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理
《石鼓文》書體介于古文與秦篆之間,其書法優(yōu)美、古樸雄厚、體態(tài)渾穆、畫如屈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贊美《石鼓文》為“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玉樹交枝柯?!鼻蹇涤袨椤稌R》中說:“金鈿落地、芝草團云不煩整截,自有奇彩。”潘迪《石鼓音訓》則說:“字畫高古,非秦漢以下所及,而習篆者,不可不宗也?!闭撈滹L格特點,大體有三:其一,橫豎行格,基本整齊,與金文有顯著不同,而字數之多,字體之大,金文中從未見之;其二,書法結構已接近小篆,有些字的筆法已與秦泰山刻石相似;其三,由于石刻比金文的范鑄更真實地保存書寫筆意,故其書法更顯筆畫圓勁,結體謹嚴,分布瀟灑,氣韻淳厚。
唐宋以來,凡擅長篆書的書法家,無不崇尚《石鼓文》書體,特別是清代后期“碑學”興盛,《石鼓文》書法影響更為廣泛,善學者如吳昌碩、鄧散木、王福庵等,特別是吳昌碩把石鼓文圓勁筆法,靈活地運用在他的書畫篆刻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被譽為“吳派石鼓”、“萆篆”,表現出了他在《石鼓文》書法學習中的突出成就。
我們怎樣才能學好《石鼓文》?就筆者愚見,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義溯源。《石鼓文》年代久遠,加以鼓文泐蝕,文義模糊,我們在臨習中,應首先對其書體特點、體裁、語言風格及文義加以了解和掌握,這樣會便利我們的臨摹和學習?!妒奈摹肥恰对姟返捏w裁,特別是像《吾車》篇首兩句,與《詩·小雅·車攻》首二句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詩》在一篇中常出現很多“賡和”的疊句,而《石鼓》十篇竟無一句疊句,同時不像《詩,頌》那樣枯索。這些特點顯示出《石鼓文》是沿襲當時流行的習慣文體——《詩》的語言風格,賦予追頌先德、光耀本源的新型紀事作品。從《石鼓文》書體結構上來看,“吾”、“我”、“予”字同時并用,“朕”字消失,而“吾”、“可”、“毆”、字與《詛楚文》同?!败嚒薄ⅰ榜R”、“鹿”、“魚”等字筆畫整齊,“四”字作“四”不作“三”,都與小篆很近。但其中又有金石文字中僅見的大篆繁文,可以看出《石鼓文》呈現出大篆已臻成熟,發(fā)展進入小篆尚未定型這一過渡時期的風貌。在了解以上內容的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掌握《石鼓文》每字的字義,我們可借助前人對石鼓文字的考釋來學習了解其字義用法。如郭沫若的《石鼓文研究》、程質清的《石鼓文試讀》。
二、人手得法。初臨《石鼓文》應從何人手?筆者認為可從近入學習《石鼓文》有成就者的手跡或字帖人手,這樣可以藉前入在石鼓文結宇、運筆等方面的既成經驗,比較容易地把握住《石鼓文》的臨習方法。當然,直接從碑版人手最好,但由于《石鼓文》年代久遠,字跡損蝕嚴重,存在著筆畫模糊、不易辯識等問題,如果我們能借助前人臨作,在初步掌握石鼓文結體、運筆的基礎上再步入對石鼓文的直接臨摹,人手就容易得多。在臨摹的同時,還可反過來與近人的臨本相對照,以觀察體會石鼓文的精神妙理,從而得到更深刻的啟發(fā)。
三、多臨多思。對石鼓文碑帖的臨習正如臨習其它碑帖一樣要學有所成,必須多臨??涤袨椤稄V藝舟雙楫》言:“臨寫既多、變化無盡、方圓操縱、融洽自成,體裁韻味必可絕俗,學者固可自得之也?!笨梢妼Ρ亩嗯R多思,方熟能生巧,幻化出新。吳昌碩在其65歲《石鼓文》臨本后講道:“余學篆好臨石鼓,數十載從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鄙趁虾L蒯槍Υ俗⒀裕骸斑@句話大可尋味,我看他四五十歲所臨石鼓,循守繩墨、點畫畢肖,后來功夫漸深,熟能生巧,指腕間便不自覺地幻出境界來。”由此可見,只有多臨多思,方能由形似到神似并創(chuàng)作出新的境界。
四、兼采博識?!妒奈摹敷w現了篆書由大篆發(fā)展進入小篆的過渡時期的風貌,因此在學習石鼓文碑帖的同時,不妨參以比較成熟的大、小篆碑帖——彝器銘文、刻石:《盂鼎》、《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泰山刻石》、《嶧山碑》、《瑯岈臺刻石》等,以此為輔助,加深對石鼓文的學習理解和掌握,以起到融匯貫通、博涉多優(yōu)之功效。
五、開拓創(chuàng)新。藝術貴在創(chuàng)造。石鼓文書體是書苑中的奇葩珍卉。筆墨當隨時代,臨習《石鼓文》的目的在繼承發(fā)揚石鼓文書法藝術的特長,有所前進和創(chuàng)造,這當為我們今后學習《石鼓文》的共同追求。
——摘自《書法導報》
附:
閑云野鶴臨寫《獵碣》是有一定難度的。
我還是要說提問者,你的問題不科學,我們不知道你的學書基礎,如何回答的有針對性令你滿意呢?回答了也只是泛泛的回答,沒有針對性,不就等于是廢話嗎。有人喜歡復制粘貼,這不是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這是極不負責任的。我不喜歡這么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得到的回答也會不一樣。
我認為你最好是有小篆的基礎,才可以臨寫石鼓文。否則直接寫石鼓你是寫不好的。也不知道你有沒有寫過金文,那就又會不一樣了。
石鼓文是真正的大篆書體,介于小篆和金文之間。傳周宣王時有個史官叫史籀,做了供識字用的《史籀篇》,通行于秦國,因此有了"籀文"。石鼓文就是刻在鼓形石頭上的籀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共有十件,分別記述秦國君游獵情況的四言詩一首,所以石鼓文也叫“獵碣”。
小篆是秦朝的官方字體,文字開始趨向于符號化,所以又叫做“秦篆”。留存下來的秦篆都是碑刻作品,大多由李斯書寫。小篆筆法簡單,但結構規(guī)范嚴謹。正因為筆法簡單,筆畫一樣粗細,筆畫之間距離一樣相等,所以最不好寫。一不留神,用力輕重不一,筆畫有的粗有的細;一不小心,距離不一樣了,有的寬有的窄,就會非常難看。
所以小篆最吃功夫,最不好寫。但有的人很聰明,他們把毛筆的筆尖用剪子剪掉,這樣寫的時候像一個小刷子,可以寫出一樣粗細的筆畫,多聰明呀。但我們管他們叫“混蛋”,或者“笨蛋”。騙誰不可以,非要騙自己呀。字是給別人看的,功夫可是連給自己的……
再說金文,金文是銘鑄在青銅器物上的,所以叫“金文”。他是屬于古文范疇,象形的特性還很強。筆法、字形、結構都較隨意,大小長短參差錯落,所以相對“好寫”一些。就是看上去好寫,實際寫出藝術水平要比小篆難得多。這里的原因就不多說了。
刻印也是如此,開始學刻白文,覺得朱文難刻,這是從刻工上來看;再后來會覺得朱文好刻,白文更難,這是從藝術效果的取得上來看;以后又會出現幾次反復,這樣交替前進……
而這個石鼓文恰恰處在金文和小篆之間,他兼具了兩種書體的特點:筆法比較率意,不似小篆嚴禁;但結構比金文規(guī)范,開始有了小篆的影子。所以寫石鼓文最好是有了小篆和金文的基礎,才會寫出最佳的效果,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但有些時候又恰恰是把石鼓文作為小篆向金文過渡時期的臨寫書體,也有一定的道理。學書無定法,要因人而異。
石鼓在唐朝初年被發(fā)現,歷代輾轉,現字跡已不太清楚。石鼓文字勢雄強渾厚,樸茂自然,用筆勁健凝重,粗細均勻,圓轉對稱;字體趨于方正,嚴謹遒勁,疏密有致;章法排列整齊,端正厚重,氣韻生動。它為秦統(tǒng)一文字提供了重要依據。它是秦系文字繼承西周書法傳統(tǒng)的劃時代杰作,人稱“小篆之祖”。所以相對于小篆被稱作大篆。
寫石鼓文最重要是要寫出金石之氣,就是銘鑄在青銅器或石頭上獨有的一種氣勢、韻味。所以沒有深厚的理解,沒有過硬的基本功是不行的。
如果說要注意什么,就是要對金文和小篆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書寫基礎。就像沒有楷書的基礎,是絕對寫不好行書的道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