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解讀(連載三十七)
(174~178)
太陽風濕
本節(jié)把《金匱》的痙濕暍節(jié)中的關于濕的條文也摘了出來,放到傷寒論中,與傷寒論中關于風濕的一起解讀。
由于當代風濕或類風濕都是疑難雜癥,臨床很難治愈。所以特意思考傷寒論中治療風濕的方子。
我的第一個思考,就是本節(jié)所述的風濕,應該患者體內(nèi)素有濕氣,當其剛剛受寒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所以命名為太陽風濕。還沒有達到現(xiàn)代意義上所說的“風濕”的程度;現(xiàn)在所說的“風濕”,所對應的似乎是金匱要略所說的“歷節(jié)”病。太陽病也有剛剛患病的意思,應該叫“卒病”。
太陽風濕的治則是什么呢?金匱要略14之18條講了出來:
14-18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
講的很明白:應該是上腫用汗法,下腫利小便。
以下看原文:
一七四、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shù)湯主之。
解讀:
1、首提“傷寒八九日”,說明患者是新感風寒才出現(xiàn)的癥狀。屬太陽病,有發(fā)熱惡寒的癥狀。
2、患者在感冒風寒的時候出現(xiàn)了“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的癥狀;得出“風濕相搏”的結(jié)論。
3、“不嘔,不渴”就是沒有陽明病。脈浮虛而澀。澀應該是血液的總量不足以及能量不足。
4、虛人感冒,利用桂枝湯,由于患者體內(nèi)有濕氣,故去掉芍藥,由于疼痛,增加附子。
5、由于“大便硬,小便自利”,所以按照規(guī)定應該去掉桂枝,就以白術(shù)代替桂枝。從這條可以得出桂枝的利尿作用。
6、與麻黃湯類的區(qū)別:桂枝湯類是治療“腰以下腫”和疼痛的利小便的方子;麻黃類是治療“腰以上腫”且喘的方子。
一七五、風濕相搏,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解讀:
1、此條與上條對看,應該也是外感風寒。其區(qū)別是比上條疼痛得更厲害,上條的疼痛是“身體疼煩”,而本條的則是“骨節(jié)疼煩”,所以其疼痛的部位不一樣,在重點不一樣。且惡寒也更嚴重。
以下為金匱要略關于濕的部分
2-14、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玉函》云中濕)。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解讀:
本條論述了“濕痹”的癥狀,為“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其治則為“當利其小便” 。但本書沒有給出治法;按傷寒法,應該是桂枝附子類方劑。
2-15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一云疼頓),發(fā)熱,身色如熏黃也。
2-16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2-17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2-18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yī)云此可發(fā)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fā)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fā)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span lang="EN-US">
2-20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shù)湯,發(fā)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解讀:
1、以上條文敘述了“濕家”的癥候與治療原則——發(fā)其汗為宜。則按照14-18條文所講的原則,則患者為上腫。
2、既然稱其為“濕家”,則該患者的癥狀應該持續(xù)了很長的時間了;應該屬于“久病”的范疇。
3、癥狀有發(fā)熱惡寒,疼痛,喘滿,身色如熏黃等,但主要還是上身腫。麻黃加術(shù)湯主治。
4、屬誤治的有:誤下,火。
2-21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膳c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解讀:
1 、本條應該承接上條,屬“濕家”,屬久病。
2、患者已經(jīng)發(fā)汗治療。故不能再用麻黃加術(shù)湯;
3、本條的特點是“日晡所劇”就是每天特定時段癥狀加重。
4、與麻黃加術(shù)湯癥狀近似。屬上腫,喘滿。
2-22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
*附方*
《外臺》防已黃芪湯 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
解讀
1、“汗出惡風”說明患者出汗嚴重,屬太陽?。喊l(fā)熱惡寒汗出。
2、《外臺》條文明確的指出了患者的身體腫為腰以下:“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或者全身腫,“身重”就是腫的另一種說法。“身體腫”為其特征,且以腰以下更甚。
3、與桂枝附子湯的區(qū)別在于疼痛;本方以腫為主,桂枝附子湯以疼痛為主。也就是疼痛加附子。與麻黃湯類的區(qū)別在于:此為腰以下腫的更甚,且“自汗出”,而麻黃湯類則是以上腫且喘為主癥。
4、也是新病。內(nèi)有濕氣。出汗較多或一直在出汗。
一七七、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解讀:
1、這個方子現(xiàn)代好像用的比較多,認識的也基本一致,幾乎不用過多的解釋了。
2、傷寒,就是感冒了,有外感,一般是太陽病。此處沒有提“寒熱”,我認為應該是“寒熱”極輕微,或者沒有“寒熱”的癥狀。
3、主要癥狀就是“脈結(jié)代,心動悸” 。
4、按照傷寒論六病來解釋,就是少陽病或三陽合病。
一七八、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jié)。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jié),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解讀:
本條是討論脈象的。本人不會,暫時不解。
毛延升
2016-10-08
到本篇為止,太陽篇解讀完了?;叵霃?span lang="EN-US">2013年元月16日開始的第一篇。也快滿4年了。看見我的懶惰啊。
加油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