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德全盡謂之圣人”,在中國歷史中能稱為圣人的一只手掌都能夠數(shù)的出來,并且大都是公元前的人物。而在唐代有個人僅因一本書就被封為圣人,真可謂是千古未有。他就是茶圣陸羽,他所著的《茶經(jīng)》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對后世的影響甚重。
那么《茶經(jīng)》一書到底寫了些什么,厲害到能讓人一書成圣呢?
我們知道,中國人喝茶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話時代,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歷史里并沒有出現(xiàn)任何關于“茶”的專著,甚至“茶”這個詞都是后來才發(fā)明的,之前都被混用為荼。
直到陸羽橫空出世,他在編寫《茶經(jīng)》的過程中,詳細地收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jīng)驗,對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葉歷史、產(chǎn)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使茶葉生產(chǎn)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jù)??梢哉f是從他開始,我們才有了一部比較完備的茶書,人民大眾關于茶的經(jīng)驗得到了總結發(fā)揚,使茶葉生產(chǎn)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jù),對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起到了開創(chuàng)性地提振作用。
茶經(jīng)全文七千多字,在并不大的篇幅里,共分了三卷十節(jié),每一節(jié)講一個重點: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考證茶的起源及性狀;
“二之具”記載采制茶工具;
“三之造”記述茶葉種類和采制方法;
“四之器”記載煮茶、飲茶的器皿;
“五之煮”記載烹茶法及水質品位;
“六之飲”記載飲茶風俗和品茶法;
“七之事”匯輯有關茶葉的掌故及藥效;
“八之出”列舉茶葉產(chǎn)地及所產(chǎn)茶葉的優(yōu)劣;
“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條件而異,不必拘泥;
“十之圖”指將采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繪在絹素上,懸于茶室,使得品茶時可以親眼領略茶經(jīng)之始終。
整部《茶經(jīng)》面面俱到,反映出當時茶葉的采摘、制作、鑒定、分級及烹煮、飲用等都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大大推動了唐以后茶葉的生產(chǎn)和茶文化的傳播,自此“天下益知茶矣”(《新唐書》)。
宋時有儒生評論至圣先師孔子,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而在這本《茶經(jīng)》的光輝之下,我們愛茶之人也不禁要贊嘆,“天不生陸羽,茶史如長夜?!庇矛F(xiàn)代的語言來表達,《茶經(jīng)》是一本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之書,以后茶書皆本于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