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帶領學生沉浸文本
桂亦萍
【內容摘要】批注是傳統的讀書學習方法,在新課程環(huán)境下,批注法運用于語文教學,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展開合作學習,體現教學民主,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進而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重新審視發(fā)現批注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價值和方法,無疑是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批注法 獨立閱讀 合作交流
批注式閱讀是我國傳統的讀書方法和文學鑒賞批評的重要形式。唐代的詩評點,宋代的文評點,以及明清小說評點都有流傳。脂硯齋批注《紅樓夢》入木三分,成為《紅樓夢》這一部偉大著作的有機組成部分。
從傳統學習方法中汲取營養(yǎng),結合學生實際,將“批注”作為教學的重要方法,同樣適合現代語文教學。
一、認識教學中的批注法
批注法是以課堂為中心,課內外互動互補有序有效的學習活動。其外顯形式是圈、點、勾、畫、注、批、評、議等語言實踐,其內顯形式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體驗和人格雕塑。
從傳統看,批注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的讀書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從過程看,批注是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是產生的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
從目的看,批注是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把文章進行批評和注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
從接受美學角度看,批注是對作品空白點的填補。
而從語文教學看,批注是學生在自主狀態(tài)下,沉浸于文本,用恰當的文字與文本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對話的一種語文學習方式,學生對文本進行感悟、理解,學會欣賞與評價,形成判能力,從教學效果看,批注法能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基本技能能力,在班級教學條件下,能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體。
二、確定批注的基本內容
1.設疑釋疑
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詞義,指明出處,寫在空白處。例如“城闕”的讀音和含義。
又例如《藕與莼菜》的第一句:“同朋友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xiāng)來了。”一個同學批注:“蓮藕長在淤泥中,雪藕,是生長在雪里的嗎?”而當教學中解決問題后,學生又批注:“因為藕是多么爽、脆、鮮嫩,像雪一樣。”它有“清淡甘美的滋味”。“雪藕表明故鄉(xiāng)藕味美、色美。”
2.提要歸納
邊看邊思考,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提示語言特點。例如《致橡樹》旁批注:“不學凌霄攀大樹,愿將紅碩比雙肩”;讀《我愿是激流》時批注:“甘承孤獨酬真愛,愿作激流護小魚”。
3.評點人物
有學生在閱讀《裝在套子里的人》時評點:嚴實實衣帽遮,顫巍巍碎步斜,整日擔驚受怕;“一定要照著規(guī)矩辦吶,千萬別鬧出亂子來呀”似這般轄制全城十五年。頭一昏,居然也想成個家,人一笑,竟然如同僵尸。
4.聯想遷移
有一些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需要及時整理歸類,批注能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如學生對“比”這一文言實詞的標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比”與我們學《核舟記》中的“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的“比”一樣,是靠近的意思;不同于“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比是等到的意思。
又如:學生發(fā)現:《滹沱河和我》《壺口瀑布》都是通過先寫河水的狂吼再寫河水奔涌來表現北方季節(jié)河的氣勢。生發(fā)聯想“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課文對烈士的注釋是“到老年還有志向的人”,馬上可以聯想到寫下全世界最著名遺囑詩的陸游,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5.煉字品句
《秋天的懷念》中的“癱瘓”和“憔悴”分別交代了兒子身體和母親的身心狀況,告訴讀者“我”的脾氣“暴怒無常”的根源、母親盼望我“好好兒活”的苦心;由此學生批注了自己的理解:母親對我包容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當我理解母親時“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三、講求批注的的實施方法
批注法在教學中的實施大體有如下原則——
1.給思路,使學生的活動有序。無論學生的預習環(huán)節(jié)的批注,還是課堂上的記錄,批注寫了什么,怎么寫的,討論談什么,談到什么程度教師都要提供明確的思路,使學生對批注有清醒的意識。
2.給概念,使學生的批注正確。比如在鑒賞現代文閱讀的過程中,把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材料安排、結構、修辭手法等表達技巧,詩歌的意象、用典、對仗,文言文的一詞多意,通假字、古今異義,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概念讓學生活學活用。
3.教步驟,使批注時有條不紊。大體上一般按照“讀”、“思”、“圈”、“寫”、“標”、“講”、“記”七個步驟進行批注。
4.教寫法,使批注能一目了然。批注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師生約定符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了解一般的記錄、批注符號的同時,擁有自己的一套符號系統。例如:朗讀符號:“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標注抑揚,表示升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憤心情。
5.勤檢查,是批注落實的關鍵。檢查一般以面批為主,教師作為欣賞者要肯定其新穎獨到的見解,防止無效批注,指出錯誤。
6.設平臺,給學生以交流空間。交流的目的在于達到“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效果。在課堂交流時,教師要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價值,理解、尊重多元文化,要努力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和學生的原有知識建構結合起來,讓學生學習感興趣的語文和“活”的語文。
7.重過程,目標講究循序漸進。學會批注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體味局部的:字、詞、句、標點到批注文章的標題、表達方式、表達技巧,后到整體的把握。對學生學力不夠之處,教師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枯燥為生動,深入淺出。當學生輕松愉快地實現了學習目標,他會對自己產生更高的自我期許,對學習發(fā)生興趣。
四、審視批注法的現實意義
現代班級上課制要求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向全班學生進行授課,對教師的要求是對全班學生負責,因材施教,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現實是面對程度不一的學生,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個別施教,難以充分照顧優(yōu)、差生的差異。而批注法可以緩解這一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課程標準》定義學生閱讀能力:“欣賞文學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情感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有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批注法教學由學生課前預習批注和課堂上師生交流兩部分組成。課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經過讀、圈、思、注的探究過程;加強操練,包括聽說讀寫的操練;自己沉浸于文本,感受誦讀感悟的體驗。
課堂上,教師以學生預習中的興奮點、弱點、盲點來構建教學內容、確立教學重點搭建師生、生生交流的平臺。老師能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們交流批注的結果,全班主動參與交流,形成“場”效應,促進學生語文學習主動發(fā)展。
由此,批注法構建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平臺,每個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后擴展閱讀的批注過程中獲得充足的時間讀書、思考。同時又拓寬傳統教學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動的師生關系,養(yǎng)成師生平等對話的習慣。
五、獲得批注的良好成效
批注法課堂交流區(qū)別于華而不實的非語文活動,區(qū)別于簡單的對答而無過程體驗,區(qū)別于少數學生“活”而多數人“死”,區(qū)別于走過場,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弱點、盲點,課文的重點、難點,課堂的交流是思想的交流交鋒。
筆者在鼓勵學生運用批注進行學習的嘗試中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我教的兩個班級,運用批注法初見效果。預備年級分班時,我教學的三班和五班是起點最低的班。標準分是負0.3。到了初二,進行批注法三班和五班的標準分變成了正數0.2,而且數值變化最大的正0.5,及格率在年級中最高,表明這兩個班級整體成績進步明顯。
我發(fā)現,在閱讀批注的過程中,學生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獲得了智慧的愉悅,這會激發(fā)起進一步學習的勁頭。尤其是,批注法培養(yǎng)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預習時,已有的經驗與新的語境形成沖突,學生會出于憤悱狀態(tài),或興奮狀態(tài),為有效學習進行前知識準備和情緒準備。而在課上,批注也防止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思維依賴和思維定勢。學生日記中寫到“我第一次覺得讀書真好。有這么多的同學和我一起交流,我覺得再辛苦也值了。”
運用“批注”的成效在我的公開課教學展示活動中更是受到聽課專家的好評:
著名特級教師陳鐘樑先生的批語是:“這是一堂頗有特色的語文課,通過對學生關于文本(課文)評注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興趣,以此帶動學習的預習,并有效引導學生走進課文語言深處。在這堂課上表現出比較扎實教學基本功以及對學生的尊重與愛護‘評注’方法是可行的,既很傳統,也很現代。但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不能人為的拔高,牽涉到“評什么”與“怎么評”兩個問題,教師都必須作認真而又仔細的研究。”
教研員齊浦揚先生評課說:“桂亦萍老師將傳統的批注和點評成功地運用到現代文閱讀教學,運用到語文學習的全過程。初一的語文課堂因此顯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教師課前的精心設計也因此化為‘憤悱’狀態(tài)中的學生主動探索的新知。從學生到位、規(guī)范的批注和客觀中肯的點評看,從師生配合默契的程度看,這堂課的成功是教師長期培養(yǎng)的必然結果。”
語文特級教師肖家蕓校長的評價是:“批注法面對全體學生,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學生對字、詞、句、修飾語、關鍵句進行批注,用自己的能力所得到的發(fā)現正是老師要教的東西。對有些學生沒有發(fā)現而老師認為有必要講的東西,桂老師提供了思路讓學生去發(fā)現,適當的點而不撥,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有發(fā)現和反饋的機會。善于相機點撥、激發(fā)學生,講解新舊牽引,溫故知新,既加深學生的理解,又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顯示出教師良好的素質,課教得很活。”
總之,經過實踐,我感受到:批注法以教授知識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價值判斷力為目的,符合新課標的閱讀理念,它必將喚醒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有創(chuàng)見的公民。
【參考文獻】
[1] 蔡笑晚.我的事業(yè)是父親[M]. 廣西:接力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62頁
[2] 語文七年級第一學期(試用本)第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23頁
(作者單位: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張江實驗中學)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