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垣,是中國醫(yī)學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著作中有一個著名的補氣血的良方:黃芪當歸湯。
補血奇方,李東垣。
黃芪當歸湯
如果你有以下癥狀,占了三條就可以用了。
1蹲下一分鐘站起來會兩眼摸黑,直覺天旋地轉(zhuǎn),嚴重者會暈倒在地。
2頭暈,頭痛,是那種隱隱作痛的痛,腦子恍恍惚惚的,不愿意想事情,一想就覺得很累,還容易忘記,經(jīng)常忘記親朋好友或者某個明星的名字。
3眼睛不好使,看東西模模糊糊的,看久了眼睛就會發(fā)干發(fā)澀。
4面色無華,蒼白如雪,像久病初愈的病人。
5你的嘴唇、舌頭、指甲都會發(fā)白。
6特別容易疲勞,原本興致勃勃的你才逛了不到半條街,東西還沒買齊就不得不停下來或者打道回府,因為你雙腿不聽使喚了,多走一步的力氣都沒了。
7總是莫名其妙的心慌心悸,突然聽到電話鈴聲心臟會猛的跳一下,或者有人悄無聲息地來到你身后,回頭看見時會嚇得不要不要的。
8夏天怕熱冬天又怕冷。
9你晚上總是睡不好,睡眠很淺,容易驚醒,稍微有一點響動就醒了,夢還特別多。
10被醫(yī)院診斷為低血壓、貧血的人。
11被醫(yī)院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的人,這個方子比西藥直接提高白細胞的藥好太多。
12坐月子的女人。
13外傷傷口遲遲不愈合的人
14月經(jīng)量少得可憐的人,閉經(jīng)的人
以上種種的癥狀都說明你的氣血虛弱了,可以服用黃芪當歸補血湯。
李東垣發(fā)明的這個氣血雙補的方子就是:黃芪當歸湯。
接下來文小叔要說說黃芪當歸湯的奇妙之處。
很多人補血沒有效果就是沒有明白氣血要一起補才有效果,光補血不補氣是不行滴。
為什么呢?
氣血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相依相存,誰也離不開誰,離了誰大家都活不了。氣為陽,血為陰,陰陽共存,孤陰不長,孤陽不生。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簡單地說就是氣領著血往前走,這就好比打仗的時候元帥一定要走在最前面一樣,但氣又是血生出來的,沒有血氣無所依附,就會成為無業(yè)游民,到處亂竄,成為邪火,傷害身體。
所以補血必須要補氣,不然補進去的血沒有氣的統(tǒng)領也活不了多久。同樣補氣必須要補血,不然沒有血的制約,氣就會亂竄,就會搗亂。
所以,氣血雙補是最好的方法。黃芪當歸湯就是氣血雙補的經(jīng)典代表。
《湯頭歌訣》用一句話說出了黃芪當歸湯奇妙之處:“當歸補血有奇功,歸少芪多力最雄?!?/span>
可見,這個方子里黃芪的用量是要遠遠大于當歸的。那么這個方子具體怎么用呢?
請小伙伴們擦亮眼睛哦:黃芪30克,當歸6克。這是一天的量,最好早上喝。(可以打粉沖服)
什么人不適合黃芪當歸湯呢?感冒的人、孕婦、有實熱的人。
材料:黃芪30克,當歸6克、紅棗適量。
1、將黃芪、當歸、紅棗洗凈,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取汁;
2、藥渣再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取汁,合并藥汁。在每日的清晨飲上一碗即可。
功效:補養(yǎng)氣血,可用于氣血不足所引起的面色萎黃、頭昏目眩、瘡瘍及不收口、關節(jié)疼痛等癥的輔助食療。
據(jù)史書記載,遠在唐朝時期,黃芪就已是尋常百姓家經(jīng)常食用的大眾保健藥品。到了清朝,皇宮內(nèi)稱其為“補氣諸藥之最”,尤其是對于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因為黃芪性微溫,藥性不那么猛烈,不容易出現(xiàn)虛不受補的情況。
當歸則是補血良藥,常用于婦科各種病癥,被稱為婦科圣藥,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補血還能活血,氣血充足而不活,相當于一潭死水,對人體來說也沒有什么好處。
黃芪和當歸還可以作為燉料,與烏雞一起燉,這樣味道既鮮美,同時也調(diào)理脾胃,補充氣血,這種湯尤其是對于月子期間的產(chǎn)婦來說更適合。
李東垣之當歸補血湯治療牙齦出血睡覺流口水的故事
病號癥狀:牙齦出血,刷牙尤甚。睡覺流口水,甚至能流醒。一年余。
治療記錄:
曾效法火神鄭老爺子,服用四逆湯,有效,但未去根,不久復發(fā)。服附子理中丸,益甚。就這樣,也沒有好辦法。一天突然想起吳茱萸湯,服一劑,無效。網(wǎng)游之際,忽遇李可老先生治病經(jīng)驗:牙齦出血怎么治?就是給他補氣,比如用當歸補血湯,只有兩樣藥:黃芪與當歸,當歸是黃芪的一半。馬上實驗:當歸15黃芪30.
效果:服一次,出血量大減、口水流少。服一劑,血無,口水再減。再服一劑,愈。可謂一劑知,二劑已。
今發(fā)此,盼有緣人留心
二、補益氣血的根本是調(diào)養(yǎng)脾胃黃帝內(nèi)經(jīng)講的很清楚,胃經(jīng)主血。就是說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是我們的后天之本。人活著所需要的一切營養(yǎng)物質(zhì)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經(jīng)過脾來將全部精華上輸給心肺等臟器。
所以脾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被稱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況,知道各個臟腑對氣血的需要來保障供應。又被稱為倉廩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臟的后勤部長,胃是氣血原料的制造者。
脾胃合起來就是氣血的來源。
既然脾胃是氣血的來源,那么就說明食物是氣血的原料而非是藥物和補品,因為胃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吃飯、活下去,而不是為了吃補藥吃補品才長出來的。
血的真正來源是脾胃,明白了這一點,您就應該明白吃飯的重要性。不要再去天天惦記著什么補藥補品能養(yǎng)氣血了。養(yǎng)氣血就是要好好的吃飯,補血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食物來補。
在中醫(yī)診斷中對胃氣的強弱非常重視,胃氣的強弱直接關乎到病情的輕重。
《黃帝內(nèi)經(jīng)》在平人氣象論中寫道: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者曰逆,逆者死!就是說正常人的脈氣都來源于胃,所以說胃氣就是正常人的脈氣。
人的脈象中如果沒有胃氣,那就叫做“逆”,逆就是會死亡!所以胃氣虛弱就可以直接引發(fā)多種疾病,因為胃氣虛弱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氣血不足,而氣血不足才會百病纏身。知道了這些您大概就明白了養(yǎng)護脾胃的重要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