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入門 (十五)
兒科論治
(節(jié)錄筆花醫(yī)鏡)
治小兒之病,難于亡脈,疾痛疴癢,不能自言,旁人又不能代言,全恃醫(yī)家以意揣之,非好學(xué)深思,心知其意者,不易勝任也。然揣意之法,不過辨其表、里、實、寒、熱,法與方脈無異,其癥亦與方脈同,方脈中之病,小兒亦無不有也。
小兒三歲以前,形質(zhì)微弱,無脈可憑,其脈之強弱緩急,須審其食指之寅、卯、辰三關(guān),男左女右。食指近手第一節(jié)為寅關(guān),次節(jié)為卯關(guān),上節(jié)為辰關(guān)。凡小兒有病必有脈紋外現(xiàn),現(xiàn)紋在寅關(guān),不過卯關(guān)者易治,卯關(guān)者難治,辰關(guān)者更難治。其紋青色為風(fēng),紫色為瀉利,青紫為肝木乘脾,紅則為熱,參之唇舌面色,亦可得其大概也。三歲后六七至為平脈,四五至為寒。弦急為氣不和,沉緩為傷食,促結(jié)為虛驚,浮為風(fēng),沉細為寒,脈亂者不治。
外熱內(nèi)熱辨
外熱與內(nèi)熱不同。外熱者,脈浮,全身終日發(fā)熱,不渴,拘束肢冷,有清涕,咳嗽,頭痛,鼻塞等現(xiàn)象。此外解之癥,宜荊防散表之,得汗自愈。
內(nèi)熱者,如夜熱,潮熱,晝輕夜重,病最纏綿,或口渴,或腹脹,或盜汗,其癥有因傷食,停痞,伏燥,伏火,陰虛,陽虛等異。此內(nèi)解之癥,宜分別而治,不可用表藥。傷寒者,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鱉甲牡蠣消之。伏燥者,貝母栝蔞散潤之。伏火者,黃芩芍藥湯加山梔、丹皮等清之。陰虛者,蒿皮四物湯退之。陽虛者,四君子湯養(yǎng)之。此等熱必傷陰,日漸消瘦,則成疳癆,慎勿忽視。
非驚論
兒科有急驚風(fēng)、慢驚風(fēng)二癥。所謂急驚風(fēng)者,痰火閉也,兒受暑熱則生火,乳積則生痰,痰火相搏,則血虛而肝失所養(yǎng),肝主筋,筋干熱則抽搐,故外作拘攣,而面現(xiàn)青色,是肝燥而風(fēng)內(nèi)動,非外風(fēng)也。是痰火閉其竅,而目竄牙緊發(fā)厥,但利其竅,清其火,降其痰,則清醒矣。
所謂慢驚風(fēng)者,脾虛生風(fēng)也,小兒或吐或瀉,久則脾虛,肝木乘之,手足微搐,是內(nèi)風(fēng)侮土,非外風(fēng)也。陽衰神怠,氣息短促,是中氣脫乏,宜補其脾,回其陽,則土振而木靜矣。此癥不補必死,且急驚為實火癥,慢驚為虛寒癥。故治急驚之藥,不可以治慢驚,治慢驚之藥,不可以治急驚,務(wù)須審癥之虛實寒熱,宜各求其病源以治之。
痰火閉癥
痰火閉癥即所謂急驚風(fēng),小兒感受風(fēng)寒,或積乳食,皆能生痰,痰積則化火,或受暑熱亦生火,若失于清解,火升而痰亦升,痰火上壅,閉其肺竅,則諸竅皆閉。其癥目直氣喘,昏悶不醒,且火甚則肝燥筋急,則為抽搦掣顫,反引竄視,總因痰火郁結(jié),肝風(fēng)內(nèi)動而成。其拘攣弓仰之時,但以手扶,不可用力抱緊,傷其筋絡(luò),致成廢疾。初起以通關(guān)散開其嚏,輕者利火降痰湯,重者清膈煎加石菖蒲、竹茹或抱龍丸,醒后清熱養(yǎng)血湯。
木侮土癥
木侮土癥及所謂慢驚風(fēng),小兒受暑受寒,或傷乳食,皆能作吐作瀉,或吐瀉交作。久則脾土虛弱,肝木乘之,其瀉漸見青色,面部萎白帶青,手足微搐無力,神氣不振,而慢脾成矣。初起宜異功散,吐則加藿香煨姜,若病已數(shù)日,糞見青色,即加木香或肉桂。若手足皆冷脈息細微,唇舌萎白,此將脫之癥,宜急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回陽,尚有可救。諸臟之癥,所變皆緩,獨脾病之變甚速,竟有吐瀉一晝夜,而即脫者,慎勿輕視。
大驚猝恐
大驚猝恐真驚也,小兒氣血未充,心神怯弱,一遇驚嚇,則神魂震怖,舉動失常,夜則跳醒,晝則驚惕,治宜安神魂,斂心氣,七福飲,秘旨安神丸,安神定志湯,皆可選用。心有蘊熱而驚悸者,七味安神丸。神定后氣虛者,用四君子湯以補其陽。血虛者,用六味地黃丸,以補其陰。若妄投硃砂鎮(zhèn)驚丸等藥,耗其心血,則愈發(fā)愈盛,肝風(fēng)乘虛而亢,其勢不可復(fù)制矣,慎之。
吐 瀉
小兒吐瀉之癥最多,或?qū)M禄驅(qū)a,或吐瀉交作,其因傷食而吐瀉者,腹必硬,所吐所瀉,必有酸臭氣,保和丸消之。
因伏暑而吐瀉者,小水必不利,必兼煩渴,吐則香薷飲,瀉則四苓散加益元散,或?qū)С嗌⒓哟ㄟB清之。
因受寒而吐瀉者,唇舌面色必萎白,口不渴,四肢或冷,此癥易成慢脾。始則平胃散,二陳湯加煨姜,以溫其中,繼則六君子湯以補其脾。若虛寒甚,則附子理中湯,不可稍緩。
其因伏火而吐瀉者,身必?zé)?,唇舌必赤,清中飲?dǎo)之?;鹜撕笕砸怂木訙?,以養(yǎng)其脾。
蓋火吐則乳飲不得入,一入即出,寒吐則乳飲受而后吐,此其辨也。
然吐瀉久,則脾胃不虛,肝木必侮,無論因何而起,凡大吐大瀉之后,即有火亦清,有食亦出,宜速培補脾湯,勿使氣脫。
傷 暑
小兒秉性純陽,不受火迫,不染暑邪,熱焰沸漲,其癥肌膚熱,煩躁口渴,唇紅,溺澀,急宜香薷飲調(diào)服益元散以解之。且暑中有濕,濕易傷脾,故每作瀉利,甚者兼吐,治法詳吐瀉門。
若受風(fēng)暑,鼻流清涕頭痛者,用香薷飲加秦艽、荊芥主之。
若熱動肝風(fēng),而發(fā)抽搐,宜用清熱湯,利其暑熱,而風(fēng)自息。
若昏悶者,用通關(guān)散啟其嚏,且勿輕用治驚化痰之品,戕其正氣,變生他癥。
食積 痞積 蟲積 痰積 水積
諸積皆屬于脾,脾土果旺,則何物不化。至于成積,脾力之弱可知矣。然積既已成勢,不能不用藥以消之。夫欲消困脾之積,必更傷受困之脾,愿治積者,必時時顧念脾土而后可。
食積者,肚腹必硬,膨脹拒按,呑酸噯腐,不思飲食,保和丸,大和中飲等消之,脾虛者六君子湯參用。
痞積者,或瘧后痰結(jié),或血裹肝氣,伏于脅下,時痛時止,和中丸消之,外帖消痞膏,氣虛者六君子湯參用。
蟲積者,濕熱所化也,久患蟲癥,則唇內(nèi)起白點,若蟲長一尺,貫胃則危,沖心則死。其人日漸消瘦,蟲則吸血自肥,當(dāng)以化蟲丸下之。腹痛則服花椒湯,蟲聞椒則伏也,下后仍以異功散養(yǎng)脾。
痰積者,飲食所積,脾不能化則釀而為痰。其癥初起者,兩脈皆弦,腹?jié)u脹大而軟,急宜用六君子湯加厚樸、麥芽、萊菔子等以消之。若遷延日久,則痰積愈多,一旦上涌,發(fā)為厥逆,則吐之不能,下之不得,無藥可醫(yī)也。
水積者,即水腫之癥,其癥目胞與足先腫者,水也。四肢腫而腹不腫者,表也。腹亦腫者,里也。腰以上腫者邪在表也,宜發(fā)汗,五皮飲加蘇葉、秦艽、荊芥、防風(fēng)等品。腰以下腫者邪在里也,宜利小便,五皮飲加赤小豆、赤茯苓、澤瀉、車前、萆薢、防杞等味。其煩渴便秘者,陽水熱也,五皮飲加連翹、黃柏、黃芩等味。如不煩渴者,陰水寒也,五皮飲加附子、干姜、肉桂等味。
疳 癥
疳者干也,久熱傷陰,津液干枯之癥,俗名童子癆。其病總因飲食不節(jié),積滯化火,漸或生痞,生蟲,致成骨蒸,內(nèi)熱銷灼其陰。其腹大青筋,發(fā)直毛焦,肌膚枯燥,唇舌絳紅,而疳癥成矣。此癥陰血既槁,勢已難回,況又有熱清,有積未去乎。善治者,必乘其陰血未槁之時,清其火,消其積,蓄其陰,調(diào)其脾胃,尚克有濟。初治宜清熱導(dǎo)滯湯。有蟲者,唇內(nèi)起白點,間服化蟲丸。若陰分既虛,則用理陰和中煎。胃口不開,則并用異功散調(diào)其胃,使得陽生陰長,庶幾有救。大約此癥,腹軟者,雖虛可治,為其能受補也,腹硬者難治,因其不可消也。
盜汗自汗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然有亦體質(zhì)如此,終歲習(xí)以為常者,此不必治也。若平日并無此癥,又非夏秋暑月,而無端盜汗者,宜四物湯加龍骨、牡蠣、浮小麥、北五味之屬,以養(yǎng)其陰。其無端自汗者,宜四物湯加北五味、牡蠣等味,以養(yǎng)其陽,或加玉屏風(fēng)散亦可。
咳 嗽
小兒咳嗽,半由于風(fēng)寒,初起以杏蘇散治之。痰薄者,加半夏生姜,痰濃者,加川貝、花粉、栝蔞仁之屬。肺有火邪,則用瀉白散。若秋冬燥令,肺受火刑,則咳而無痰,甚者咳血,宜以貝母栝蔞散潤其肺,使肅清之氣下行,則咳自止。
兒科列方
保和丸:山楂炭錢半 茯苓錢半 萊菔子錢半 神曲一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連翹一錢
和中丸:白術(shù)二兩 扁豆一兩 茯苓一兩 砂仁一兩 半夏一兩
枳實兩半 神曲兩半 炒麥芽兩半 查炭兩半 香附兩半
丹參兩半 陳皮一兩 五谷蟲二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
貝母栝蔞散:川貝二錢 栝蔞仁二錢 山梔一錢 黃芩一錢
桔紅一錢 甘草五分 熱甚加川連八分 痰多加膽星五分
黃芩芍藥湯:黃芩二錢 白芍二錢 甘草一錢
蒿皮四物湯:生地三錢 北沙參二錢 炙鱉甲二錢 歸身一錢
白芍一錢 青蒿一錢 地骨皮錢半 丹皮八分 甘草五分
四君子湯:人參一錢 茯苓一錢 白術(shù)錢半 炙甘草五分
紅栆三枚 生姜一片
利火降痰湯:黃連八分 連翹錢半 山梔一錢 滑石二錢 木通五分 黃芩一錢 枳實一錢 栝蔞霜一錢 車前一錢 鉤藤二錢
柴胡六分 甘草三分
清膈煎:制膽星一錢 木通五分 白芥子五分 川貝二錢 海石三錢 陳皮一錢
抱龍丸:膽星一錢 天竺黃錢半 雄黃一錢 辰砂一錢 麝香一分 共為末糊丸,每丸五分,每服一丸,燈芯湯下。
清熱養(yǎng)血湯:細生地三錢 丹參錢半 山梔一錢 青蒿一錢
丹皮一錢 赤芍八分 甘草五分
異功散:即四君子湯加陳皮一錢
七福飲:人參三錢 熟地三錢 歸身二錢 栆仁二錢 白術(shù)錢半
炙甘草一錢 遠志五分
秘旨安神丸:人參二錢 栆仁二錢 茯神二錢 半夏二錢 歸身錢半 白芍錢半 桔紅錢半 北五味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安神定志丸:茯苓一錢 茯神一錢 人參一錢 龍齒一錢 遠志五分
七味安神丸:黃連二錢 當(dāng)歸二錢 麥冬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二錢
硃砂三錢 冰片二分 共為細末為丸燈芯湯下一錢
六味地黃丸:熟地四錢 山藥二錢 萸肉二錢 丹皮錢半 澤瀉錢半
茯苓錢半 共為細末,桐子大,每服一錢。
藿香和中湯:藿香八分 厚樸五分 砂仁五分 陳皮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此方加蒼術(shù)、白芷、蘇梗、川芎、
香附、楂炭、麥芽、治感寒停食。
導(dǎo)赤散:生地二錢 木通五分 麥冬一錢 車前一錢 竹葉一錢
甘草三分 加火芯三十寸,虛者加人參五分。
香薷飲:香薷錢半 扁豆錢半 厚樸錢半 炙甘草五分
加味四苓散:白術(shù)一錢 赤苓三錢 木通一錢 豬苓一錢 車前錢半
澤瀉錢半
益元散:滑石粉六錢 甘草一錢 硃砂三分 每服二錢
平胃散:藿香錢半 厚樸錢半 蒼術(shù)八分 陳皮一錢 甘草五分
二陳湯:制半夏錢半 陳皮錢半 茯苓錢半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六君子湯:即四君子湯加半夏錢半 陳皮一錢。
大和中飲:炒麥芽三錢 楂炭三錢 枳實六分 砂仁六分 陳皮一錢
厚樸一錢 澤瀉一錢
化蟲丸:吳茱萸五分 雷丸五分 檳榔三錢 木香三錢 白術(shù)三錢
陳皮三錢 神曲三錢 雄黃錢半 共為細末糊為丸,史君肉三錢煎湯送下二錢或三錢
五皮飲:茯苓皮二錢 大腹皮二錢 陳皮一錢 生姜皮二錢
桑白皮二錢 有去桑白皮加五加皮者
清熱導(dǎo)滯湯:胡黃連五分 地骨皮二錢 楂炭二錢 青蒿錢半
山梔錢半 大腹皮錢半 炒麥芽三錢 檳榔一錢 厚樸一錢
丹皮一錢 生甘草一錢 紅栆五枚
理陰和中煎:生地三錢 北沙參三錢 生谷芽三錢 地骨皮二錢
首烏二錢 青蒿二錢 炒麥芽二錢 魯豆衣二錢 牡蠣二錢
白芍錢半 楂炭錢半 厚樸一錢 丹皮一錢
四物湯:熟地三錢 歸身錢半 白芍錢半 川芎一錢
玉屏風(fēng)散:生黃芪二錢 防風(fēng)五分 白術(shù)錢半
杏蘇煎:杏仁二錢 蘇梗一錢 前胡一錢 赤芍一錢 荊芥一錢
陳皮八分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瀉白散:桑白皮蜜炙錢半 地骨皮二錢
白虎湯:生石膏四錢 知母錢半 粳米一撮 甘草五分
荊防散
荊芥一錢 青皮五分 訶子肉五分 炙甘草五分 丁香三分
通關(guān)散
細辛三錢 皂角三錢 生半夏二錢 共研末吹入鼻孔取嚏
附子理中湯
人參二錢 白術(shù)二錢 附子一錢 干姜一錢 炙甘草一錢
四苓散
白術(shù)一錢 赤苓三錢 木通一錢 豬苓一錢 車前錢半
澤瀉錢半
清中飲
川連五分 石斛三錢 生谷芽三錢 赤苓二錢 車前二錢
黃芩八分 藿香八分 加姜汁炒竹茹錢半
消痞膏
藥店有成品出售
花椒湯
花椒十四?!趺芬粋€ 生姜一片 榧子一個 黑糖少許水煎服
治麻疹或猩紅熱方(經(jīng)驗效方)
銀花三錢 元參五錢 花粉五錢 蟬蛻錢半 連翹三錢
沙參五錢 薄荷錢半 甘草一錢
鮮茅根、鮮蘆根各一兩先煎上二藥約半小時再放上藥同煎。
若茅根、蘆根無鮮者可用干貨分量減半
又用茅根、蘆根各一二兩煎湯代茶
上藥為麻疹或猩紅熱初發(fā)時用,若舌苔漸黃,氣粗微喘,鼻翼煽動,或神昏譫語,腦膜發(fā)炎,便燥溲赤時,宜酌投白虎湯(忌葷腥)
附小兒各癥應(yīng)用成藥
(藥店有成品出售)
小兒牛黃散:治小兒痰喘,清熱化痰解毒,散風(fēng)鎮(zhèn)驚。
金衣至寶錠;食物不化,發(fā)熱惡寒,感冒咳嗽,溫邪抽風(fēng)。
五粒回春丹:主治急驚咳嗽氣喘,化痰發(fā)汗,散風(fēng)定驚止痙。
牛黃鎮(zhèn)驚丸:清熱解毒,鎮(zhèn)驚安神,牙關(guān)緊閉,驚癇昏迷不醒,咳嗽氣喘等癥。
妙靈丹:清熱化痰,散風(fēng)定驚安神,感冒發(fā)熱頭痛,內(nèi)熱咳嗽,咽喉腫痛。
小兒疳積散:殺蟲,腹痛,消化不良,嘔吐,面黃肌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