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臺)遺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北境。
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御匈奴,聯(lián)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辟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jù)兩關",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 筑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筑塞至玉門關。王莽末年,西域斷絕,玉門關關閉,漢塞隨之廢棄。
東漢初,西域大道北移,后坑以西的塞墻再未復建,在小方盤城西側新筑南北向塞墻,塞墻以南掘壕置"天田"(壕內平鋪細沙,以檢查越塞者的足跡),直至陽關(位于今敦煌西南的南湖鄉(xiāng))。
敦煌一帶的漢代障塞烽燧,一直沿用至魏晉時期。東晉以后,逐漸廢棄,鮮為人知。1906——1916年,英人斯坦因兩次對敦煌境內漢代烽燧遺址進行考察、編號,獲漢代簡牘700余枚。
1944年,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和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合組西北科學考察團歷史考古組,調查了南湖、小方盤城遺址及其以東的漢代烽燧遺址。
1979年以來,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河西漢代障塞烽燧遺址進行全面調查,并對敦煌西北的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進行了發(fā)掘。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門關,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的戈壁灘上,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jīng)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現(xiàn)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
東西走向的長城蜿蜒逶迤,一望無際,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臺,在長城烽燧的周圍,還有明顯房屋遺跡。在東西長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長城,繞過玉門關西側,向南直達陽關,關城北坡東西走向車道直通西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