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脾胃論》·卷中“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fēng)寒而生寒熱”。
組成黃芪 病甚勞役熱甚者一錢 [18g] 甘草 炙,五分 [9g] 白術(shù) 三分[9g] 人參 去蘆,三分 [6g] 當歸 酒焙干或曬干,二分 [3g] 升麻 柴胡 橘皮 不去白,二分或三分 [6g]
用法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
方歌補中益氣芪術(shù)陳,升柴參草當歸身,
虛勞內(nèi)傷功獨擅,亦治陽虛外感因。
主治
1.脾胃氣虛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
白,大便稀溏,脈大而虛軟。
2.氣虛下陷證。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氣短乏力,舌淡,脈虛者。
3.氣虛發(fā)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病機分析]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原文:《脾胃論》說:“內(nèi)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fēng)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余,有余者瀉之;傷其內(nèi)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nèi)傷不足之病,茍誤認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惟以甘溫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
君 黃芪 ── 補中益氣,升陽固表。
人參
臣 炙甘草 ├ 補氣健脾,與黃芪合用,以增強其補中益氣之功。
白術(shù)
當歸 ── 養(yǎng)血和營,協(xié)人參、黃芪以補氣養(yǎng)血
佐
陳皮 ── 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
佐使 ── 升麻(少量)、柴胡 ── 升陽舉陷、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
使 炙甘草 ── 調(diào)和諸藥。
[運用]
1.本方是李杲根據(jù)《素問·至真要大論》“損者益之”,“勞者溫之”之旨而制定,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以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
白,脈虛軟無力為證治要點。
2.本方在臨床應(yīng)用范圍甚廣,如內(nèi)臟下垂、久瀉、久痢、脫肛、重癥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chǎn)后癃閉、胎動不安、月經(jīng)過多;眼科之眼瞼下垂、麻痹性斜視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均可加減應(yīng)用。
使用注意
1.柴胡、升麻用量宜輕。
2.陰虛發(fā)熱及內(nèi)熱熾盛者忌用。
文獻摘要
《古今名醫(yī)方論》柯琴:“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護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元氣不足,懶言氣喘,人參以補之;炙甘草之甘以瀉心火而除煩,補脾胃而生氣。此三味,除煩熱之圣藥也。佐白術(shù)以健脾;當歸以和血;氣亂于胸,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且以散諸甘藥之滯;胃中清氣下沉,用升麻、柴胡氣之輕而味之薄者,引胃氣以上騰,復(fù)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長之令矣。補中之劑,得發(fā)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清氣之品而氣益倍,此用藥有相須之妙也。是方也,用以補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補心肺,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diào)其營衛(wèi)也;亦可以補肝木,郁則達之也。惟不宜于腎,陰虛于下者不宜升,陽虛于下者更不宜升也?!?/p>
臨床報道: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郁金、枳殼、山楂、雞內(nèi)金、大棗治療經(jīng)X線鋇透確診為胃下垂患者103例。經(jīng)治療15~60天后,治愈54例,顯效 25例,有效22例,無效2例。在治愈病例中隨訪21例,經(jīng)2~4年觀察,未見復(fù)發(fā)(新醫(yī)藥學(xué)雜志,1974;11∶39)。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伴有氣虛的失眠患者30例,服藥7劑后,睡眠均有明顯好轉(zhuǎn),平均睡眠延長3小時以上,最長者延長8小時,其他癥狀亦明顯改善(《中醫(yī)雜志,1983;7∶61)
附方一升陷湯
方源:《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組成:生黃芪 六錢 [18g] 知母 三錢 [9g] 柴胡 桔?!「饕诲X五分 [各4.5g]
升麻 一錢 [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升陷。
主治:大氣下陷證。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脈沉遲微弱,或叁伍不調(diào)。
附方二升陽益胃湯
方源:《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黃芪 二兩 [30g] 半夏 湯洗 人參 去蘆 甘草 炙,各一兩 [各15g]
橘皮 四錢 [6g] 獨活 防風(fēng) 白芍藥羌活 各五錢 [各9g]
黃連 一錢 [1.5g] 茯苓 柴胡 澤瀉 白術(shù) 各三錢 [各5g]
用法:上
咀,每日三錢至五錢[15g],加生姜五片,大棗二枚,用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早飯后溫服。
功用:益氣升陽,清熱除濕。
主治:脾胃虛弱,濕熱滯留中焦。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jié)腫,口苦舌干,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diào)。
方歌:升陷湯用芪知柴,桔梗升麻相與偕;
胸中氣陷呼吸弱,速投此方莫徘徊。
[升陷湯與升陽益胃湯鑒別:升陽湯、升陽益胃湯和補中益湯組方立意相同,均重用黃芪,功專益氣升陽,主治氣虛下陷證,但同中有異,其中升陷湯配伍升麻、柴胡以升提舉陷;并配知母之涼潤,以制黃芪之溫性;桔梗載藥上行,用為向?qū)В髦涡刂写髿庀孪葜C。對氣分虛極者,酌加人參以加強益氣之力,或更加萸肉以收斂氣分之耗散。升陽益胃湯配伍人參、白術(shù)、甘草補氣養(yǎng)胃;柴胡、防風(fēng)、羌活、獨活升舉清陽,祛風(fēng)除濕;半夏、陳皮、茯苓、澤瀉、黃連除濕清熱;白芍藥養(yǎng)血和營。適用于脾肺氣虛,濕郁生熱之證。]
參苓白術(shù)散是個常用方,補中益氣湯,既是常用方,又是代表方。前面講了參苓白術(shù)散是一種脾虛濕盛以后,也涉及到一種脾濕下流,脾濕下流這種泄瀉,帶下。我們要討論的補中益氣湯,從李東垣它自己所講有脾濕下流,但這兩方治法上是差別很大的。有很多類似癥狀,但治法上差別很大。
病機
脾虛氣陷。這個概念是李東垣用升陽舉陷治療脾虛氣陷,他建立的。后世的張景岳到張錫純,在他的基礎(chǔ)上,都相應(yīng)制定了一些方,像舉元煎、升陷湯。一般都承認了補中益氣湯是在治療脾虛氣陷上,是一個開創(chuàng)。
脾虛: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萎白。
氣陷: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
在甘溫除熱法方面,治法上也是個開創(chuàng)奠基。這當中他建立的一個“陰火”的理論,很多人很重視在研究,但到現(xiàn)在沒有統(tǒng)一。所以學(xué)習(xí)補中益氣湯,主要是從病機、治法的角度來理解它,臨床的主治和這個方的組成。直到現(xiàn)在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這個作為本科不是討論的重點。
比如“陰火”,李東垣書里“陰火”說的很多,他幾本書里,到處說到陰火,用它來解釋“氣虛發(fā)熱”,一共說了四十幾個地方,陰火。肝火也有,胃火也有,腎火也有,他都叫陰火。所以這個方講的話,重點是在它的主治證候,和病機分析。主治、臨床運用涉及到哪些方面?它治法里面,升陽舉陷的特點及它運用方法。
主證,脾虛氣陷證。因為氣的功能當中,五大功能,其中有固攝功能,氣陷,本質(zhì)上是一種不固攝,體表表氣不固,氣不能固攝自汗,那和這種,比如說氣機下陷以后形成那個泄瀉,下陷我們升舉,體表失固,我們固攝,從力量上、從作用的特點上,實際上和氣的五大功能中間,一個固攝功能都有聯(lián)系。
補中益氣湯主治證候是脾氣虛了以后,側(cè)重在固攝功能方面的降低,固攝能力大大降低。固攝哪些東西呢?其實它臨床主治涉及到固攝氣、血、津液,還包括腎精的精。氣、血、津、精、神,以及臟器,這些都涉及到補中益氣湯的運用。所以對補中益氣湯的主治。第一組痹然是基礎(chǔ)的脾虛見證。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都是基礎(chǔ)的脾虛見證,包括面色萎白或萎黃。再加上一種氣陷以后反映臟腑下垂,人直立的,它不能固定在一個局部,涉及到一個氣機的固攝力量不夠,所以包括像脫肛,子宮脫垂,中醫(yī)過去叫陰挺下脫,婦科。下陷在胃下垂,過去描述叫脘腹墜脹,因為它沒有現(xiàn)在那個說借用X光看到了。至于氣陷之后,久瀉久痢,崩漏,涉及到不能固攝津液,不能固攝血液,包括這種皮下出血,補中益氣湯經(jīng)常用于氣虛不攝血,出現(xiàn)這種皮下出血,現(xiàn)在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用補中益氣也是很好的。特別小兒在這方面,也有這種脾虛不固,不攝血這個類型。
補中益氣湯證它可以有氣短,前面說基礎(chǔ)氣虛見證,氣短,可以有自汗,自汗也是一種津液不固,可以有早上起來一陣頭昏,眩暈清陽不升,所以它固攝是多方面的。精神、神志疲乏,神志恍惚。它這種升舉固攝,也能固攝心神,所以說脾虛氣陷,不能簡單看看就是臟腑的下垂,或者像久瀉久痢,崩漏這幾樣。它是固攝涉及到人體里面的組織的失固以后,不能維持一定部位,以及基礎(chǔ)物質(zhì)氣、血、津、精、神,多方面的。所以有兩部分構(gòu)成,我們教材把氣虛下陷失血、臟器下垂,和這種基礎(chǔ)氣虛見證并列為三條。三個部分。實際上應(yīng)該兩個部分。
關(guān)于氣虛發(fā)熱證
清陽下陷,脾濕下流,郁遏陽氣,化火上攻。
氣虛發(fā)熱證,是歷來討論比較多的。李東垣他這種虛火,虛熱,把它叫陰火。你要一看呢,“陰火者,心火也,...”這一段,他就聯(lián)系到心,但是再一翻他那四本書,《脾胃論》《醫(yī)學(xué)發(fā)明》《蘭室秘藏》《內(nèi)外傷辨惑論》,人們往往以《內(nèi)外傷辨惑論》里提到的那一段,《脾胃論》里也有,作為根據(jù),但實際上四本書里,他提陰火,到處都在說陰火,所以直到現(xiàn)在,搜集他寫陰火的資料越多的話,越弄不清楚他說的什么了!最后人們概括他講得比較直接點的呢,它是一種清陽下陷,脾濕下流,郁遏下焦陽氣,化火上攻。所以對這個因為他的引文也不完全統(tǒng)一了。整個里面就是兩個意思,最直接來說明的兩個意思。一個是脾虛清陽下陷,脾濕隨之下流。下焦是元氣所在的地方,脾濕郁遏下焦陽氣,化火上攻,這造成一陣燥熱,這種氣虛發(fā)熱。
當然根據(jù)他談的,我們現(xiàn)在解釋,還有一種解釋就是脾虛清陽下陷,清陽是止的脾的清陽,脾虛清陽下陷在下焦,郁而化熱,這提法有點差別,但都跟脾虛,水濕,脾虛以后,脾濕下流有關(guān)。郁遏下焦陽氣,這種時候化火上攻,一陣的燥熱,這樣解釋的。
臨床上的把握,個人當時有這個體會,實際上這種燥熱都上午發(fā)生,活動一下,一陣燥熱,伴隨出汗,休息一下,好一些。熱程度不重,往往手心有點熱,手背不熱,所以這個要和那外感發(fā)熱區(qū)別。關(guān)于補中益氣湯氣虛發(fā)熱證的一個特點,和歷來一個理論解釋問題。
臨床上,對氣虛發(fā)熱的描述挺多,我體會最深的是,這類發(fā)熱有個特點,上午發(fā)熱居多,而且還遇勞則發(fā)。也就是說,活動一下,這類體質(zhì)病人,他不是說勞動強度要很大才發(fā),而是活動活動,他身上出現(xiàn)一個燥熱,而且這類熱往往不是以體溫升高為特點。中醫(yī)的很多,談到的發(fā)熱,它示一種燥熱,有燥,有的是失潤,津不足,血不足。失潤產(chǎn)生燥這種也熱。比如小建中湯里說的那個發(fā)熱,而且這種發(fā)熱,稍微坐一坐,靜一靜,它就沒有了。
從發(fā)熱來說,很多參考書上強調(diào)手心熱為主。而且補中益氣湯證這個發(fā)熱還有一個特點,一有燥熱,有一定的汗出。汗出,氣短,對氣和津液的固攝,也力量減弱了。所以通過健脾益氣,升舉清陽,使下焦化火上攻這類燥熱脾濕,升舉清陽,脾濕不下流了。這個原因解除了。燥熱就可以得到控制,是這個意思。
整個的這類氣虛發(fā)熱,甘溫除熱。體溫應(yīng)該都不是很高的,只在用當歸補血湯里,用到過一個體溫比較高,39度以上的。那也是住院一周,反復(fù),西醫(yī)汗悉醫(yī)院中醫(yī)科控制不下來的情況下,當時判斷就是結(jié)合有氣虛、發(fā)熱、血虛、陽浮,有這種采用的。所以補中益氣湯歷來氣虛發(fā)熱,是一個大家科研討論的問題,但是甘溫除熱法,應(yīng)該說這個方是個代表方。過去因為,像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都是李東垣制定的,這兩個方都說是甘溫除熱的一個代表。用藥也是以甘溫為主。但是大家比較公認補中益氣湯這個方是個代表方。甚至于小建中湯也體現(xiàn)了甘溫,但是不作為代表方。
補中益氣的臨床應(yīng)用范圍的確很廣。從大量病例觀察,對于像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這類的確有效,但服用時間長,服藥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在臨床上都是前頭吃一段時間湯劑以后用丸劑。而且這個方在對于皮下出血,這個方面統(tǒng)計報導(dǎo)也很多,這個是比較早,六、七十年代的病例就很多,我們用于一些病例,特別小兒的比較多。用丸藥,能夠收到比較好效果的。所以在他涉及到的面很廣。它固攝,通過升陽舉陷起到固攝作用,應(yīng)該涉及到氣、血、津、精、神這些都有。所以報導(dǎo)里邊,比如遺精還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也有。所以它也涉及到固攝腎精方面的問題。從脾濕下流,通過升舉清陽解除脾濕下流。
主證分析
脾虛氣陷證。
脾虛: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萎白。
氣陷: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
補中益氣湯是四君子湯去掉茯苓,做為一個基礎(chǔ)。而用黃耆在方中比例較大,其它都幾分,很少一點,李東垣原方用一錢。一錢你別看它量小,整個用量都很小,他有幾個地方,補中益氣湯,都是兩錢八分,到三錢多一點之間。相當于現(xiàn)在整個那包藥才10克左右。其中比例上,黃耆比例是大的。所以在方中比例較大,現(xiàn)在我們一般用補中益氣湯來說,黃耆量越大,固攝力量才好,但黃耆固攝也要區(qū)分,比如說整個補益劑補氣這類方劑,共同特點,用量宜小不宜大。補氣用藥大多偏溫,用量就宜小,不宜大。這是總體的補氣上這個特點。
它和補陰、補血有一定差別,因為這樣體現(xiàn)一種少火生氣的特點。補氣不宜量大。而且這類病程較緩,你不可能急于求成。用來固攝,比例上黃耆量偏大。而這個固攝,還要看它發(fā)揮作用時要它多大力量,所以你看李東垣用量上用得很少。用黃耆固攝,再補陽還五湯的時候用到120克那么大,所以要針對固攝具體情況,但是只要是發(fā)揮固攝作用,在方中它的比例應(yīng)該是偏于大的。如果一般用量,補脾肺之氣,我們有時候用黃耆,要強調(diào)它固攝,那起碼就15克或15克以上。
黃耆跟人參用法不同,都能補脾肺之氣。黃耆有比較明顯的固攝作用。當然其他作用還有不同,黃耆很多方面,它可以治水腫,它固攝反映在譬如瘡瘍,病程長。它可以托里排膿。托里,往外托。它實際上還是一種固攝,用于固攝,用量比例較大。四君子湯加黃耆去茯苓,這一組,黃耆、人參、白術(shù)、甘草,這一組相當于益氣,黃耆用量比例偏大,增加固攝作用。然后其中的陳皮、當歸,陳皮舒展氣機,理氣又能化濕,當歸,氣血兼顧,它能養(yǎng)血,因位氣虛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不足,既能養(yǎng)血,又能活血。
陳皮、當歸的運用,使整個方劑,黃耆、人參、白術(shù)、甘草這一組補氣的,有可以補而不滯,能補而不滯。后世有一些,譬如張景岳用舉元煎,不用補而不滯這類藥,人參、黃耆、白術(shù)、甘草,升麻、柴胡一配,它就直接就一起升舉,這跟某些醫(yī)家的組方,他的思想特點有關(guān),他配起左歸、右歸來也是這樣,功專某一方面,或者純補,但這個補中益氣湯,陳皮、當歸進去以后,補而不滯,氣血兼顧是比較好的。它適合于服用時間長,而且用量也不大。
升麻、柴胡前面多次提到,體現(xiàn)出肝脾氣機的升舉,保證在益氣基礎(chǔ)上這種升舉作用,而且用量小,能夠升發(fā)清陽。升發(fā)肝的清陽,脾的清陽,升發(fā)清陽。
這在七十年代就做過這方面實驗,當時的實驗就是用這種類似于人臟器下陷特點的模型,用升麻、柴胡和人參、黃耆、白術(shù)、甘草,這兩組來比較,同時又和方,補中益氣湯,這兩組藥和方又來觀察,這樣的三組,比較結(jié)果,單用人參、黃耆這一組,有升舉的作用,升舉作用維持4~6小時,它就不行了。從觀察,維持時間短,力量小,但是有這個作用。當時報導(dǎo)的升麻柴胡,單用這兩味藥來升舉,沒有作用。那很奇怪的,沒有作用。因為那個時候的觀察,我覺得是比較嚴格的。但是兩個合起來以后,升舉作用比較明顯,時間也長。我記得報導(dǎo)里,觀察它可以連續(xù)兩、三天作用還在。明顯的,協(xié)同有這個作用。再加上它可以持續(xù)時間長。這作為一種參考。
補中益氣湯共八個藥,是益氣和升陷相結(jié)合。再用當歸和陳皮,理氣和血,照顧比較全面,就成為一個名方。歷來除了湯劑,丸劑來說,過去很多藥廠都生產(chǎn)的。一個公認的好方子。
=====================================
生脈 散 ▲▲▲
方源《內(nèi)外傷辨惑論·卷之中暑傷胃氣論》
圣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真元氣,非補熱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參之甘補氣,麥門冬苦寒,瀉熱補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肅燥金,名曰生脈散。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之氣,亦此意也。
組成人參 五分 [9g] 麥門冬 五分 [9g] 五味子 七粒 [6g]
用法長流水煎,不拘時服。
方歌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清心治暑淫,
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釋名吳昆“名曰生脈者,以脈得氣則充,失氣則弱,故名之”
主治
1.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渴,舌干紅少苔,脈虛數(shù)。
2.久咳肺虛,氣陰兩虛證。干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干舌燥,脈虛細。
功用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方解
君 人參 ── 補肺益氣以生津 ┐
├ 二者合用,益氣養(yǎng)陰之功益彰。
臣 麥門冬 ── 養(yǎng)陰清熱,潤肺生津
佐 五味子 ── 斂肺止汗,生津止渴
本方配伍特點:生脈散主治氣陰不足之證,用藥雖僅三味,但一補養(yǎng)(人參)、一清潤(麥冬)、一收斂(五味子),于是,氣復(fù)津回,汗止陰存,氣陰充于脈道,其脈可生可復(fù)。
運用
1.辨證:本方是治療氣陰兩虛證的常用方劑。以體倦,氣短,咽干,舌紅脈虛為證治要點。
2.化裁:方中人參性味甘溫,若屬氣陰不足,陰虛有熱者,可用西洋參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3.應(yīng)用:對于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神經(jīng)衰弱的咳嗽和心煩失眠,以及心臟病心律不齊屬氣陰兩虛者,均可加減應(yīng)用。生脈散經(jīng)劑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脈注射液,藥理研究證實,該制劑毒性小,安全度大。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內(nèi)分泌等疾病屬氣陰兩虛者。
注意事項
若屬外邪未解,或暑病熱盛,氣陰未傷者,均不宜用本方。久咳肺虛,亦應(yīng)在陰傷氣耗,純虛無邪之時,方為適當。
文獻
《成方便讀》:“夫肺主一身之氣,為百脈所朝宗,肺氣旺則臟腑之氣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脈自不絕矣。一受暑熱之氣,金受火刑,肺氣被灼,則以諸證疊出矣。然暑為夏月之正邪,人之元氣充實者,原可不病,故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方中但以人參保肺氣,麥冬保肺陰,五味以斂其耗散,不治暑而單治其正,以暑為無形之邪,若暑中無濕,則不致留戀之患,畢竟又無大熱,則清之又無可清,故保肺一法,即所以卻暑耳。此又治邪少虛多,熱傷元氣之一法也,在夏月肺虛者,可以服之?!?/p>
出處說過很多地方,最早說到像《千金方》,也說過李東垣《內(nèi)外傷辨惑論》,也就是說過出處不統(tǒng)一,現(xiàn)在把它確定下來是張元素《醫(yī)學(xué)啟源》。以往認為李東垣的方多一點。李東垣是張元素的學(xué)生,名氣到后世比張元素大。他兩個實際上在生脈散主治方面,一人是抓住一頭,最早張元素提出來,他是用于久咳肺虛,肺虛氣陰兩傷的。生脈散運用當中傳統(tǒng)來看,不管是用于暑熱汗多,或者用于久咳肺虛,都是以氣陰兩傷為病機的一個特點。張元素是用在久咳肺虛,李東垣提出生脈散時,是用于暑熱汗多的。后來都變成李東垣的。認為是他的。其實《醫(yī)學(xué)啟源》里就有的。
主證分析
氣陰兩虛證。
暑熱汗多,耗傷氣陰。
神疲乏力,短氣,多汗,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久咳肺虛,氣陰兩傷。
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氣短,干咳少痰,咳則汗出,脈虛細。
這兩個主治,暑熱汗多,唐代就用了。人參、麥冬、五味子,這幾味藥,唐代用得比較多,《千金方》、《外臺》里面,這些藥就比較多。特別五味子的使用,在唐代用得很昌盛,很多。所以孫思邈直接提出來,五味子是個保健藥。過去做為熱天保健藥。由漢發(fā)展到唐,氣候溫暖,夏天較熱了,所以耗氣傷津汗出多,這種情況就看來比較突出了。對養(yǎng)生,孫思邈說,“夏月常服五味子,令人延年”。這五味子,我們嘗過,吃起來不好吃,現(xiàn)在把它做保健飲料可能,除非你有什么辦法,單吃它,熬湯,不好吃。但說明從唐代認識到,五味子這種斂陰,生津,斂氣,對待暑天氣陰不足,多見的氣陰不足、氣陰兩傷是比較適合的。至于久咳肺虛是到了金.張元素,他歸納,后來就是這個主治不同書里有時強調(diào)不同的一個方面,現(xiàn)在一般的教材,把兩項都結(jié)合起來。
暑熱汗多,耗傷氣陰。反映出由暑熱逼迫津液導(dǎo)致多汗,多汗傷津,可以咽干口燥。多汗以后,氣隨汗泄造成短氣,神疲乏力氣虛特點。所以氣陰兩傷從臨床表現(xiàn)來說,比較典型了。但是從這個暑熱,這個耗傷氣陰,可能跟前面清暑益氣湯證,是不是有一點像呢?清暑益氣湯從病機來講,暑熱耗傷氣陰,這還是暑熱耗傷氣陰,都是汗多,都是氣短,都是神疲乏力的,脈也都是虛數(shù),舌像可以舌紅少苔。那運用,這個主治差別在哪里呢?區(qū)別還是很大。雖然都可以用于暑天,但是清暑益氣湯證,暑熱還在,關(guān)鍵是暑熱還在,還有發(fā)熱,盡管并沒有暑熱,開始時候傷暑的時候發(fā)熱那么重,但暑熱還在,所以它是一種清補兼施,暑益氣湯證,兼有清暑熱。它黃連、知母、西瓜翠衣、荷梗、竹葉,它還清暑熱。這方面的藥力還是很突出。同時再意氣養(yǎng)陰。
補中益氣湯是純補無瀉,就純補無瀉,用于暑熱之后引起的正虛為主的。暑熱一般不明顯了。這是兩個主治都是屬于汗多,兩個主治的一個差別。
在久咳肺虛氣陰兩傷方面,這個方面,它還是一個氣陰兩傷,以虛為主??人噪m然有,干咳少痰,甚至于無痰,痰多不宜使用。所以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氣短,一咳咳得汗出,這都是氣陰不足的表現(xiàn)。所以從這個主治來看,突出強調(diào)的是正虛。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方解
藥味
作用
君
人參
補氣
臣
麥冬
補陰
佐
五味子
斂陰止汗,斂肺止咳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斂陰止汗更突出。這個結(jié)構(gòu)最早用在暑熱汗多,人參是君藥,如果說陰傷,比如說陰傷還在,考慮到陰傷為主,這人參還可以用西洋參,氣虛癥狀突出,那可以用人參,甚至于由于質(zhì)量問題,現(xiàn)在用別直參這些。汗多、陰傷、咽干、口燥突出,用西洋參。所以現(xiàn)在選用的方法可以不同了。
麥冬和人參相配,氣陰雙補。五味子在生脈散里也很重要。因為它是斂陰止汗,斂肺止咳。這兩方面兼顧的。生脈散的基本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氣陰兼顧,在這久咳肺虛或者暑熱汗多的后期,正虛無邪狀況下使用。
現(xiàn)代用這個方,變化已經(jīng)比較大了。
隨證加減
陰虛有熱,以西洋參代替人參,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
仍然有一些虛熱,熱不重,可以西洋參偏涼,代替人參;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現(xiàn)在來說,有很多用生脈注射液。現(xiàn)代的運用上,有差別了,除了我們用于這種熱病、暑病,引起氣陰兩傷,或咳嗽氣陰兩傷之外,很多用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病變;還有休克的搶救,效果還是確鑿的。從劑型改革,到現(xiàn)代研究還是很成功的了。生脈注射液。除了少數(shù)病人用的時候有一些反應(yīng)。很多藥廠產(chǎn)生,也跟各地藥廠生產(chǎn)可能有點關(guān)系。但臨床我們觀察是不錯的。也進行了很多比較,湯劑和注射劑的比較,但是有不少觀察認為,從發(fā)揮作用來講,糾正氣陰兩傷的狀況,湯劑還是效果更好,這個承認它。注射劑現(xiàn)代推廣比較多,為什么呢?比如它用來抗休克,湯劑不方便。尤其注射劑比較方便、也及時,像心肌梗塞這些,心血管方面用它,注射劑比較方便。所以注射劑醫(yī)院里一般用得較多。實際上湯劑的作用還是不錯的。這個是通過比較觀察的。
生脈散是劑型改革里邊比較成功的。
使用注意
汗出是它的一個挺重要的臨床運用的一個指標,所以外感引起的有外邪,或者陰虛、虛熱盜汗者不適合使用。它是一種純虛無邪,而且氣陰兩傷的情況。
生脈散不但是我們中國大陸用,也流傳海外了,就是注射液這類有些他們也觀察研究,認為它對血壓,像搶救休克,對血壓病它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中醫(yī)有很多方有這個。生脈散還可以用來降血壓。血壓高的可以降,低的它可以升,它是一個雙向調(diào)節(jié)。過去在60年代,就提出這個臨床觀察對血壓雙向調(diào)節(jié)。到80、90年代,大家這方面的認識更多了。所以這是一個現(xiàn)代新藥研究當中,不斷爭取提高等級的方。
分類上這是放在補氣里面,有些認為應(yīng)該在氣陰雙補,它是陰陽雙補,但是分類上沒有氣陰雙補,只有陰陽雙補,氣血雙補,氣血雙補,所以還是一般放在補氣里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