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個人是從天外村坐景區(qū)小交通上的山,抵達中天門后就開始了辛苦的爬山之旅~
中天門往上抵達的就是云步橋~
迎客松,泰山風景名勝區(qū)的地理性標志,已經(jīng)被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遺產(chǎn)名錄。時至今日,泰山迎客松已有500余歲左右的樹齡。泰山迎客松樹冠下一長枝形同披傘,形態(tài)仿佛翹望迎接八方來泰山旅游的游客,故名泰山迎客松,也稱泰山望人松。
拍到的泰山十八盤。
十八盤,對于泰山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游歷亮點。對于游人來說,不歷艱險,就永遠無法體會登臨“絕頂”的快感,更無法領(lǐng)略五岳至(獨)尊的壯美和神韻。
泰山十八盤是
南天門位于泰山十八盤的盡頭,海拔1460 米,古稱“天門關(guān)”。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
“五岳獨尊”歷來被視為顯示
過天街之后我們沒有沿常規(guī)路線前往拱北石,而是走到了后山,沒想到這段路整整繞著山走了一圈,花了近一個小時!
瞻魯臺位于日觀峰南側(cè),石梁突兀,平展如臺,臺上有巨石,上刻“瞻魯臺”三大字,寓意在此可遠瞻魯國曲阜。
在碧霞祠東南,有兩崖陡立,相隔丈許,澗深數(shù)丈,非正午不見日月,兩崖之間三石相連,懸于半空,風吹欲傾,純屬造化之奇巧,非神仙不能過,故名“仙人橋”。不過,現(xiàn)在有許多年輕人,攀上攀下,留影于此,已不再是“非飛仙不能度了”。
探海石,又叫拱北石,是泰山著名的標志性景觀之一。它像一只報曉的雄雞,氣宇軒昂地佇立在泰山之巔,翹道以待,為世人迎來輝煌的黎明。
殿前有“極頂石”,標志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里是歷代
唐開元十三年,唐玄宗為宣揚國力,挑選各種顏色的馬各一千匹,組織了浩浩蕩蕩的隊伍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在大觀峰下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稱“唐摩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