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常產生以下誤區(qū),本文予以羅列,供同行們探討。
誤區(qū)之一:“后進生”犯錯誤是故意的。
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難的就是知錯改錯?!昂筮M生”犯錯誤是在長期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的,并非故意,有時“后進生”犯了錯誤,教育者不及時予以糾正,指明錯處,“后進生”并未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會造成哪些后果,違犯了哪些條規(guī)和道德標準,再加上中學生正處在年齡和性格的突變時期,久而久之必然導致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我行我素,喪失辨別真、善、美的能力,直至走上犯罪道路。
誤區(qū)之二:“后進生”學習成績上不去,是由于自己不努力。
學習如滴水穿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昂筮M生”學習成績上不去,并非自己不努力,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學習上的“欠帳”現(xiàn)象,日積月累,形成了“負效應”,即使自己作出不懈努力,也由于“欠債”太多,無法在短期內或通過幾次“還帳”能解決問題,教師應慎重對待。
誤區(qū)之三:給“后進生”談一半次話就能解決問題。
如前所述,“后進生”并非一半天形成,故教育“后進生”就有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不應期望給“后進生”談一半次話就能解決問題,而應做長期的、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逐漸打開他們的心扉,和風細雨,潤苗無聲,使其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人。
誤區(qū)之四:寄希望于給“后進生”家長告狀。
“恨鐵不成鋼”是教師對學生的心愿,“望子成龍”是家長對子女的愿望,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當“后進生”犯了錯誤,學習成績上不去,且屢教屢犯時,教師就寄希望于給“后進生”家長告狀,想通過家長的壓力,迫使“后進生”轉化。殊不知“后進生”有極強的自尊心,并且非常愛面子,對家長的壓力有朦朦朧朧的反抗意識,再加學生家長在文化程度、教育方法、職業(yè)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別,若壓力施加不當,就會促使“后進生”走向極端,或出走、或逃課、或故意與教師和家長作對等等,無意之中給轉化“后進生”工作設置了障礙,增加了難度。
誤區(qū)之五:用懲罰手段取得一時效益。
“后進生”犯錯后,教師采用懲罰手段,諸如:罰站、打掃衛(wèi)生、抄寫課文、勞動,更甚至用罰款、停課、攆出教室等偏激手段,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效果,但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白,這只能是短期效應,徹底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違犯了《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規(guī),給學生的成長罩上了一層陰影,嚴重地摧殘了學生身心,應予以徹底杜絕。
誤區(qū)之六:“后進生”什么都不行。
一旦某個學生在教師心目中形成了“后進生”的印象,教師就把他們劃入“另冊”,打入“冷宮”,認為什么都不行,任何事都干不來,從此,無論是學習,還是搞其它活動,均對他們不聞不問,視而不見,嚴重地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每個教育工作者應深深地懂得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誤區(qū)之七:不給“后進生”顯露的機會。
對“后進生”采用壓抑手段,明知某個“后進生”在音樂、美術、體育、勞動、演講、幫助同學或熱愛集體等方面有特長,但偏不給機會顯露他們的長處,無情地扼殺了他們個性的發(fā)展。
誤區(qū)之八:冷遇、諷刺、挖苦、放棄“后進生”。
“后進生”犯了錯誤,或行動一有越軌,不做調查研究,不問青紅皂白,不幫他們共同分析錯誤的原因,尋找改進途徑,而是冷嘲熱諷,不給他們申述的機會,造成了“后進生”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誤區(qū)之九:“后進生”受處分就變好了。
在管理教育“后進生”時,不想方設法轉化他們,而是矛盾上交,并要求校方對“后進生”給予紀律處分,想以此來制服他們,豈不知,他們中的大部分同學,心理素質較差,無法承受處分帶來的壓力,從此就會一蹶不振。
誤區(qū)之十:誘逼“后進生”留級、轉學、休學、甚至輟學。
對“后進生”采用摔“包袱”的辦法,把他們當作“廢品”處理,不顧職業(yè)道德的束縛,不管教師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神圣職責,對于有關法律條文的規(guī)定充耳不聞,通過各種渠道,想盡各種方法,誘逼“后進生”留級、轉學、休學、甚至輟學。
總之,轉化“后進生”是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全體教育工作者應盡量避開上述“十個誤區(qū)”(還有其它誤區(qū),本文不再贅述),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營造和諧的氛圍,愛生如子,使“后進生”產生內驅力,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變”,由“學會”到“會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飛躍。(來源:中國校長網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