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分小記
當年我插隊的青年點,新老知青加一起有80多人,每天的吃喝拉撒、柴米油鹽生活瑣事,都得操心費力。尤其像打柴草、侍弄菜園子的活計,頗讓人傷透腦筋。人家青年點都有公社下派的五七戰(zhàn)士進駐,可我們那離公社20里地太遠,沒人愿意來。所以只能靠自力更生,自我管理。還好大隊領導派了一位老貧農來駐點。他原是第一生產隊的隊長,因患嚴重的氣管哮喘病,不能再勝任隊長工作,于是被照顧到青年點來。每年大隊給拿四千多工分。
老隊長進點以后,我原以為自己可以超脫一點,事事可由這位曹隊長去管。誰知,知青都不買他的賬,他調動誰都不靈。眼看青年點的園子沒人侍弄,活計沒人干,曹隊長只好向我要人。剛開始時,同學還都給我面子,不管留誰,都毫無怨言。時間長了,也都找借口逃避留工。我揣摩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因為青年點留工是白盡義務,既掙不著工分,又影響與貧下中農相結合,甚至影響抽調回城貧下中農的推薦票。于是,我想出個辦法,實行留工記分制,即給青年點出工,由我給記工分,而且無論是誰,即使在隊上是二、三等勞力的,也一律按照一等勞力的工分標準記分,并且男女同工同酬。到了年末,我把青年點總體發(fā)生的工分進行統(tǒng)計,按照人頭平均,求得一個標準的分數(shù)線。達到分數(shù)線的兩不找,低于分數(shù)線的由所在生產隊抵扣補齊,高于分數(shù)線的,由抵扣下來的工分給予補償。把這些工分賬目核算后,將聯(lián)系單下到各生產隊,然后分別由小隊會計轉賬到每個人的賬上,再做年終結算。由于各個生產隊的分值不同,便把差價折成工分,填平補齊,確保公平合理。為此,大隊對我的管理辦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這個辦法實施一年后,青年點留工現(xiàn)象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轉變,不但派工沒有了阻力,而且許多人見了我都積極主動要活干。尤其在隊上評不上一等好勞力的同學,更寄希望于在青年點干上“一等好勞力”的活。而且,在大忙季節(jié),還用不著起早貪黑。一時間,青年點派工成了香餑餑。
(原創(chuàng)于2016年9月6日 今天是我下鄉(xiāng)插隊46周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