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說過:“我覺得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薄}記
金元浦在《美學與藝術鑒賞》中說:“文學實際上就是以語言為符號體系而引發(fā)審美情感的藝術形式?!币簿褪钦f,作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運用文學語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及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因而,形象源于生活,是作者對生活一些現象進行藝術加工而提煉出來的具體一定的審美意義的生活圖畫。在文學作品中,主要是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下面,就魯迅的文學作品而言,談談魯迅小說在刻畫人物時的方法,感受其方法產生的藝術效果。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
在小說中,前后對比描寫本身也體現出人物的變化。在魯迅的《故鄉(xiāng)》中,作者描寫閏土的命運就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在少年時代,閏土“紫色的圓臉”,“紅活圓實的手”,而且“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在一望無際的瓜田里,“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中年時的閏土,臉上“刻著許多皺紋”,“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象一個木偶人了”。通過比較,不但閏土的命運發(fā)展展示出來,我們也感受到閏土變化的根本原因,更為重要的是在揭示人物的靈魂的同時,表現出了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的思想。
比喻就是用具體淺顯的事物來說明或者描寫抽象復雜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在文學作品中,為了表現人物的形象特征,除了運用富有形象的詞語外,在用語上,多是運用一定的修辭方法,不但使作品的形象更加具體、活潑,而且更有助于簡潔的文學語言更具表現力。比如,魯迅《故鄉(xiāng)》中,對楊二嫂的描寫用了這樣一個比喻:她“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這個比喻,把一個當年被人們稱著“豆腐西施”的人物,而今卻剩下一幅可笑的形骸的特點表現出來,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年老色衰的女性那內心的苦楚。對閏土的描寫,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他“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象一個木偶人了”等。這一描寫,讓我們感受閏土深受物質和精神的折磨。
五、通過畫眼睛方法刻畫人物
通過畫眼睛方法刻畫人物就是要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魯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說:“要極簡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認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部的頭發(fā),即使畫得逼真,也毫無意思?!币簿褪钦f,通過對人物眼睛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內心活動,這是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可以從中透露出人的內心世界,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視描寫人物的眼睛。如,魯迅小說《祝?!分袑ο榱稚┑难劬Φ拿鑼懀骸爸挥心茄壑殚g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薄八焕頃切┦拢皇侵敝劬??!薄八樕暇惋@出恐怖的神色來?!薄八蠹s從他們的笑容和聲調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總是瞪著眼睛。”“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钡鹊?,從這些對眼睛的描寫中,不但抓住了祥林嫂的眼睛的變化,反映了人物的悲慘命運,而且也使讀者感受到魯迅通過祥林嫂的變化來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控訴。
總之,在文學作品中,作家的語言、運用語言的技巧和語言的風格特征,直接關系到作品的藝術效果,關系到作品的藝術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注重作品語言的教學,更有助于學生理解作品,實現文學作品教學目標。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