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本文委托: 中 華 周氏聯(lián)誼 總 會 理 事 周萬俊
本文撰文: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研 究 員 石燕燕
洛 陽 市周公廟博物館 辦公室主任 張靈威
本文指導: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副 院 長 周 立
洛 陽 市周公廟博物館 館 長 聶小雨
本文整理: 中 華 周氏聯(lián)誼 總 會 理 事 周萬俊
洛陽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的可行性論證報告
前 言
我國的宗廟制度產(chǎn)生于周代,是祖先崇拜的產(chǎn)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宗廟是供奉歷朝歷代國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他與宗祠的區(qū)別是宗祠習慣上稱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進行祭祀的場所,被視為宗族的象征。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用。 周室宗廟就是周王朝供奉歷朝歷代國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史書記載,周氏自姬姓來,姬姓始祖為后稷。因此,祖廟里應供奉始祖后稷。(周室即周王朝)
周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對中國歷史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現(xiàn)在人口統(tǒng)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中華周氏聯(lián)誼總會已經(jīng)成立,各省也在積極籌備。貴州,海南,江西,陜西宗親在修祠方面走在了全國各省的前面,但是,各省的宗祠畢竟不能代表周氏宗親的全部,更不能代表周氏始祖和歷代祖先,以及全中國的周氏名人。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fā)展,尤其是河洛地區(qū)。洛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在中國歷史發(fā)展和城市建設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年來洛陽提出“將洛陽建設成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發(fā)展定位,使在洛陽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更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 在洛陽修建周室宗廟,不僅可以大力弘揚中國文化,為全國周氏子弟提供一個祭祀周氏祖先的地方,而且還可以為洛陽乃至河南的社會經(jīng)濟建設服務,其修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在洛陽修建周室宗廟,不僅是洛陽地處中原,聚天下之靈氣,而且具有詳實的歷史依據(jù)及現(xiàn)實的可行性。
一.歷史依據(jù)
1、 洛陽在西周時期一直是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洛陽位于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南側的洛陽盆地,土地肥美,物產(chǎn)豐富,景色宜人,河山壯麗。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起,這里就是我國古代文化最為發(fā)達的中心區(qū)域之一,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更成為歷代王朝理想的建都之地。
周滅商后,占據(jù)了商王朝統(tǒng)治的廣大地區(qū),如何控制驟然擴大的遼闊疆域和人口眾多的殷族遺民,特別是作為西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國都鎬京,偏于西土,對東方的控制是不相適應的。怎樣才能有效地統(tǒng)治四方,成了武王的憂慮。《史記·周本紀》記載了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為不寐?’王曰:‘……我未定天保,何暇寐!’”說的就是武王憂慮難以安家立邦這回事。經(jīng)過深思熟慮,武王決定于“天下之中”的洛邑建立新都。
(一)武王之世所營建的洛邑(即成周)
《逸周書·度邑解》記載了武王東都選址時的情況:“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于三涂,我北望過于有岳,丕瞻過于河,宛瞻于伊洛,無遠天室?!妒酚洝ぶ鼙炯o》對這一事件也有類似的記載:“自洛汭延于伊汭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營周居于洛邑而后去。”二者所記武王考察地勢并進行選址工作的情況基本一致,《史記》進一步明確說明武王營建成周,然后離開。還有一些歷史文獻證據(jù)及考古發(fā)掘說明武王確實營建過成周。
今漢魏洛陽故城一帶,與武王所考查地形后決定建都的地望是一致的。漢魏洛陽故城位于伊、洛交匯處的洛水北岸,北臨嵩山,毗鄰前述所謂幾處“有夏之居”,當為武王營建洛邑之處?!兑葜軙ぷ髀褰狻吩唬骸胺螳I民,遷于九畢”??钻俗ⅲ骸熬女叄芍苤亍??!妒酚洝ぶ鼙炯o·索引》曰:“又《多士篇序》云:“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卑矗菏菫闁|周,古洛陽城也。《括地志》云:“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筑,即成周城也?!遁浀刂尽吩啤灾艿卦谕醭菛|,故曰東周。敬王避子朝亂,自洛邑東居此。以其迫厄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之’。”可見,周公所遷殷頑民之地,即為“成周”,在今洛陽市區(qū)東北“二十六里”,而漢魏洛陽故城恰好處于這一位置。當然,上引文獻中“成周”,實乃武王所營之“洛邑”。
考古發(fā)掘也為武王在今漢魏洛陽故城一帶營建洛邑提供了證據(jù)。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發(fā)現(xiàn)了一段西周中晚期的城墻。可見,在西周時期,在今漢魏洛陽故城一帶,有一座規(guī)模較大、并有城墻的城址。這段西周時期城墻是西周晚期周厲王為抵御淮夷的叛亂而增筑的。而周厲王之所以選擇在此增設城墻抵御叛亂,主要是因為自武王在此建洛邑始,這里就有人居住,并且已經(jīng)有了一些基礎設施和軍事設備,只需增設一些設施,便能抵擋淮夷。
(二)成王之世所營建的成周
西周初年成王之世,周公曾主持在洛陽營建成周,這是考古學界與史學界所公認的。成王營建成周時,首先也進行了選址工作,這在文獻里也有明確的記載。
《尚書·召誥》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 太保即指召公奭,這是記載召公相宅的情況?!渡袝ぢ逭a》也記載了召公相宅的情況:“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師。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span> 這段話可以意譯為:我在乙卯日早晨到達洛邑。我曾使人卜黎水上,我也曾使人卜澗河之東、瀍河之西,只有洛邑吉利;我還曾使人卜瀍河之東,也只有洛邑吉利。
這則文獻同時也說明了成王之世成周的地望:位于瀍河兩岸?!兑葜軙ぷ髀濉吩唬骸澳舷德逅币蛴卩P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币灿涊d了成周的地望,即位于洛水之北,邙山之南。近些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周公主持營建的成周城就在今洛陽瀍河兩岸,恰好位于邙山之南、洛水之北。在這里,既發(fā)現(xiàn)了大型的手工業(yè)作坊,特別是高規(guī)格的鑄銅作坊遺址,又發(fā)現(xiàn)有貴族墓地和平民墓地,也有“殷遺民”墓地,還有祭祀遺址、居址等。
(三)成周是西周時期的政治中心
洛邑、鎬京東西兩都,京畿相連?!稘h書·地理志》曰:“初,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說明西周時洛邑與鎬京東西并立,為統(tǒng)治全國的中心樞紐。洛邑位于“天下之中”,便于周朝對四方諸侯的控制?!侗W稹?、《保卣》等銘文載:“乙卯,王令保及殷東國五侯,……于四方會,王大祀侑于周”?!八姆綍奔此姆街T侯朝見周王的盛典,“周”即為東都成周。這是說成王命太保殷見東方諸侯,這時四方諸侯在成周朝見周王,并舉行祭祀典禮?!对姟ぼ嚬バ颉氛f:宣王“復會諸侯于東都,因田獵而選車徒焉?!笨梢?,成周是朝會四方諸侯的地方。
成周高有西周王朝的最高官署卿事寮。冊令方彝銘文談到:八月,昭王命令周公的兒子明保做三吏四方的尹,主管卿事僚。十月,明保就到成周就職并處理相關事務??梢姡芍茉O有卿事僚,主管“三事四方”。另外,據(jù)考古資料,也可推測成周在西周早中期設有一套官僚機構。從北窯西周墓出土青銅器所涉及的人物看,墓主人多為西周王朝的各級官吏。其中有周王室的重臣召公奭的兒子太保和孫子叔造,有文王之子毛國國君毛伯,有王室重臣榮仲、白豐,有統(tǒng)領成周王室宿衛(wèi)軍的將領師,有主管西周王室宗教禮樂職務的宗人,還有一般的史官、矢、宿等。這些人員,應是在成周就職而死后葬于北窯墓地。
(四)成周是西周時期的經(jīng)濟中心
成周是西周王朝征收四方貢賦的中心。各級諸侯的貢賦,是周王室最重要的經(jīng)濟收入,在當時交通條件較為落后的情況下,要把這些糧食、物品從幾千里外運送到偏居西土的鎬京去,是非常困難的。周朝營建成周的目的之一,就是因為這里位于“天下之下,四方入貢道里均”。洛邑建成后,四方諸侯都將貢賦交納到這里,然后再發(fā)往鎬京或其它地方。兮甲盤銘曰:“王命甲征司成周四方積,至于南淮夷”。這是說周宣王命兮甲主管征收成周四方的貢賦,兮甲到達淮水流域的夷部落征收貢賦。可見,成周是西周王朝征收貢賦的中心。
洛邑還是西周王朝工商業(yè)中心。成王時的史獸鼎銘曰:“尹命史獸立工于成周。十又二月癸未,史獸獻工于尹”。“立工”即建立各種手工業(yè)之義;“獻工”即呈獻各種手工業(yè)產(chǎn)品的意思。這反映了成周的手工業(yè)情況。特別重要的是,20世紀70年代,在洛陽北窯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鑄銅作坊遺址。由此可見,成周是西周王朝的經(jīng)濟中心。
(五)成周是西周時期的軍事中心
洛陽是西周王朝控制東方的戰(zhàn)略要地。當時,成周是鎬京以東最重要的城邑,它北阻黃河,南擋伊闕,東控虎牢,西制崤、函,四周山河為障,形勢險要,自古就有“九州島腹地”,“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之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商代末年,“八百諸侯會孟津”。西周初年,三監(jiān)之亂,“欲攻成周”,周公進居成周,興師東伐,才平定叛亂。因此,西周初年周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就決定把這里建成控制東方的軍事保壘。
洛邑駐有西周王朝的宿衛(wèi)軍“成周八師”。武王滅商后就在洛邑駐軍防守,故有“洛師”之稱。成王時小臣單觶銘曰:“王后反克商,在成師”;穆王時的競卣銘曰:“惟白宰父以成師即東,命伐南夷”?!俺蓭煛奔闯芍馨藥煹氖》Q。厲王時的小克鼎銘曰:“王命善夫克舍令于成周,正八師”。正八師即整頓八師之義。西周王朝的宿衛(wèi)軍共有22個師(每師2500人),駐守在鎬京的6個師稱為“西六師”,駐守在殷故都的8個師稱“殷八師”,駐守在成周的8個師稱為“成周八師”,是用以鎮(zhèn)撫遷居洛邑的“殷頑民”和淮夷的??梢姡俺芍馨藥煛闭籍敃r全國常備軍的1/3強。
洛邑是西周王朝東征南討的根據(jù)地。厲王時的虢仲盨銘曰:“虢仲以王南征,伐南淮夷在成周”。 簋銘曰:隹(唯)王十月,王才(在)成周,南淮夷遷及內伐沔昴、參泉……隹(唯)王十又一月,王各于成周大廟,武公入右,告禽(擒)……敢對揚天子休,用作尊,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記載周厲王在成周指揮討伐南淮夷的戰(zhàn)爭??梢姡芍苁侵芡醭瘱|征南討的大本營。
(六)成周是西周時期的文化中心
周公居于成周,制禮作樂。制作了一整套禮樂制度,為周王朝的統(tǒng)治提供了支撐,為周王朝的統(tǒng)治奠定了文化基礎。這一套制度,被后世王朝所仿效,成為中國古代禮樂制度的核心?!爸贫Y作樂”這一對西周王朝、中國社會、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的偉大工程,是周公在成周完成的。東都成周建成后,周公召集天下諸侯舉行盛大慶典, 宣布各種典章制度?!抖Y記·明堂位》就記載這件事,云:“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薄兑葜軙っ魈谩穼@件事也有類似的記載,其文曰:“周公攝政君天下,弭亂六年而天下大治……明堂,明諸位之尊卑也,故周公建 焉,而明諸侯于明堂之位。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萬國各致其方賄?!?/span> 周公當時頒布的典章制度,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禮樂制度”。從這個意義上講,成周當是西周時期的文化中心。
2、洛陽在東周時期是國都所在地
(一)周平王遷都洛邑
西周末年,周幽王立寵妾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為嗣,廢申后及太子宜臼。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宜臼逃至申國母舅家,申侯遂聯(lián)合繒國和犬戎伐周,殺幽王、伯服于驪山下,西周覆滅。申侯、魯侯、許文公等諸侯擁立宜臼為王,是為平王。次年(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因鎬京及王畿遭戰(zhàn)爭破壞,平王得晉、鄭、秦和其它諸侯之助,遂東遷于雒邑(今洛陽),以避戎寇。重建周王朝,為東周之始。西周初年,周公營洛,也為平王東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從此東周王城成為周王朝的都城。《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擴地志》曰:“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頰鄏,周公新筑,在洛州河南縣北九里苑內東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遷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東周時期周王室雖然逐漸衰微,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東周王城作為天子之都的重要意義,遠非列國都城所能比擬。在近三個世紀的歷史時期一直處于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
(二)現(xiàn)代考古發(fā)掘
東周王城的規(guī)模、布局和演變,歷代文獻多有記載。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尋找東周王城的蹤跡,根據(jù)文獻記載,在今王城公園一帶、澗河兩岸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調查和發(fā)掘工作,摸清了東周王城的具體位置、布局和范圍。以后又多次在此區(qū)域有重要發(fā)現(xiàn),特別是近幾年在王城東部發(fā)現(xiàn)了大型車馬坑和大型墓葬,為了解東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
經(jīng)文物調查和考古發(fā)掘證實,東周王城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平面大體呈正方形。西北角在今東干溝村北,東北角在今洛陽火車站東約1公里,西南角在今興隆寨村西北,東南城角被洛河沖毀。整個王城周長約15公里,與晉《元康地道記》“王城去洛城(指漢魏故城)四十里,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為地三百頃一十二畝三十六步”這一記載基本吻合。城址內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相關設施。在城內東南部的瞿家屯一帶發(fā)現(xiàn)有大型周代夯土基址,應為王城的宮殿區(qū),城內北部應為手工業(yè)作坊區(qū),在城內中部則發(fā)現(xiàn)有王陵區(qū),其間發(fā)現(xiàn)多座用于祭祀的車馬坑遺跡。
2009年2月以來,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現(xiàn)為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河南科技大學林業(yè)職業(yè)學院基本建設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西周祭祀遺址。專家認為,本次發(fā)現(xiàn)的西周祭祀遺址是西周考古的重大發(fā)現(xiàn),它的發(fā)現(xiàn)為深入研究西周東都成周(通稱為洛邑)的歷史地位、城市布局等問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為洛陽的都城發(fā)展史增添了新的內容,也為尋找記載中的“周公所建洛邑”提供了新的線索。
據(jù)洛陽市文物工作隊隊長周立(現(xiàn)為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介紹,這是一處面積較大的西周早期祭祀場所,目前僅可見祭祀?yún)^(qū)的南部邊緣。從目前揭露部分的東、西以及北部均仍有祭祀遺存的現(xiàn)象來看,祭祀?yún)^(qū)的東、西、北邊緣應在目前工地所揭露范圍之外。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曾對工地外圍無法發(fā)掘區(qū)域進行過鉆探,“從鉆探數(shù)據(jù)來看,發(fā)掘區(qū)域的周圍遺跡現(xiàn)象較少,目前所發(fā)掘部分應為該遺址的中心區(qū)域。”
由于受發(fā)掘面積所限,祭祀?yún)^(qū)的外圍相關遺跡尚未發(fā)掘,很難確切地說此祭祀?yún)^(qū)隸屬于某個大墓或者某組宮殿建筑。
(三)、史記記載證明
(一)據(jù)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記載;
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馀縣,首虜九萬。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于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于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莊襄王立。 莊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秦不絕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奉其祭祀。
(二)據(jù)<明·余邵魚 馮夢龍 清·蔡元放著>的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記載
秦王命除其國,又命嬴樛發(fā)雒陽丁壯,毀周宗廟,運其祭器,并要搬運九鼎,安放咸陽。周民不愿役秦者,皆逃奔鞏城,依東周君以居,亦見人心之不肯忘周矣。
由以上論述完全可以推斷,歷史上周王朝的周室宗廟就建在洛陽
二 周室宗廟與周公廟的關系
1、周公在洛陽的情況
要建設周室宗廟,必然要提及周公。因為周公不僅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而且是周人和其它姓氏共同尊崇的始祖。據(jù)洛陽周公廟內《元圣宗譜序碑》記載,周公后裔中的姬、周等諸姓有98姓之多。近年來有學者研究證明,周公后裔有160余姓,甚至更多。所以稱周公為“百姓宗祖”,當之無愧。周公和洛陽也有著水乳交融的關系,縱觀周公的一生,可以說他對洛陽情有獨鐘。周初分封時,周公封魯而不就,以其長子伯禽代襲父職。周公則留駐洛陽,與其弟召公“分陜而治”?!爸芄珷I洛”、“召公主陜”,今三門峽市車馬坑博物館內尚存一通周公、召公統(tǒng)轄范圍的分界石。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周公正是在洛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成就了事業(yè)的輝煌。
周公一生有五大功績。輔助武王伐紂滅殷,其一也;平定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及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發(fā)動的武裝叛亂,其二也;輔成王攝政當國,其三也;營建洛邑(今洛陽),并勸說成王遷都洛邑,其四也;制禮作樂,確立西周王朝的典章制度,其五也。這五大功績,無一例外地都與洛陽密切相關。
殷商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政風日下。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日漸壯大起來的周族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而取代殷商的統(tǒng)治,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在周武王伐紂滅商的過程中,周公可以說立下了曠世之功。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為滅商做準備,“東觀兵,至于孟津”,進行大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周公便是這次重大軍事行動的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當時“不期而會盟津(孟津)者八百諸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認為滅商時機已到,向搖搖欲墜的商王朝發(fā)動了最后的進攻。周公輔佐周武王,率領大軍,從盟津渡河,于次年二月,經(jīng)過牧野之戰(zhàn),一舉推翻了殷商的統(tǒng)治,確立了西周王朝。周公可以說是西周王朝的開國元勛。
周武王在克殷后第四年就病死了,其子成王繼位。是時成王年幼,無力當國,周公乃以攝政王身份留相王室,輔佐成王。周公攝政期間,卓有建樹,但也因此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周公的兄弟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對周公代為攝政頗為不滿,借機散布流言,說周公心懷貳心,思謀篡位。于是,他們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聯(lián)合發(fā)動叛亂。周公奉成王之命東征平叛,以洛陽為據(jù)點,經(jīng)過三年嚴酷的戰(zhàn)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最后,殺掉了武庚和管叔,將蔡叔流放,又將他們原先統(tǒng)轄下的人民遷到洛陽,有力地鞏固了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
周公在洛邑代成王攝政當國期間,勤勉有加,不敢一日有所松懈?!渡袝髠鳌分袑χ芄珨z政期間的政績做了高度的概括:“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伐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wèi),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边@些政治上、軍事上的重大舉措,都是在洛陽實施的。直至成王長大成人,“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史記·周本紀》),周公才離開洛陽,回到豐鎬。即便如此,《書序》云:“周公在豐,將歿,欲葬成周。”成周即洛陽。《史書·魯世家》也記載周公說:“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边@兩句話不僅昭示出周公為臣的坦率、忠誠,而且也說明了周公對洛陽的偏愛和結下的深厚感情。
周公在隨武王伐紂滅殷,以及后來平定管叔、蔡叔及武庚的叛亂中,越來越認識到洛陽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方面地位重要,就力勸成王營建洛邑并遷都于此。事實上,之前周武王就有這個打算。武王總感到周作為西方之一“小邦”統(tǒng)治東方的“大殷邦”,實在是鞭長莫及,力不從心。他曾對周公說:“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洛伊,毋遠天室?!边@便是一幅建都嵩山伊洛河流域的宏偉藍圖。很可惜,周武王在克殷后第四年就死去了,這一愿望沒有實現(xiàn)。成王繼位后,為了完成武王生前的愿望,就派周公、召公營建洛邑。公元前1038年,召公遵成王命至洛“相宅”選址,周公復卜審視,往營成周(洛邑)。成周者,取周道始成之意也。從當年的三月至十二月,周公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迅速完成了洛邑的興建工程。周公營建的洛邑,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郟山(邙山),其地望大致在邙山、洛河之間的瀍河東西,包括今天的洛陽市老城在內。這在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中已得到證實。洛邑的建成,不僅擴大了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區(qū)域,而且使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更加鞏固。
周公在洛邑攝政期間,為新的統(tǒng)一的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史稱周公“制禮作樂”。所謂禮,是天子、諸侯、大夫必須遵循的嚴格的等級制度,其主要內容有建侯衛(wèi)、宗法制、封諸侯、五服制、爵位、謚法、官制、刑法和“五禮(吉、兇、軍、賓、嘉)之義”;所謂樂,是指為配合上述典禮儀式所設置的樂舞。“禮所以經(jīng)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蕩人之邪,存人之正性。”(《呂氏春秋·孟夏紀》)可以這樣說,禮樂之制是中國最早的、最完備的法典,千百年來,一直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推崇,后人“追而仿之”‘“未敢遽議”,奉若經(jīng)典而受人頂禮膜拜。同時,禮樂之制也是儒學之源。周公的思想影響中國封建社會長達兩千余年,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特別要提到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鬃拥膶W說多來源于周公制禮作樂,孔子特別傾慕周公,他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久矣,吳不復夢見周公!”(《論語》)孔子曾不遠千里,從當時的魯國到洛陽求教周禮。迄今洛陽尚有“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碑一通。可以說,孔子繼承了周公的儒學思想,其后孟子又進一步發(fā)展了儒學思想。因此,后人尊稱孔子為“至圣”、孟子為“亞圣”,而推崇周公為“元圣”。
除了上文述及的周公在洛邑期間的五大功績外,還有他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的突出貢獻。周公在洛邑攝政期間,發(fā)布了許多文告,如收錄在《尚書》中的《大誥》、《康誥》、《酒誥》等。這些文告所體現(xiàn)的周公的一些重要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周公也因此被稱為思想家。周公最早提出了敬徳思想,他吸取了殷商滅亡的歷史教訓,強調敬德,這與夏、商一味地迷信鬼神,相信“我生不有命在天“的天命觀相比是一大進步。上文已經(jīng)提及,孔子的學說主要來源于周公,孔子的學說中的“仁”學思想就是從敬德演變而來的。隨著儒學的盛行,周公的敬德思想也日益受到推崇。其次,周公最早提出了勤勉為政的無逸思想,強調勤奮為政、抑奢制逸。他的這一主張,對周初統(tǒng)治階級治理戰(zhàn)后的殘破、混亂局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另外,周公在洛邑期間對文化上的貢獻,則在于《周易》一書。《周易》向來被稱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我們習慣上稱“文王拘而演周易”,實則不然。文王只是完成《周易》中的卦辭爻辭部分,即文王八卦,而《周易》中爻辭部分和《周易》的成書,則是周公在洛邑時期完成的。
2、周公廟與周公的關系
由于周公對西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居功至偉,由于周公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卓越貢獻,更由于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中國儒家思想的礎基,千百年來成為為政者推崇的賢臣良相,被譽為“元圣”。后人紛紛對周公設祠紀念,洛陽周公廟是其中的一座。據(jù)史書記載,隋末李密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圍困洛陽,當時隋軍守將王世充據(jù)守東都。因軍隊屢遭敗績,不敢再戰(zhàn),王世充為了穩(wěn)定軍心,詐稱左軍衛(wèi)張永通三夢周公,預示周公營建的洛邑神圣不可侵犯,遂在洛邑范圍內建周公廟,塑周公圣像。每次出戰(zhàn),總要焚香禱告,祈求周公保佑。這便是洛陽周公廟的由來。時至今日,洛陽周公廟歷千余載而不衰,其中緣由不言而喻。洛邑建成后,周公向成王建議,說洛陽“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懇請成王遷都洛陽。成王接受了周公的意見,就下令把武王從殷都遷來的象征王權統(tǒng)治的九鼎定到洛陽,史稱“成王定鼎于郟鄏”(洛陽周公廟定鼎堂,由此而得名)。郟鄏,即洛陽。
3、周室宗廟與周公廟的關系
周室指周王室,即周王朝。周室宗廟即是周王朝帝王的宗廟。周王朝時代嚴格按帝王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來建制。庶人不準設廟,同時宗廟是供奉歷朝歷代國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被視為宗族的象征。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用。周室宗廟供奉的祖先是從后稷開始,依次為不窋-鞠-公劉-慶節(jié)-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古公亶父)-王季-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周幽王。。。。-周平王。。。-周赧<nan>王--等等。周室宗廟屬于皇家御廟。
周公廟是紀念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陽的締造者、中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廟,亦稱元圣廟。周公曾協(xié)助武王伐紂滅商,輔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監(jiān)”與紂王之子武庚叛亂,營建洛邑并制禮作樂,使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由于周公開創(chuàng)了千秋偉業(yè),被后世奉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周公廟屬大夫廟。全國各地多設祠紀念。
周室宗廟與周公廟的區(qū)別在于宗廟與大夫廟的不同。他們的關系實際上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lián)。同屬于周王朝的廟宇,但祭祀的對象不同。
周室宗廟祭祀的是從后稷開始姬姓祖先歷代諸侯國王以及周王朝的歷代天子,代表從后稷和姬姓開始幾千年以來分離出來的全國160個姓氏的祖先。當然也包括最大的周姓。
周公廟祭祀的是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陽的締造者、中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的祠廟,亦稱元圣廟。代表周公姬旦個人。當然也是我們的祖先但不代表我們的先祖。
但是,因為周公是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陽的締造者、中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為中國文化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影響巨大,所以,人們只知周公廟而不知周室宗廟也。
始建于1989年的洛陽周公廟博物館,經(jīng)過20余年的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洛陽市不可或缺的文物旅游景點。不僅成為探尋、研究周公文化的殿堂,而且成為廣大周公后裔尋根問祖的圣地。
因此,在洛陽周公廟旁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利用周公廟的影響,做到優(yōu)勢互補,其發(fā)揮的作用和產(chǎn)生的影響力都將是巨大而深遠的。
三 “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建在周公廟附近的可行性
1、在周公廟周圍建立周室宗廟的現(xiàn)實可行性
在當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如何加強城市文化建設,避免城市記憶的消失,是每一座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必須高度關注的現(xiàn)實問題。一個城市的文化遺產(chǎn)如能得到有效保護與展示,她就容易擺脫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避免城市文化危機,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成為形神兼?zhèn)?、古今輝映的文化和歷史名城。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積淀,給洛陽留下了豐富的文物遺存,這些珍貴的文物資源,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何在今天,使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繼續(xù)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已經(jīng)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長期以來,洛陽按照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依托的國際旅游城市的總體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城市文化建設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在新的形勢下,在周公廟周圍建立“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的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1)周氏宗親根在河南,尤以洛陽為代表。在這方面洛陽具有先天的文化資源優(yōu)勢,洛陽與周氏在歷史上的淵源,周氏宗親與周公廟在文化上的認同,使在洛陽建立“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具有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使洛陽“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具有極好的文化感召力。
(2)國家對于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視,洛陽市政府對于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決心,為在洛陽建設“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2)周公廟位于隋唐洛陽城宮城區(qū)內,目前,市政府已協(xié)調土地1000余畝,用于隋唐洛陽城等三處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為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市政府決定啟動隋唐城宮城核心區(qū)域重要文物遺跡的保護。根據(jù)隋唐洛陽城遺址整體保護規(guī)劃,要在宮城建成25萬平方米的大遺址保護園區(qū),此區(qū)域內除保留現(xiàn)有2處中小學外,其余全部作為文物古跡用地,這里將成為國際文化基地。周公廟位于此區(qū)域內,規(guī)劃拆遷后將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建于周公廟周圍提供空間支持。
(4)“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的修建,將有周氏宗親募集資金,聘請國內知名規(guī)劃師規(guī)劃建設,使在洛陽周公廟附近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提供了資金保障。
2、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是中華周氏聯(lián)誼總會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華周氏聯(lián)誼總會的成立是我們全國乃至全世界周氏子弟的福音,我們不僅要完成修譜續(xù)譜工作,更要通過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來團結族人。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不但是顯赫家族聲望的象征和宗族文化的體現(xiàn),更使祖先英靈有個安憩之所,所以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意義重大,勢在必行,是向后輩子孫展現(xiàn)當代族人愛國愛家、敬祖盡孝的光輝形象,為子孫后代樹立典范,從而激發(fā)族人的整體意識和全族觀念。
我們應以打造“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為契機,在中華周氏聯(lián)誼總會的帶領下,在我們祖先的發(fā)祥地建造成以周室宗廟為重點的“中華禮樂中心”,恢復祭祀儀式和禮樂大典,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貢獻。
即:打造四大廣場 1、塑像廣場-----代表周室始祖,歷代名人的塑像。 , 2、文化廣場-----代表西,東周時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著作的雕塑作品。 3、銅鼎廣場-----代表皇權象征的銅鼎及九州位置和物產(chǎn),從大禹傳至周朝的九個廣場 。 場。 , 4、祭祖廣場-----全球中華周氏每年回家祭祖的地方。 以及“周氏敬老院,周氏書畫院。周易研究院,”等等。
在三到五年把“中華禮樂文化中心”, 打造成文化品牌。使之成為全國傳統(tǒng)文化基地,不但使周氏后人受到歷史的熏陶,而且使這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華人認祖歸宗的圣地,為弘揚中國文化做出貢獻。
《禮記·曲禮下》說:“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我們中華周氏聯(lián)誼總會,在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這個大事上面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現(xiàn)實責任,應該積極號召全體周氏宗親為修建周室宗廟,傳承中華文化而做出貢獻。
四 結 論
綜上所述,在洛陽修建“周文化城以及周室宗廟”不但可以尊重歷史,傳承歷史,發(fā)展歷史。而且和洛陽提出的“將洛陽建設成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發(fā)展定位非常契合。洛陽市文物管理局,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周公廟博物館等單位已將此項目上報審批。可以說現(xiàn)在,在洛陽修建“中華禮樂中心”是順天時,合地利,通人和。
周萬俊整理
8/24/201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