“正八”兩字,“正八”兩字可能來源自佛教“八正道”、“八部眾”(即天龍八部)觀念。
南宋梅瓶標準器下面幾件可為代表:是南宋景德鎮(zhèn)窯燒造的青白釉刻花梅瓶,現(xiàn)藏廣東省博物館,口徑4.3、底徑9.4、高31.8厘米,肩部裝飾以流暢的刻花纏枝蓮紋,輔以淺細篦紋模擬水波,如同隨著微風搖曳的滿塘蓮荷,蓮花水波與淡雅的影青釉相互映襯,給人滿目清新之感。1991年9月,四川遂寧金魚村發(fā)現(xiàn)過一處南宋窖藏,出土瓷器985件,也包括青白釉梅瓶8件,其中的青白釉刻花梅瓶還帶有淺杯形的瓷蓋。圖12是一件南宋龍泉窯帶蓋青瓷梅瓶,口徑5.9、底徑7.3、,通高28.5厘米,胎色灰白,釉色青雅,釉面潤澤晶瑩,底部露胎,通體裝飾了凹凸弦紋,線條流暢優(yōu)美。這件梅瓶1979年出土于浙江松陽縣慶元元年墓葬(1195年),現(xiàn)藏于遂昌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圖13則是南宋吉州窯燒造的黑釉刻花梅瓶,通高21.2,口徑4.8、底徑6.6厘米,1972年江西吉州窯出土,現(xiàn)藏于江西省博物館。它的底徑明顯增大,在腹部兩側裝飾以剔刻折枝梅花,刀法細勁流暢,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金代和南宋時,還出現(xiàn)一種口部稍大的新樣式梅瓶。這種大口梅瓶在耀州窯北宋晚期到金代初期曾有燒造,窯址中發(fā)掘出土過多件。這種北宋晚期開始出現(xiàn)的大口長腹梅瓶,造型上看應是自小口梅瓶改進而來,其裝酒量有所減少,高度較北宋時降低,口部與底部尺寸均增大,放置時應不必依賴于支架,也便于使用提子一次打出一斤、半斤的酒來,是對梅瓶造型的一種改進。四川廣元大足石刻中保留有南宋石刻地獄圖,雕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其中一幅雕刻為勸飲圖,圖旁鐫刻有《大藏經》文:“世尊告諸比丘飲酒者入地獄”,畫面上一男子手捧帶托盤的酒碗勸飲,身后的女子抱持一大口梅瓶。從大足石刻勸酒圖可知,南宋時這種大口梅瓶在南方地區(qū)也有燒造,用途亦是裝酒用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