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隨著時代發(fā)展,文化不斷新舊更迭。雖然很多傳統(tǒng)文化已經被傳承下來,但也有不少已被舍棄,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繼承老一輩人們留下來的理念。我們知道古時候人們的思想不夠發(fā)達,一些解釋不清的現(xiàn)象就會用神鬼之說主觀判斷,由此也演化出了不同的地域風俗。不知大家可否知道,古時候有一種說法認為,棺材在下葬途中不能落地,這是為何呢?其實這并非全是迷信,其中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
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古人們非常講究風水,對于離世后的喪葬文化也十分有講究。正所謂死者為大。生人死后,死者的家屬披麻戴孝,為之哭喪,有條件的家庭還會花重金請僧人為死者做法事。不管這家是貧是富,沒有人敢對喪事怠慢,否則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為什么會流傳下來棺材下葬途中不能落地的說法呢?入土為安的講究
古時候講究入土為安,不少地方認為喪葬過程中,棺材如果在某一地方跌落,那么這個地方就是死者選擇的入葬之地,抬棺之人就要把死者葬在這里。比如朱元璋在少年時期落魄潦倒,他的父親亡故,朱元璋身無分文,只得以涼席草草將逝去的父親卷起,準備到山中某處安葬。沒想到走到半山腰時天降大雨,把他父親的尸體也沖到了路邊。朱元璋覺得這可能是父親的選擇,所以就改了主意,沒有安葬在原先的位置,而是將他的父親安葬在草席停留之地。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一度覺得自己的父親埋葬時有些草率,想要遷墳,但有人指點他說,安葬他父親的那塊地是風水寶地,不宜再動,朱元璋果然沒有選擇遷墳,而是選擇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說來也怪,在這之后,明代一共出了16位皇帝,好像真的驗證了那位高人的話,是他父親的好風水蔭蔽了子孫。古人的忌諱
再者,棺材不落地也有一定的科學解釋。因著死者為大的說法,人們選的棺材比較講究,越是材質好的木材通常分量越重。抬棺的人數(shù)也有講究,有的地方選擇8人抬棺,有的地方選擇4人抬棺,選擇的人也多是身強力壯的男性。即使這樣,抬棺之人也都是肌肉緊繃,全身在用力。如果下葬的地方離家門口不遠還好說,如果離得距離較遠,眾人一旦選擇中途停下來休整。在休息的過程中,身體就會涌現(xiàn)乏力感,進而影響接下來的進度。為了能夠保證死者在特定的時間下葬,大家也都會提前做好準備,吃飽喝足,養(yǎng)足體力之后,再做抬棺事宜。另外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路邊有一個棺材停著,旁邊一群人坐著休息,喝水、吃東西、聊天,那場面看上去也會讓路過的人看了有傷大雅。
有的地方對棺材落地的事情尤為忌諱,認為如果棺材在半路落地,寓意不祥,這家人就要倒霉。在起棺之前,家人們要上前叩拜,哭喪一番,表達不舍之意。抬棺的繩子也一定要結實可靠,不能抬著抬著就斷了。如果確實在抬棺的路程中,有一個人體力不支,無法前行,他就會告知身邊的人替補自己。一般在棺材的下面也會擺上兩條長凳。總之不會直接把棺材放在地面上。
世事難料,一些地方也會出現(xiàn)怪事。據(jù)說曾經一村子里有一位老人過世,本來定的入葬的地方是村口的公用墳地,一行人抬棺的時候沒有什么異常,但路過這家的田地時,繩子突然斷掉,棺材頓時落地,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把周圍的人唬了一跳。當人們重新打好繩扣,準備再次抬起時,繩子又一次斷裂,怎么也系不牢固。隨行的親人立即跪了下來,哭泣不止,認為是老人眷戀這里不忍離去。在村長的默許下,家人將他埋在了自家的田地里。后來這家人里的年輕一輩里出了一個研究生,村中人都表示,這是老人在隱蔽自己的子孫后代。
雖然喪葬禮儀在多數(shù)人看來是一種迷信,但不得不說,有一些風俗能得以傳承是有一定道理的。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大家能默許這種風俗的存在,其實更深的原因還是生者對死者的尊敬和懷念。死者長已矣,存者且偷生。不管怎么說,天下之事,眾說紛紜,就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參考文獻:《論語·為政》
《夢微之》
圖片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