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古法艾灸,弘揚中醫(yī)精華
三伏天,冬病夏調(diào)好時機,夏天艾灸可助身體擺脫亞健康狀態(tài)。
不僅僅是冬天得的病,與寒、濕、風(fēng)有關(guān)的疾病、慢性病、長期甚至終生依賴藥物,各類炎癥、肌瘤、增生等疾病都屬于'冬病'的范圍。也就是說只要是耗損陽氣的疾病都是“冬病”范圍。
1、三伏灸是調(diào)病根源的時機
芒種過后,各地進入梅雨季節(jié),許多中老年人一會腰痛,一會腿疼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體內(nèi)寒、濕氣重的緣故。
在中醫(yī)里祛寒除濕調(diào)理之法就是艾灸。三伏天,正是天地陽氣最盛之時。通過艾灸,雙重陽氣注入體內(nèi),溫陽驅(qū)寒,從此病魔遠去,歲月不老,健康與你同在。
2、延年益壽
宋代名醫(y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 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延壽之法,艾灼第一?!闭嬖嗽獨?、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堅持灸關(guān)元穴,尿頻尿急、前列腺問題不光自己處理了,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3、溫腎壯陽,充足元氣
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傊獨獬渥愕谋憩F(xiàn)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征。
根據(jù)臨床實踐,命門和神闕穴組方,壯陽第一,三伏采用灸法,會感到有熱感從穴位直透體內(nèi),灸命門可培補腎氣,振奮腎經(jīng),使陽氣充盛行;神闕屬任脈,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陽固脫。二穴相配具有溫腎壯陽,回陽固脫之效。
4、修心養(yǎng)性,也是好時機
從中醫(yī)的角度講,是風(fēng)寒濕暑燥火等邪氣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體正處于散發(fā)的時令, 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 體,那么,風(fēng)、寒、濕、暑、燥、火等邪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凈,身體得以輕松,寧靜自然。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強健身心,真正意義的修心養(yǎng)性。
伏前補陽最為重要,它還可以為我們接下來的“三伏灸”打通經(jīng)絡(luò),此時我們可以艾灸大椎、關(guān)元、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位。
這樣就可以在護住體內(nèi)陽氣的同時,順勢將多余的火氣引到腳底釋放,使我們由內(nèi)而外地感受輕松舒適,身體不再有沉重感。
主調(diào):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fēng),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fēng)疹。
主調(diào):長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長灸足三里,還可以預(yù)防中風(fēng)。
主調(diào):中風(fēng)脫癥,腎虛氣喘,遺精,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jīng)衰弱,暈厥,休克等。
主調(diào):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臟躁,癲癇,尸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主調(diào):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尿,尿頻,泄瀉,遺精,白濁,早泄,赤白帶下,胎屢墜,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癇,驚恐,手足逆冷。
主調(diào):神經(jīng)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癥、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癥、腎臟病等。
7月16日就要入伏了,如果能在伏前這段時間就進入狀態(tài),可以給三伏灸打下良好基礎(chǔ)!所以,伏前灸,千萬要抓緊灸起來。
溫馨提示:
艾灸每伏第一天開始,建議持續(xù)。伏天分三次,每伏期間最少做艾灸三次,建議做9次以上的艾灸調(diào)理。
特別推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