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證;
一、概述: ㈠ 定義:體內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于某些部位的一類病證。 ㈡ 歷史沿革:《內經?素問?經脈別論》篇、《金匱要略》等都有論述。
二、病因病機 病因 1、外感寒濕,肺脾受損,水濕停積成飲。 2、飲食不當,脾失運化,水濕停積成飲。 3、勞欲所傷,脾腎陽虛,水濕停積成飲。 病機:肺脾腎三焦氣化失宣是形成痰飲的主要病機,三臟中又以脾失運化首當其沖;病性陽虛陰盛,輸化失調,因虛致實,水飲停積為患。
病位: 飲留胃腸——痰飲 飲流脅下——懸飲 飲流肢體——溢飲 聚于胸肺——支飲 病理性質:陽虛陰盛,輸化失調,因虛致實,水飲停積。中陽素虛,臟氣不足,實為發(fā)病的內在病理基礎。
三、診查要點
㈠ 診斷依據(jù):應根據(jù)四飲的不同臨床特征確定診斷。 痰飲:心下痞滿,嘔吐清水毯涎,胃腸瀝瀝有聲,形體消瘦,屬停留胃腸。 懸飲:胸脅飽滿,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臥,或有肺癆病史,屬飲流脅下。 溢飲:身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當汗出而汗不出,或伴有咳喘,屬飲流肢體。 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平臥,其形如腫,屬飲邪支撐胸肺。
㈡ 病癥鑒別: 懸飲與胸痹 溢飲與風水證 支飲、伏飲與肺脹、喘證、哮病 懸飲和胸痹的鑒別 兩者均有胸痛。 胸痹為胸膺部或心前區(qū)悶痛,且可引及左側肩背或左臂內側,常于勞累、飽餐、受寒、情緒激動后突然發(fā)作,歷時較短,休息或用藥后得以緩解; 懸飲為胸脅脹痛,持續(xù)不解,多伴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重,脅間飽滿,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證候。
溢飲與風水證的鑒別 水腫之風水相搏證,可分為表實、表虛兩個類型。表實者,水腫而無汗,身體疼重,與水泛肌表之溢飲基本相同。如見肢體浮腫而汗出惡風,則屬表虛,與溢飲有異。 支飲、伏飲與肺脹、喘病、哮病的鑒別 均有咳逆上氣,喘滿,咳痰等表現(xiàn)。 肺脹是肺系多種慢性疾患日久積漸而成; 喘病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癥; 哮病是呈反復發(fā)作的一個獨立疾?。?br> 支飲是痰飲的一個類型,因飲邪支撐胸肺而致; 伏飲,是指伏而時發(fā)的飲證。 上述病證發(fā)生、發(fā)展、轉歸均有不同,其間亦有一定聯(lián)系,如肺脹在急性發(fā)病階段,可以表現(xiàn)支飲證候;喘病的肺寒、痰飲兩證,常具支飲特點;哮證屬于伏飲范圍。 3、相關檢查:四飲所涉及的疾病頗多,臨床應結合有關檢查確診。 痰飲——胃鏡檢查、HP測定、便常規(guī)等。 支飲、懸飲——胸部X光片及B超探查、ECG、有關心功能檢查、胸水檢查。 溢飲——尿常規(guī)、腎功能等。
四、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標本主次 2、辨病邪的兼夾 (二)治療原則 以溫化為主。 五、分證論治 ㈠ 痰飲 脾陽虛弱證 飲留胃腸證 1、脾陽虛弱證 主癥:胸脅支滿,心下痞悶,胃中有振水音,泛吐清水痰涎,飲入易吐。 兼癥:脘腹喜溫畏冷,口渴不欲飲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食少,大便或溏,形體逐漸消瘦。 舌脈:舌苔白滑,脈弦細而滑。 證機概要:脾陽虛弱,飲停于胃,清陽不升。 治法:溫脾化飲。 主方: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前方溫脾陽,利水飲,用于胸脅支滿,目眩、氣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嘔吐,眩悸。 水飲內阻,清氣不升而見致眩冒、小便不利者寒凝氣滯,飲邪上逆,酌配干姜、吳茱萸、川椒目半夏,生姜和胃降加澤瀉、豬苓;脘部冷痛,吐涎沫,為肉桂;心下脹滿者,加枳實以開痞。
2、飲留胃腸證 主癥:心下堅滿或痛,自利,利后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或水走腸間,瀝瀝有聲。 兼癥:腹?jié)M、便秘、口舌干燥。 舌脈:舌苔膩、色白或黃,脈沉弦或伏。 證機概要:水飲壅結,留于胃腸,郁久化熱。 治法:攻下逐飲。 主方:甘遂半夏湯或己椒藶黃丸。前方攻守兼施,因勢利導,用于水飲在胃。后方苦辛宣泄,前后分消,用于水飲在腸,飲郁化熱之證。 常用藥:甘遂、半夏逐飲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緩中,以防傷正;甘草與甘遂相反相激,祛逐留飲;大黃,葶藶,攻堅決壅,瀉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導水利尿。 飲邪上逆,胸滿者加枳實、厚樸以泄?jié)M,但不能徒快一時,攻逐太過,損傷正氣。
㈡ 懸飲 邪犯胸肺證 飲停胸脅證 絡氣不和證 陰虛內熱證 1、邪犯胸肺證 主癥:咳嗽,痰少,氣急,胸脅刺痛,呼吸、轉側疼痛加重,心下痞硬。 兼癥:寒熱往來,身熱起伏,汗少,或發(fā)熱不惡寒,有汗而熱不解,干嘔,口苦,咽干。 舌脈:舌苔薄白或黃,脈弦數(shù)。 證機概要:邪犯胸肺,樞機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主方:柴枳半夏湯加減。本方功能和解清熱,宣肺利氣,滌飲開結。用于懸飲初期寒熱往來,胸脅悶痛等癥。 常用藥:柴胡、黃芩清解少陽;瓜蔞,半夏、枳殼寬胸化痰開結;青皮、赤芍理氣和絡 止痛;桔梗、杏仁宣肺止咳。 痰飲內結,肺氣失肅,見咳逆氣急,加白芥子,桑白皮;脅痛甚者,加郁金,桃仁、胡索以通絡止痛;心下痞硬,口苦,干嘔,加黃連,與半夏、瓜萎合伍以苦辛開痞散結;熱盛汗出,咳嗽氣粗,去柴胡,加麻黃、杏仁、石膏以清熱宣肺化痰。 2、 飲停胸脅證 主癥:胸脅疼痛,咳唾引痛,痛勢較前減輕,而呼吸困難加重,咳逆氣喘息促不能平臥,或僅能偏臥于停飲的一側,病側肋間脹滿,甚則可見偏側胸廓隆起。 舌脈:舌苔白,脈沉弦或弦滑。 證機概要:飲停胸脅,脈絡受阻,肺氣郁滯。 治法:瀉肺祛飲。 主方:椒目瓜蔞湯合十棗湯加減或控涎丹。三方均為攻逐水飲之劑。椒目瓜蔞湯主在瀉肺降氣化痰,十棗湯和控涎丹攻逐水飲,用于形體壯實,積飲量多者。 常用藥:葶藶子,桑白皮瀉肺逐飲;蘇子,瓜蔞皮、杏仁、枳殼降氣化痰;川椒目、苓、豬苓、澤瀉、冬瓜皮,車前子利水導飲;甘遂、大戟、芫花攻逐水飲。 如用十棗湯或控涎丹峻下逐水,劑量均從小量遞增,一般連服3—5日,必要時停二日再服。必須注意顧護胃氣,中病即止,如藥后嘔吐,腹痛,腹瀉過劇,應減量或停服。 痰濁偏盛,胸部滿悶,舌苔濁膩者,加薤白、杏仁;如水飲久停難去,胸脅支滿,弱,食少者,加桂枝,白術,甘草等通陽健脾化飲,不宜再子峻攻;若見絡氣不和之候, 同時配合理氣和絡之劑,以冀氣行水行。
3、 絡氣不和證 主癥:胸脅疼痛,如灼如刺,或有悶咳,甚則遷延經久不已,陰雨更甚,可見病側胸廓變形。 兼癥:胸悶不舒,呼吸不暢。 舌脈:舌苔薄,質黯,脈弦。 證機概要:飲邪久郁,氣機不利,絡脈痹阻。 治法:理氣和絡。 主方:香附旋復花湯加減。本方功能理氣化飲和絡,用于咳嗽,痰少屬絡脈痹阻者。 常用藥:旋覆花,蘇子降氣化痰;柴胡,香附,枳殼疏肝埋氣解郁;郁金,延胡索利氣通絡;當歸須、赤芍,沉香行瘀通絡。 痰氣郁阻,胸悶苔膩者,加瓜蔞、枳殼豁痰開痹;久痛人絡,痛勢如刺者,加桃仁、紅花、乳香、沒藥以行氣活血和絡;飲留不凈者,脅痛遷延,經久不已,可加通草,路路通、 冬瓜皮等以祛飲通絡。
4、 陰虛內熱證 主癥:咳嗆時作,咯吐少量粘痰,或伴胸脅悶痛。 兼癥: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熱,顴紅,心煩,手足心熱,盜汗,形體消瘦。 舌脈:舌質偏紅,少苔,脈小數(shù)。 證機概要:飲阻氣郁,化熱傷陰,陰虛肺燥。 治法:滋陰清熱。 主方:沙參麥冬湯合瀉白散加減。前方清肺潤燥,養(yǎng)陰生津,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質紅;后方清肺降火,用于咳嗆氣逆,肌膚蒸熱。 常用藥:沙參,麥冬、玉竹、白芍、天花粉養(yǎng)陰生津;桑白皮,桑葉、地骨皮、甘草清肺降火止咳。 陰虛內熱,潮熱顯著,可加鱉甲、功勞葉以清虛熱;虛熱灼津為痰,肺失宣肅而見咳嗽,可加百部、川貝母;痰阻氣滯,絡脈失暢,見胸脅悶痛,酌加瓜蔞皮,枳殼、廣郁金、絲瓜絡; 日久積液未盡,加牡蠣、澤瀉利水化飲;兼有神疲,氣短,易汗,面色咣白者,酌加太子參、黃芪、五味子益氣斂液。本證須防遷延日久,趨向勞損之途。
㈢ 溢飲 主癥:身體沉重而疼痛,甚則肢體浮腫。 兼癥:惡寒,無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悶,干嘔,口不渴。 舌脈:苔白,脈弦緊。 證機概要:肺脾失調,寒水內留,泛流肢體。 治法:發(fā)表化飲。 主方:小青龍湯加減。本方發(fā)表散寒,溫肺化飲。用于表寒里飲所致的惡寒發(fā)熱,無汗,四肢沉重,甚則肢體微腫者。 常用藥:麻黃、桂枝解表散寒;半夏、干姜,細辛溫化寒飲;五味子溫斂肺氣;白芍、炙甘草甘緩和中,緩和麻、桂卒散太過。 表寒外束,內有郁熱,伴有發(fā)熱,煩躁,苔白而兼黃,加石膏以清泄內熱;若表寒之象已不著者,改用大青龍湯以發(fā)表清里;水飲內聚而見肢體浮腫明顯,尿少者,可配茯苓、豬苓、澤瀉;飲邪犯肺,喘息痰鳴不得臥者,加杏仁、射干、葶藶子。
㈣ 支飲 寒飲伏肺證 脾腎陽虛證 1、寒飲伏肺證 主癥:咳逆喘滿不得臥,痰吐白沫量多,經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腫。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發(fā),發(fā)則寒熱。 兼癥:背痛、腰疼、目泣自出、身體振振瞤動。 舌脈: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緊。 證機概要:寒飲伏肺,遇感引動,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化飲。 主方:小青龍湯加減。本方有溫里發(fā)表之功,用于支飲遇寒觸發(fā),表寒里飲之證。 常用藥:麻黃,桂枝、千姜,細辛溫肺散寒化飲;半夏,厚樸、蘇子、杏仁、甘草化痰利氣;伍人五味子溫斂肺氣。 無寒熱、身痛等表證,見動則喘甚,易汗,為肺氣已虛,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湯,不宜再用麻黃,桂枝表散。若飲多寒少,外無表證,喘咳痰稀或不得息,胸滿氣逆,可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加白芥子、萊菔子以瀉肺通飲。飲邪壅實,咳逆喘急,胸痛煩悶,加甘遂、大戟峻逐水飲,以緩其急。 邪實正虛,飲郁化熱,喘滿胸悶,心下痞堅,煩渴,面色黧黑,苔黃而膩,脈沉緊,或經吐下而不愈者,當行水散結,補虛清熱,用木防己湯加減。水邪結實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導水破結。若痰飲久郁化為痰熱,傷及陰津,咳喘咯痰稠厚,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滑數(shù),用麥門冬湯加瓜蔞、川貝母、木防己,海蛤粉養(yǎng)肺生津,清化痰熱。 2、脾腎陽虛證 主癥:喘促動則為甚,心悸,氣短,或咳而氣怯,痰多胸悶。 兼癥:食少,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臍下動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腫,或吐涎沫而頭目昏眩。 舌脈:舌體胖大,質淡,苔白潤或膩,脈沉細而滑。 證機概要:支飲日久,脾腎陽虛,飲凌心肺。 治法:溫脾補腎,以化水飲。 主方:金匱腎氣丸合苓桂術甘湯加減。二方均能溫陽化飲,但前方補腎,后方溫脾,主治各異,二方合用,溫補脾腎,以化水飲。 常用藥:桂枝,附子溫陽化飲;黃芪、懷山藥,白術,炙甘草補氣健脾;蘇子、干姜、款冬花化飲降逆;鐘乳石、沉香,補骨脂,山萸肉補腎納氣, 痰涎壅盛,食少痰多,可加半夏、陳皮化痰和中;水濕偏盛,足腫,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可加茯苓、澤瀉以利水濕;臍下悸,吐涎沫,頭目昏眩,是飲邪上逆,虛中夾實之候,可用五苓散化氣行水。
預防調護 一、凡有痰飲病史者,平時應避免風寒濕冷,注意保暖。 二、飲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戒煙酒。 三、注意勞逸適度,以防誘發(fā)。
小結 一、痰飲是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類病證。 二、痰飲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痰飲為諸飲之總稱,分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種;狹義者僅為四飲中的痰飲。 三、痰飲的病機主要為中陽素虛,復加外感寒濕,或為飲食、勞欲所傷,致使三焦氣化失常,肺脾腎通調、轉輸、蒸化無權,陽虛陰盛,津液停聚而成。 四、辨證應先從部位分別四飲:痰飲病在胃,懸飲病在脅下,溢飲外溢肌表,支飲病在胸膈等。然后抓住體虛邪實的特點,分清標本虛實的主次。 五、治療應以溫化為原則。因痰飲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故有治標、治本、善后調理等區(qū)別。其中發(fā)汗、利水、攻逐為治標之法,只可權宜用之;健脾、溫腎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調理。
文獻學習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后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饶嬉邢ⅲ虤獠坏门P,其形如腫,謂之支飲?!?br>《儒門事親?飲當去水溫補轉劇論》:“此論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時傷冷而得之者。飲證雖多,無出于此。” 《證治要訣?停飲伏痰》:“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碉嫸兩T證,不當為諸證牽掣,妄言作名,且以治飲為先,飲消則諸證自愈?!?br>《醫(yī)門法律?痰飲門》:“《金匱》即從水精不四布,五經不并行之處,以言其患?!瓬\者在于軀殼之內,臟腑之外?!挥晌付铝饔谀c,一由胃而旁流于脅,一由胃而外出于四肢,一由胃而上人于胸膈,始先不覺, 日積月累,水之精華,轉為混濁,于是遂成痰飲。必先團聚于呼吸大氣難到之處,故由腸而脅,而四肢,至漸漬于胸膈,其勢愈逆矣。痰飲之患,未有不從胃起者矣?!?br>《醫(yī)門法律?痰飲留伏論》:“虛寒痰飲,少壯十中間見一二,老人小兒,十中常見四五。若果脾胃虛寒,飲食不思,陰氣痞塞,嘔吐涎沫者,宜溫其中。真陽虛者,更補其下,清上諸藥不可用也?!?br>《景岳全書?痰飲》:“痰之與飲,雖曰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飲為水液之屬,凡嘔吐清水及胸腹膨滿,吞酸噯腐,渥渥有聲等證,此皆水谷之余停積不行,是即所謂飲也。若痰有不同于飲者,飲清徹而痰稠濁,飲唯停積腸胃而痰則無處不到。水谷不化而停為飲者,其病全由脾胃;無處不到而化為痰者,凡五臟之傷皆能致之。故治此者,當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br>《臨證指南醫(yī)案?痰飲》鄒滋九按語: “總之痰飲之作,必由元氣虧乏及陰盛陽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滯,不能輸布,留于胸中。水之清者,悉變?yōu)闈?,水積陰則為飲,飲凝陽則為痰……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