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食傷總發(fā)黃,是名疸病屬純陽(yáng), 熱宜寒治濕宜利,食積還從消導(dǎo)良。 錢氏曰:凡小兒身皮面目皆黃者,黃病也。身痛轉(zhuǎn)背強(qiáng),大小便澀,一身面目指爪皆黃,小便如屋塵色,著物皆黃,渴者難治,此黃疸也。二癥多得于大病之后。又有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遍身微黃,冒熱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黃腹大,大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黃者,胎黃也。經(jīng)云:豬疸皆屬于熱,色深黃者是也。若淡黃兼白色,胃怯不和也。 按:論小兒黃疸病,錢氏甚詳。如因熱者,其色黃而明;因濕者,其色黃而黯;因食積著,其色黃而淡。以此辨之。 丹溪云:不必分五疸,總是濕熱,如盒曲相似,此理甚明。按:經(jīng)中只言癉,俗稱為疸。癉者,單也,謂單陽(yáng)而無陰也。因于熱者,用涼驚丸;因于濕者,用胃苓丸,內(nèi)加茵陳作丸服之;因于食積,同疳黃者,集圣丸。脾胃虛怯而黃者,肥兒丸,此家秘之法也。方見前。大抵治黃疸者,茵陳五苓散尤為穩(wěn)當(dāng)。錢氏瀉黃散治脾熱發(fā)黃。 大概治小兒,季夏之時(shí),身體蒸熱,胸膈煩悶,如爛橘之黃,眼中白睛赤黃,筋骨痿弱,不能行立,用加減瀉黃湯主之。 加減瀉黃湯 黃連,茵陳,各五錢。黃柏,黃芩,茯苓,山梔仁,各二錢。澤瀉污二錢。 [口父]咀,作一服。水煎,稍熱服。 此方治濕熱發(fā)黃甚效。 丹溪治小地吐泄黃疸方 三棱,莪術(shù),青皮,陳皮,神曲,麥芽,黃連,甘草,白術(shù),茯苓,各等分。 末,溫水調(diào)服。 傷乳食吐泄加山楂;時(shí)氣吐泄加滑石;發(fā)熱加薄荷。 此方治傷食及食積發(fā)黃,甚效。 凡小兒有食積者,面色多帶黃白,宜肥兒丸調(diào)之。健脾益胃,出積消食,脾胃既和,飲食消退,運(yùn)化精微,灌溉臟腑,流行榮衛(wèi),自然五色修明,其黃去矣。 腹中有癖者,宜化癖丸。方見癖。有積者三棱丸。方見脹。各依其法治之,無有不驗(yàn)者。惟初生小兒胎黃,用生地湯與母服之,兒食乳,其黃自退。 生地黃湯 生地,赤芍藥,川芎,當(dāng)歸,天花粉,各等分。 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