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VIEWS OF ST. PETER’ S BASILICA
本站將陸續(xù)發(fā)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米辰峰教授編著、也是該大學的選修課《羅馬天主教文明鑒賞》,為此本站對作者表示感謝。
1. 圣彼得大教堂內部結構剖面示意圖。
2. 從圣彼得大教堂前門入口放眼展望主堂的情景。擴建以后的拉丁十字形大教堂,主堂(Nave/navata)長187米,寬58米;主堂內可容納25000人(全堂可容納60000人)。大堂內共有11個小堂,50個祭臺,約450尊雕像,500根石柱。
3. 圣彼得大教堂共有5個門,第一門叫圣門(Cape of Holy Doors / Porta Santa),平時是關著的,只有每隔25年的“圣年”(The Holy Year / L’Anno Santo)或其他慶典(Jubilee/Giubileo)才由教皇親自打開。因為門上雕有16幅圣經(jīng)故事畫面,使第一門極富工藝價值。門面分為16格,每格一幅畫一個故事,由上而下,從左到右,依次為:(1)天神持劍守地堂(2)亞當、夏娃被逐(3)圣母默禱(4)天神來報(5)耶穌受洗(6)迷途知返(7)浪子回頭(8)跛者痊愈(9)圣女瑪客達淚洗耶穌足(10)耶穌教導門徒寬恕他人(11)耶穌回頭注視三次否認他的彼得。(12)耶穌被釘十字架(13)巡訓萬民,(14)圣神降臨(15)耶穌顯現(xiàn)給保羅(16)教皇開圣門儀式。每逢圣年就把有幸開門的那位教皇的徽章刻在門上的浮雕下方,現(xiàn)在門上已有27枚徽章,說明已有27位教皇開門27次。
4. 圣彼得大教堂之第三門,中門,它原是舊彼得教堂的大門,由Antonio Averulino Filarete(1400-1465)在1433年所鑄,因此也叫費拉來特(Filarete)門,是本堂最古老的門。這是它的外景。中門外面共有6幅畫像,由左而右,自上而下,依次為:(1)正襟危坐的基督,(2)雙手胸前的圣母,(3)執(zhí)劍肅立的保羅,(4)圣彼得給籌劃鑄造這扇銅門的教皇歐杰尼四世(Eugenio IV)交付鑰匙,(5)視斬如歸的圣保羅在等待判決。(6)圣彼得要求倒立釘十寧架而死,以免和耶穌的殉道方式雷同。以上(5)(6)兩幅畫面上都有尼祿皇帝在刑場監(jiān)視。
5. 第三門左下角方框圖局部,視斬如歸的圣保羅在等待判決(Giudizio di san Paolo)。
6. 第三門右下角方框圖局部,圣彼得要求倒立釘十字架而死,以免和耶穌的殉道方式雷同(Crocifissione di san Pietro)。
7. 上圖“圣彼得要求倒立釘十字架而死”的局部。
8. 圣彼得大教堂前廊的兩端,屹立著一對高大的騎馬石像。這是右面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 Constantino,c.274-337)騎馬石像,坐落在通往教皇宮的樓梯口附近,由貝爾尼尼于1670年塑造。
9. 這是前廊左面的查理大帝(Charlemagne / Carlo Magno, 742-814)騎馬石像,為了與右面的君士坦丁大帝騎馬石像對稱,由雕塑家高納齊尼(A. Cornacchini)1725年塑造。兩位皇帝在教會早期發(fā)展過程中,都曾起過極其重要的支持和保護作用,因此梵蒂岡要在教堂前特別表彰。
10. 從前廊向里(向西)走不多遠,有一直經(jīng)約2米的絳色大圓盤,稍稍突起。這是舊堂遺物,原在教皇大祭臺前面。過去君主時代,歐洲各國的君主們到羅馬加冕時,照例在此圓盤之上跪拜,經(jīng)一位樞機為其頌經(jīng)祈禱后,方能由教皇親自舉行加冕大典。從公元799年圣誕夜教皇列奧三世為查理大帝加冕,到1450年教皇尼古拉五世給德皇腓德烈三世加冕,前后650年間共有30位帝王在此下跪。
11. 再向大堂內走去,正門入口的地面上,鑲嵌著一排排全球各地大教堂的長、寬、高規(guī)模體積數(shù)據(jù);比較可知,圣彼得大教堂(1989年以前)是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教堂。
12. 主堂兩側各有6根石柱,將主堂分為三條通道。中間一條最寬25米。金碧輝煌的堂頂,都是由金黃耀眼的瑪賽克鑲嵌而成,其豪華壯麗筆墨實難形容。在東西方向每兩根巨柱之間,有穹窿相連,它也是走向兩旁的過道;過道通向靠墻的小經(jīng)堂;巨柱的外部和相鄰的兩個小經(jīng)堂交結的墻垣之間,又形成一個小穹窿。由此可以想象,大堂和兩側的小堂之間,巨柱的前后左右,十幾個穹窿,水平相連、高低相錯、大小相間,宛如十幾個倒垂的蓮花花瓣飄浮在大堂之上,愈顯得圣彼得大教堂高大寬闊、四通八達、精巧非凡。
13. 圣彼得大教堂內景。
14. 圣彼得大教堂內景
15. 巨柱向內的一面,上下各有一龕,里面陳列的是歷代修會會祖的石像;巨柱向穹窿的另一面,各刻有三框圓像, 上下兩框為歷代教皇的肖像,中間一框是教皇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由兩個小天使捧著。
教皇大祭臺四周的墻上,各有一個10米高的壁龕,內有5米高的石像。上圖右下角壁龕里那一個巨大的雕像是圣彼得的胞弟圣安德烈(S. Andrea),1629年由杜凱諾(F.Dunquesnoy)所雕。他為了避免殉道方式與師傅耶穌和胞兄彼得雷同,以體現(xiàn)對前賢的尊重,他選擇了交叉釘死的殉道方式(圣彼得是倒立著被釘死的)。
16. 在圣彼得古銅像附近的第一壁龕里,手持長矛的是圣郎吉諾(S.Longino), 是貝爾尼尼1639年的作品。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郎吉諾是羅馬總督派去的行刑兵,他曾用長矛刺透耶穌的肋;以后他悔過自新,皈依了基督教。雕像反映了他的懊悔表情。這尊雕像是支撐大圓頂?shù)乃母谥弧?
17. 第3壁龕里是圣女維洛尼卡(S. Veronica),1646年為莫奇(F. mocchi)所雕。相傳耶穌背十字架登赴加爾瓦略山時,途中曾有維洛尼卡用面紗為耶穌擦拭血汗交加的面容,相傳那圣容就永遠印在她的面紗上。據(jù)說此面紗至今保存在石像上的小房內,每年圣周五向游客展示一次。這尊雕像也是支撐大圓頂?shù)乃母谥弧?
18. 至圣圣體堂(Cappella del SS. Sacramento),因長年供有圣體,故名。值得注意的是,祭臺上的圣體龕,是貝爾尼尼的設計的。它的大小式樣,全部依照舊約圣經(jīng)《出埃及記》(亦譯《出谷記》)中的“立約之柜”的模式用青銅鑄造,鍍以黃金。其上環(huán)立著耶穌十二門徒的銅像,耶穌像在柜的頂端。
面向圣體龕兩旁,各有一個高大的銅鑄天使。兩位天使合掌伏地,虔誠之情,洋溢容表。祭臺后有一幅油畫“天主圣三”:眾天使簇擁著顯現(xiàn)于云端的圣父和圣子。最上邊是象征圣神的一只飛翔的鴿子。此畫由高道那的彼得(Pietro da Cortona)于1669年畫成,是大堂內現(xiàn)在掛的唯一的真正油畫(其余油畫都改為瑪賽克畫)。
19. 教皇巴辦里尼的徽章(Stemma Barberini),它鑲嵌在教皇大祭臺的底座;教皇Maffeo Barberini以烏爾班八世(Urbano VIII)的稱號1623-1644年在位,徽章上圣彼得的裝飾可以追溯到圣彼得當主教的時代。
20. 在圣彼得大教堂大圓頂?shù)膬炔凯h(huán)廊 ( ballatoio della cupola)上參觀的人群。頂內環(huán)廊至地面的高度(即大堂主體的高度)為45.5米。這個環(huán)廊是大圓頂與拉丁十字型教堂中央的頂部交接處,環(huán)廊2.5米寬,是專供游人仰望大圓頂內景,或俯瞰大教堂內部全景而設計的。因為環(huán)廊至大圓頂內部最高處77.9米,而地面距離頂內最高處123.4米,因此,您如果想觀賞大圓頂內部的建筑結構和裝飾畫,站在環(huán)廊看比站在地面仰望既可以看得更接近更清楚,也可以環(huán)繞周游看得更仔細更全面。
此環(huán)廊還有類似北京天壇回音壁的回音效果。如果你對著環(huán)廊的某處墻壁竊竊私語,在相距42米以外對面環(huán)廊的人就會及時聽到這個“無線電話”。可惜知道并嘗試這件趣事的人不多。
21. 大堂中部巨大的圣水缸(Aquasantiera),18世紀雕塑。
22. 教皇約翰二十三世(John / Giovanni XXIII, 1881-1963)的紀念龕。
23. 這是位于第五門入口處附近的瑪利亞·索比埃斯基(Maria Sobieski)紀念龕,建造于18世紀。她是英國國王James Stuart的妻子。
24. 教皇列奧十一世(Leo / Leone XI)白色大理石墓龕,位于大教堂中南邊,由亞歷山大·阿加迪(Alessandro Algardi)1650年雕塑。這位教皇在1605年在位僅有27天,不知為何如此顯貴?
25. 教皇比奧八世(Pius / Pio VIII, 1761-1830, 1929年追認為教皇)的墓龕。墓龕上面的雕像是耶穌基督,下面是教皇比奧八世;左右是圣彼得和保羅。由19世紀的藝術家Pietro Tenerani雕塑。
26. 教皇英諾森八世(Innocent / Innocenzo VIII, 1484-1492)紀念墓龕。
27. 教皇烏爾班八世(Urban / Urbano VIII, 1623-1644)紀念墓龕。
28. 教皇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 Alessandro VII, 1655-1667)紀念龕局部。
29. 教皇比奧七世(Pius / Pio VII,1800 -1823)紀念龕局部。
30. 公元6世紀中葉,皇帝君石迪諾二世(Bisanzio Gistino II)贈送給老圣彼得大教堂的十字架(La Crux Vaticana)。
31. 傳說中8-9世紀查理大帝兼主教時穿的祭衣,考古表明是14世紀拜占廷時期的杰作;這是圣彼得大教堂圣器庫的珍藏品之一。
32. 公元8-17世紀時按放在大教堂鐘樓上的公雞雕像,現(xiàn)在是圣彼得大教堂圣器庫的珍藏品之一。
33. 圣彼得大教堂內部雕刻裝飾
34. 圣彼得大教堂內部雕刻裝飾
35. 圣彼得大教堂內部雕刻裝飾
36. 圣彼得大教堂內部雕刻裝飾
37. 圣母憐子像堂(Cappella della Pieta) 圣母憐子像(The Pity / La Pieta)是一尊純白大理石像,高2.15米,底座寬1.68米,重3050公斤。米開朗琪羅雕刻與磨光此像花了兩年時間,1498年塑成于羅馬。
38. 雖然當時米氏未滿廿五歲,圣母憐子像立即成為早期文藝復興的代表作,也是他許多作品中唯一署名的一件。按慣例,米氏本不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當圣母憐子像在圣彼得大教堂首次展覽時,有人說它不是米氏的作品,米開朗琪羅不勝憤慨,當晚攜鑿潛入大堂,在圣母像上衣的挎帶上,用拉丁文刻了一行字:Michael Angelus Bonarotus Fiorentinus Faciebat ,意思是“佛羅倫薩人米開朗琪羅作”。米氏性格倔強、孤獨,但他的宗教信仰卻很深。他堅信圣母瑪利亞是童貞女,所以他把圣母的面容塑造得似乎比她懷中抱的兒子耶穌還年輕。就這個問題米開朗琪羅的答復是“依我看,圣母是永不老的,因為她的貞潔無瑕使她永葆青春?!?
因為耶穌是為救贖人類而死,他死后的神態(tài)理應安祥。圣母當然也十分憐子,但一想到兒子是為救人而死,所以悲慟有節(jié),傷而不亂。根據(jù)當代意大利文藝評論家巴比尼(G. Papini)的評論:“圣母沒用左手撫摸兒子,卻向下伸開手掌朝外,似乎在請求他人的同情和憐憫?!薄 ?br>
39. 米開朗琪羅的雕刻原作“圣母憐子像”無背景特寫照片。
40. “圣母憐子像”近景。
41. “圣母憐子像”的圣母頭像特寫。
42. 圣母憐子像圣子耶穌的頭、右手、右腳特寫。1964年圣母憐子像曾被運往美國紐約展覽過19個月。這是它至今唯一的一次離開梵蒂岡。1972年,一個匈牙利精神病人用鐵錘擊傷丁圣母像的面容和左臂,世界為之震驚。專家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它修復。現(xiàn)已置于防彈玻璃罩之內。
43. 1933年麥卡大力(F. Mercatali)復制的米開朗琪羅的“圣母憐子像”,現(xiàn)藏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寶庫(Il tesoro)第三室之內。
44. 圣座中的圣彼得古銅像 (La Statua Bronzea di San Pietro in Trono)。關于此像的鑄造時間,說法不一。有考證認為是13世紀阿諾福(Arnolf di Cambio, 1240-1302)所鑄,有的人則堅持認為它是公元4-5世紀的遺物。正襟危坐的圣彼得高舉右手,表示“祝?!?,左手握著兩把象征神權的鑰匙。信徒經(jīng)過此處時,常在此默禱片刻,然后親吻一下像的右足;久而久之,銅五趾已被磨得一片光明。每年6月29圣彼得紀念日時,銅象要穿上華麗的祭服,再罩上精致的華蓋;華蓋頂上是教皇比奧九世的肖像,因為他在位時間最長(31年多),因而名重教會史。
45. 18世紀時教皇用過的三重皇冠(tiara),現(xiàn)在是圣彼得大教堂圣器庫的珍藏品之一。三重冠的形制源于古代波斯王冠和早期主教冠冕的結合?!叭亍焙x的解釋古今不同,有的說代表教皇統(tǒng)治著地獄、人間和天堂三個世界,比較新的解釋是教皇兼有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種權能?,F(xiàn)代教皇已經(jīng)廢棄這種冠冕。
46. 1995年8月,成南炎教授和米辰峰在圣彼得大教堂的一個告解亭(The Confessional, or Confessionary,亦譯神工閣)左右兩側。告解亭是神父和信徒個別交談的神秘所在,大堂內設有許多為各國不同語言服務的告解亭;告解亭小如“斗室”,內部卻又隔成兩個只能容納一人的小閣,坐在其中一閣的神父和在另一閣的信徒,雖然近在咫尺卻不能“面談”;信徒只有通過兩閣之間的窗孔或帷幕,向代天立言的神父懺悔“告解”或接受神秘的勸導?! ?br>
47. 再向前遠眺,金輝閃耀的堂頂盡頭,露出明亮的半圓形大穹窿,那就是著名的米開朗琪羅大圓頂。這是圣彼得大教堂十字中心地面仰望米開朗琪羅大圓頂?shù)膬染啊?
48. 從教皇大祭臺地面仰望米開朗琪羅大圓頂內景
49. 這是在圣彼得大教堂十字中心地面仰望米開朗琪羅大圓頂?shù)闹行摹?
50. 再向前遠眺,下面地坪上隱約可見燭光閃耀的地方,便是圣彼得墓地。那漆黑的亭臺式華蓋下,便是教皇大祭臺(Papal Altar/ Altare Maggiore)及其華蓋(Canopy / Baldacchino)。因為圣彼得的墓穴是大堂的中心,教皇大祭臺就蓋在圣彼得墓穴的的正上方。教皇大祭臺及其華蓋是1624-33年間由天才貝爾尼尼設計建造的。它是大堂內陳設中最重要的部分。祭臺高29米,由四根20米高的異常華麗的螺旋絞鏈形銅柱圍攏?! ?br>
51. 這是華蓋頂端。四銅柱上面支撐著一個巨形銅鑄華蓋。華蓋正中有一白鴿,象征天主圣神在指導教皇。華蓋四角各雕刻著一位站立著的守護天使。在守護天使之間又分別雕刻著一對小天使:有的高舉彼得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有的在戲弄保羅的經(jīng)卷和寶劍。在四銅柱頂上,又有四根鳳尾狀的銅柱四腳扎在下面的四根大絞鏈銅柱頂上;四根鳳尾狀的銅柱頭合擾,上面共同支撐著一個銅球,球上又豎立一個十字架。
52. 20米高的四根螺旋絞鏈形銅柱;每根銅柱分為三節(jié):下節(jié)由絳色的螺旋形線條雕刻而成,中節(jié)和上節(jié)全部雕飾著葡萄枝和桂枝;枝葉間雕刻著許多小天使在攀登,還有無數(shù)小蜜蜂在枝葉間飛舞穿梭。
53. 這是教皇大祭臺近景,前后左右都有望彌撒的人群。右面大壁龕里的雕像是圣海倫(S. Elena)。她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1639年為鮑爾濟(A. Bolgi)所雕。石像反映的是海倫皇后在公元4世紀初,到耶路撒冷朝圣時,歷盡艱辛找到了釘死耶穌的那個十字架,最后把它帶到羅馬獻給教廷的故事。
54. 再向前遠眺,教堂的半圓形后部,陳設的是圣彼得的圣座,它由一個金光四射巨大的青銅雕塑群組成,命名為“圣座的光輝”(La Gloria della Cattedra),是貝爾尼尼1658-66年的杰作。
55. 這是圣彼得大教堂后殿(adside)的外景,是米開朗琪羅原始建筑設計的一部分,“圣座的光輝”雕塑群就在這個后殿的里面。
56. 圣彼得“圣座的光輝”青銅雕塑群近景?!笆プ墓廨x”雕塑的上方中間是一塊彩色玻璃,玻璃上面鑲著一只象征圣神的白鴿(La Colomba Pentecostale),經(jīng)過西面陽光的透射,那栩栩如生展翅飛翔的白鴿就好像正在朝你飛來。
57. 圣彼得“圣座的光輝”青銅雕塑群中心圖案特寫。
58. 圣彼得“圣座的光輝”雕塑群右下角的圣阿高斯迪諾(Sant’Agostino)雕像,
1656-65年由貝爾尼尼雕塑。
59. 這是從教堂內頂上俯瞰教皇大祭臺至后殿圣誕節(jié)的大禮彌撒盛況之一。
60. 這是從教堂內頂上俯瞰教皇大祭臺至后殿圣誕節(jié)的大禮彌撒盛況之二。每封禧年大典、冊封大典、加冕大典和其他重大節(jié)日,大約有4-5萬人聚集在大祭臺的周圍。當教皇身著盛裝慢步登上寶座(sedia gestatoria)主持盛典的時候,總有來自西斯廷教堂高雅的無伴奏合唱聲繞梁相隨。這是當代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在大祭臺主持盛大彌撒的情景。
61. 這是大祭臺周圍景象的細節(jié),利用右面和下面的滾動條,上下左右一段一段地展開觀看。后來的藝術批評家對華蓋設計的成敗毀譽不一。有人說四絞鏈銅柱的材料原是羅馬萬神廟的,熔化重新鑄造搬遷到這里是“掠人之美”;還有的說它大而無當,華麗有余,肅穆不足。但筆者認為,在亭臺樓閣建筑設計、青銅鑄造乃至裝潢藝術領域,教皇大祭臺及其華蓋仍然不愧是巴洛克藝術時代的精美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