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漫長的發(fā)展中,形成了九大類型,現(xiàn)按照時間順序一一介紹。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
商代武丁時期的作品,風格豪放,字形大小錯落,生動有致,各盡其態(tài),富有變化而又自然瀟灑。
二、金文
金文稍粗,古樸,有金石氣。
三、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它的字體是典型的秦國書風,并對后來秦朝小篆的出現(xiàn)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四、大篆
有了較一致的造字原則和風格,書寫也更加講究美觀,逐漸形成大篆體。
五、小篆
其筆畫停勻,圓健遒勁,結體平穩(wěn),上密下疏,沉著舒展。
六、隸書
(1)隸書的出現(xiàn)是書法發(fā)展史的一大關捩(liè),隸書的波磔運筆意味明顯加強,具有濃重的裝飾趣味,隸書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在漢代盛行。
(2)漢隸的代表作有《衡方碑》《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石門頌》等。
(七)草書
(1)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書寫便捷,彰顯個性,又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2)代表作品:唐朝張旭的《千文斷碑》《古詩道》、懷素的《自敘帖》等等,張旭史稱“草圣”。
八、楷書
(1)特點在于規(guī)矩整齊,是字體中的楷模。楷書的出現(xiàn)標志著漢字的方塊化已經(jīng)定型。
(2)東漢末年的鐘繇堪稱“楷書之祖”,他和東晉的王羲之合稱“鐘王”,對后世影響極大。
(3)“楷書四大家”: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與元代的趙孟頫。
九、行書
(1)王羲之創(chuàng)作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他擅長楷書、草書和行書,后人尊其為“書圣”。顏真卿創(chuàng)作了“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蘇軾創(chuàng)作了“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
(2)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被稱為“宋四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