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地球上存在的物種非常豐富,雖然在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之下,每天都有不同物種的生物在消失或者瀕臨滅絕,但是總的來說世界的生物多樣性還是很強的。
自然界的這些動物有著多年演化以來形成的習性,比如它們大多會自動地避開雜交和回交這類繁衍方式,因為在這樣繁衍下的后代身體機能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生殖隔離”導致不具備生育后代的條件。顯然,沒有什么比“斷子絕孫”更讓一個物種感到害怕了。
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既然動物們會自動避開“雜交”,那么為什么“不同人種”之間卻可以結婚生子呢?世界上的人類如果按膚色進行劃分,能夠劃分為以下三種,分別是黑種人、黃種人和白種人。
但是顯然膚色和身體的細微差異并未能阻止這幾個不同人種的交配,畢竟在“愛情”面前沒有什么阻礙,而他們也不會有生殖隔離的阻礙,結合誕下的“混血兒”還會體現(xiàn)出父母雙方的性狀。并且,混血兒完全能夠平安長大,再結婚生育。為什么不同動物之間都有生殖隔離,但是各個人種之間卻不存在,可自由交配呢?
不同膚色的人
人種的劃分
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世界各地之間人們的交流性比原來更強,現(xiàn)在走出一塊大陸前往另一片陌生的土地,可能僅僅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大家都知道,美國建國后的本土人種應該是白人,而黑人屬于外來人種。
但是根據(jù)2013年美國的人口普查顯示,到2024年時,白人在全美人口當中所占的比率將會小于50%。更是出現(xiàn)了黑人當選美國總統(tǒng)的情況,可見美國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已經(jīng)在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fā)展。
那么有關于世界人種的劃分的理論,是從什么時候產(chǎn)生的呢?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法國的一位哲學家名叫柏利埃,他在1684年時根據(jù)世界地理分布和人的外貌體型特征將全世界的人劃分成了亞洲人、歐洲人、美洲人、拉普人和北美的印第安人。
不同膚色的人
瑞典的博物學家林耐在1735年時發(fā)表了自己的著作《自然體系》,其中對于人種的分類更加清晰,他按照發(fā)色、膚色等特征將智人劃分成了亞洲人、歐洲人、非洲人和美洲人。但是其中對于性格的論述有失偏頗,比如他表示歐洲人性格活躍樂觀,非洲人則粗心笨拙。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對人種的劃分也更加詳細,根據(jù)相同點和地理特征的元素,科學家把全球的人種分成了九種,如亞美人種、印度人種、高加索人種等等。
不同人種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的研究之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不同人種之間確實存在著差異性。最直觀的就是膚色和長相。不過亞洲人也并不都是黃種人,比如生活在亞洲南邊的印度人,他們的膚色就比常見的黃種人要更深一些。而長相差異則體現(xiàn)在頭發(fā)自然形狀、瞳孔顏色、鼻子大小、耳廓等方面,比如高加索人種的鼻梁通常比較高挺,黑人的卷發(fā)特征更加明顯等等。
總之,人種是后來人們根據(jù)不同的外形特征或者地理居住環(huán)境進行人為劃分的,但其實這并不代表我們像獅子和老虎那樣,雖然同樣屬于豹屬,但是一個屬于虎種,另一個則屬于獅種。簡言之,雖然我們膚色外貌差異很大,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都屬于人種。
人種之間差別很大
什么是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指的生物間在行為、遺傳、生理等多個方面的產(chǎn)生的巨大差異,使得減少或者阻礙物種之間進行基因交流的自然機制,可以說生殖隔離在物種的形成和演化當中有著關鍵的作用,生殖隔離也使得物種能夠較好地繁衍下去。
生殖隔離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合子前隔離和合子后隔離,這兩種類別屬于大方向的區(qū)分。合子前隔離主要是指遷移不適應和擇偶偏好兩類,這就降低了個體和其他生物群體發(fā)生交配的概率。
比如說通過人為的方式將一只東北虎放入非洲獅的群體當中,東北虎會明顯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說不定還會產(chǎn)生獅虎之爭。而獅子雖然和老虎同屬于豹屬,但是卻不符合老虎的擇偶標準,因此老虎基本不可能主動與獅子交配。
不同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合子后隔離則指:生物在適應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時, 群體間會發(fā)生分化, 而兩個群體的雜交個體若在兩個親本群體的生境中均無法適應或交配繁殖的幾率降低。
比如馬和驢的親緣關系十分近,它們交配之后誕下的騾子卻不具備生育的能力,雖然性器官等都發(fā)育完善了,也有發(fā)情反應,但是很難在群體里找到交配對象,在這要說一句題外話,母騾子和公馬或者公驢交配之后產(chǎn)子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和公騾子就完全沒機會了。
騾子沒有生育能力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對生殖隔離進行分類,那么生物之間的生物隔離可以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行為隔離和遺傳隔離。行為隔離指的是,不同物種之間是不會相互吸引的。
但是偶爾也會有意外發(fā)生,比如在19世紀的巴黎,就發(fā)生了這樣一件“雞兔戀愛”事件,一位牧師發(fā)現(xiàn)家中散養(yǎng)的雄兔對母雞產(chǎn)生了感情,甚至和這只母雞十分親熱。最終母雞誕下了沒有受精卵的雞蛋,這代表雞兔跨物種的愛情還是失敗了。這又是為什么呢?
巴黎曾發(fā)生過一件“雞兔戀愛”事件
原來是在行為隔離偶然出現(xiàn)意外時,遺傳隔離就會發(fā)揮它的作用,我們都知道一般生物體的產(chǎn)生,需要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但是當兩個物種的差異太大時,精子和卵子就會相互排斥,完全沒有結合的可能。至于人工培育的“獅虎獸”之所以可以誕生,還是因為獅子和老虎祖先的親緣關系十分相近,起碼并不像兔子和雞這樣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可見自然界為了使生物自然繁衍,為不同物種間的生物設置了兩道防線,即使跨越了第一道,遺傳基因的差異也會將跨種族愛戀隔離開來,更遑論獅虎獸這種生物并沒有繁衍后代的功能。
獅虎獸
為什么膚色不同的人可以交配?
生物學當中對地球上的不同生物有著明確的劃分,其作用在于幫助人們分清楚各個生物種群之間的進化過程和親緣關系。由大到小分為以下幾層,分別是域、界、門、綱、目、科、屬、種,一般會省略域,從界開始敘述。比如老虎就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豹屬,虎種。
從生物學上來說,人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類,人科,人屬,智人種。全球的所有人都隸屬于一個人種,就是智人種。至于人屬當中共有17種,但是其中的16種都已經(jīng)滅絕了,因此我們是唯一的獨苗。
不同人種的孩子
到這里,大家可能就能理解為什么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可以自由交配產(chǎn)子,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本來就屬于同一個“種”,種是自然界劃分中的基本單元,同種間的生物并不存在生殖隔離。按照“集合”來劃分的話,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都已經(jīng)屬于最小的那個圈了。
再來看看生殖隔離形成的條件,第一條件是行為隔離,不同膚色的人之間顯然沒有。當然這里是從人類的生理機能選擇來說的,與文化、習慣等無關,拋開那些外在原因,本質上三個膚色的人種之間并不存在隔離。
對于交配這種事情也沒有什么抗拒行為,至少從遠古時期的人類的交配歷史來看是這樣的。當然在后續(xù)各個地區(qū)不同膚色的人們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文化,這種差異會讓他們對不同膚色人種交配產(chǎn)生抗拒,這也很正常。
地球上有很多人種
第二條件遺傳隔離,這同樣根本不存在。各個膚色人種之間的精子和卵細胞完全可以融合,所以誕下的后代也是正常的人,可以說我們的基因都來源于智人,本質上是沒有區(qū)別的。
因此,不論是按照膚色去劃分的人種類型,還是按照其他特征或者地域劃分的人種,都是后來人們通過觀察之后細分的,假如追溯到生物學的范疇,地球上的所有人依舊屬于同一種。不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智人。
不同膚色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黃種人、黑種人和白種人之間的差異從何而來?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么這些人在到達不同地區(qū)之后外貌特征等方面會產(chǎn)生差異,其實這就是達爾文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重要體現(xiàn),這種差異性正是人類為了適應不同環(huán)境而導致的必然結果。
先從膚色來說,人們的皮膚之所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膚色,其根本原因在于皮膚當中的黑色素。這種黑色素可以吸收中和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之后產(chǎn)生的有害自由基。
人的皮膚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
非洲大部地區(qū)緯度較低陽光強烈, 居住在紫外線照射較強的環(huán)境中的人們, 必須在皮膚中保有較豐富的黑色素, 也就是說皮膚保持比較深的顏色才能減少紫外線輻射的傷害。
換言之,膚色還真的就是為了抵御紫外線的“保護色”,就像我們在前文中提出印度人雖然和我們同屬于黃種人,但是他們的膚色明顯要更深一些,這就是他們在靠南的氣候條件下,基因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自然選擇。
白種人的體毛常常更加旺盛,因為濃密的體毛更利于保暖,而他們高挺狹長的鼻子更利于將吸入鼻子當中的冷空氣進行加熱。還有許多差異,其實都體現(xiàn)出了人類為了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基因進化。
皮膚黝黑的非洲人
結 語
相信大家到這里對于“人種”的生物學概念和生殖隔離的實現(xiàn)條件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顯然過去我們都理所應當?shù)膶⒑笫赖脑敿毞诸愖鳛榱藚^(qū)分“不同人種”的關鍵,但是沒想到追溯本源,我們都來源于“智人”。
智人走向了世界各地,然后為了適應當?shù)氐沫h(huán)境演化出了不同的特征。所以所謂的種族歧視言論十分荒唐,并不具備任何證據(jù),可以表明哪個膚色的人種就比其它的高貴,只能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喜歡用膚色給人劃分三六九等的人實在是非常狹隘。
智人復原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