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5日 23:01 作者:巨侃 來源:寶雞日報 [糾錯]
【字體:大中小】 [打印本頁] [發(fā)表評論] [關閉窗口]
寶雞是個出產(chǎn)能工巧匠的地方。這些能工巧匠,就像散落在千渭河灘上的黃玉石,外表樸實無華,其實才華橫溢。
白阜造酒
我們西府人,每當端起酒杯歡慶之際都莫忘一個叫白阜的先人。據(jù)《寶雞歷史名人》記載,白阜是白酒的創(chuàng)始人。他出生在雍州南原(今鳳翔縣尹家務槐原村白家臺),據(jù)說出生時白眉、白發(fā)、白皮膚,長相很是奇異。白阜此人特別能干,幼年時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水上飛”,成年后創(chuàng)造了挖土窯、舂糧食的方法,被大家推選為部落首領,后來又做了炎帝的通水脈官。一次炎帝在秦嶺陳山召開部落聯(lián)盟首腦會,白阜攜帶了兩陶罐美酒獻給炎帝品嘗,炎帝喝了幾口,覺得清香爽口,渾身通透,忙問白阜:“此水何物?”白阜說:“此乃猿酒。是部落野人采集各種野果、野生谷物,久存石穴,發(fā)酵后而成,我們部落稱為‘猿酒’。冬天飲此物,下水捕魚不冷;夏天喝此酒,消暑解毒?!毖椎巯肓讼胝f:“這個東西好是好,但是以猿猴命名,不太好聽!你叫白阜,又是部落首領,我看不如叫‘白酒’,如何?”白阜欣然同意。從此“白酒”這個名字就叫開了。后人把白阜就尊稱為白酒的創(chuàng)始人。
白阜后來輔佐炎帝,與黃帝結盟共破蚩尤,統(tǒng)一了華夏。白阜后裔繁衍全國各地,秦國著名戰(zhàn)將白起就是白阜的后裔。白阜狩獵的平原,叫白阜原,住過的窯洞叫白家臺,地名沿用至今,當?shù)剡€留有白阜祖爺遺址。
文王武王發(fā)明七弦琴
七弦琴即古琴,是我國最為古老的彈撥樂器?!对娊?jīng)》中就記載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等詩句。古琴此樂器本身就充滿著神秘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象征著地;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據(jù)傳,周文王姬昌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鼓舞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
而據(jù)《寶雞歷史名人》一書的說法,古琴就是周文王姬昌發(fā)明的,因為姬昌本人就是一名通曉天地陰陽之變的大師。姬昌不僅發(fā)明了七弦琴,還在羑里被紂王囚禁的時候作了一首名叫《拘幽操》的琴曲,自彈自唱,自傷不幸而不敢怨恨,借用此琴此曲向紂王表明自己的心跡,希望能得到王的寬宥。關于《拘幽操》詞的內容,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做過專門研究和解讀,認為詞的前面的部分是在極力貶低自己,說自己有眼無珠,有耳不聞,后面的部分是既服了軟又捧了紂王。韓愈的這種解讀,或許更貼近當時的真實情景,或許也是韓愈自己當年人生遭際的一種反映吧!結果是,紂王得了西岐送來的美女、駿馬等等好處,又看到西伯侯姬昌認了錯服了軟,所以就釋放了他。姬昌脫險,才有了后來的文王訪賢,武王伐紂,西周興盛。所以說,有一門好手藝,不僅給人帶來愉悅,關鍵時刻還能自救。
李冰修建都江堰
在娛樂信息滿天飛的當代,說起李冰冰,誰人不知?但說起少個“冰”字的李冰,怕是許多人還茫然。但一提起中外馳名的都江堰工程,它的締造者李冰先生馬上“滿血復活”,穿越2000余年的時光隧道凸現(xiàn)于人們眼前。
李冰到底是哪里人?有人說是秦人,有人說是巴人,還有人說是晉人。由于佐證不夠,都無法得到證實。但據(jù)寶雞文史學家考據(jù),李冰系先秦郿人(今寶雞眉縣)。
史載,公元前316年,秦國吞并蜀國。秦為了將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決定徹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時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張若任蜀守。李冰任蜀守的時間,沒有明文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77-前250年。
李冰到蜀郡后,看到當?shù)貒乐貫那椋喊l(fā)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縣附近,進入一馬平川,水勢浩大,往往沖決堤岸,泛濫成災;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jié),常造成東旱西澇。
李冰和他的兒子沿岷江岸進行實地考察后,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規(guī)劃方案。首先廢除了原先開鑿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沖積扇的頂部灌縣玉壘山處,這樣可以保證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暢的渠首網(wǎng)。在修筑分水堰的過程中,采用江心拋石筑堰失敗后,李冰另辟新路,讓竹工編成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裝滿鵝卵石,然后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終于戰(zhàn)勝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維修都簡單易行。而且,籠石層層壘筑,既可免除堤埂斷裂,又可利用卵石間空隙減少洪水的直接壓力,從而降低堤堰崩潰的危險。
都江堰的修成,不僅解決了岷江泛濫成災的問題,而且從內江下來的水還可以灌溉十幾個縣,灌溉面積達三百多萬畝。從此,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輝的一頁。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嘆!我國古代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頗為著名的還有漳水渠、鄭國渠等,但都先后廢棄了。唯獨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經(jīng)久不衰,至今仍發(fā)揮著防洪灌溉和運輸?shù)榷喾N功能。
都江堰,實在是人類手工業(yè)時代的一件偉大作品!
李淳風改制渾天儀
渾天儀是古代觀測天體位置和運動的重要儀器。說到渾天儀制作,人們會想起漢代的天文學家張衡,但岐山人李淳風改制的渾天儀,真正達到了比較成熟和實用的級別。
據(jù)考,中國最遲在公元前 360年就已制成“先秦渾儀”。兩漢時期耿壽昌、賈逵、張衡等多人都制造過渾儀。這些渾儀都是赤道式裝置,僅賈逵的黃道銅儀是在赤道裝置上增設黃道環(huán)。唐太宗貞觀初年,天文歷算學家李淳風指出:現(xiàn)在靈臺所用的觀測儀器“疏漏實多”“推驗七曜,并循赤道。今驗冬至極南,夏至極北,而赤道當定于中,全無南北之異,以測七曜,豈得其真?”建議改制渾天儀。唐太宗欣然同意。
李淳風經(jīng)過6年摸索試驗,于公元633年研制成新型銅鑄“渾天黃道儀”。他制作的天象儀器,將原先的兩重渾儀改為三重,即在最外的六合儀和最內的四游儀中間加了三辰儀。吸收了北魏鐵儀設有水準儀的優(yōu)點。三重儀由黃、白、赤三個道環(huán)相交構成,分別量度太陽、月亮和恒星的位置。此儀黃道、赤道經(jīng)緯及地平經(jīng)緯均可測定,因其完善、精妙受到專家贊賞。唐太宗看后非常高興,命令立即投入使用。李淳風用新渾天儀準確計算出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五月末朔有日食,此即天文史上記載的公元634年6月1日的日全食。
李氏“渾天黃道儀”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唐以后所制渾儀都仿此結構,現(xiàn)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復制的古渾儀亦仿此結構。
高翔漢創(chuàng)制飛艇救災民
飛艇是利用輕于空氣的氣體來提供升力的航空器。長期以來,人們都以為這項發(fā)明和中國人無關。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劃槳飛艇。
1872年,法國人特·羅姆制成了一艘用螺旋槳代替劃槳的人力飛艇。
1900年,德國人齊柏林制造了第一艘硬式飛艇。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huán)球飛行。
但據(jù)《寶雞歷史名人》一書披露,早在明朝末年,有個叫高翔漢的寶雞人就創(chuàng)制了飛艇,并利用它來運送糧米救濟災民。
高翔漢生卒年不詳,乃今渭濱區(qū)神農鎮(zhèn)姜城堡村人,系明夔州知府高數(shù)仞之次子,他在 1624年考取舉人。入仕后,因為軍功被崇禎皇帝擢升為工科給事中,成為一名在工部工作的職事官。
明末災禍多,當時,直隸京師發(fā)生大饑荒,運河漕運阻塞不能暢通,無數(shù)等待救濟的災民望眼欲穿,嗷嗷待哺。高翔漢經(jīng)過考察,認為眼下河水干枯,走水路運糧已是死路一條,只有走空運,于是就制造了一批飛艇運糧米至京師。明王朝因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給其嘉獎,提升他為兵部都給事中。后來,李自成攻進北京,高翔漢以身殉主。
高翔漢這個名字很有想象力,他所創(chuàng)制的飛艇究竟是何模樣?書里沒有寫,記者也沒能查到相關記載,這給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和疑問。所謂的飛艇,是不是一種在水里靈活方便、能快速航行的小船呢?如果是,這種小船中國應該老早就有,何談創(chuàng)制呢?如果是真正的飛艇,聯(lián)想到孔明燈的發(fā)明古已有之,說明中國人對氫氣的認識早就有了,那么,能創(chuàng)制飛艇也就不奇怪了!
木雕巧匠茹蘭軒
近代,西府大地“廟活”好手眾多,茹蘭軒算其中一位。
茹蘭軒是金臺區(qū)新維巷人,他的手藝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精當雅致,令人稱道!他13歲投師學藝,經(jīng)幾年刻苦鉆研,學會了匾、牌、花、鳥、人物及樓臺亭閣雕刻技藝。因技術高超,民國時期為商賈、富戶制作牌匾,在寶雞城內外頗有名氣。從民國初年到1952年的近40年間,他一直在自己家里開木工作坊,承攬牌匾雕刻活計?;钌贂r一人干,活多時雇三四名油、木、畫匠幫工。他雕刻的花鳥人物,工藝精細栩栩如生。 1912年,他攜數(shù)十名油、木、畫工,承修金臺觀張三豐洞口的八角亭。其雕梁彩繪,歷經(jīng)80余年,經(jīng)復修仍十分瑰麗。原寶雞縣衙前院木牌坊,因年久失修,拆卸后許多木匠無法安裝合攏,經(jīng)茹蘭軒巧使技藝,方安裝完善,恢復一新。1958年,茹蘭軒任寶雞市木器廠副廠長,1961年卒。
此外,近現(xiàn)代知名的手工匠人還有蟠龍鎮(zhèn)大韓村的毛筆大王馬占魁,在扶風、岐山、眉縣、乾縣、永壽、武功等地頗受歡迎的石匠雋瀛洲,人稱“蓋八縣”的扶風畫匠王登高,著名鐵匠李發(fā)云等等,鳳翔縣的太尉村、南小里等許多村子,過去民間手工業(yè)相當發(fā)達,更是民間能工巧匠云集輻輳之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