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文章中,有一篇《44歲讀到的這本書,影響了他一生》。文章里講的是臺灣著名的出版人郝明義與他引進《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故事。郝明義的《越讀者》一書曾經(jīng)加入過“肆讀”計劃,大家都說,比起《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繁瑣與拖沓,《越讀者》更合適我們的閱讀習慣與理解方式。
如果讓我來推薦有關如何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書,我會首選《越讀者》。關于《越讀者》的肆讀筆記分享,可以點這里:肆讀計劃第四周:《越讀者》讀書筆記精華分享(上)
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使我對郝明義這個人產(chǎn)生了興趣。他是了解臺灣文化出版逾不過去的人物,而且這個人本身經(jīng)歷也很有傳奇性:
從小患小兒麻痹癥,被醫(yī)生判定只能做一些靜態(tài)的工作,輪椅是他的出行必備。(懷著迷惑,我在網(wǎng)上搜了一下,他的所有照片幾乎都是坐在輪椅上的。)
大學畢業(yè)后與朋友開創(chuàng)公司,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喜歡的女生解決工作,結(jié)果,倒閉了。女生也跑了。
后來脊椎嚴重變型扭曲,醫(yī)生告誡他,最好不要上班,盡量做一些趴著的工作。然后呢,他選擇了繼續(xù)工作。并且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在面臨抉擇與考驗時,他的選擇是“與其為了多活幾年而限制生命,還不如把生命濃縮于盡情的沖刺”。
再來看看他職業(yè)經(jīng)歷,一個字:耀眼
1988年,臺灣時報出版公司總經(jīng)理
1996年,創(chuàng)立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1997年,臺灣商務印務館總經(jīng)理兼總編輯
被評價為“臺灣最具魅力的出版人”
他有多牛逼,看看他捧出的人和書:
卡爾維諾、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都是經(jīng)他引入臺灣并暢銷
他掀起了蔡志忠、朱德庸、幾米的漫畫閱讀熱潮
他打造了《相約星期二》《情商EQ》《如何閱讀一本書》等暢銷經(jīng)典
他一直在與命運做斗爭,他不相信自己的人生只能處于一種靜止之中,他要燃燒,讓生命煥發(fā)精彩。他說,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墓志銘上這樣寫:這個人一直在練習控制自己的意志、語言與能力——盡管總是破綻百出。
說出這么多他的精彩人生,只是想告訴大家,他的另一本書《工作DNA》同樣是一本值得閱讀與推薦的好書。
簡單地講,《工作DNA》是一本講要如何工作的書,書中凝結(jié)了很多郝明義個人的思考與見解。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沒有體系,不成系統(tǒng),隨思隨感。呃,別以為我打錯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確實如此。
職場書籍都有一個特點,搞一個好像科學性很強的體系出來,貌似邏輯嚴密,各類方法、定律玄而又玄,顯得高深的樣子,總是含沙射影地告訴你,“讀了這本書,職場你最大”。其實呢,聽了很多的道理,依然干不好工作。
而國外那些優(yōu)秀的職業(yè)發(fā)展或個人管理類書籍,雖然在西方世界暢銷百萬,例如《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你的優(yōu)勢》《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都是當年的超級暢銷書。結(jié)果呢,讀完之后的感受,要么覺得是成功學的變種,要么覺得講得不錯,但也不太實用。
一說到實用,好像所有的書都變成了雞肋。
可是如果不讀書,恐怕連雞肋都沒得吃了。
那怎么辦?
小二,看茶!
首先,不要迷信西方的書。再優(yōu)秀的理念與方式,進入中國難免都有點水土不服,而一本好書也斷沒有照著做就高枕無憂的,否則一本書的價格不應該是一杯咖啡的價格,而是一克拉鉆石的價格才對。
其次,任何一個職業(yè)指導的書都不能全信,當然也不能一點不信。一本書與一個人總有些交集,要么補充知識的不足,要么彌補見識的短缺。如此這本書對你,便有了些實在的意見,哪怕一本書中只有10%的內(nèi)容對你有益,其實你獲得的是100%的提升。
郝明義在書中也講,梁啟超有一句話曾經(jīng)被他作為很長一段時間的座右銘“以今日之我,勝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勝今日之我。”這句話對于一個在工作上尚需磨練人的更有特殊意義。處在“筑底”階段的讀書,這句話也同樣適用。
在書中,郝明義將職業(yè)人士分為三類并做了形象的比喻:
新鮮人——小鳥
中層干部——駱駝
高層主管——鯨魚
小鳥,優(yōu)點是自由,弱點是容易迷失,很符合職場年輕人的特點;駱駝,穩(wěn)重,有耐力,既是優(yōu)點,也是缺點;鯨魚,生態(tài)金字塔的頂點,有境界,但是失去了休息的權(quán)利,一旦停步就意味著失敗。
對比一下,在職業(yè)中,你是什么動物,有沒有能力晉升更高一級動物的能力。
對于職業(yè)新人,往往都會被一個問題困擾:到底是追求工作的樂趣,還是名利?
對于這個問題,郝明義也有自己的見解,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工作時間占據(jù)我們?nèi)松拇蟛糠謺r間,在這兩個“大部分”的前提下,我們必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善待工作”。
工作當然可以帶來名利,但是工作對于給予名利的條件也是最為苛刻的。不“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的恰到好處是難以達到的。但是,工作更是公平的。如果你說你工作不追求名利,也并不意味著可以漠視工作,越是不求名利,越要善待工作。也只有善待工作,才會發(fā)現(xiàn)名利之外的工作樂趣。
對此,書中的一個觀點是“工作的成敗不必計較,工作是否自得其樂,必須計較”。這個道理,很多年輕的職場新人并不懂,那些職場老油條,雖然懂,卻早已放棄了對工作意義的追求。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原則,對于職業(yè)素養(yǎng),原則是什么。書中提到了職業(yè)素養(yǎng)的四個基本功、三個倫理:
四個基本功:
情緒、承諾、紀律、誠實
三個工作倫理:
公私有別、主從之分、不背后說話
在職業(yè)上修練好四個基本功,掌握好三個倫理,職業(yè)生涯才能一路向前,否則工作的小船有可能說翻就翻。
對于職業(yè)發(fā)展,書中金句迭出:
與其說信心是幫助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不如說信心是幫助我們從一個黑暗走進另一個更深的黑暗。
從黑暗走向光明,需要的是時間。
編輯工作不外乎是兩種精神,一種是化妝師,美化、完善一些東西;一種是雕刻師,簡化、抽離一些東西。能夠掌握這兩種精神,照樣可以運用到出版以外的行業(yè)與工作。
大企業(yè)適合喜歡與同事競爭的人(對內(nèi)、專才)
小公司訓練你的是空手奪白刃的散打(對外,通才)
自由職業(yè)的兩個前提:一、不要當作找不到工作的選項;二、嚴格的自我紀律與要求。
三不原則:不要不懂裝懂,不要不懂不問,不要掩飾問題。
辦公室里兩種人最招人討厭:一種是搶功的人,一種是諉過的人。還有一種,二合一的人。
……
你中槍了嗎?
文中還列舉了很多名人的故事,比如霍金、喬布斯、沈從文、黑澤明、巴菲特。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物,作者信手拈來,每個人的故事都會帶給他一段思索,他將自己的思索寫出來,這也應了書中寫到巴菲特的那句話“擁有最大的財富,必須和最多的人分享”
在這本書中,一個有四十年職業(yè)生涯與體驗的前輩,而且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工作職人。在用他的職業(yè)體會與你交談,談自己的感受,講工作的道理,講人生的種種思考。不是為了要你學什么職業(yè)生涯課程,也不是要告訴你該掌握什么科學的原理,更不是告訴你工作要忠誠,要沒有任何借口,等等,既不雞湯,也不市儈。這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