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Du Preez, A., Law, T., Onorato, D. et al. The type of stress matters: repeated injection and permanent social isolation stress in male mice have a differential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ve-like behaviours, and associated biological alterations. Transl Psychiatry 10, 325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0-01000-3
導讀作者:肖博文
無論是反復的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還是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都會給小鼠帶來壓力,造成生理上的變化,以至于引發(fā)焦慮樣或抑郁樣的行為(anxiety- and depressive-like behaviours)。但是,這兩種物理性和社會性的壓力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有什么具體區(qū)別呢?
近日,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系統(tǒng)性地研究了這一問題。他們所對比的四組小鼠分別是對照組、連續(xù)六周經歷每日腹腔注射的物理壓力組(physical stress)、連續(xù)六周獨處的心理壓力組(psychological stress)和兩種壓力皆有的復合壓力組(combined stress),每個組別的行為變化、壓力下的激素變化、免疫因子指標乃至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不同均得到了記錄。
結合他們所收集的多種數(shù)據(jù),作者認為,物理壓力組的注射導致了HPA(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過度激活(hyperactivity)。同時,物理壓力組中,小鼠大腦內小膠質細胞(microglia)的激活程度更高,而小膠質細胞可導致新生神經元凋亡,這或許可以解釋行為層面上小鼠表現(xiàn)出來的焦慮樣行為。與之相對的是,心理壓力組中小鼠的HPA有所減退(hypoactive),小膠質細胞凋亡更頻繁。種種生理變化的結果可能是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的減少,由此而產生抑郁樣的行為。
非常有趣的是,在復合壓力組中的小鼠雖然“風雨交加”,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理與行為變化卻并非前兩組的簡單疊加。研究人員并沒有觀察到HPA軸或神經免疫方面的變化,而不同主要集中在血清中各個免疫因子的水平和海馬體細胞分化的減少上,且小鼠亦只表現(xiàn)出焦慮樣的行為。研究人員表示,心理壓力所產生的的效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物理壓力覆蓋掉了,因為后者與痛覺系統(tǒng)(nociception)有著更緊密的聯(lián)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三組小鼠中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方面的變化全部集中在海馬體的齒狀回(dentate gyrus)處,而沒有在前額葉的樣本中觀察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