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卷51-卷60
【宋】李
○石上
《釋名》曰:山體曰石,石硌硌也,(硌,音落。)堅捍硌也。山多大石曰礐,(口學(xué)切。)礐,學(xué)也,大石之形學(xué)學(xué)然。山多小石曰磝,磝,(五交切。)堯也,每石堯堯獨處而出也。礫,小石也。磊,(雷罪切。)眾石也。碭,(壯浪切。)丈石也?,槴\,石似珠也。(出《尚書》注。)碔砆,石似玉也。(出《廣雅》。)
《易》曰:困於石,據(jù)于蒺藜。(石在水中所以為陰難。)
又曰:《說卦》曰:艮為小石。
《書》曰:禹貢青州,厥貢鉛松怪石。(孔安國曰:怪異好石似玉。)
又曰:泗濱浮磬。(孔安國注云:泗水濱崖也。水中見石,可以為磬也。)
《詩》曰: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
又曰: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又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禮》曰:昔者,夫子居於宋,見桓司馬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桓司馬,宋向戍孫也。名魋也。)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又曰: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周禮》曰:王行洗乘石。(乘石,王所登上居之石也。)又曰:石有時而泐。(音勒。石解散也。)
又曰:大司寇以嘉石平罷民,有罪者坐諸嘉石。以肺石達(dá)窮民,凡煢獨老幼,欲復(fù)於上而未達(dá)者,立於肺石。(注曰:嘉石,文石也。肺石,赤石也。)
《傳》曰:隕石于宋五,隕星也。(注曰:但直言星則嫌星使石隕。故重言隕星。)
又曰:齊高固入于晉師,桀石以投人。
又曰:昭三年,石言於晉魏榆,晉侯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憑焉;不然,民聽濫也。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宮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春秋說題辭》曰:《周易》艮為山,為小石。石,陰中之陽,陽中之陰,陰精補輔,故山合石,石之為言讬,立法也。
《史記》曰:始皇十年,星墜於東郡,至地為石。或刻其文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盡誅石旁居人,燔銷其石。
又按《說苑》云:石隕東郡是也。
又曰:王翦代李信擊荊,荊兵數(shù)挑戰(zhàn),終不出。久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翦曰:"士卒可用矣。"
又曰:張良見老人出一編書,"讀是則為王者師,后十三年見我濟(jì)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良后果得黃石,寶而祠之。及死,并葬黃石,伏臘祀之。
又曰: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fù)更射之,終不能復(fù)入石矣。
《后漢書》曰:梁鴻妻孟光有力,能舉石臼。
又趙歧曰:吾死后,置一圓石墓前,刻曰:"漢有逸人,姓趙名歧,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謝承《后漢書》曰:吳郡媯皓父為南郡太守,坐事系獄,皓懷小石至公卿門,輒出石叩頭,流血覆面,父遂得免。
《東觀漢記》曰:涿郡太守張豐舉兵反。初,豐好方術(shù),有道士言豐當(dāng)為天子,以五彩囊盛石擊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以反。既當(dāng)斬,猶曰肘有玉璽,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曰:"當(dāng)死所無所恨。"
《魏略》曰:梁州柳谷,有石無故自崩,有文如率馬之狀,后司馬氏得天下之應(yīng)。
又曰:大秦國石為城郭,山出九色玉石。
《魏志》曰:魏明帝增崇宮殿,雕鏤觀閣,鑿太行之石英,采穀城之文石,起景陽山於芳林園,建昭陽殿於太極之北。
又曰:辰韓在馬韓之東,兒生便以石押頭,欲其扁。今辰韓人頭皆扁。
又曰:公孫度為遼東太守時,坐大石長丈余,下有三小石為足。
魏武帝末年,鄴中雨五色石。
王隱《晉書》曰:永康元年,襄陽郡上言得鳴石鐘,聞七八里。
又《石勒傳》曰:初,勒鄉(xiāng)里所居原上,地中石生日長,類鐵之象。
又曰:陳總遷殿中侍御史,詔遣詣終南山請雨??傁瘸∈簦┐娲笫凰碇?,上文曰:"峨峨大石,佐岳通理,含滋吐潤,惠我四海。
又曰:孫子荊謂王武子曰:"當(dāng)枕流漱石。"曰:"石非可漱,流非可枕。"孫曰:"所以枕流,洗其耳,漱石,礪其齒。"
《晉陽秋》曰:董威輦遁去,莫知所之,於其寢所得一石及竹子,并詩二首。
《齊書》曰:虞愿為晉平太守,海邊有越王石,常隱云霧,相傳云清廉太守乃得見。愿往觀視,清澈無隱蔽。
《南史》曰:到溉山池有奇礓石,長一丈六尺,梁武睹之輸焉,即迎置華林宴居殿前,移石之日,都下傾城縱觀,所謂到公石。
《趙書》曰:劉耀筑建德殿,取土城西,得圓石狀若水碓,其銘曰:"律推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有辛氏造。"議者未之詳,或以為瑞。參軍續(xù)咸曰:"王莽時物。"
《后周書》曰:高琳母嘗祓禊泗濱,遇見一石,光彩朗潤,遂持以歸。是夜夢見一人,衣冠有若仙者,謂其母曰:"夫人向所將來之石,是浮磬之精,能寶持,必生令子。"其母驚寤,便舉體流汗,俄而有妊,及生子,因名琳,字季珉也。
《隋書》曰:帝令江都郡丞王世充發(fā)淮南兵擊劉元進(jìn),有大流星墜於江都,未及地而南逝,磨拂竹木皆有聲,至吳郡而落于地,元進(jìn)惡之,令掘地入二丈,得一石徑丈余。后數(shù)日,失石所在。
《唐書》曰:車騎將軍劉山濤上言,祖龍潛時,數(shù)往來洛郊之莊舍,嘗踐子石,靴跡見於石中,至今猶在。高祖令鑿之,深寸余,其跡逾明,乃止。
又曰:則天時,有人於洛水中得白石數(shù)點赤,詣闕輒進(jìn)諸宰相。詰之,對曰:"此石赤心,所以來進(jìn)。"李昭德叱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豈能盡反耶?"左右皆笑。
又曰:薛元超,道衡孫也,為中書舍人,省有盤石。初,道衡為內(nèi)史侍郎,嘗踞而草制,元超每見此石,未嘗不泫然流涕。
又曰:甘露事敗,王璠舉家無少長皆死。初,璠在浙西繕城壕,役人掘得方石,上有十二字,云"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璠視莫知其旨,京口老人講之曰:"此石非尚書之吉兆也。尚書祖名崟,崟生礎(chǔ),是有石也;礎(chǔ)生尚書,是山石有玉也;尚書之子名瑕休,休,絕也,庸非吉征?"果赤族。
《老子》曰:落落如石。
《列子》曰:昔者,女媧煉五色之石以補天。(《淮南子》又載。)
又曰:趙襄子卒徒十萬狩於山中,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察之人也。
《孫卿子》曰:以桀詐桀,猶有巧拙;以桀詐堯,若卵投石。
又曰:負(fù)石而走赴河,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
《闞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fā)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符子》云:水生石,未有居山而溺者,火生木,未有抱樹而焦者。
《呂氏春秋》曰: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
《淮南子》曰:禹娶涂山化為石,在嵩山下方生啟,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
《畢萬術(shù)》曰:埋石四隅,家無鬼。(取蒼石四枚及桃七枚,以桃弧射之,乃取并埋弓矢四隅,故無鬼殃。)
《抱樸子》曰: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又曰:磁石引針。
又曰:浮磬息音,未別於眾石。
又曰:燒泥為瓦,燔木為炭,蜂窠為蠟,水沫為浮石。
《隋巢子》曰:禹產(chǎn)於<石昆>石,啟生于石。(王昭之云:啟生即母化為石。)
《六韜》曰:武王伐殷,得二大夫而問之曰:"殷國將亡,亦有妖乎?"其一人對曰:"殷國常雨血、雨灰、雨石,小者如雞子,大者如箕。"武王曰:"大哉,妖也!"
樂資《春秋傳》曰:秦始皇使鄭客將入函關(guān),見華山上有素車白馬,疑之鬼神,熟視稍近,問鄭客曰:"安之?"答曰:"之咸陽。"素車上人曰:"吾華山使,愿托一牘書致鎬池君所。子之咸陽,道過鎬池,見一大梓樹,有文石,以款樹,當(dāng)有應(yīng)者,即以書與之。"鄭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樹,果有人來取書。
《吳越春秋》曰:禹案黃帝中經(jīng),見圣人所記曰:"在乎九疑上東南,號曰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盤石,其書金簡玉字。"禹乃退,齋三日,發(fā)石取書。
《荊楚歲時記》曰:張騫尋河源,得一石示東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織女支機石,何至於此?"
《神仙傳》曰:壺公內(nèi)費長房於石室中,頭上有大石方數(shù)丈,以茅繩懸之,諸蛇競齧且斷,長房不移。公撫之曰:"子可教矣。"
又曰:介象,字元則,會稽人。入山求神仙,見谷有石子皆紫色,大如雞子,象取二枚,見一美女被服五采,象叩頭乞長生。女曰:"急送汝手中物還著故處。"象送石還,女授以丹方一首。
《列異傳》曰:豫寧女子戴氏久疾,出見小石曰:"爾有神,能差我疾者,當(dāng)事汝。"夜夢人告之曰:"吾將祐汝。"后漸差,遂為立祠,名石侯祠。
《益部耆舊傳》曰:公孫述時,蜀武檐山石折,任文公曰:"西州智士死,我將死矣。"后三月果卒。
《韓詩外傳》曰:楚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石也,因復(fù)射之,矢摧無跡。(《漢書》載李廣亦如之。)
《文士傳》曰:魏文帝之在東宮也,宴諸文學(xué),酒酣,命甄后拜坐者,坐者咸伏,惟劉楨平仰觀之,太祖以為不敬,送徙隸簿。后太祖乘步輦車乘城,降閱簿作,諸徒咸敬,而楨坐磨石不動。太祖曰:"此非劉楨耶?石如何性?"楨曰:"石出荊山玄巖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內(nèi)秉堅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瑩,氣質(zhì)貞正,稟性自然。"太祖曰:"名豈虛哉!"
《神仙傳》曰:白生者,常煮白石為糧,就白石山居,故號曰白石先生。
《穆天子傳》曰:天子升於采石之山,於是采石鑄以成器于黑水之山。
《三齊略記》曰:始皇作石塘,欲過??慈粘鎏帯r有神人驅(qū)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輒鞭之,皆流血,至今石悉赤。陽城山盡起立,嶷嶷東傾,狀如相隨行。(事具神部。)
盛弘之《荊州記》曰:興安縣水邊有平石,其上有石櫛石履各一具。俗云越王渡溪,脫履墮櫛於此。
郭緣生《跡征記》曰:秦梁,圯名也?;蛟疲厥蓟蕱|巡,弗行舊道,過此水,率百官已下,人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睹所累石,無造作之處也。
《搜神記》曰:常山張顥,為梁相天,新雨后,有鳥如山鵲飛翔入市,人擲之墮地,人爭取,化為圓石,顥椎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石下
《西京雜記》曰:竇太后在家,嘗有白燕銜石大如指,墮后績筐中,后取石剖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不復(fù)開,后為皇后,常并置璽中為天璽。
又曰:五鹿充宗受學(xué)於彌成子,彌成子少時,常有人遇己,授以文石,大如雞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為天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授充宗,充宗復(fù)吞,又為明學(xué)。
又曰:漢武昆明池養(yǎng)魚,往往飛去,后刻石為鯨魚致水中,乃不飛去,每至當(dāng)雨,魚當(dāng)鳴吼。
顧愷之《啟蒙記》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風(fēng)雨則飛如真燕。
《潯陽記》曰:石鏡山東一圓石懸崖,明凈照人,毫細(xì)必察。
《幽明錄》曰:宮亭湖邊傍石間,有石數(shù)枚,形圓若鏡,明可鑒人,謂之石鏡。后人過,以火燎一枚,今不復(fù)明,其人眼遂失明。
庾仲雍《湘州記》曰:應(yīng)陽縣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倫紙臼。
王歆之《南康記》曰:歸美山,山石紅丹,赫若采繪,峨峨秀上,切霄鄰景,名曰女媧石。大風(fēng)雨后,天澄氣靜,聞弦管聲。
《拾遺記》曰:員嶠山東有云石,廣五百里,駁落如錦,扣之片片蓊然云起。
又曰:魏明帝時,太山下有連理文石,高十二丈,狀如枯樹,其文色彪發(fā),似人雕鏤,自下及上皆合百余步,及魏明帝之始,稍覺相近如雙闕也。土石陰類,魏為土德,斯為靈。
《交州記》曰:有浮石山在海中,石虛輕可以磨腳,煮飲之止渴。
《洞冥記》曰:元鼎中,條支國貢馬石以和九轉(zhuǎn)丹。有發(fā)白者,以此石拭之,應(yīng)手而黑。
顧野王《瑞應(yīng)圖》曰:石華者,石生華也。
劉澄之《江州記》曰:興平縣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許丈,石青色,堪為書硯。
《蜀中記》云:隗叔通,棘人也,性至孝。母每食必須江水,通每汲,江中石為之出。今江中有石,號孝子石。
《十洲記》曰:流洲在西海中,上多積石,名為昆吾石,治其石成鐵作劍,光明照洞如水精狀,割玉物如切泥土焉。
《益州記》曰:龍盤山有一石,長四十丈,高五丈,當(dāng)中有戶及扉,若人掩閉。故老相傳玉女房。
石虎《鄴中記》曰:孟津河?xùn)|去鄴城五里,有濟(jì)北郡穀城縣,有穀城山,是黃石公所葬處。有人登此山,見崩土中有文石,石文鮮明?;⑹共扇∫灾螌m殿,又免穀城令,不奏聞故也。
《潯陽記》曰:落星石,在宮亭湖中,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林。
《武昌記》曰:陶太尉廟東有盤龍石,舊傳云,龍盤於此石。
《梁州記》曰:沔陽城溯漢上十五里,有諸葛武侯所鎮(zhèn),在漢水南,背山向水,門前累石以為陣。
《荊州圖經(jīng)》曰:宜都有穴,穴有二大石,相去一丈。俗云,其一為陽石,一為陰石,水旱為災(zāi),鞭陽石則雨,鞭陰石則晴,即廩君石是也。但鞭者不壽,人頗畏之,不肯治也。
《丹陽記》曰:石頭城西有唐頹石,王敦害周伯仁之所。
又曰:湖熟縣,晉惠帝永寧二年,湖中有大石,去渚二百步,浮來登岸,百姓驚觀,咸曰石來。有年果有石冰入揚州。
裴淵《廣州記》曰:甘泉縣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連石相接,無異棟宇。
《安城記》曰:石室中有素石數(shù)斛,狀如雀頭,甘潤虛脆,殆可啖。
曹叔雅《異物志》曰:豫章有石黃白色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熱,以鼎加其上,炊足以熟,冷則灌之。雷煥以問張華,華曰:"然石也。"
《漢官儀》曰:馬伯第登泰山,見石二枚,一是武帝時石,用五車載不能上,因置山中為屋,號五車石;一是刻號記功德,立壇上。
王韶之《始興記》曰:勞口北有逃石,一名靈石。晉永和中,有二飛仙衣冠自來憩,此石旬日乃去之。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郡有青石,上有磨刀斧跡,春夏明凈,秋冬蕪穢,云是雷磨石。
又曰:筑陽粉水口有一石,下不測,出地尺余,圍可三尺,色極青,其上如斫,明可以鑒人,相傳以為隕星??h西有孤石挺出,其下臨潭,或有見根者如竹根。
又曰:樊重母畏雷,為石室避之,悉以石為階砌,今猶存。
又曰:臨賀馮乘縣東五里,有故縣廟,相傳漢淮南王安被誅,其子奔逸來至,一夜忽化為石人,當(dāng)縣門而立。百姓怪而觀之,其迫察者,手足無不瘡爛。
《述異記》曰:鏡湖,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
《輿地志》曰:會稽秦望山,始皇刻石前,有石廣數(shù)丈,云是始皇坐之石,兩邊有方坐八所,云是丞相已下坐石,故今有丞相石之名。
《玄中記》曰: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燋石焉,方三萬里,海水灌之隨盡,故水東流而不盈。
又曰:玉門之西南有一國,國中有山,山上有廟,國人歲歲出石<石替>數(shù)千枚,名為霹靂<石替>,從春雷而<石替>減,至秋<石替>盡。
《鄱陽記》曰:錢倉石,在饒州西一百里,石形如倉囷。昔漁人夜宿石下,忽見石開,窺見石中有錢,取之盈艇而去,因為名。
《郡國志》云:乞子石,在馬湖南岸,東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懷一小石,故僰人乞子於此有驗,因號乞子石。
又曰:思州金雞石,每有雞金色,鳴於石上。
又曰:仙人石,曾有飛仙人飛下此石,一曰仙人床。
又曰:協(xié)州弄棟縣蜻蛉水下有石豬峰,有石豬母子數(shù)十頭。云夷人昔牧於此,豬化為石,今夷人不敢於此牧。
又曰:儋州昌化湖明山,山有二石如人形,云有兄弟二人向海捕魚,因化為石,號曰兄弟石也。
又曰:桂州興安縣有臥石一枚,其形似人,而舉體青黃隱起,俗謂之石神,可以祈雨,小舉則雨小,大舉則雨大。
又曰:桂州興安縣有臥石一枚,其形似人,而舉體青黃隱起,俗謂之石人,可以祈雨,小舉則雨小,大舉則雨大。
又曰:馬嶺山嶠多虺蛇,毒殺人,有冷石可以解之,屑著瘡內(nèi)即活。
又曰:梁州女郎山,張魯女浣衣石上,女便懷孕,魯謂邪淫,乃放之。后生二龍,及女死,將殯,柩車忽騰躍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猶在,謂之女郎山。
又曰:郴州城北七十里有話石山,孤石特竦,仙人於此處談話。
《輿地志》曰:南陵縣有女觀山,俗傳云,昔有婦人,夫官於蜀,屢愆秋期,憂思感傷,登此山騁望,因化為石,如人之形。所牽狗亦為石,今狗形猶存?!恫┪镏尽吩唬蝴X,水鳥也,伏卵時數(shù)入水,卵冷,取礜周圍繞卵以助暖氣。
《華陽國志》曰:汶山有咸石,煎之得鹽。
《異苑》曰:滕放太元初,枕文石臥,忽暴雨,震其所枕,傍人莫不懾,而放微覺有聲。
又曰:永康王曠井上有一洗石,時見赤氣,后有二胡人寄宿,忽求買之。曠怪所以,未及度錢,子婦孫氏睹二黃鳥斗於石上,疾往掩取,變成黃金。胡人不知,索市愈急,既得,撞破內(nèi)止有二鳥處。
劉敬叔《異苑》曰:晉武帝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扣之則鳴。"於是如其言,扣之聲聞數(shù)十里。
《異物志》曰:夷州土無銅鐵,磨礪青石以作弓矢,此石砮楛矢之類。
《物理論》曰:土精為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luò)之生爪牙也。
《博物志》曰:桃林,在弘農(nóng)湖縣休牛之山,有石焉,曰帝臺之基也。五色而文,狀鶉卵焉。
《游名山志》曰:芙蓉渚有聳石,頭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
《山海經(jīng)》曰:燕山,多嬰石。言似玉,有采嬰帶,所謂燕石也。
又曰:錢來之山,多洗石。若澡洗,可以磢去垢也。
《水經(jīng)注》曰:象林郡功曹姓區(qū),有子名連,攻其縣殺令,自號為王。值世亂離,林邑遂立,后乃襲代傳位子孫,三國鼎爭,未有所附。吳有交土,與之鄰接,進(jìn)侵壽泠,以為疆界。自區(qū)連以后,國無文史,失其纂代,世數(shù)難詳,宗胤滅絕,無復(fù)種裔。外孫范熊代立,人情樂推,后熊死,子逸立。有范文,日南西卷縣夷帥雅夷奴也。文為奴時,山邊牧羊,于澗水中得兩鯉魚,隱藏持歸,規(guī)欲私食。郎知檢其魚,文大慚懼,詐云:"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是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鐵,文入山中,就石冶鐵,鍛作兩刀,舉刃向鄣,因咒曰:"鯉魚變化,治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靈神,文當(dāng)治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無神靈。"進(jìn)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dāng)靥J藁。由是人情漸附。今斫石尚在,魚刀猶傳子孫。
又曰:澧水,出武陵充縣,東經(jīng)臨澧、零陽二縣故界,水之南岸,白石雙立,厥狀類人,高各三十丈。周四十丈。故老相傳,言昔充縣尉與零陽尉共論封境,因相傷害,化而為石。
劉義慶《幽明錄》曰:陽羨縣小吏吳龕,有主人在溪南,嘗以一日掘船過水溪,內(nèi)見一五色浮石,取內(nèi)床頭,至夜化成一女子也。
又曰: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參差玄出,上有倚石如二人,象像攘袂相對,俗謂二郡督郵爭界於此。
揚雄《蜀本紀(jì)》曰:秦王獻(xiàn)五美女於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見大蛇入山空中,五丁引蛇,山崩,五女上山化為石。
又曰: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娶以為妻,無幾物故,於成都郭中,葬之以石鏡一枚,徑一丈,高五尺。
鄧析書曰:譬猶拯溺而垂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世說》曰: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yuǎn)赴國難,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而化為石。
《兵書》曰:軍中地生石,將可以久居。
《史記》曰: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雜五行書》曰:婦姑斗爭,取石重十六斤埋門外,即罷。
荀伯子《臨川記》曰:石廩狀似倉廩,其內(nèi)可容千斛,廩口開則歲儉,閉則年豐。
又曰:石龍山有巖,其下有石,形隱起似龍,頭尾長一丈二尺。
《地理記》云:有鱗甲,因號為石龍。
又云:石鼓,在宜黃水邊,狀如鼓形,闊九尺,長一丈四尺四寸。
又云:圓凈如鼓,因以鼓為名焉。
又云:破石高五尺,在宜黃水邊。
又云:有女人水次浣濯,為蛟所牽入石中,經(jīng)數(shù)日雷擊石破,見死蛟及女人尸浮出,因號為破石。
又曰:浮石,其石居汝水中心,或水泛漲,高岸皆沒,此石居然不沒,因以為名之。
又曰:落峭石,去飛猿館一百一十五里,在飛猿水,巍峨嵌空,數(shù)里可望,即謝靈運詩云"朝發(fā)悲猿嶠,暮宿落峭石",是其處也。
《始興記》云:營口東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仞,其狀若臺,故名臺石。又林水出焉。其臺旁有石室,室前盤石上,行列十甕,皆蓋以青盆,悉是銀制。有人過者,但得開觀,不可取之;取之則悶絕若死。封丘之奴竊二枚,為大蛇所害,即不知其自。
《永嘉記》云:永嘉南岸有貼石,乃堯時之神人,以破石推將入惡溪道次,置之溪側(cè),遙望有似張帆,今俗號為張帆溪,與天臺山相接。
又《郡國志》曰:東海信郎神破石為帆,今東海有信郎祠即是。
○丘
《說文》曰:丘,土之高,非人所為。丘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從北,中邦之居在昆侖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象形也。
《詩》曰: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又曰: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
又《詩序》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又《詩》曰: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又曰:綿蠻黃鳥,止于丘隅。
又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禮》曰:太公封于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
又曰:公叔文子升於瑕丘,蘧伯玉從。(二子,衛(wèi)大夫。)文子曰:"樂哉,斯丘也,死則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欲之,則瑗請前。"(利其欲,害人良田也。瑗,伯玉名也。)
又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
《周禮》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專而長。
《傳》曰:車脫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師,敗于崇丘。
《春秋元命苞》曰:堯為天子,季秋下旬夢白帝遺吾烏喙子,其母為扶始昇高丘,睹白帝,上有云虎之狀感己生皋陶。
《春秋說題辭》曰:丘者,墓也。
又曰:丘谷輔氣,元士扶化。
《爾雅》曰:丘一成為敦丘,(成猶重?!吨芏Y》曰:為壇三成。今江東呼地高堆者為敦。舊音頓。)再成銳上為融丘,三成為昆侖丘。(昆侖山三重,形如累三孟。)如乘者,乘丘;(形似乘車。)如渚者,渚丘。(水中小洲為渚。)水潦所止,泥丘。(頂上洿下。)丘方,胡丘。(形四方。)絕高為之京。(人力所作。)非人力為之曰丘。(地自然生。)水潦所還曰將丘。(將者謂丘邊有界,埒水環(huán)繞之。)上正,章丘。(頂平。)澤中有丘,都丘。(在水澤內(nèi)。)當(dāng)涂,梧丘。(涂,道。)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言為道所規(guī)畫。)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涂出其后,昌丘。(道出丘北。)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如覆敦者,敦丘。邐迤,沙丘。左高,咸丘;右高,臨丘;前高,旄丘;后高,陵丘;偏高,阿丘。丘背有丘為負(fù)丘。(中央隆峻,如負(fù)一丘於背上。)右澤,定丘;右陵,泰丘;(宋有泰丘,見《史記》。)如畝,畝丘;(丘有壟界如田。)如陵,陵丘。丘上有丘為宛丘。(今在陳郡陳縣。)陳有宛丘,晉有潛丘,(今在太原晉陽縣。)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壽春。)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二在河北。(說者多以州黎宛營為河南者,潛敦為河北者。案北方稱天下之名丘,恐此諸丘碌碌,未足用當(dāng)之。殆別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詳其名號所在耳。)
《廣雅》曰:小陵曰丘。
又曰:丘上有木為秘丘。
《家語》曰:丘陵為牡,溪谷為牝。
《方言》曰:冢大者謂之丘。
《穆天子傳》曰:天子昇于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郭璞注曰:黃帝巡狩四海,登昆侖山,起宮室於其上。)
又曰:為盛姬謚,曰哀淑卜之丘,天子名之,(為丘作名。)是曰淑人之丘。乙丑,天子?xùn)|征,舍乎五鹿,叔<女坐>(七和切。)且哭,是曰女<女坐>之丘,(因以五鹿名。)丁卯。
《山海經(jīng)》曰: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
《莊子》曰:衛(wèi)靈公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dāng)?shù)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曰:"不憑其子靈公奪而埋之。"夫靈公之為靈,久矣。
《淮南子》曰:堯時有大風(fēng)為民害,乃繳大風(fēng)於青丘之野。(許慎注曰:大風(fēng),大鷙鳥也。)
《文子》曰: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泉塞。
《越絕書》曰:闔閭冢在吳縣昌門外,名曰虎丘。下廣平六十步,水深丈五,銅槨三重,玉鳧之流,扁諸之劍在焉。卒十萬人治之,取土臨湖。葬三日,白虎居上,故號曰虎丘。
東方朔《十洲記》曰:長洲一名青丘,在南辰巳地,地五千里,去岸二十五萬里,上饒山川,又多大樹,樹有二千圍者,一洲之上,專是林木,故一名青丘,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
《齊地記》曰:營丘,在臨淄小城內(nèi),古以為齊室也。丘下周三百余步,高九丈,北廂下隆丈五,造井水深七丈余,井與地平。
伏韜《北征記》曰:博望城內(nèi)有成湯、伊尹、箕子冢,今皆為丘。
《述異記》曰:南海中有軒轅丘,鸞自歌,鳳自舞,古云天之樂也。
《郡國志》曰:濮陽縣本顓頊之城,今謂之帝丘,夏后之代昆吾居之,春秋衛(wèi)遷于帝丘,夢人登昆吾之墟是也。
又曰:濮州初徙陶於乘丘,故縣掘得漆杯二,底內(nèi)有朱書曰"乘丘",既見風(fēng)日,靡然爛碎矣。
《外國圖》曰:員丘之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有赤泉,飲之不老。蕭丘多大風(fēng),無人民,群犬居之。青丘之民食穀,衣野絲,去瑯琊萬三千里。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瑯琊三萬里。
《陳留風(fēng)俗傳》曰:雍丘縣有五陵之丘,以故名縣。
酈善長注《水經(jīng)》曰:沮水西逕楚昭王墓,東對江陵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云,"西接昭丘"是也。
又曰:隋縣有斷蛇丘,隋侯出見大蛇中中斷,因舉而藥之,故謂之?dāng)嗌咔稹?br>
又曰:鞏縣北有山臨河,謂之岑原丘,下有穴,謂之鞏穴,言山潛通淮濟(jì),北達(dá)于河,直穴有渚,謂之鮪渚。
《十道志》云:岑原丘,在縣西北三十三里。
○陵
《釋名》曰:陵,隆也,體隆高也。
《易》曰:天險不可升,地險山川丘陵。
又曰:躋于高陵,三歲不覿。
《詩》曰:窎彼飛隼,率彼中陵。
又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禮》曰: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遠(yuǎn)眺望,可以處臺榭。
《傳》曰:蹇叔送其子曰:"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fēng)雨也。"
《春秋說題辭》曰:陵之為言棱也,輔山成其廣,層棱扶推,益厥長也。
《孝經(jīng)援神契》曰:德至山川丘陵則景云出。(宋均注曰:景云應(yīng)間繹不遍也。)
《爾雅》曰:大阜曰陵。
又曰:東陵<阝凡>,(所陳切。)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陵莫大於加陵,梁莫大於溴梁,墳?zāi)箪逗訅灐V^之八陵。
《穆天子傳》曰:天子?xùn)|游,次於崔梁,曝蠹書于羽陵。
《莊子》曰:盜跖死於東陵之上。
又曰: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孽狐為之祥。
《穆天子傳》曰:天子?xùn)|征,釣于隰水,祭淑人。是日祭,丘為之降。
《呂氏春秋》曰: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貍之患,水泉之濕,此則善矣。
《楊子法言》曰:百川學(xué)海而至於海,丘陵學(xué)山而不至山,是故惡夫住者。
《魏子》曰:堯入百仞之溪,則不照三里,非朦暗,位卑勢下故也。桀、紂昇百丈之陵,能見四海,非照明,位高勢尊故也。
《十洲記》曰:昆侖陵,即昆侖山也。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中國十萬里,有弱水周匝繞山。
《吳錄》曰:張纮言於孫權(quán)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為金陵,秦始皇時望氣,故掘斷連崗,改名秣陵。
《物理論》曰:地者,鎮(zhèn)之以五岳,積之以丘陵。
○阪
《詩》曰:阪有漆,隰有栗。
《爾雅》曰:坡者曰阪。(郭璞注曰:阪,地不平也。)
《史記》曰:漢文帝常從霸陵西馳下峻坂,袁盎攬轡。上曰:"將軍怯也?"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今圣主乘危馳不測之淵,如馬驚車敗,奈高廟何?"上乃止。
《漢書地理志》曰:河?xùn)|蒲坂縣,故曰蒲,秦更名。(應(yīng)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阪。孟康曰:本屬晉,文公以賂秦,秦人還蒲,魏人喜曰,蒲反矣。)
《漢書》曰:王陽為益州,至邛僰,(蒲北切。)坂九折,嘆曰:"奈何以先人之遺體乘此險乎?"遂以病去。及王遵為刺史,至此坂,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耶?"叱其馭驅(qū)之曰:"王陽為孝子,王遵為忠臣。"(應(yīng)劭注曰:阪在嚴(yán)道縣界。)
《漢書西域傳》曰:西域有赤土身熱之坂,上即令人身熱無色,頭痛嘔吐。
《續(xù)漢書地理志》曰:河?xùn)|大陽縣有顛軨坂。
《蜀志》曰:先主至當(dāng)之陽長坂,為曹公所追敗。
王隱《晉書》曰:孫登,楊駿逼迎之,與語不答,賜布袍,登借刀截斷棄門中,大呼曰:"刺斫!刺斫!"卒病死,后人見在貴馬坂。
《穆天子傳》曰:天子南還,昇于長松之坂。(郭璞注曰:坂有長松。)
酈善長注《水經(jīng)》曰:洛水東經(jīng)九曲,其地千里,有九坂之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九阿"是也。
又曰:河水東經(jīng)施門坂北,今成皋西大坂是也。昇陟此坂而東趣成皋城。
《列女后傳》曰:呂榮者,吳郡許昇之妻也。昇為賊所害,榮貞固自守,黃巾賊陳寶欲干穢之,榮執(zhí)節(jié)不聽,寶遂殺榮。是日疾風(fēng)暴雨,雷電晦冥,寶恐懼叩頭謝,葬之而去。糜府君聞榮高行,遣主簿祭之,又出錢助縣為冢於嘉興郭里墟北,名曰義婦坂。
《華陽國志》曰:有牛叩頭坂,馬搏頰坂,其險如此。
《晉太康地記》曰:常山曲陽縣有恒山坂,號飛狐口,上壺關(guān)縣有羊腸坂。
《地理志》曰:函谷東坂,謂之八特坂。
《述征記》曰:黃卷坂者,傍絕澗以昇潼關(guān),長坂十余里,九坂皆迤邐長坂?!稏|京賦》所謂"西阻九阿"者也。
戴延之《西征記》曰:黃坂去終南六十里,少華山西。
任豫《益州記》曰:汶江水,源出玉輪坂下,今屬汶江郡,在郡東北三十里。
《古今地名》曰:冥軨坂,在鹽池東,吳城之北,今之吳板。
《新序》曰:趙簡子上羊腸之坂,群臣皆推車,宗會獨當(dāng)戟行歌。簡子曰:"人臣而侮其主,其罪若何?"宗會曰:"其罪死。君亦聞人君而侮其臣乎?則智者不為謀,辯者不為斗,則其國危乎!"簡子曰:"善!"以宗會為上客。
《郡國志》曰:雍州咸陽縣北十五里長平坂,漢武帝幸甘泉,馳道有蟲覆地,赤如生肝。問東方朔,朔曰:"秦獄地冤氣也。臣聞酒能消愁。"以酒澆之,果銷矣。
○陘
《爾雅》曰:山絕曰陘。(郭璞注曰:連山中斷者也。)
《漢書》曰:趙王成安君陳余聞漢且襲之,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
《穆天子傳》曰:天子北征,乃絕漳水至于钘山之下。(郭璞注曰:即井钘山。今在常山石邑鄉(xiāng)。)
《述征記》曰:燕趙間,凡厥山路,名之曰陘,井陘在常山。
○峽
《水經(jīng)注》曰: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高唐之岨,旦為云,暮為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果如其言,故為立廟,號朝云焉。其間首尾一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盛弘之《荊州記》曰:舊云自二峽取蜀數(shù)千里中,恒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惟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云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為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淥潭,回清到影,絕巘多生檉,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岫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又曰:"南崖有重嶺疊起,最大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fù)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此崖既大,加以江湍縈紆回途,經(jīng)宿猶望見之。行者歌曰:"朝發(fā)黃牛,暮宿黃牛,三日三夜,黃牛如故。"
庾仲雍《荊州記》曰:巴陵,巴陵楚之世有三峽,明月峽、廣德峽、東突峽,即今之巫峽、秭歸峽、歸鄉(xiāng)峽。
袁山松《宜都記》曰:楚之世有三峽,高山重鄣,非日中半夜,不見日月,猿鳴至清,諸山谷傳其響。泠泠不絕也。
王韶之《始興記》曰:宿縣有觀峽,橫巒交枕,絕崖岞崿。護(hù)水口有貞女峽,峽西岸水際有石如人形,高可七尺,狀似女子,是曰貞女。父老相傳,秦世有女?dāng)?shù)人,取螺於此,遇風(fēng)雨晝昏,而一女化為此石。
鄧德明《南康記》曰:雩都峽,其水常自激,通奔如轉(zhuǎn)輪。
《郡國志》曰:南鄉(xiāng)峽,峽西八十里有巴鄉(xiāng)村,善釀酒,故俗稱巴鄉(xiāng)酒也。村旁有溪,溪中多靈壽木焉。
《水經(jīng)注》曰:湞陽觀峽下有廟,世人以為河伯。晉時縣人有使至洛者,使訖將還,忽有一人寄其書云:"吾家在觀前石間,石間懸藤即其處也,但扣藤,自當(dāng)有人取之。"使者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書,并延入水府,衣不沾濡。
又曰:《續(xù)漢書》云:虞詡為武都太守,下辯東三十余里有峽,峽中白水生大石,鄣塞水流,春夏輒嘳溢,敗壞城郭,詡使人燒石,以醋灌之,石皆淬裂,因鐫去焉,遂無泠溺之害。
又曰:涇水東南逕都盧山,山路之中常有如彈箏之聲,行者鼓舞樂而后去,即弦歌之山也。故謂此山峽為彈箏峽。
《隴西記》曰:襄武有錦鏡峽,即黑水所經(jīng),其峽四望,花木明媚,照影於其中,因以稱之也。
《峽程記》曰:瀘、合、遂、蜀四郡,皆峽之郡,自蠻江、梧柏、沱導(dǎo)等江至此,二百八十江會于峽前,次荊門都四百五十灘,即有清水、重峰、胡灘、漢灘、忽雷、閃電、咤灘、瀨灘、狼尾、使君、主簿,皆使君、主簿沉舟之所,遂為名,其他不悉記之。三峽者,即明月峽、仙山峽、廣澤峽,其有瞿塘、滟滪、燕子、屏風(fēng)之類,皆不預(yù)三峽之?dāng)?shù)。
李膺《益州記》曰:廣陽州東七里,水南有遮要二塠石,石東二里至明月峽,峽前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圓孔,形如滿月,因以為名。
○岡
《釋名》曰:岡,亢也,在上言之。
《詩》曰: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又曰: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又曰:謂山蓋高,為岡為陵。
又曰:陟彼岡矣,瞻望兄矣。
《尚書》曰: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爾雅》曰:山脊曰岡。
山謙之《丹陽記》曰:句容縣東三十五里有龍岡,岡頂有沸潭,周回十三丈,聞人聲水便沸動,不聞不涌也。
王韶之《始興記》曰:郡西南有芙蓉岡,高若玉山,鄰枕郊郭,周回連亙四十余里。
又曰:含洭縣白鹿城南有白鹿岡,晉咸和中,郡民張鮑作令著惠,有白鹿游此岡,因以為名。
雷次宗《豫章記》曰:洪井西有鸞岡,舊說洪崖先生乘鸞所憩處也。
顧微《廣州記》曰:四會有金岡,行人往往見金於岡側(cè)。
斐淵《廣州記》曰:城西北五里,連續(xù)大岡,直上百尋,名為粵王冢。吳朝掘覓尉他墓,竟無所見。於天井岡得六玉璽。一小車。州城北有馬鞍岡,秦時瞻氣者言南方有天子氣,始皇發(fā)民鑿破此岡,地中出血,今鑿處猶在。增城縣有云母岡,日出照之晃曜。
《武昌記》曰:城北有岡高數(shù)丈,名曰鳳闕,其處顯敞,昇闕以望川澤,多所遠(yuǎn)瞻。吳黃龍元年,有鳳皇集此岡,故謂之鳳闕。鳳闕南十里有金牛岡,古老相傳,云有金牛出此岡,岡今半崩,坑深數(shù)丈,金牛躍出踐岡邊遺跡猶存。
王妥《安成記》曰:萍鄉(xiāng)西津南五里,山名女岡,天氣將雨,水輒先涌出石門,而有五色玄黃,百姓謂之玉女披衣。
鄧德明《南康記》曰:陳蕃墓在青龍岡,土人傳云,昔有一物龍形,而通身絕青,數(shù)出岡頂及山邊,故言名青龍也。
又曰:贛縣馬脊岡在縣西,形如馬脊,故以為名也。
任端休《江陵記》曰:州城北五十四里,有楚平王冢枝江有班竹岡。又云:平王冢周回數(shù)百步。未知孰是。
《荊州記》曰:零陵郡東南有黃溪,黃溪西有礬石岡。
《衡山記》曰:衡山有曾青岡,出曾青,可合仙藥。有靈壽岡,有靈壽木,周回數(shù)十里。芝草岡,有神芝靈草。
《郡國志》曰:久留岡,昔太守衛(wèi)諷罷郡還京,故老送別,久留此岡。
又曰:顯朝岡,在郁平縣,陸績制渾儀處。
《隋圖經(jīng)》曰:歷陵縣西十里有石子岡,寶山也,而高大,有冢如硯子,世謂之研子冢,是趙簡子冢也。石虎令人發(fā)之,初得炭,深一丈得連木板,厚高八尺,次得流泉水,水色青冷非常。以牛皮為囊,作絞車以汲之,一月而水無極,乃止。筑城繞之,氣成樓闕。
酈元注《水經(jīng)注》曰:蓼水出襄國石井岡,岡上有井大如輪。
《隋區(qū)宇圖志》云:此井光武營軍所鑿,傍有叢荊棘生,皆蟠縈如人手結(jié),云是光武系馬處。
又曰:石勒時天旱,沙門佛圖澄於此岡,掘得一死龍,長丈余,濟(jì)之以水,良久乃蘇。尋祭之,龍騰空而上天,雨即降,因名龍岡。
《鄱陽記》曰:大雷岡在縣東北,后漢雷義,字仲公所居。又有小雷岡,雷煥所居之處。
○巖
《說文》曰:巖者,崖也,山邊謂之崖。
《書》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孔安國注曰:使百官以所夢之形象經(jīng)營求之外野,得之於傅巖之溪。)
《晉書》曰:許詢移居皋屯之巖,常與沙門支遁及謝安石、王羲之等同游往來,今皋屯呼為許度巖。
《齊書》曰:徐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謂之九巖山,后漢龍丘萇隱處也。山多龍須檉柏,望之五采,世呼為婦人巖。
盛弘之《荊州記》曰:平樂縣有山臨水,巖間有兩目如人眼,極大,瞳子白黑分明,名為目巖。
又曰:始興機山東有兩巖,回向鴟尾,石室數(shù)十所,行過者皆聞有金石絲竹之聲。
《南康記》曰:陽道士葬巖室,臨終語弟子等,可送吾尸置彼石室中,巾褐香爐,此外無所須也。葬數(shù)年,尸猶儼然,今舟行者過其山渚,長聞香氣,咸嘆異焉。
《水經(jīng)注》曰:層山石室中有積書卷帙,而世士罕有達(dá)者,因謂之積書巖?!钝蛾栍洝吩唬合銕r在貴溪縣東五里,舊名腥腥巖。昔術(shù)者許旌陽斬蛟於此巖下,因此名焉。又以板塞巖口尋蛟,潛通洪州橫泉井,每至天景澄霽,見水底板木存焉。后人惡其名,遂改焉。
又曰:弋陽嶺上多密巖,元嘉中有人見其巖內(nèi)有三鐵鑊,可容百斛,中生蓮花,他日往尋,不知所在。
○穴
《說文》曰:穴,土室也。
《易》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
《詩》曰:穀則異室,死則同穴。
《禮記月令》曰:季秋之月,蟄蟲在穴內(nèi),皆墐其戶。(墐謂涂閉之也,避殺氣也。)
《史記》曰:司馬遷登會稽山,探禹穴。
范曄《后漢書》曰:光武郭皇后父昌,生后及子況,況遷大鴻臚,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為金穴。
《山海經(jīng)》曰:熊山有穴曰熊穴,恒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若冬啟夏閉,乃必有兵。(郭璞曰:今鄴西有鼓山,上有石鼓象懸蓍山旁。鳴則有軍事,與此穴殊象而同應(yīng)。)
《莊子》曰:越人三世殺其君,王子搜患之,逃於丹穴,越人無君,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承以玉輿。
《淮南子》曰:治鼠穴而壞里閭。
《水經(jīng)注》曰:昔巴蠻有五姓,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眾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中之。又各令乘土船,約浮者當(dāng)以為君,惟務(wù)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
又曰:江陵有駕部口,宋文帝車駕發(fā)江陵至此,黑龍躍出,負(fù)帝乘舟,左右失色,上謂長史王曇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矣,何德以堪之。"故名穴為龍穴焉。
又曰:夏平縣有重山,即列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是神農(nóng)所生處也。
又曰:大洪山,巖嶂皆數(shù)百許仞,入石門,又得鍾乳穴,穴上有素崖立,非人跡所及,穴中多鍾乳,凝膏下垂,望齊冰雪,微津細(xì)液,滴瀝不斷,幽穴潛遠(yuǎn),行者不極。
《風(fēng)土記》曰:太湖山中有洞穴,傍行地中,無所不通,謂之洞庭。
《續(xù)搜神記》曰:長沙醴陵縣有小水,二人乘船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水流,上又深山,有人跡,異之。相謂曰:"可試入水中,看何由爾?"一人便以笠自鄣入穴,穴才容人,行數(shù)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上。
《外國圖》曰:風(fēng)山之首高三百里,春穴方三十里,春風(fēng)自此出也。
又曰: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瑯琊三萬里。
《荊州圖記》曰:盧縣有馬穴山,傍有地道,漢時常有百匹馬出其中,形皆小似滇池馬,今遂名其處曰馬穴。
又曰:縣北九十里有趙屬山,傍有石臺,高十五丈,廣三丈,有穴深一里,內(nèi)甚平整虛寂,謂之仙穴。
《錢塘記》曰:靈隱山有石穴,傍入行十?dāng)?shù)步,有水廣丈余。昔有人采鍾乳見龍跡,聞穴里搔搔有聲出。
《宜都記》曰:佷山縣有文石穴,平居無水,有渴者至,請乞輒得水;戲乞則不得。
又曰:自西陵北行三十里,有石穴名馬穴。嘗有白馬出食,人逐之入穴,潛行出漢中,漢中人失馬,亦嘗出此穴,相去數(shù)里。
《武昌記》曰:蕪菁山有龍穴,其水深闇,少得入者。人采鍾乳,乘火而入,下有水深數(shù)尺,多有蝙蝠來撲火。
《江乘地記》曰:西南二十里木廬山有鍾乳穴。
鄭緝之《東陽記》曰:北山西崖有石床,流水繞灌其側(cè)。又有石田如稻田,云堂里有洞穴,有人常於此采鍾乳,入十余日,糧絕而穴不可窮。
王韶之《神境記》曰:滎陽郡有孤山,直長百余丈,東北有二穴,寥寥然,杳杳然,便是云霞中館矣。
又曰:滎陽郡北三十里有何家?guī)r,傍有一穴,始入幽狹而甚暗,昔有采鍾乳者至此,見有書三卷,竹一枝。
《潯陽記》曰:赤山下有石穴,有人取鍾乳者,經(jīng)宿不知所窮,水恒流出,深處浮乃得過,數(shù)里,輒見有光明,聞里有聲若霹靂。此人遽出,竟無以測遠(yuǎn)近,有仙鼠撲火。
鄧德明《南康記》曰:西南有通天穴,四壁石色似畫,丈六像下有石床,有石子彈丸,聚有一角。
又曰:平固縣西覆笥下有洞穴,穴口可廣五六尺,高五尺余。昔有人采鍾乳,入深為瞑,不得出,遂留住宿,忽聞頭上有篙船之聲。
《北征記》曰:姑熟有井山,有九穴與江通。
《吳郡臨海記》曰:虞縣有穿山,下有洞穴,昔有在海中行者,舉帆從穴中過。
盛弘之《荊州記》曰:宜都佷山縣有山,山有風(fēng)穴,口大數(shù)尺,名為風(fēng)井,夏則風(fēng)出,冬則風(fēng)入。樵人有冬過者,置笠穴口,風(fēng)吸之,經(jīng)月還,涉長陽溪而得其笠,則知溪穴潛通。
《玄中記》曰:蜀郡有青城山,有洞穴分為三孔,西北通昆侖。
《輿地記》曰:太湖中小山名洞庭,絕石巉巖,本惟松柏,山有三穴;東頭北面一穴,不容人;西頭南面一穴亦然,并有清泉流出;西北一穴,傴僂才得入。穴外石盤礴,形勢驚人,穴里如一間堂屋,上高丈余,恒津潤,四壁石色青白,南壁開處,側(cè)肩得入,潛行二道,北通瑯琊,東通武縣,西通長沙巴陵湖。吳大帝使人行三十余里而反,云上聞有浪聲,有大蝙蝠如鳥,拂殺人火,穴中高處,火照不見。穴有鵝管鍾乳,冰寒可得入,春夏不可入。
《郡國志》曰:虔州歸義山,夢水出焉,有石室金色,號為金穴,室內(nèi)常有金鼠出入。
又曰:瓜州常樂縣有風(fēng)穴,恒以大石棧之,若開,暴起風(fēng)連日。
又曰:循州有龍穴,潛通于海,傍于洞庭?!秴嵌假x》云:"目龍川而帶坰。"是此也。
又曰:虢州揚震宅西有龍望原,南崖有太尉公藏書穴,太元初,人入穴見古書二十余卷焉。
《會稽記》曰:郡有禹穴,案《漢書司馬遷傳》云:"上會稽,探禹穴。"又有禹井。
《揚都賦》云:入洞穴,出蒼梧。注云:在零陵,言人從禹穴入,至蒼梧出也
《周地圖記》曰:順政郡丙穴,以其口向,因以為名。沮水經(jīng)穴間而過,或謂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旬,復(fù)有魚長八九尺,或二三日聯(lián)綿從穴出躍,相傳名為嘉魚,即左太沖《蜀都賦》所謂"嘉魚出於丙穴"是也。
《武陵記》曰:鹿山有穴,昔宋元嘉初,武陵溪蠻入射鹿,逐入一石穴,穴才可容人,蠻人入穴,見有梯在其傍,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靄然,行人翱翔,不似戎境。此蠻乃批樹記之,其后尋之,莫知其所處。
谷
《說文》曰:泉通川曰谷。
《易》曰:入于幽谷,三歲不覿,兇。
《詩》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惟葉萋萋。
又曰:惴惴小心,如臨于谷。
又曰: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又曰: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左傳》曰:莫敖縊于荒谷。(盛弘之《荊州記》曰:今竹林是也。)
《爾雅》曰:水注溪曰谷。
《蜀志》曰:谷口,今之斜谷是也。
《唐書》曰:王龜,字大年,性簡淡蕭灑,不樂仕進(jìn),少以詩酒琴書自適,不從科試。京城光福里起第,兄弟同居,斯為宏敞。龜意在人外,倦接朋游,乃于永達(dá)里園林深僻處創(chuàng)書齋,吟嘯其間,目為半隱亭。及侍父起在河中,于中條山谷中起草堂,與山人道士游,朔望一還府第,后人目為郎君谷。
《老子》曰:谷得一以盈,谷無有盈將恐竭。
又曰:江海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谷王。
又曰:知其辱,為天下谷。
《桓子》曰:昔齊桓公入谷,問父老曰:"此何谷?"答曰:"謂臣愚,名為愚公谷。"
《風(fēng)俗通》曰:南陽酈縣有甘泉谷,水甘美,云其山上有菊花,水從山中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三十余家,不復(fù)穿井,仰飲此水,上壽者一百二十,中者百余歲。
《漢武故事》曰:上微行,至于柏谷,宿於逆旅。
劉向《別錄》曰:方士傳言,鄒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而生黍穀。今名黍谷。
《博物志》曰:夏桀之時,為長宮於深谷之中,三旬不出,大風(fēng)揚沙,一夕填此宮谷也。
虞喜《安天論》曰:日月行於飛谷,謂地中也,不聞列星復(fù)流於地;且谷有水,體日為火精,水火不共器,得無傷日之明乎?
《水經(jīng)注》曰:令居庸縣西北,塞外瓦街谷,水文成龍,試擾破之,隨手成龍,畜將飲,皆畏而走。
又曰:敦煌西有馬蹄谷,漢武帝聞大宛有天馬,遣李廣利伐而得之,甚以為奇,故賦《天馬之歌》。
《秦州記》曰:古有神婦,負(fù)土欲塞谷,繩絕墜負(fù)押木,因成二樹,其大數(shù)圍。
《尋陽記》曰:廬山西南有康王谷,又北嶺有劉成谷,天欲雨,輒聞鼓角簫笳之聲。
戴延之《西京記》曰:梓澤去洛城六十里,澤在金谷之中,朝賢所集賦詩,是石崇所居。
《郡國志》曰:武都沮水之西有角弩谷,即蜀將姜維剿五部溪羌之所。
又曰:王喬谷,俗謂太公谷,即王喬所隱處,谷有喬堂,歲常祀之。
《云陽記》曰:龍谷水出云陽宮東南。
又有鄭泉,云漢時鄭樸,字子真,隱於谷中,不屈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師,時人亦因子真所居以為名也。又有冶谷,《封禪書》所謂谷口是也。去云陽宮八十里,出鐵,冶鑄之所,因以為名。入谷便流潦沸騰,飛泉激兩岸,峭壁孤豎,盤橫枕谷口,凜然凝沍,常如八九月中,朱明盛暑,當(dāng)晝暫暄,涼秋曉候,缊袍不暖,所謂寒門也。
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樹,樹北有泉,名曰金泉。按此樹猶存金泉西南百步谷中,今有毛原監(jiān)也。
《十道志》曰:大谷在鞏縣東五里。
張衡《東京賦》曰:孟津達(dá)其后,大谷通其前。陳思王《洛神賦》曰:經(jīng)過大谷。潘岳《閑居賦》曰:張公大谷之梨。皆謂此也。
嶺
《廣州記》曰:有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是也。
《南康記》曰:秦始皇略定揚越,謫戍五方,南守五嶺:第一塞上嶺,即南康大庾嶺是;第二騎田嶺,今桂陽郡臘嶺是;第三都龐嶺,今江華郡永明嶺是;第四甿渚嶺,亦江華郡白芒嶺是;第五越城嶺,即零陵郡南臨源嶺是也。
《談藪》曰:光州西北有一嶺高峻,北臨滄江,齊尚書郎崔挺遷光州,於嶺上欲立觀宇,故老云,北嶺秋夏之際常有暴風(fēng)迅雨,巖石盡落,相傳云是龍道,不可久立。挺曰:"人神相去何遠(yuǎn)之有,虬龍恍忽,豈惟一路乎?"遂營之。數(shù)年果無風(fēng)雨之患。挺還歸,尋為雷風(fēng)所毀,后不能立。
《吳地志》云:南野縣有大庾嶺,通廣州。
《晉太康地志》曰:嶺峻阻,螺轉(zhuǎn)上,逾九磴,二里至頂,下七里,平行十里至亭,一名橫亭,一名塞上嶺。
《建安記》曰:建安縣有禱嶺,與泉州分界,言嶺高,禱而方過。又有飛猿嶺,喬木造天,猿猱之所飛走,故曰飛猿嶺。
《歙州圖經(jīng)》曰:海寧有容嶺,有木石糖,出空樹石罅中,百姓每采之。
又曰:黝縣有墨嶺,上有石如墨色軟膩,士人取以為墨。
又曰:婺源有甘子嶺,此地本無甘樹,惟此忽有一株,因以為名。
《輿地志》曰:東陽畢嶺之下有錢嶺,往往人於此嶺下獲大錢,俗謂之錢嶺。
又曰:贊皇縣有孔子嶺,上有石堂寬博,其石相拒若楹柱,有一石人,象執(zhí)卷之狀。
雷次宗《豫章記》曰:西山中峰最高頂名鶴嶺,即子喬控鶴經(jīng)過之所,壇在鶴嶺之側(cè)。云景鮮美,草木秀潤,異於它山。山側(cè)有土,名控鶴鄉(xiāng)。
○窟
《禮記》曰:古未有宮室,冬居營窟,夏居橧巢也。
《左傳》曰:鄭伯有嗜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曰:"吾公在壑谷。"(壑谷,窟室也。)
《史記》曰:吳公子光之謀王僚也,專諸謂曰:"王僚可殺也。"公子光乃伏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中,專諸擘魚,因以刺王僚,王僚立死。
《戰(zhàn)國策》曰:馮暖謂孟嘗君曰:"兔有三窟,僅得免死,君始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fù)鑿二窟。"乃西游於梁,謂梁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諸侯先迎者,國富兵強。"梁王乃聘以為相,齊王聞之懼,乃請反國。馮暖使請先致祭器,立宗廟於薛。三窟已就,馮暖之力也。
《晉書》曰:王衍用弟澄為荊州,從弟敦為青州,曰:"荊有漢江之固,青有負(fù)海之險,吾留於此,足為三窟。"
王隱《晉書》曰:魏末有孫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無家屬,時人於汲縣北山土窟中得之。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曰:張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亂,隱於秦山,端拱若尸,無琴書之適,不修經(jīng)典,勸教但以至道虛無為宗。其居也,依崇巖幽谷,鑿地為窟室,弟子亦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其教也,以形不以言,弟子受業(yè),觀形而退。
《淮南子》曰:鳥飛反鄉(xiāng),兔走歸窟。
《典略》曰:蘇秦與張儀,始俱學(xué)於齊鬼谷先生,皆通經(jīng)藝百家之言。鬼谷子弟子五百余人,為作窟深二丈,曰:"有能獨下在窟中,說使泣者,則能分人主之地矣。"秦下說之,鬼谷泣下沾衿。秦與儀記一體也。
又曰:董卓雖親愛呂布,然時醉則罵,以刀劍擊之,不中而后止,布恐終被害,乃私與司徒王允及尚書令土孫端謀養(yǎng)死士於窟室。三年四月,天子疾瘳,卓詣宮賀,布先置死士以邀之,卓嚴(yán)駕出,馬躓不肯行,心怪之欲還,布勸使行,到宮門入掖門,死士交戟刺卓墮車,顧布所在,布下馬曰:"有詔。"遂殺之。
《列仙傳》曰:歷陽有彭祖仙窟,請雨輒得也。
《神仙傳》曰:李意其,蜀人,於成都角作一土窟居之,冬夏單衣,發(fā)長剪去之,皆使長五寸,或百日,二百日,三百日不出窟。
《郡國志》曰:相州隆慮山有一洞,去地千仞,俗謂圣人窟,下有小山孤竦,謂之玉女樓仙人臺,亦曰香爐峰也。
又曰:馬邑白道齊坂有土穴出泉,《琴操》謂"飲馬長城窟"也。
《秦州記》曰:河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術(shù)窟,深四十余丈,高四十余丈,中有三佛寺流泉浴池,鑿石作丈六像三百余區(qū);其西二里,則曰時亮窟,高百丈,廣二十丈,深三十丈,亦有泉水,藏古書五卷。(唐術(shù)、時亮,皆古之孝行士也。)
又曰:州圖經(jīng)曰:唐術(shù)窟在郡西龍支谷,彼人亦罕有至者,其窟內(nèi)有物,若似今書卷,因謂之精巖。巖內(nèi)時見神人往還,蓋古仙所居耳。羌胡懼而莫敢近,又謂鬼為唐術(shù),故指此為唐術(shù)窟。
《豫章記》曰:豐城縣有雷孔章掘神劍窟,方廣七八丈。
王韶之《南康記》曰:神源下流百里有峽,兩岸皆高山,峽下數(shù)十里有蛟龍窟,時時有霧氣。耆宿云,此通南康縣,去此穴由百余里。嘗有宿其口者,夜遇暴雨水,器物乃流出,彼此如其然。
○野
《說文》曰:野,郊外也。
《周易》曰: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
又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王弼曰:所以乃能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非二之所能也。是乾之所行也。)
又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
《書》曰: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之野,作《甘誓》。
又曰:大野既潴,東原厎平。
又曰: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zhàn)于鳴條之野。(孔安國曰:地在安邑之西。)
又曰:高宗夢得說,審厥相,旁求于天下,說筑傅巖之野,惟肖。
又曰:王曰:來汝說,臺小子舊學(xué)于甘盤,既乃遁于荒野,入宅於河。(既學(xué)而中廢業(yè),遯居田野河洲也。)
又曰: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復(fù)用。
又曰:武王伐紂,至于牧野,乃誓。
《毛詩》曰:野有死麕,惡無禮也。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
又曰: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
又曰:野有蔓草,零露團(tuán)兮。
又曰: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毛萇曰:喻婦人外成于它家,謂其君子從軍未還,未知死生。)
又曰:蜎蜎者蜀,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鄭玄曰:蜀特行久處桑野似勞苦者。)
《詩》曰: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
又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又曰: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橐鲋剩跃蜖柧?。
又曰: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曰: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又曰: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鄭玄曰:京地眾民所居之野,舍其賓旅。言其所當(dāng)言語也。)
又曰:駉駉牧馬,在坰之野。
《韓詩外傳》曰: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婦人哭甚哀,問之。婦人曰:"向刈薪亡吾蓍簪,是以哀也。非傷亡簪,其不忘故也。"
《禮記》曰:季春之月,命司空曰:時雨將降,下水上騰,循行國邑,周視原野,修利隄防。
又曰:舜勤眾事而野死,鯀鄣洪水而殛死。
《周禮》曰: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而辯其邦國都鄙之?dāng)?shù),制其畿疆而溝封之,設(shè)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與其野。(壝,壇與堳埒也。)
又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
又曰: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野荒民散則削之。
又曰:甸師掌共野果蓏之薦。
又曰:遂人掌邦之野,凡事致野役,而師田作野民,帥而至,掌其政治禁令。凡國祭祀,共野牲,令野職。凡賓客,令修野道而委積。(委積于廬宿市。)經(jīng)田野,造縣鄙形體之法,皆有地域溝樹之使,入野職野賦于王府。
又曰:野廬氏掌達(dá)國道路,至于四畿,此國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樹。
又曰:大司寇之職,以五刑糾萬民,一曰野刑,上功糾力。(刑亦法也。功,農(nóng)功。力,勤力。)
又曰:縣士掌野,各掌其縣之民數(shù),糾其戒令而聽其獄訟。
《左傳》曰:辛有適伊川,見被發(fā)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
又曰:鄭伯享趙孟于垂隴,伯有賦《鶉之賁賁》。趙孟曰:"床第之言不逾閾,況在野乎?非使人之所敢聞。"
又曰:崔氏之亂,申鮮虞仆賃於野,以喪莊公。楚人召之,遂如楚為右尹。
又曰: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禆諶能謀,謀於野則獲,謀於邑則否。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產(chǎn)乃令禆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斷之。
又曰:鴝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
又曰:齊悼公使朱毛遷安孺子於駘,不至,殺諸野幕之下。
《爾雅》曰:邑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
《春秋合成圖》曰:堯母慶都,蓋天帝之女,生於斗維之野,當(dāng)三河?xùn)|南,天大雷電,有血流潤大石之中,生慶都。
《管子》曰:萬乘之國,兵不可以無主,地博大,野不可以無夫,野無夫,則無蓄積。(野無田夫,則人墮本業(yè),故無蓄積。)
又曰:行其田野,視其耕耘,計其農(nóng)事,而饑飽之國可知也。其耕之不深,耘之不謹(jǐn),地宜不任,草田多穢,耕者不必肥,荒者不必墝,其野草田多而辟田少者,雖不水旱,饑國之野。
《淮南子》曰:孔子行於東野,馬食農(nóng)夫之稼,野人怒取其馬而擊之。使子貢往說之,畢辭而弗能得;乃使馬圉往說之,野人大喜,解馬而與之。
又曰:上游乎霄雿之野,下出乎無垠鄂之門。(高誘注曰:霄雿,高峻之貌也。垠鄂,無形之貌也。霄讀縓綃,讀若翟氏之翟也。)
《國語》曰:臼季使舍於冀野,(賈逵曰:臼季,晉臣。冀野,晉地。)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賓。從而問之,曰:"冀芮之子也"與之歸。
《家語》曰:叔孫氏之車士曰鉏商,(車士,將車者,商子姓也。鉏商名也。)采薪於大野,獲麟焉,折前左足,載歸。叔孫以為不祥,棄郭外。告孔子曰:"麕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曰:"麟也。孰為來哉?孰為來哉?"
《呂氏春秋》曰:禹東至槫之地,青差之野。(高誘曰:青差,東方之野也。)
《帝王世紀(jì)》曰:黃帝與神農(nóng)氏戰(zhàn)於阪泉之野。
又曰:炎帝殺蚩尤於中冀,名其地曰絕轡之野。
又曰:湯時大旱,殷史卜曰:"當(dāng)以人禱。"湯曰:"吾所為謂自當(dāng)之。"遂齋戒,剪發(fā)斷爪,已為牲,禱於桑林之野,告於上天已而雨大至。
又曰:棄恤民勤稼,蓋封地方百里,巡教天下,死於黑水之間,潢渚之野。
又曰:秦自非子受封,至昭王滅周之歲在大梁,前后七遷,皆在《禹貢》雍州之域,荊山終南敦物之野,東井輿鬼之分,鶉火之次也。
焦贛《易林》曰:舜升大禹石夷之野,征詣王庭,拜治水土。
又曰:多載重負(fù),捐棄於野,徒勞但苦,顧無誰予。
《水經(jīng)注》曰:自朝歌以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據(jù)皋跨澤,悉坶野矣。
○郊
《說文》曰:距國百里曰郊。
《爾雅》曰:邑外曰郊。
《易》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又曰:同人于郊,無祗悔。
《詩》曰: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又曰:逝將去汝,適彼樂郊。
《禮記月令》曰:立春之日,天子親率公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又曰: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粢盛;王后蠶於北郊,以共純服。諸侯耕於東郊,亦以共粢盛;夫人蠶於北郊,以共冕服。
又曰:因吉土以饗帝於郊。
《周禮》曰:閭師,掌國中及四郊之民,六畜之?dāng)?shù),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時征其賦。
又曰:正歲帥其屬而慮禁令于國及郊野。(去國百里為郊,郊外曰野。)
又曰:小宗伯之職,掌建國之神位,若大甸,則帥有司而馌獸于郊。(有司,大司馬之屬,馌,饋也。以禽饋四方之神于郊。)
《漢書》曰:王莽天鳳四年八月,莽親之南郊鑄作威斗,其日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
《老子》曰: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陸
《釋名》曰:高平曰陸,陸,漉也,川流漉而去也。
《說文》曰:陸,高平地也。
《周易》曰:鴻漸于陸,夫征不復(fù),婦孕不育,兇,利御寇。(王弼曰:陸,高之頂也。進(jìn)而之陸與四相得,不能復(fù)反者也。)
又曰: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易坤靈圖》曰:圣人受命,瑞應(yīng)見於河,瑞應(yīng)之至,圣人殺龍,龍不可殺,皆感氣也。君子得眾人之助,瑞應(yīng)先見於陸,瑞應(yīng)之至,君子殺蛇,蛇不如龍,陸不如河。
焦贛《易林》曰:山?jīng)]丘浮,陸為水魚,燕雀無巢,民無室廬。
又曰:鳧池水廉,高陸為海,江河橫流,魚鱉成市。
《尚書》曰:恒衛(wèi)既從,大陸既作。(孔安國曰:二水已治,從其故道,大陸之地已可耕作也。)
《毛詩》曰:考盤在陸,碩人之軸。
又曰:鴻飛遵陸,公歸不復(fù),於女信宿。(毛萇曰:陸非鴻所宜處也。)
《周禮》曰: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圣人之作。
《樂動聲儀》曰:土肥饒原陸?yīng)M隘,斯生奢侈之俗也。
《漢書》曰:禹陸行載車。
又曰:秦地有鄠杜竹林,號曰陸海。
又曰:鄒陽奏書吳王曰:"高皇帝水攻則章邯以亡其城,陸擊則荊王以失其地。"
《魏名臣奏》曰:執(zhí)金吾龐延奏:其山居林澤,有火耕畬種,而平地平陸,雖有往古耒耜區(qū)種之法,就其收者,適可蔬食,不足實食也。
《關(guān)令內(nèi)傳》曰:關(guān)令尹喜生時,其家堂陸地自生蓮華,光色鮮盛。
《文子》曰:卻走馬以糞,車軌不接於遠(yuǎn)方之外,是謂坐馳陸汎。
《老子》曰:蓋聞善攝生者,(河上公曰:攝,養(yǎng)也。)陸行不遇兕虎,(自然遠(yuǎn)避,害不干也。)入軍不被甲兵。
《莊子》曰:泉涸,魚相與處陸,相煦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王充《論衡》曰: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然則儒生所謂陸沉者也。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曰:荊鱉令死亡隨水上,荊人求之不得也。鱉令至岷山下邑,起見蜀望帝,帝使鱉令鑿巫山,然后蜀得陸處。望帝自以德不如,以國禪與鱉令,為蜀王,號曰開明。
《傅子》曰:堯遭洪水而貴陸,湯大旱而重水。
又曰:陸田懸命於天,人力雖修,茍水旱不時,則一年之功棄矣。
《六韜》曰:天下之人陸沉於殷久矣。
傅咸《扇賦》曰:水不策驥,陸不乘舟,世無為而俎豆設(shè),時有虞而干戈修。
夏侯湛《春可樂》曰:春可樂兮,樂崇陸之可娛,登夷岡以迥眺兮,超矯駕乎山嵎。
又《秋可哀》曰:秋可哀兮,哀南畝之窮荒,既采蕭於大陸兮,又刈蘭乎崇岡。
又《梁田賦》曰:嬉於夷寧之廣陸,步于大野之長京。察田疇之疆畔兮,觀游雉之逸形。
○京
《說文》曰:京,人所為絕高丘也。
《毛詩》曰:升彼墟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毛萇曰:京,高丘也。)
又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
又曰: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彼高岡,無矢我陵。
《爾雅》曰:丘之高絕者曰京。
張揖《廣雅》曰:四起曰京。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曰:京謂非人力所能成,天地性自然也。京師義亦取此。
○阿
《說文》曰:大陵曰阿,一曰,阿,曲阜也。
《毛詩》曰:無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鄭玄曰:文王侵阮國,阮之兵無敢當(dāng)其陵與阿,并無敢飲於泉及池者也。)
又曰:有卷者阿,飄風(fēng)自南。(毛萇曰:惡人被化而消,猶飄風(fēng)之入曲阿也。)愷悌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
又曰: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或降於阿,或飲于池。
又曰:陟彼中阿,丘言采其{亡蟲。}
又曰:考盤在阿,碩人之薖。
又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又曰:綿蠻黃鳥,止于丘阿。
張揖《廣雅》曰:曲陵曰阿。
《史記》曰:黃帝披山通道,而邑于涿鹿之阿。
《帝王世紀(jì)》曰:蚩尤氏強,與榆岡爭王於涿鹿之阿。
《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升于九阿。(郭璞曰:今新安縣十里九坂也。)
嵇康《圣賢高士傳贊》曰:許由養(yǎng)神,宅于箕阿。德真體全,擇日登遐。
樂資《春秋后傳》曰:阿房宮未成,成更欲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旁,故天下謂之阿房宮。
《漢武內(nèi)傳》曰:西王母令侍女歌云:"仰上升絳庭,下游日窟阿。顧盼八落外,遠(yuǎn)指九空記。"
董覽《吳地志》曰:曲阿,秦時名云陽。太史云東南有天子氣,在云陽之間,故鑿北岡令曲而阿,因名曲阿。
桓寬《鹽鐵論》曰:晉有河華九阿而奪於六卿,齊有泰山巨海而脅於田常。
孫楚《王驃騎誄》曰:逍遙芒阿,闔門下帷,精研六藝,采賾鉤微。
湛方生詩曰:發(fā)鞍踞平陸,秣馬青山阿。濁酒炙沽魚,鼎食何必過。
袁宏《采菊詩》曰:息足回阿,圍坐長林。披榛即澗,藉草依陰。
酈炎詩曰:靈芝生河洲,動搖困洪波。秋蘭榮何晚,嚴(yán)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殖太山阿。
摯虞《遷宅誥》曰:惟太始三年九月上旬,涉自洛川,周于原阿,乃卜昌水東,黃水西,背山面隰惟此良。
陸機《逸民賦》曰:相荒土而卜居兮,度山阿而考室。
又《緩齊歌行》曰:遨仙聚靈族,高宴會城阿;長風(fēng)萬里舉,慶云郁嵯峨。
○峴
《從征記》曰:青峴沙峴,一名小峴,木多櫨杏。
《續(xù)述征記》曰:菟頭峴,雖無峭崄,然連林修坂數(shù)十里,中行者固亦密勿矣。
伏琛《齊地記》曰:萊蕪谷有銅冶峴,古鑄銅處。朱虛城西有山峴遠(yuǎn)而峻,今名半車峴。
白淵之《齊道記》曰:黃丘北十里有鸑鷟峴,下帶長澗,東北流經(jīng)牛山,山去此水八十余里。今號曰牛頭水,是齊景公所登而嘆處。
劉楨《京口記》曰:去城九十里有白在峴。
《江乘地記》曰:城東四十五里竹里山,王途所經(jīng),途甚傾險,行者號為翻車峴也。
《武昌記》曰:城東南有金牛岡,岡西有石鼓峴,上有三石鼓,鼓鳴天必雨。
○隴
《方言》曰:秦晉之間,冢謂之隴。
《說文》曰:隴,天水大坂也。
《廣志》曰:泳沙在玉門關(guān)外,東西數(shù)百里,有三斷,名曰三隴也。
《三秦記》曰:隴西關(guān),其坂九回,不知高幾里,欲上者,七日乃越。高處可容百余家,下處數(shù)十萬戶,上有清水四注。俗歌曰:"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去長安千里,望秦川如帶。又關(guān)中人上隴者,還望故鄉(xiāng)悲思而歌,則有絕死者。
《秦州記》曰:隴西郡東一百六十里,得隴山,南北亙接,不知遠(yuǎn)近,東西廣百八十里,其高處可三四里,登此嶺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茫然,墟宇桑梓與云霞一色。東人西役,升此而顧瞻者,無不悲思。其上有懸?guī)r吐霤,於嶺中淵停,名曰萬石淵,溢流散下,皆注於渭,故北人升此而歌。
《始興記》曰:盧水合武水甚險,名曰新隴,有太守周昕廟,即始開此隴者。行者放雞散米以祈福,而忌著濕衣入廟。
○堆
《爾雅》郭璞注曰:江東呼地高堆者為敦。
《說文》曰:阜,小阜也。
又曰:巴蜀山岸脅之堆傍欲落者曰氏,氏崩聲聞數(shù)百里。
《漢書》曰:揚雄上書曰:"往者圖西域,豈為康居、烏孫,逾白堆而寇西邊哉?乃以制匈奴也。"(堆形如土龍,無頭尾,高者二三丈。)
《水經(jīng)注》曰:緱氏山,仙者昇焉,言王子晉控鶴斯阜,靈王望而不得近,舉手謝而去。其處得遺屣焉,俗謂為父堆。
又曰:函關(guān)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fēng)陵,戴延之所謂風(fēng)堆者也。
又曰:瞿堆南絕壁峭峙,孤險云高,望之形若覆唾壺,高二十馀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開山圖》謂之仇夷,所謂積石嵯峨,嵚岑隱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頃,煮土成鹽,因以百頃為號。山上豐水泉,所謂清泉涌沸,潤氣上流者也。漢武帝元符六年開以為武都郡,天地大澤在西,故以都為目矣。
《長安圖》曰:高望堆,在延興門南八里。
潘岳《西征賦》曰:憑高望之陽隈。
《梁州記》曰:南鄭城溯漢上五十里,水邊有漢武堆,漢武嘗游此,以為釣臺,后人睹其崇基,謂之漢武堆。
《述異記》曰:當(dāng)陽縣南有龍川鳳川,云漢武時八龍五鳳嘗游于此,亦呼為五鳳堆。
《安定圖經(jīng)》曰:振履堆者,故老云夸父逐日,振履於此,故名之。
○墟
《說文》曰:墟,大丘也,昆侖謂之墟。
《史記》曰:成王伐管、蔡,以殷馀人封康叔為衛(wèi)君,居故商墟。
《漢書》曰:元城郭東有五鹿之墟,即沙麓之地也。
《越絕書》曰:千里墟者,闔廬以鑄干將劍處。
又曰:吳門外雞坡墟,故吳王所畜雞處也。
《新序》曰:齊桓公出見遺墟,問諸野人。野人曰:"是虢公之墟。"公曰:"虢氏何為亡?"對曰:"善不能行,惡不能去,所以為墟矣。"
《風(fēng)俗通》曰:謹(jǐn)案《尚書》,舜生姚墟。
又曰:姚墟在濟(jì)陰城陽縣,帝顓頊之墟,閼伯之墟是也。
○培塿
《說文》曰:附婁,小土山也。
《左傳》曰:培塿無松柏。
《方言》曰:冢,秦晉之間謂之培塿。
《墨子》曰:培塿之側(cè),則生松柏,民衣焉,食焉,家焉,死焉,地終不責(zé)德,故以為仁。
《風(fēng)俗通》曰:培塿者,即阜之類也。今齊魯之間,田中小高者,名之為培塿矣。
○林
《說文》曰:平土有叢木曰林。
《釋名》曰:林,森也,森森然也。
《爾雅》曰:野外謂之林。
《易》曰: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
焦贛《易林》曰:山林麓藪,非人所處。鳥獸無禮,使我心苦。
《詩》曰: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又曰:林有樸蔌,野有死鹿,白茅純束。
又曰: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又曰:窎彼晨風(fēng),郁彼北林。(毛萇曰:北林名也。招賢人往從之,使疾之如晨風(fēng)之飛入北林。)
又曰:有鹙在梁,有鶴在林。(鄭玄曰:鹙之性貪惡而反在梁,鶴潔白而反在林也。)
又曰:厥初生民,時惟姜嫄,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寘之隘巷,羊牛腓字之。(毛萇曰:寘,置也。腓,辟也。字,愛也。鄭玄曰:姜嫄置后稷羊牛之徑,亦以為異也。)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置之平林,又為人所收取也。)
又曰:贍彼中林,甡甡其鹿。(曰:視彼中林其鹿相輩偶。甡甡,眾多。今朝廷群臣皆相欺,皆言其鹿之不如也。)
又曰:翩彼飛鸮,集於泮林,食我桑椹,懷我好音。(鄭玄曰:鸮惡鳴之鳥,止於泮水之木,食桑椹。改其鳴,歸就我善音,喻人感于恩則化之。)
《禮》曰: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又曰:林藪川澤,有能取蔬食野虞教導(dǎo)之。
又曰:林麓川澤,以時入而不禁。
蔡邕《月令章句》曰:叢木曰林,受眾流注曰海。
《周禮》曰: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
又曰: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其林麓而賞罰之。(鄭玄曰:平其守者,平其地,各守林麓之部分。)
又曰: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剝陰木而水之。(鄭玄曰:刊,剝也。生山南為陽木,生山北為陰木?;鹬?,則使其肄不生。)
又鄭注曰:竹木曰林。
《大戴禮》曰:高山多林,虎豹蕃孕焉;深泉大川,魚龍交焉。
《左傳》曰:楚薳掩為司馬,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牧隰皋。
楊方《五經(jīng)鉤深》曰:夫鳥游曠澤之地,而比翮者萬群;虎居繁林之藪,而接豪者千數(shù)。
又曰:夫霜樹落葉而鴻雁南飛,桃林披華而玄鳥入宇。
《家語》曰: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史記》曰:殷紂厚賦稅,實鹿臺錢,盈鉅橋粟,廣沙丘苑臺。大戲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
又曰:稷母姜嫄,見巨人跡,心忻踐之,而身動如孕胎,居期生子,棄之隘巷,馬牛不踐;徙之林中,會山林多人;遷之渠中冰上,鳥以翼覆薦之。
又曰:單于秋馬肥,大會蹛林,課校人畜。
又曰:神龜在江南嘉林中。嘉林者,無鳥獸,無毒蟲,火所不及,斧所不至。
《帝王世記》曰:桀為肉山脯林,以酒為池,使可運舟。
《漢書》曰:草木未落,斧不入於山林;豺獺未祭,罟網(wǎng)不布於野澤。
又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返;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
《后漢書》曰:法雄為南郡太守,移書屬縣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猶人民之居城市。"
張瑩《漢南記》曰:樊重家素富,田至三百頃,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桑漆魚池,閉門成市。
《魏志》曰:曹植上疏曰:"東有覆敗之軍,西有殪沒之將,至使蜂蛤浮翔於淮泗,鼲鼬喧嘩於林木。"
臧榮緒《晉書》曰:郄詵為雍州刺史,帝於東臺餞之,問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世祖笑。侍中奏免詵,誥曰:"吾與之戲耳。"
又曰:華譚移前松滋令袁甫曰:"枯澤非應(yīng)龍之泉,平林非鸞鳳之窟。"
又曰:王戎少阮籍二十馀年,相得如時輩,遂為竹林之游。
《晉書》曰:劉伶與阮籍、嵇康相遇,忻然神解,便攜手入林。
又曰:嵇康以高契難期,每思郢質(zhì),所與神交者,惟阮籍、山濤,遂為竹林之游,預(yù)其流者,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干寶《晉紀(jì)》曰:初,管輅過母丘氏墓下,倚樹哀吟,精神不樂,林木雖茂,無形可交,碑誄雖美,無后可守。
《后魏書》曰:魏之先,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自后南遷,其地隔遠(yuǎn),遣中書侍郎李敞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斬樺木立之,以置牲體而還。后所立樺木生殖成林,其民益神之,咸謂魏國感靈祗之應(yīng)也。
又曰:太祖道武帝,以建國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於參合坡北,明年有榆生于傾胞之坎,后遂成林。
又曰:葬昭成皇帝於金陵,營梓宮,木梯盡生成林。
顧愷之《啟蒙記》曰:泛林鼓于浪巔。注:西北海有泛林,或方三百里,或方百里,皆生海中浮土上,樹根隨浪鼓動。
《山海經(jīng)》曰:桃林方三百里,在昆侖南夸父山北。
又曰:夸父逐日走,渴,飲河不足,道渴死,其杖化為鄧林。
山謙之《吳興記》曰:於潛縣北有天目山,山上眾木甚美非常,因名翔鳳林。
盛弘之《荊州記》曰:宅上山頂有玉女冢,瑩墳整固,上有喬木叢生,名為女貞林,常有白猿棲游,哀鳴清絕。
又曰:江陵縣東一百里有綠林山,茂林蓊郁,襄陽大路經(jīng)由其西,所謂當(dāng)陽之綠林也。
伍瑞休《江陵記》曰:城西北六十里有大林?!洞呵铩肤斘墓瓿嚕智制湮?,至于阜山,師于大林,即此城也。
又曰:州城東北十二里有曹公林,相傳云,建安十三年,曹操躡劉備于當(dāng)陽長坂,回師頓此林,因謂之曹公林。
任豫《益州記》曰:廣平有石紐林,禹生處也,地方百許里,今人猶不敢居止。
《外國圖》曰:桂林地多林木,無平土,眾猴居之,無人民,去九疑四萬里,龜林地險,無平土,眾龜居之。
應(yīng)邵《風(fēng)俗通》曰:配林在太山西南五六里,今樹木蓋不足言。
劉義慶《世說》曰: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莊子》曰:孔子游乎緇帷之林,坐杏壇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曲未半,漁父下船來。
《國語》曰: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
《越絕書》曰:麻林者,越王種麻于此,以為弩弦,故名麻林。
○麓
《說文》曰:林屬於山曰麓。一曰麓者,守山林吏也。
《左傳》:僖公十四年,沙麓崩。
《書·鴻范五行傳》曰:沙麓者,山名也。
《詩·文王篇旱麓章》曰:瞻彼旱麓。(山足曰麓。)
《禮記》曰:林麓川澤,以時入而不禁。
《漢書》曰:王翁孺徙魏郡元城,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時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雌,陽為雄,土火相乘,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興。今王翁孺徙其地,日月當(dāng)之。"翁孺生禁,禁生元后。
《漢書》應(yīng)劭注曰:麓,林之大者。
《風(fēng)俗通》曰:《尚書》云:"堯禪舜,納于大麓。"麓,林屬于山者也。
○原
《釋名》曰:原,元也,如元氣廣大也。
《書》曰:既修太原,至于岳陽。(孔安國曰:高平曰原。太原今以為郡。)
又曰: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孔安國曰:東原致功而平,言可耕也。)
又曰:若火之燎于原,弗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詩》曰: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鄭玄曰:文王自知德威謀居善,言岐之南渭水側(cè),為萬國所向,作民之君。)
又曰:篤公劉,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鄭玄曰:公劉之相此原以居民,而無長嘆者也。)
又曰:鹡鸰在原,兄弟急難。
又曰:原隰膴膴,堇荼如飴。
又曰:皇皇者華,于彼原隰。
又曰: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又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又曰:原隰既平,泉流既清。
《周禮》曰:原師,辯原隰之名。
又曰:大司徒之職,辯五地之物生,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裸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
《禮》曰:孟夏之月,天子始命野虞出行田原,而勸民也。
又曰:圣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
《傳》曰:晉侯蒐於清原,作五軍以御狄也。
又曰:晉魏絳曰:"昔辛甲之為太史,命百官官箴王闕,於《虞人之箴》曰:在帝夷羿,冒于原獸,用不恢于夏家,獸臣司原,敢告仆夫。"
又曰:晉侯、宋公、齊國歸父,秦小子慭,次于城濮,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莓莓,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子犯曰:"戰(zhàn)也。戰(zhàn)而捷必得志於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zé)o害也。"
《春秋說題辭》曰:原,端也,平而有度也。(宋均曰:度,若則也。)
《公羊傳》曰:上平曰原。
《穀梁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
《國語》曰:溫之會,晉人執(zhí)衛(wèi)成公歸之于周,使醫(yī)鴆之不死,醫(yī)亦不誅。臧文仲言於僖公曰:"刑大者陳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無隱也。今晉人鴆衛(wèi)侯不死,亦不討其使者,諱而惡之,有諸侯之請,必免之。"
《爾雅》曰:廣平曰原。
又曰:可食者曰原。(郭璞曰:可食,謂種穀給食也。犍為舍人曰:廣平謂士寬博而平。)
《史記封禪書》曰:秦文公作鄜畤,靈公作吳陽上畤,宣公又作密下畤,蓋三畤在此原,故號三畤原。
臧榮緒《晉書》曰:宣帝鎮(zhèn)關(guān)中,諸葛亮攻郿,據(jù)渭水南五丈原,帝御之,對壘相持百馀日,俄而亮卒。
《唐書》曰:高祖校獵于華池之萬壽原,白鹿見,高祖親御弧矢,射而獲之。
《郡國志》曰:韓馮翊有原,按《詩》曰:"有倬其道,韓侯受命。"是此原也。
又《古今地名》云:韓武子食菜於韓原,亦秦晉戰(zhàn)於此地,即獲杜回,又秦獲晉惠侯以歸之處。
裴景仁《符書》曰:符健皇始五年,鳳皇降滑濱社稷南原,三日而去。
崔鴻《前秦錄》曰:丞相符雄,與桓溫戰(zhàn)白鹿原,晉師敗績。
又曰:符健攻張琚于宜秋,還登石安原而嘆曰:"美哉,斯原也!"悵然有終焉之意。
又曰:晉梁州刺史司馬勛率步騎三萬,自漢中入秦川,符健拒之五丈原,勛敗還。
潘岳《關(guān)中記》曰:周文王葬於畢,長安東南有原名曰畢原。
又曰:驪山有白鹿原,周平王時,白鹿出此原,故名之。
又曰:宣帝少依許氏,長於杜縣,樂之。后葬於南原,立廟于曲池之北亭,曰樂游原。
《辛氏三秦記》曰:長安城北有平原,數(shù)百里無山川湖水,民井汲巢居,井深五十丈。有伯夷墓,人食薇可常食,或云夷、叔食之三年,顏色如故。
戴延之《西征記》曰:河?xùn)|鹽地東吳坂,登七山原,每登一原,輒峭起五六里,原上平廣,不知其極。
周處《風(fēng)土記》曰:陽羨邑者,蓋吳郡之名境,原則平坦,高阜岡若伏龍也。
○隰
《釋名》曰:隰,蟄也,蟄,濕意也。
《說文》曰:隰,坂下濕也。
《春秋說題辭》曰:下濕白隰,隰者濕也,下而澤也。
《尚書大傳》曰:下而平者謂之隰,隰之言猶濕也。
《詩》曰: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毛萇曰:泮,陂也。)
又曰:山有扶蘇,隰有荷花。
又曰:山有漆,隰有栗。
又曰:山有榛,隰有苓。(毛萇曰:苓,大苦也。)
又曰:山有苞櫟,隰有六駁。(鄭玄曰:山之有櫟,隰之有不駁,皆其所宜。)
又曰:隰桑有阿,其葉有儺。(鄭玄曰:隰中之桑茂盛,喻君子不用而野處也。)
《禮》曰:孟春之月,天子祈穀于上帝,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導(dǎo)民,必躬親之。
又曰:季夏行秋令,則丘隰水潦,禾稼不熟。
《傳》曰:晉曲沃武公伐翼,逐翼侯于汾隰,驂絓而止,夜獲之,及欒共叔。
又曰:楚薳掩為司馬,書土田,度山林,鳩藪澤,牧隰皋。
○水上
《釋名》曰:水,準(zhǔn)也,平準(zhǔn)物也。(《廣雅》同。)天下大水四,謂之四瀆,江、河、淮、濟(jì)也。瀆,獨出其所而入海也。
《易》曰:坎為水,潤萬物者,莫潤于水。
又曰:水洊至習(xí)坎。
又曰:水流濕。
《書》曰:水曰潤下,潤下作咸。
又曰: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尚書大傳》曰:非水無以準(zhǔn)萬里之平,非人無以通遠(yuǎn)道重任也。
《詩》曰:相彼泉水,載清載濁。
又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又曰:濟(jì)有深涉,(渡也。)深則厲,淺則揭。有彌濟(jì)盈,濟(jì)盈不濡軌。(盈宜濡不以濡,喻淫亂犯禮者也。)
又曰: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
又曰: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又曰:瀏其清矣,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溱與洧,方煥渙兮。
又曰:揚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
又曰:泌之洋洋,可以療饑。(言樂道也。)
《禮》曰: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又曰:水之於人,親而不尊。
又曰:水為無當(dāng)於五色,五色不得不彰。
又曰:祭宗廟,水曰清滌。
又曰:水煩則魚鱉不大。
又曰:小人溺於水,君子溺于口。夫水近於人而易以溺人。
《周禮》曰:水有時以凝。
《傳》曰:共工氏以水紀(jì),故為水師而水名。
又曰: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又曰:鄭子產(chǎn)謂子太叔曰:"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火烈,人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為難也。"
《春秋元命苞》曰:水之為言演也,陰化淖濡流施潛行也。故其立字,兩人交一以中出者為水,一者數(shù)之始,兩人譬男女,言陰陽交,物以一起也。
《論語》曰:智者樂水。
又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爾雅》曰:水別流曰派,風(fēng)吹水涌曰波,大波曰濤,小波曰淪,平波曰瀾,直波曰徑。水朝夕而至曰潮,風(fēng)行水成文曰漣。水波如錦文曰漪。水行曰涉,逆流而上曰溯洄,順流而下曰溯游,亦曰沿流。絕流而渡曰亂。以衣涉水曰厲,由膝以下為揭,由膝以上為涉。渡水處曰津濟(jì)。潛行水下為泳。
《漢書》曰:成帝建始三年秋,京師民無故相驚,言大水至。天子親御前殿召公卿議,大將軍鳳以為太后與上及后宮可御舟船,令吏上長安城以避水。群臣皆從鳳議,左將軍王商獨曰:"上古無道之國,水猶不冒城郭,今圣政和平,世無變革,上下相安,何因當(dāng)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訛言也。不宜令民上城,重驚百姓。"上乃止。有頃,長安中稍定,問之,果訛言。上於是壯商之固守,數(shù)稱其議,而鳳大慚,自恨失言。
《后漢書》曰:東陽人趙炳,字公阿,能越方禁,與閩中徐登遇於烏傷溪水上,禁小溪水不流。
又曰:竇太后臨政,竇憲兄弟各擅威權(quán)。丁鴻上封事曰:"夫壞崖破巖之水,源由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於蔥蒨。"
《魏略》曰: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魏為土,土,水之母,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
《晉書》曰:陸云先是常著衰绖上船,於水顧見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獲免。
又曰:《佛圖澄傳》曰:襄國城塹水源在城西五里,其水源暴竭。勒問澄何以致水,澄曰:"今當(dāng)敕龍取水。"乃與弟子法者等數(shù)人至故泉上坐繩床,燒安息香,咒愿數(shù)百言,如此三日,水微流,有一小龍長五寸許,隨水來出,諸道士競往視之。有頃,水大至,隍塹皆滿。
又曰:鄧攸為太子中庶子,吳郡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載米之郡,俸祿無所受,惟飲吳水而已。
又曰:孫登性無恚怒,人或沒諸水中,欲觀其怒。既出,便大笑。
《齊書》曰:陸慧時為征虜功曹,與參府軍沛國劉璡同從述為職,行至吳,璡謂人曰:吳間張融與陸慧并宅,其間有水,此水必有異味。遂往酌而飲之。
《唐書》曰:新豐鸚鵡谷水清,代傳云,此水清,天下平。開皇之初暫清尋濁,至是而復(fù)清。
又曰:乾元中,嵐州上言,合河關(guān)黃河水四十里間清如井水,經(jīng)四日而變。
又曰:楊朝晟為邠州刺史,奏方渠合水波皆賊路,請城其地以備之。軍次方渠無水,師徒囂然,遽有青蛇乘高而下,視其跡,水隨而流,朝晟令筑防環(huán)之,遂為渟泉,軍人仰飲以足。
又曰:孔若思遷庫部郎中。若思常謂人仕至郎中足矣。至是持一石止水滿于座右,以示有止足之意。
《老子》曰:止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列子》曰:禹治水土,迷而失途,謬之一國,無風(fēng)雨霧露,不生鳥獸,名曰終北。有山名壺領(lǐng),頂有口狀若圓環(huán),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過蘭椒,味過醪醴。
又曰:白公問于孔子曰:"人可與微言乎?"孔子不應(yīng)。白公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曰:"淄澠之合,易牙嘗而知之。"白公曰:"人固不可與微言耶?"
又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xí)於水,勇於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xué)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xué)同泅不學(xué)溺,而利害如此。
《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
又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流之大也,兩崖涘之間,不辯牛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已矣。
又曰: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
又曰:孔子觀於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黿鼉魚鱉不能游,見一丈夫游之?dāng)?shù)百步而去。
又曰:水之守土地審。(無意則止于分,所以為審。)
又曰:水靜明明燭鬢眉,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圣人之心靜乎?
又曰:水之積也不厚,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文子》曰:水之性欲清,沙石穢之。水之為道也,廣不可極,(莫知其言,深不可測。)長極無窮,遠(yuǎn)淪無涯,息耗減益,過淤不訾。(涌出曰息,煎乾曰耗,出川枝流曰減,九野注之曰益。過于不訾者,此過尾閭,入天壑入無底谷。)
又曰:水濁者,魚噞喁。
又曰:混混之水濁,可以濯吾足;青青之水清,可以濯吾纓。
又曰:水之道也,大不可極,深不可測,上天為雨露,下地為潤澤。
又曰:猶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
《墨子》曰:古語,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見於人,則知吉兇。
《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者,故曰,水具材也。夫水,淖溺以清,而好灑人之惡,仁也;視之黑而白,精也;量之至滿而止,正也;流則至平,義也;人皆赴高,己獨趨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準(zhǔn)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質(zhì)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故水藏萬物,產(chǎn)金石,故曰水神。凡有五害:水一也,旱二也,風(fēng)霧雹霜三也,厲四也,蟲五也。五害之屬,水最為大。水有大小,有遠(yuǎn)邇。水出山而流入海,命曰經(jīng)水;別於他水,入於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溝流於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水出於地而不流者,命曰淵水。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苞群生而無所私,澤及跂蹺(跂,蹺行也。蹺,微小之蟲也。)而不求報,富贍天下而不既,(贍,足也。既,盡也。)德施百姓而不費,(德澤加於百姓,不以為己財費也。)行不可得而窮極也,(流膏不止。)微而不可得把握也,擊之無創(chuàng),射之不傷,斬之不斷,焚之不燃,(水之性也。)淖溺流遁,錯繆相紛(遁,逸也。錯繆相紛,波相糾也。)而不可靡散,利貫金石,強濟(jì)天下,(水流缺石,是其利也。舟船所載無有重,是其強也。濟(jì),通也。)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區(qū)之上,(忽悅之區(qū)上也,言其飛為云雨,無所不止。)邅回川谷之間,(邅回猶委曲也。)而滔騰大荒之野,有馀不足與天地取與,授萬物而無所前后,(前后皆與之。)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公私一也。)靡濫振蕩,與天地同鴻,(鴻大同通。)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擟,(音軫。)與萬物始終,是謂至德。(言水之為德大,故曰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於天下者,以其淖溺潤滑也。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出於無有,入於無間,(是水也。)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有益于生。)夫無形者,物之大祖也;無音者,聲之大宗也。(無形生有形,故萬物大祖也。無音生有音,故為大宗,祖宗皆大也。)其子為光,其孫為水,皆生于無形乎!(光無形,道所貴也。觀之故子為光也。水形而不可毀,差之故孫為形也。)夫光可見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毀,故有像之類莫尊於水。出生入死,自無蹠有,自有蹠無,而以衰賤矣。(出生,出生道,謂去清凈也。入死,入死道,謂情欲也。蹠,適也。自無形而適有形,離其本者。自有形適無形,不能復(fù)得,道家之所共棄也。故曰衰賤也。)是故清靜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要,約也。)虛無恬愉者,萬物之用也。(萬物由之得為人用。)肅然應(yīng)感,殷然反本,則淪於無形矣。所謂無形者,一之謂也。(一者,道之本也。)所謂一者,無匹合於天下者也。卓然獨立,塊然獨處,上貫九天,下貫九野,(九天,八分中央也。九野亦如之。)圓不中規(guī),方不中矩,大渾而為一葉,(無根言微妙也。)懷囊天地,為道開門,(開道之門。)穆忞隱閔,純德獨存,(穆忞隱閔,皆無形之類也。純,不雜揉也。)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既,盡也。勤,勞也。)
又曰:夫水之性,若拙其所流而深之,茨其所決而高也,(茨,積土填滿之也。)使得循勢而行,乘哀而流,(衰,下。)雖有腐髊流澌,弗能汙(腐髊,骨澌水也。)其惟,其性非異也。通之與不通也。風(fēng)俗猶此也。誠決其善志,防其邪心,啟其善道,塞其奸路,與同出一道,則民性可善,而風(fēng)俗遷矣。
又曰: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是謂六水。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黃水宜金,青水宜龜,汾水宜麻,洛水輕利宜禾,渭水多力宜黍,漢水重安宜竹箭。
又曰:土地各以類生人,是故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
又曰:白水出昆侖之原,飲之不死。
又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
又《萬畢術(shù)》曰:方諸取水。(方諸形若杯,無耳,以五石合冶,以十二月壬子夜半作之,以承水即來。)
《抱撲子》曰:火出於陽燧,陽燧員而火不員也;水出於方諸,諸方而水不方也。
又曰:黃帝曰:天在地外,水在天外,浮天而載地者,水也。
又曰:左慈以氣禁水,水為逆流一二丈,禁水著中庭露之,大寒不冰。
《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圓折者有珠,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英。
《顧子》曰:顧夷子與子華游東池。子華曰:"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深流萬世,是仁也;揚清激濁,蕩去滓穢,是義也;柔而難犯,弱而難勝,是勇也;道江疏河,惡盈流謙,是智也。"
《孟子》曰:數(shù)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密網(wǎng)也。)
又曰: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也。
又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又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jìn),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也。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又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也。
又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也,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又曰: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瀾,水中大波也。)
《孫卿子》曰: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所以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柔也而無為也,似德;其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赴百萬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發(fā)源必東,似志;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大戴禮》、》孔子家語》并載。)
○水下
《晏子》曰:景公問廉政何如?對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其濁無不涂,其清無不掃。"
《楊子法言》曰:或問進(jìn),曰:"水。"或曰:"為其不舍晝夜與?"曰:"有是哉!滿而后漸者,其水乎?"(李軌注曰:水滿坎而后進(jìn),人博學(xué)而后仕。)
《瑞應(yīng)圖》曰:共工氏受水瑞,百官師長以水為號,蒙水,瑞水也,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蒙水出於山焉。
《韓詩外傳》曰: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大小,似有智者;重而之下,似有禮者;踏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yuǎn),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寧,萬事所平,此智者所以樂於水也。
又曰:冬不數(shù)浴,非愛水也。
又《吳越春秋》曰:伍子胥奔吳至溧陽,溧陽女子擊縹瀨水之上,子胥過,跪而乞食,女子簞飯壺漿而食之。子胥食而去,謂女子曰:"掩子壺漿,勿令其露。"女子曰:"行矣。"子胥行五步還顧,女子已自投瀨中。后子胥伐楚,師還過漂陽瀨上,欲報以百金,不知其家,乃投金瀨水而去。后有嫗行哭而來,曰:"吾女年三十不嫁,擊縹於此,遇窮人飯之,恐事泄,投水而死。"乃取金歸。
《物理論》曰: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也之本也。吐元氣,發(fā)日月,經(jīng)星辰,皆由水而興。
又曰:九州之外皆水也,余昔在會稽,仰看南山,見云如瀑練,方數(shù)十丈,其聲硠礚。須臾,山下居民驚駭,洪水大至。
《列仙傳》曰:負(fù)局先生上吳山,語下人:"吾欲還蓬萊山,為汝曹下神水。"崖頭一旦有水,白色,從石間下,服之多愈疾。
《楚詞》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
《玄中記》曰:天下之多者水焉,浮天載地,高下無不至,萬物無不潤。
《山海經(jīng)》曰:剡山有獸焉,名曰合窳,見則天下大水。高箭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臺之漿水也。(郭璞注曰:河?xùn)|解縣檀道山,有水潛出山上,俗名之日盎漿,即此類也。)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寒暑之水。
又曰: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而西流至于河,其中多河羅之魚,一首而十身。
又曰:少陽山,酸水出焉,東而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管子》曰:上有赭,下有鐵。)
《水經(jīng)注》曰:郁水,即夜郎豚水也。漢武帝時,有竹王興於豚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jié)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去,聞有聲,持破之,得一男兒,遂雄夷濮氏,竹為姓,所捐破竹於野成林,王祠竹林是也。王嘗從人止大石上,命作羹,從者白無水,王以劍擊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
又曰:趙人有琴高者,以善鼓琴為康王舍人,行鼓涓之術(shù),游浮碭郡間,二百馀年后入碭水取龍子,與弟子期,期日皆潔齋待於水傍,果乘赤鯉出入碭中,有萬人觀之,留月馀復(fù)入水也。
又曰:姜水,按《世本》,炎帝姓姜?!兜弁跏兰o(jì)》曰:炎帝神農(nóng)氏,姜母曰姒,游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
又曰: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而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為患。蜀郡太守李冰發(fā)卒鑿平溷崖,河神赑怒,冰乃操刀入水與水神斗,遂平溷崖,通水路,開處即水所穿也。
又曰:黃水出零陽縣西北,連巫山溪,出雄黃,頗有神異,采之常以冬月祭祀,鑿石深數(shù)丈,方得佳黃,故溪水取名焉。
又曰:沁水南歷猗氏關(guān),又南與骉々水合,水出東北巨峻山,乘高瀉浪,觸石流響,世人因聲以稱之。
又曰:巴郡魚復(fù)縣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池也。
又曰:溱水出浮石嶺北青衣山,亦謂之青衣水也。
又曰:廬山之北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高竦,其狀若門,因有石門之目焉。水導(dǎo)雙石之中,懸流飛澍近三百許步,下散漫十步許,上望之連天,若曳飛練於霄中矣。
又曰:永昌郡有蘭倉水,出西南博南縣,漢明帝永平十二年置,博南,山名也??h以山名之,其水東北流出博南山。漢武帝時,通博南山道,渡蘭倉津,土地絕遠(yuǎn),行者苦之,歌曰:"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蒼津,一渡蘭倉為他人。"山高四十里,蘭倉水有金沙,越人收以為黃金。又有光珠穴,穴出光珠,又有琥珀、珊瑚、黃白青珠也。
《荊州記》曰:夏首東二十里有涌口,二水之間謂之夏洲,首尾七百里,華容、監(jiān)利二縣在其中。
《楚詞》曰:過夏首而西浮。郭仲產(chǎn)云:此水冬斷夏通,因名夏水。
《述異記》曰:濉渙二水,波文皆若五色,其人多文章,故名繢水。
又曰:漢、沔會流處,岸上有石銘云,"下至水府三十一里",皆傳李斯刻石於此。
《龍魚河圖》曰:玄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十里,去南岸十萬里,上有芝著玄澗,澗水如蜜味,服之長生。
萬震《南州異物志》曰:天竺有恒水,一號新陶水,水特甘香,下有真鹽也。
《廣志》曰:臨川郡有粉水,得其水汰粉益潔。
盛弘之《荊州記》曰:陽縣西有粉水,源出房陵縣,取其水為粉,鮮潔異於馀水,故因粉為名也。巴郡臨江縣有此水,舊常獻(xiàn)之也。
《韓詩外傳》曰:溱與洧,三月桃花水下之時,眾士女執(zhí)蘭祓除。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兩水上招魂,祓除不祥也。
《秦州記》曰:成紀(jì)縣有石臼,中水深數(shù)尺,水旱無增減,故名其地為天水郡。
《搜神記》曰:漢末零郡太守有女,悅門下書佐,使婢取盥手水飲之,而有娠,而生子,至能行,太守抱兒使求其父,兒直上書佐膝,書佐推之,兒仆地為水。
《三齊略記》曰:康浪水在齊城西南十五里康衢,則甯戚扣牛角歌於此也。
《述征記》曰:臨淄牛山下有女水,齊人諺曰:世治則女水流,世亂則女水竭。慕容超時,乾涸彌載,及宋武北征而激洪流。
《續(xù)述征記》曰:梁鄒城西有籠水,云齊孝婦誠感神明,涌泉發(fā)於室內(nèi),潛以績籠覆之,由是無甕汲之勞。家人疑之,時待其出而搜其室,試發(fā)此籠,而泉遂涌流漂居宇。故名之曰籠水。
《始興記》曰:林水源中有石室,室前磬石上行羅千甕,中悉是餅銀,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悶。
《名山略記》曰:僧權(quán)道人居晉安霍山,晨出澗,忽見白水異常,飲之甘如醴,水過甚迅,器取得少許,以餉晉陶安,不復(fù)中飲,權(quán)壽百三十歲,不知其終。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郡有圓水,水一邊冷,一邊暖;冷處清且綠,暖處白且濁。
《隴右記》曰:武都紫水有泥,其色亦紫而粘,貢之用封璽書,故詔誥有紫泥之美。
《方輿記》曰:韶州曲江縣修仁水,西南注連水,北有三楓亭,五渡水。齊范云為始興太守,至修仁水酌而飲之,賦詩曰:"三楓何習(xí)習(xí),五渡何悠悠,且飲修仁水,不挹階邪流。"
《吳錄地理志》曰:天門零陵縣有溪水,山獸從數(shù)十里往飲之,越他水則不飲。
《廣志》曰:弱水,夫余北,其水不勝毛羽,世無見者。
《博物志》曰:水有濁有清,河淮濁,江濟(jì)清。南陽有清泠之水,丹水,泉水,汝南有黃水,華山南有黑水,天下之水皆類五色,今載其名也。濘水不流。
《郡國志》曰:隆州析五縣置果州,閬中有陰水,其民銳氣而善舞也。
又曰:湓水,昔有人此處洗銅盆,水暴漲失盆,乃投水取盆,見一龍銜盆奪之而去,故曰湓水。
又曰:庭州田灞水滴滴,若以金銀銅鐵器盛之皆漏,致匏葉則不漏,人掌中亦漏,服之少臭,毛落得仙。
《論衡》曰:燧之取火於日,方諸取露於月,天地之間,巧歷所不能與其數(shù)乎?然以掌握之中,引類於太極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陽陰固相動也。
《異苑》曰:孫權(quán)赤烏八年,遣校尉陳勛漕句容,中道鑿破岡,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shù)百斛船,長數(shù)十丈,蠢蠢而動,有頃,悉融液成汁,時人莫能識。得此之后獲泉源,咸謂是水脈,每至大旱,馀瀆皆竭,惟此若巨流通焉。
○水災(zāi)
《書》曰:上天降災(zāi),下昏民墊。
又曰:湯湯洪水方割。(湯湯,流貌。洪,大。割,害也。)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傳》曰:凡平原出水為大水。
《史記》曰:秦武王三年,渭水赤三日。昭王三十四年,渭水大赤三日。(《洪范五行傳》曰:赤者,火色也。水盡赤者,以火殄水也。渭水,秦大川者,陰陽色亂,秦用嚴(yán)刑,敗亂之象也。)
《漢書五行志》曰:高后三年,漢中、南郡、河陽大水,流數(shù)萬家。是時女主獨治,諸呂相王。
《續(xù)漢書五行志》曰:桓帝永興三年,彭城泗水逆流。永壽元年,洛水溢至津城門,漂流人物。是時梁冀爭政,嫉害忠直,后遂誅滅。
又曰:獻(xiàn)帝建安二年,漢水溢,害人物,是時天下大亂。
《古今注》曰:安帝延平六年,河?xùn)|水化為血。元初二年,潁川襄城臨水化為血,不流。
京房《易》曰:君湎於酒,淫於色,賢人潛,國家危,厥異流水赤。
○救水災(zāi)
《史記》曰:堯命鯀治水,九載績用不成。
謝承《后漢書》曰:沛國陳宣,字子輿。建武十年,洛水出造天津城門,或欲筑塞之。宣諫曰:"昔王尊正身,金堤水退,況圣主耶?"言未絕而水去。
范曄《后漢書》曰:公沙穆銳思河洛推步之術(shù),永壽元年,雨大水,三輔以東,無不漂沒,穆明曉占候,乃預(yù)告,令百姓陟居高地,故弘農(nóng)人獨得免災(zāi)。
又曰:任文公,巴郡人也,為治中從事,時天大旱,白刺史曰:"五月一日當(dāng)有大水,其變以至不可防救,宜令民吏預(yù)為其備。"刺史不聽,文公獨儲大船,百姓或有信文公頗有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從載,白刺史,刺史不信。至日中云起,須臾雨至,晡時湔水涌起十馀丈,突壞廬舍,所害數(shù)千人。
《淮南子》曰:古者水為民害,禹鑿龍門,辟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陸處;百姓不親,五品不順,契教以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長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墾草,糞土種穀,令百姓家給人足;故三后之后無不王者,(謂夏殷周。)有陰德也。周衰,禮義廢,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導(dǎo)於世,其后繼嗣,至今不絕者,有隱行也。
又曰: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水浩漾而不息,於是,女媧積蘆灰以止淫水。
○海
《釋名》曰:海,晦也。注引穢濁,其水黑而晦也。(《廣雅》同。)
《說文》曰:海,天池也。
《書》曰:江漢朝宗于海。
《禮記》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又曰:洗之在阼,其水在洗東,祖天地之左海也。
《禮斗威儀》曰:君乘土而王則海夷。(宋均注曰:海夷,不揚波。)
《論語》曰: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公羊傳》曰:河海潤千里。(河海出云及千里。)
《春秋感精符》曰:后妃恣則澤為海。
《春秋考異郵》曰:黃星騁,海水躍。宋均曰:黃星,土精,土安靜,躍則失常。
《史記》曰: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東南,以海為池。
《漢書》曰:霍去病擊匈奴,封狼居胥山,登臨瀚海。(如淳注曰:北海也。)
謝承《后漢書》曰:汝南陳茂,嘗為交阯別駕,舊刺史行部,不渡漲海,刺史周敞涉海遇風(fēng),船欲覆沒,茂拔劍訶罵水神,風(fēng)即止息。
《晉書》曰:鮑靚為南海守,嘗行部入海遇風(fēng),饑甚,聚白石煮食之以濟(jì)。
又曰:李涓,遼東人,祖敏,漢河內(nèi)太守,去還鄉(xiāng)。遼東太守公孫度欲強用之,敏乘輕舟浮海,莫知所終。
王隱《晉書》曰:慕容晃上言曰:"臣躬征平郭遠(yuǎn),假陛下天地之威,將士竭命,精誠感靈,海為結(jié)冰,凌行三百馀里,臣自立國,及問諸故老,初無海水冰凍之歲。"
《韓詩》曰:成王時,越裳氏重三譯而朝,曰:"天之不逆風(fēng)不疾雨,海之不波溢三年矣,中國必有圣人。"
《老子》曰: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
《列子》曰:渤海之東,不知幾萬億里,有大壑無底之谷,名曰歸塘。(張堪注曰:《莊子》云尾閭也。)
《莊子》曰:東海之鱉謂坎井之蛙曰:夫海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涯不加損。夫不為傾久推移,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此亦東海之樂也。
又曰: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厚,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一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又曰:肩吾曰:其于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使蛟負(fù)山也。
又曰:海水三歲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動。
又曰:周顧視車轍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活我哉!"
又曰:北溟有魚,其名曰鯤,化為鳥,其名曰鵬,將徙于南溟,水擊三千里。
又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渚涯之間,不辨牛馬,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向若而嘆。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司馬彪曰:尾閭,水之從海外出者也。)
《文子》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海以象其大,注下以成其廣。
《淮南子》曰:彗星墜而渤海決。
又曰:海不讓水,積小以成其大。
又曰:庶女告天,(庶女,少寡無子養(yǎng)姑者也。姑無男有女,女利母財而殺母,以誣告寡婦,婦不能自解,故告天也。)雷霆下?lián)艟肮_隕,(景公,齊景公也。雷擊景公臺,隕壞之也。)校體折傷,(景公為雷霆所傷折。)海水大出。
又曰: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痪有辛x,不為莫知而止休。
《孟子》曰: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抱樸子》曰:大廈既燔,而運水于滄海,此無及也。
《說苑》曰:齊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告左右曰:"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顏燭進(jìn)諫曰:"君樂治海,不樂治國,彼若有治國者,君安得樂此海乎?"遂歸。中道,聞國人謀不內(nèi)之。
《法言》曰:百川學(xué)海而至于海,丘陵學(xué)山而不至于山。
《山海經(jīng)》曰:大荒中有山,名曰天臺,海水入焉。
又曰:桂林八樹,在賁海東。(八樹而成林,言其大也。賁隅,今番隅也。)
又曰:發(fā)鳩之山有鳥,名曰精衛(wèi)。炎帝之女,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是故精衛(wèi)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東海。
周景式《孝子傳》曰:管寧避地遼東,遇風(fēng)船人危懼,皆叩頭悔過,寧思惟愆咎,念常如廁不冠而已,向天叩頭,風(fēng)亦尋靜。
《神仙傳》曰:麻姑謂王方平曰:"自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乃淺于往者略半也,豈復(fù)將為陵陸乎?"
皇甫謐《高士傳》曰:姜肱,字伯淮,十辟公府,九舉有道,皆不就。靈帝時,曹節(jié)白帝特征肱,隱身遁命,浮桴于海,名蓋天下。
《幽明錄》曰:海中有金臺山,高百丈,結(jié)構(gòu)巧麗,窮盡神工,橫光巖渚,竦曜星門。臺內(nèi)有金機,雕文備制。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北面一萬里有大帝宮,太真東王公所治處。山外別有員海繞山,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無風(fēng)而洪波百丈,惟飛仙能到其處。
《玄中記》曰: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焦焉,水灌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海東三萬里。
《博物志》曰: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居海渚,年年八月有浮查去來,往反不失期,此人乃立屋于查上,赍糧乘查去,忽不覺盡晝夜,奄至一處,有城郭屋舍,望見室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驚問此人何由至此。此人即問此為何處,答曰:"君可詣蜀問嚴(yán)君平。"此人還問君平,曰:"某月有客星犯斗牛。"即此人到天河也。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曰:慕容晃將乘海討其弟仁,襲其不意,群臣以凌道危阻,宜從陸地?;卧唬?舊海不凌,自仁反已來,三凍皆成,昔光武合滹沱之冰以濟(jì)大業(yè),天其或者欲乘此而克之乎!吾計決矣,沮謀者斬。"二月晃親率三軍擒仁賜死。
東方朔《十洲記》曰:神洲,東海中,地方五百里,上有不死草生瓊田中,草似菰苗,人已死者,以草覆之皆活。
又曰:扶桑在碧海中,樹長數(shù)千尺,一千馀圍,兩兩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
《關(guān)令內(nèi)傳》曰:天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各以四海為脈。
○江
《釋名》曰:江,公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說文》曰: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
又曰:江至?xí)檎憬?br>
《尚書》曰:岷山導(dǎo)江,東別為沱。
《毛詩》曰:江有沱。江有汜。
又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jì)。
《春秋元命苞》曰:牛女為江湖,江湖者,所以開神潤化,故其氣湍急。
《家語》曰:楚昭王渡江,江有物大如斗,圓而赤,直觸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使之魯問孔子,孔子曰:"此萍實也,可剖而食之,吉祥,唯霸者能獲之。"使返,王遽食之,甚美。
謝承《后漢書》曰:吳郡沈豐為郡主簿,太守第五倫,母老不能之官,倫每至臘節(jié),常感戀垂泣,遣豐迎母廣陵,母見大江,畏水不敢渡,豐祭神,令子孫對母飲酒,因醉臥便渡。
又曰:吳郡王閎渡錢塘江遭風(fēng),船欲覆,閎拔劍斫水,罵伍子胥,風(fēng)息得濟(jì)。
《續(xù)漢書》曰:張禹拜揚州刺史,當(dāng)過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難于濟(jì)涉,禹厲聲言曰:"子胥如其有靈,知吾志在理察枉訟,豈危我哉?"遂鼓而過。
《魏志》曰:文帝伐吳,至長江而嘆曰:"天固以限南北也。"
《晉書》曰:祖逖渡江,中流誓曰:"逖不靜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
又曰:吳猛年四十,邑人丁義始授神方,因還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
又曰:王濬有奇略,武帝謀伐吳,詔濬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
又曰:陶侃語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dāng)惜分陰。"參佐以戲廢事者,乃取其蒲博之具,悉投于江。
《莊子》曰:魚相忘于江湖。
《孫卿子》曰:子路盛服見孔子??鬃釉唬?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出于汶山,其始由源,可以濫觴,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風(fēng),不可涉,非惟下流大耶?今汝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汝乎?"
《三十國春秋》曰:劉裕次山陽,聞何無忌敗績,卷甲兼行,將濟(jì)江而風(fēng)急,眾咸難之,裕曰:"若有天命,風(fēng)當(dāng)自息;如其天不助,舟覆溺何足怪。"即命登舟,舟移而風(fēng)止。
董覽《吳地記》曰:夫差立,子胥以忠諫見亡,遂賜死,浮尸于江,夫差悔焉,與群臣于江設(shè)祭。
《列仙傳》曰:江妃二女,游于江濱,逢鄭交甫,遂解珮與之,交甫受佩而去,數(shù)十步,懷中無佩,女亦不見。
《列女傳》曰:楚昭王貞姜者,昭王夫人,齊女也。昭王出游,留夫人漸臺,江水大至,遣使者迎夫人,忘持符。夫人曰:王與宮人約,召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于是使者返取符,未還,臺已壞,沉水而死。
又曰:廣漢姜詩妻,事姑至孝。姑好飲江水,水去家七里,妻常雞鳴溯流而汲,值風(fēng)雪,不時得水,詩責(zé)遣之,妻寄食鄰家,紡績以市珍味,使鄰母遺姑,詩聞追還,舍側(cè)忽有涌泉出,味如江水。(《華陽國志》又載。)
《論衡》曰:儒書言伍子胥恨吳王,驅(qū)水為濤而溺殺。今會稽、錢塘、丹徒江皆立子胥祠,欲止其濤也。
袁山松《宜都記》曰:對西陵南岸有山,其峰孤秀,人自山南上至頂,俯臨大江如縈帶,視舟船如鳧雁。
又曰:大江清濁分流,其水十丈見底,視魚游如乘空,淺處多五色石。
《新序》曰:禹南濟(jì)于江,黃龍負(fù)舟,舟中人失色,禹仰視天而嘆曰:"吾受命于天,死生命也!"龍弭耳而逃。
《吳錄》曰:步騭表言,北降人說北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大江。吳主曰:"此曹必不敢來,若不如孤言,當(dāng)以牛千頭為君作主人。"后見呂岱,說騭言北欲以囊塞江,輒失笑曰:"此江自開辟以來,寧可以囊塞乎?"
《水經(jīng)注》曰:昔吳郡太守張公直,自九江守征還,道由廬山,子女觀祠女戲廟像,其妻夜夢神人致聘,覺言于夫,至明恐怖,遽發(fā)船引中流而不行。妻曰:"愛一女而合門受禍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進(jìn)。尋公直知兄女,怒妻曰:"吾何面于當(dāng)世也!"復(fù)下己女於水中,將渡,遙見二女于岸側(cè),傍有一吏立曰:"吾廬君主簿,敬君之義,悉還二女。"
《風(fēng)俗通》曰:江,貢也。所出珍物,可貢獻(xiàn)也。
《荊州記》云:江出岷山,其源若甕口,可以濫觴,在益州建寧漏江縣,潛行地底數(shù)里至楚都,遂廣十里。
《傅子》曰:江海所以能百谷王者,以其不逆之;茍有所逆,眾流不至多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