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赤峰地區(qū)不僅是紅山文化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契丹遼文化的發(fā)源地,在巴林左旗、敖漢旗及寧城縣等地區(qū),遼代遺存都比較多,不過,在諸多的遼代文物遺存中,玉器卻不多見,而這里展示的一套十八羅漢圓雕立像,迄今為止尚屬僅見,雖然它們來自民藏,但其真實、到代性卻勿庸置疑。
遼政權(quán)建立后不久,因受漢族文化的影響,逐漸盛行佛教,寺院遍布各地,有多種材質(zhì)的觀音菩薩造像,最知名的是遼上京老古城的石雕立像和號稱“召廟”的石窟造像,彩塑佛像因年代久遠,遺存下來的已比較少見,而佛像的玉雕造型相對更少,尤其是這十八尊比較大型的圓雕羅漢立像群,就極為罕見了。由于遼代長期與漢族毗鄰,在玉文化方面也深受漢族玉器的影響,從這些佛像的造型上可以看出,它們也繼承了唐代造像的那種大度、端莊、典雅的遺風(fēng),同時又吸收了南宋造像的寫實手法,從面部造型上來看,更多地融入了契丹人的一些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可見遼代的玉雕佛像造型,展現(xiàn)出一種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這套羅漢造像,非常典型地體現(xiàn)出遼代獨有的文化藝術(shù)風(fēng)格,主要是:(1)每一件玉雕造像,都顯得厚重而沉穩(wěn),總體風(fēng)格上具有一種粗獷、豪放之氣;(2)每一尊羅漢的造像都是肩部寬闊、體態(tài)肥碩、壯美,有一種剛健的氣度,隱喻著契丹人的形象特征;(3)工法比較簡捷,主要以陰刻線表達細部,強調(diào)眼神與面部表情;(4)袒胸式袈裟,著長裙,衣褶較多,衣紋的質(zhì)感強,這是遼佛造像的典型特征;(5)歷史上的十八羅漢,雖然名號相同,卻有多種造型,而遼代的十八羅漢別具一格。
十八羅漢是傳說中佛教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它們是由當(dāng)初的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最早記錄十八羅漢的是宋代蘇軾,他在《法住記》中所列出的十六位羅漢的后面,又增補了第十七位“慶友尊者”及第十八位“賓頭盧尊者”;宋代的志磐在《佛祖統(tǒng)計》中又認為第十七位應(yīng)是“迦葉尊者”,第十八位應(yīng)是“君徒缽嘆尊者”;到清朝,乾隆御筆又寫定:第十七位尊者是“大迦葉尊者”,即“降龍羅漢”,第十八位則是“彌勒尊者”,即“伏虎羅漢”。這套遼代的十八羅漢,其名稱應(yīng)與宋代一致。
這套佛像,采用質(zhì)地堅密的透閃石類軟玉精雕而成,受蝕不重。每一尊羅漢的“身份”各有特征,形象生動,個性鮮明,具有一種神力四射的獰厲之美。這組十八羅漢玉雕造像對于研究契丹文化,了解契丹人的精神風(fēng)貌與思想理念等,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資料。
遼代十八羅漢的面世,意義極不尋常,對于研究契丹遼文化、中國玉文化及佛教發(fā)展史等方面,都可提供生動、形象的實物資料,具有難以取代的重要參考價值。
附: 遼代十八羅漢排序及名稱
1 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惰阇尊者) 據(jù)說他曾騎鹿進宮勸說國王學(xué)佛修行;
2 歡喜羅漢(迦諾迦伐磋尊者) 他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清楚世間一切善、惡、丑,辯論時常面帶笑容;
3 舉缽羅漢(迦諾迦跋厘惰阇尊者) 是一位托缽化緣的行者;
4 托塔羅漢 (蘇頻陀尊者)他是佛陀所收的最后一名第子,因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5 靜坐羅漢(諾炬羅尊者) 也稱大力羅漢,他是武士出身,力大無窮,能夠搬動任何重物;
6 過江羅漢 (跋陀羅尊者)他是一名賢者,過江似蜻蜓點水;
7 騎象羅漢 (迦理迦尊者)他是佛主的侍者,原是一名馴象師;
8 笑獅羅漢 (伐阇多弗多羅尊者)他原是一名獵人,學(xué)佛后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
9 開心羅漢(戌博迦尊者) 出家前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于心中,故稱開心羅漢;
10 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 他是一個路邊生,因打坐完常把手舉起伸懶腰,故稱探手羅漢;
11 沉思羅漢(羅恬羅尊者) 他是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在佛陀十大第子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12 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 為“龍軍”,習(xí)慣稱“那先比丘”,以論耳根清凈聞名;
13 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 經(jīng)常背一布袋,笑口常開,亦稱布袋彌勒;
14 芭蕉羅漢 (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終成正果;
15 長眉羅漢 (阿氏多尊者) 也是佛的侍者,傳說他出生即有兩條長眉;
16 看門羅漢(注荼半托迦尊者) 是半托迦的弟弟,為人忠厚職守;
17 迦葉尊者 據(jù)說,早在古印度時,龍王偷了佛經(jīng),他將龍王降伏奪回佛經(jīng),立了大功,故也稱它為降龍羅漢;
18 君徒缽嘆尊者 因寺廟外常遇一饑餓老虎,他常把齋飯分給老虎吃,也稱他為伏虎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