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腳鰹鳥(學(xué)名:Sula sula,英文名:red-footed booby),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別名鰹鳥,屬于鰹鳥科的一種大型海鳥,游禽,產(chǎn)于西沙群島。善于飛行,但在起飛及降落時卻并不靈活。全長75厘米左右。通體大部呈白色。雄鳥兩翅黑褐色。雌鳥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臉側(cè)裸皮黃色。嘴灰藍,基部轉(zhuǎn)為粉紅或僅稍綴以紅色。腳紅色。
紅腳鰹鳥營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長,善飛行。繁殖期從3月至初秋。營巢于石灘或島嶼上的矮灌木和喬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窩產(chǎn)卵1~2枚,橢圓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雛期間,親鳥反芻胃內(nèi)食物哺喂雛鳥。
鰹鳥是大型群居性海鳥,世界各大熱帶海洋均有分布。鰹鳥共有6種,包括褐鰹鳥、藍臉鰹鳥、紅腳鰹鳥、藍腳鰹鳥、秘魯鰹鳥和粉嘴鰹鳥。在我國的西沙群島,長年飛翔著數(shù)萬只紅腳鰹鳥。西沙群島的東島是我國唯一生活和棲息鰹鳥的地方。
紅腳鰹鳥是鰹鳥屬中體型最小的成員,體色既清新典雅,又鮮艷奪目。鰹鳥有多種色型。西沙群島的紅腳鰹鳥屬白色型,成鳥體長約為63-74厘米,羽毛潔白無瑕,僅有部分飛羽為黑色。頭部和頸部有黃色光澤,嘴粗壯,長直而尖,近似圓錐形,喙的顏色為淡藍色,嘴基部分為紅色。眼睛為黑色,眼周、臉部和喉部裸露無羽,其中眼周和臉部為淡藍色。翅狹長,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非常適合在海面上凌空掠水。鰹鳥具有發(fā)達的腳蹼,使得它們便于水中活動。
紅腳鰹鳥以其鮮紅的腳蹼而聞名。但雛鳥的腳蹼為白色,只有在其長成成鳥后,才會變成鮮紅的腳蹼。其實,鰹鳥的羽毛也會隨其成長而變化。幼鳥羽毛為白色,待出飛前后呈褐色,長成后才又變?yōu)榘咨?/span>
分布范圍
分布狀況:繁殖于西沙群島,在南海為地區(qū)性常見種。冬季有時至東南沿海,在香港及臺灣東南部的海上有記錄。中國見于西沙群島。分3個亞種,我國僅西沙亞種。居留性鳥類,不作長距離遷徙。
紅腳鰹鳥在熱帶地區(qū)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島嶼上繁殖,全世界共有3個亞種,中國僅有西沙亞種,分布于西沙群島一帶,是當?shù)刈畛R姷囊环N海鳥,常成千上萬只棲息于西沙群島最東部的東島上。在南海的西沙群島,長年飛翔著數(shù)萬只紅腳鰹鳥。西沙群島的東島是我國唯一生活和棲息鰹鳥的地方。
西沙群島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從長江口和珠江口的大陸沿岸海流會南下經(jīng)過西沙海域;冬夏兩季受季風(fēng)影響,大量海流也會將其他海域的浮游生物和礦物質(zhì)帶到這一海域。在這兩股海流的長期影響下,西沙群島海域富集了大量的珊瑚礁,這些珊瑚礁吸引了大量的魚類在此繁殖,據(jù)報道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附近海域飛魚和魷魚資源較為豐富,而紅腳鰹鳥的主要食物為飛魚與烏賊。此外,東島上茂密的“白避霜花”成為鰹鳥得天獨厚的棲息地。
其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西沙的永興島也有大量鰹鳥生存。只是后來人類的開發(fā)建設(shè),才使永興島的鰹鳥不復(fù)存在。現(xiàn)在,東島生存著大約2-3萬只紅腳鰹鳥。海軍守島官兵在完成戰(zhàn)備執(zhí)勤任務(wù)的同時,還擔負著保護鰹鳥的責任。他們不僅嚴密防范外來漁民上島獵鳥,還積極協(xié)助有關(guān)專家對鰹鳥的生存狀態(tài)進行調(diào)查、研究和加以保護?!?/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