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尤其是在晚年極度窮困潦倒之中仍然心系百姓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絕世名句。晚年的潦倒跟八年的安史之亂有著直接關(guān)系,這也讓杜甫深刻的體會到了百姓的水深火熱。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jié)束了,但國內(nèi)混亂的局面遠未停止,西方的吐蕃又大舉入侵,一度攻陷長安。成都也受到影響,杜甫又漂泊到了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等縣),住了近兩年。這時期寫的詩作有四百多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詩作也多了抒情性質(zhì),形式更加多樣化,代表作有《詠懷古跡五首》《秋興八首》《登高》,其中《登高》可謂是詩人當時處境的真實寫照和后半生的總結(jié)。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被評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從形式看,這首詩特別嚴謹精致。全詩四聯(lián)都用了對仗,并且第一個聯(lián)句內(nèi)部也是對仗,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前二聯(lián)寫景,后二聯(lián)抒情,很有條理。
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是最為人們稱道的兩句。古人認為這一聯(lián)僅僅十四個字,卻表達了八重意思。萬里,表明離家萬里,是空間的遼闊遙遠;悲秋,點出季節(jié)的蕭瑟慘淡;作客,是說漂泊異鄉(xiāng),常作客,說明經(jīng)常輾轉(zhuǎn)遷移,不是一年半載。百年,是說自己歲數(shù)大了,有一種歲月滄桑之感;多病,是講身體不好,此時的杜甫確實患有嚴重的肺??;臺,古人有農(nóng)歷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獨登臺,表明沒有親朋了。這兩句詩詞意精練,含意卻十分豐富,敘述自己遠離故鄉(xiāng),長期漂泊,晚年多病,舉目無親的處境?!氨铩焙汀暗桥_”,強化了抒情氛圍,使作者的身世自白顯得更加凄涼和憂愁,可謂是杜甫后半生心境的寫照。
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進一步說明自己的處境,寫盡了心酸悲苦。詩人百病纏身,不能再喝酒了,也因為潦倒貧困,喝不起好酒。但酒是詩人消愁的良藥,詩人還是舉起了盛滿濁酒的酒杯,但身體的情況和過度的憂思,讓詩人不得不停住了將飲的酒杯,這一條解愁的路也走不通了。詩的悲苦氛圍達到了頂點。之后“詩圣”杜甫進入生命的最后三年時光,一直漂泊,來往于湖南各城之間以至于大多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最終也在船上離世,終年五十九歲。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轉(zhuǎn)折期,經(jīng)歷了玄、肅、代三朝。他空有遠大抱負,終生憂患未得重用。后期的戰(zhàn)亂更是讓杜甫看到人間的水深火熱,百姓的苦不堪言,并用詩歌把這一切反映出來。杜甫生前名氣不大,遠不及李白、王維,也不如岑參、儲光羲,他在去世前自嘆“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但在中唐詩壇上,由于元白詩派和韓孟詩派的推崇,杜甫的地位已經(jīng)超過王維等人,而與李白分庭抗禮。等到了晚唐,李白、杜甫齊名已成為詩壇的共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