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評:《三國演義》很多內容摻進了作者的主觀意識。)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受到了不少讀者的喜愛,但是畢竟作為小說,這本書自然不能當作正史來看,實際上,三國就有一名隱藏最深的奸臣,卻被《三國演義》夸成了一朵花,卻被羅貫中吹上了天,至今仍然被當作英雄,此人就是國丈董承。
在演義當中,董承對于漢獻帝忠誠無比,漢獻帝東歸洛陽,遭遇郭汜李傕等人劫駕,多虧董承等人拼命保護,曹操接漢獻帝回許昌之后,董承更是奉漢獻帝衣帶詔討賊,不幸的是事情敗露,導致董承全家被曹操殺。
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后漢書》曾經提到過一個橋段,董承在和漢獻帝逃難的時候,看見伏皇后的兄弟伏德隨身攜帶了十匹絹,不由得見財起意,派使者勒索,伏德自然不愿意同意,大怒的董承竟然立刻殺掉了同樣是國舅的伏德?!盎屎笮址乱皇謷督伿?,承陰使符節(jié)令孫徽斫之,殺旁侍者?!睆倪@一件事情,不難看出董承貪婪的一面。
實際上,董承一直是董卓帳下的人,他隨著董卓女婿牛輔屯兵于陜地,事實上,如果董承真的效忠于漢朝,當中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董承為何不跳出來反對呢?在擊敗李傕郭汜之后,公元196年,楊奉、董承、韓暹等人更是為了把持朝中大權而爭斗不堪,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平定勢力,兗州牧曹操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召集到洛陽的。
“暹矜功盜睢,干亂政事,董承患之,潛召兗州牧曹操?!?/p>
也就是說,董承完全是禍水東引。給自己找了一個最大的對手,而到了公元199年,董承升為車騎將軍,此時他的女兒董貴人,也嫁給了漢獻帝,此時的董承不滿足于曹操的掌控,根據(jù)《獻帝起居注》的記載,董承和將軍王子服發(fā)生了接下來的一番對話:董承說:郭汜曾以幾百兵力擊敗李傕數(shù)萬人,如今我們?yōu)楹尾荒苓@樣做呢?王子服驚恐地回答說:我的能力不足,不能擔當這個重任,董承卻回應:若成功殺死曹操,就能得到他雄厚的兵力,難道還不夠嗎?(服曰:“惶懼不敢當,且兵又少。”承曰:“舉事訖,得曹公成兵,顧不足邪?)
這段話來看,董承的目的,并非是要匡扶漢室,而是想要得到曹操那樣的地位和勢力,如果董承真的成功,那么很有可能是下一個董卓或者曹操而已。
這里再來說說漢獻帝衣帶詔的事情,這也貫穿了三國主線劇情,無論是董承謀反、馬超袁術出兵,又或者是諸葛亮北伐,都說自己是“奉詔討賊”。而這個詔書就是衣帶詔,但是歷史上,并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衣帶詔為漢獻帝所寫,不少學者分析,這應該是董承編出來的事實。
此時的漢朝,依然是十分混亂的局面,稱帝的袁術剛剛敗亡沒有多久,江南的孫策、北方的袁紹,西方的馬騰,都養(yǎng)死各有異心,曹操至少明面上擁護支持漢朝,漢獻帝怎么會自毀城墻呢?而董承的這個舉動,更是將他口口聲聲關懷的天子,置于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消息傳到曹操耳朵里,他是否會對漢獻帝痛下殺手呢?好在曹操沒有這么做。
因此歷史上關于董承的評價,大多數(shù)趨于負面,《通鑒輯覽》提到:董承智不及王允,而欲效圖卓之舉,非獨自殺其身,適足以危其主,所謂志可矜而智不逮者也。然操之得入,本由董承,與正名討賊者不可同日語矣。明代的王夫之同樣認為:“董承者,與亂相終始,無定慮而好逞其意計者?!辈贿^在三國演義當中,為了體現(xiàn)出曹操的奸雄,董承自然就被美化了而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