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70后和80后剛出生的年代,農(nóng)村的生活普遍都很窮,不過雖然窮,但是生活壓力卻沒現(xiàn)在這么大。
那時候每家都不止一個孩子,老大帶老二,老二帶老三,相互照料著。衣服也是一個個的傳著穿。老大穿小的衣裳老二穿,繼而一個個傳下去。玩的玩具雖然很簡單,但是也這么傳著。沒有上培訓班,上早教的意識,更沒有這個念頭。尤其是雖然吃的都是粗糧,但是生病很少?!叭f元戶”是那時候最有錢的人家的稱謂,一個縣也出不了三兩個,反正都是個位數(shù)的,了不起的大人物,人前崇拜的偶像,人后不服氣羨慕嫉妒的對象。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批人漸漸都到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歲數(shù),甚至年近中年。家里面又上幾萬塊錢,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算是貧困戶了。所以為了掙錢,不少農(nóng)民把自己的地流轉(zhuǎn)之后,都走上了外出務(wù)工的路。一般家庭都是夫妻兩個人一起外出務(wù)工,家里只留下孩子和老人,如果家里沒什么大事必須回家,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目的就是多掙錢,少花錢。這樣一年下來能省多少錢呢?
一般的70后或者80后到了城市里,做的都是流水線或者快遞、外賣之類的活,按照夫妻倆來算,每個月能掙到4000元,夫妻兩個人也就是8000元,這樣每個月出去吃穿住行,那么也就剩下6500出頭的樣子,我們按整數(shù)算,就算是6500元,一年下來就是78000塊。然后扣除家里孩子上學的錢,如果雙方家里還有兩個老人要養(yǎng),就算沒病沒災,一年也最少需要30000塊錢,最后能剩下的也就48000塊錢。
到了臨過年,還要買年貨,買車票,回家需要發(fā)壓歲錢,這一圈下來能剩下40000塊錢就算多了。
如果想在農(nóng)村蓋棟房子,沒有20萬是不行的,這樣夫妻二人要至少奮斗四五年,如果還想再買輛車,那就得奔著7年去了。如果遇到家中孩子娶媳婦,還要再買車買房,給女方彩禮錢,又得50萬出去了,如果孩子在農(nóng)村蓋房結(jié)婚,可能50萬夠了,若是去城里結(jié)婚辦酒席,那這些錢就只能做首付了。
這些其實還沒完,家中的二老總是要管的吧?人老了,生病是常有的事。就算有了新農(nóng)合,那住院費檢查費什么的沒有個小一萬也是出不來的。如果比較嚴重,一夜回到解放前不是沒有可能的。農(nóng)村有句大白話說的是: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夫妻二人在外打拼,風里來雨里去的不容易,一年能攢下幾萬塊錢更不容易。自己祈求多吃苦少生病的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也能吃苦,身體還要好,少生病。其實農(nóng)民工兄弟也好,農(nóng)民伯伯也罷,為了生活辛苦勞作掙點錢真的不容易。社會發(fā)展太快,十年前流行的東西,十年后就全部機械化或者自動化,至少是半自動化了,讓農(nóng)民工學一項技術(shù),再到掌握這門技術(shù),還沒掙到多少錢,技術(shù)過時了,想想都頭大。加上孩子的學費、父母的養(yǎng)老,日子很艱辛。
不多說了,日子還要過,苦頭還要吃,但生活也要繼續(xù)!加油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