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有很多家長請假與孩子共同應對高考,有的一請假就是一個月,有的車接車送,有的訂好“高考房”、氧氣袋、營養(yǎng)套餐,有的在考場外翹首期盼,都忙得不亦樂乎,已然成為高考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其實,中國家長對孩子的這種“保姆式”教育從學齡前就開始了———近日網(wǎng)上流傳頗廣的“中國式父母”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1歲:孩子,我給你報了游泳班;2歲:孩子,我給你報了親子班;5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少年宮;7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奧數(shù)班;15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重點中學;18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高考突擊班;20歲:孩子,我陪你去上大學;23歲:孩子,我給你報了公務員;25-28歲:孩子,我給你交了房子首付款;32歲:孩子,我給你報了《非誠勿擾》;35歲,孩子,我?guī)湍銕Ш⒆印?span lang="EN-US">40歲:孩子,我給自己在養(yǎng)老院報了名……
其實家長們也很“無奈”,因為目前社會的價值取向、就業(yè)形勢和教育體制讓孩子的壓力和書包一樣變得越來越沉重——“陪孩子”已經(jīng)成為一個很容易被接受的理由,讓許多家長自覺減少與好友聚會、健身、旅游等個人愛好,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孩子。只要孩子學習好,他們會無怨無悔地為孩子做著一切,不需要孩子做家務,更不需要孩子為父母、為社會做任何事情。然而,父母的良苦用心常常事與愿違:一家國際青少年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名為“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誰”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和美國的父母都進入了他們孩子心目中的前三名,而中國內陸的父母在自己孩子心中則居于第十和第十一位。翻開報紙和新聞,我們發(fā)現(xiàn)社會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批像馬家爵、藥家鑫、“我爸是李剛”等人格不健全的“優(yōu)秀”大學生!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一個人年少時候吃些苦,經(jīng)歷一些挫折是人生難得的精神財富,家長們總以“愛的名義”包辦孩子的一切,只會讓孩子們失去這筆“財富”和與“風浪”拼搏的能力。希望社會、學校和家長能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更健康、更理性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給孩子以更多選擇人生的機會。父母要有意識地對孩子實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他們應對社會和壓力的能力,不要讓他們在無微不至的呵護中失去了飛翔的“翅膀”而成為永遠長不大的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