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wǎng)文化訊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shù)貢r間2017年10月5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石黑一雄的作品題材廣泛,30年代的上海,50年代的廣島、長崎,未來時日的英國鄉(xiāng)郡,在世界這個范圍里,他是仇恨戰(zhàn)爭的移民作家,而在文學這片疆域里,他又在發(fā)動一次次戰(zhàn)爭——帶來關(guān)于記憶與未來的、東方與西方文化沖突的震顫。
石黑一雄出版過7本小說,他的中國讀者麥家讀過其中的4本,同為小說家的麥家覺得,石黑一雄前期的小說像下棋一樣,線路清晰、步步為營,是敘事技巧的集大成者,但從《長日將近》之后,石黑一雄就有點走“下坡路”了,他試圖“反小說”、“反技藝”,但石黑一雄畢竟是石黑一雄,不是天馬行空的馬爾克斯,他勤勉、努力,但天賦可能差那么一點點。
鳳凰文化獨家連線著名作家麥家,請他聊了聊這位新晉的諾獎得主,以下為對話實錄。
鳳凰文化:您在微博上說石黑一雄寫的是一種“笨小說”,封鎖視角、打開內(nèi)心,可以詳細說說嗎?
麥家:現(xiàn)代小說確實是戲法,非常的五花八門。他那個技法其實是非常古典的,笨拙的,也可以說質(zhì)樸的,就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去觀察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可能對別人來說早已經(jīng)知道了,但他一點一點去發(fā)問去發(fā)現(xiàn),就像挖東西一樣、像考古一樣。打個比方,一段歷史對讀者來說可能早已家喻戶曉了,但考古者應(yīng)該去證明這段歷史,需要一點點去挖掘、去尋找。他到現(xiàn)在為止好像已經(jīng)六、七部小說了,至少我看有四部小說好像都是用這種方法在推進。
這樣會使得小說的可讀性被降低,但是它又會把自己的內(nèi)心一點點打開,離靈魂特別近,離可讀相對來說比較遠,這是他小說的一個非常大的特點。他讓你經(jīng)常會想起自己身上有個器官——內(nèi)心,能夠經(jīng)常忘掉小說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娛樂或者游戲,他的小說里這種功能幾乎是被關(guān)閉掉的。
鳳凰文化:石黑一雄、拉什迪還有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你覺得為什么諾獎會2001年的時候給了奈保爾,今年又給了石黑一雄?諾獎為什么會對移民作家這么有興趣呢?
麥家:英國有三個移民作家確實在國際上得到了高度關(guān)注,拉什迪是從中東過去的,奈保爾是印度裔——雖然他是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過去的。我覺得這幾個作家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擁有國際視野,他們站在一種文化沖突上觀察這個世界,他們藐視戰(zhàn)爭或者說他們仇恨戰(zhàn)爭,但他們在文化深處又發(fā)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浇毯湍滤沽值淖诮绦叛鰶_突,包括東西方文化的沖突,是拉什迪他們寫作的一個主題,也是二十世紀以來整個知識界或者說文學界一直重點關(guān)注的領(lǐng)域。全球化時代,這種移民身份已經(jīng)決定了他們是一種國際視角,他們從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來到發(fā)達國家,沖突是天然的。一個英國作家可能感受不到這種世界的文化、宗教等等思想的沖突,但是像拉什迪、奈保爾、石黑一雄,他們天然地感受到這種沖突。
雖然石黑六歲就去了英國,但他是生活在一個日本家庭里,他父親是日本人,他身上還是有很多東方文化的氣息,他身上帶著東方的基因。東方文化到英國,他們感受到的沖突是很特別的、很特別強烈的,這種強烈的東西他表達出來了,加上二十世紀后半葉的全球化,所以我覺得他這種作品就叫恰逢其時。
鳳凰文化:您覺得除了這種文化上的沖突,日本有帶給他跟英國的作家不一樣的文化審美嗎?
麥家:我覺得他的寫法主要還是英國小說或者西方小說的寫法,但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內(nèi)心還是有一半是在東方的。比方說,他有個小說題目就是《上海孤兒》,他的很多興奮點是在東方。但是我確實猜不到他能夠得獎,因為在我眼里,他的國際影響力不如村上春樹、米蘭·昆德拉、奧茲、阿特伍德。
《上海孤兒》
鳳凰文化:您覺得文學成就上,他跟這些人比是不是也弱一些呢?
麥家: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文學成就上有時候很難比高低。只是從個人的文學趣味上來說,我覺得他還差遠了一點。
而且關(guān)鍵我為什么沒猜到他會得獎呢?他的小說到現(xiàn)在為止可能也就五六部長篇嘛,他得了布克獎之后的小說一部比一部挨罵,沒有一個卷土重來的感覺,好像有一種在走下坡路的感覺。他的至高點其實還是《長日將盡》那部小說,那部小說我確實覺得寫得蠻好的,也得了布克獎,在西方包括在美國影響都非常大,在英國成了一個暢銷書。當他時隔六年之后推出的另外一部長篇完全讓讀者大失所望,包括他前年又推出的一個新長篇。
鳳凰文化:《被掩埋的巨人》。
麥家:他以前的小說像下棋一樣步步為營,線路非常清楚,但后來幾部小說都出現(xiàn)了不要章法,有點反小說或者反技藝。小說總是有一定紀律的,他前面是一個文學守紀的標兵,特別講究小說的紀律,但是后面我覺得他完全是目無章法,他藐視這種東西,他反紀律,因此很多讀者拋棄了他。他本來是很有讀者緣的,他后來的小說我也看不下去,我覺得路子走偏掉了,過于的散漫、過于的反常、過于的非自我。其實你可以感覺出來,他想挑戰(zhàn)自我,但其實有時候自我是不需要挑戰(zhàn)的,刻意地去挑戰(zhàn)自我以后反而亂了陣腳,反而失去了自我。他顯然不像馬爾克斯,是那種天馬行空、才華橫溢,可以發(fā)明一種新小說的作家,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很勤勉、很努力、很注重修煉而且確實達到了一定高度的這么一個作家。但他想自我顛覆、想破繭重生,我覺得他缺乏這個能力。
馬爾克斯
鳳凰文化:得知石黑一雄得獎后,你在微博里你說,中國幾乎什么都變了,西歐也有變,北歐幾乎一直不變,怎么理解這種“不變”?
麥家:中國的變化很好理解了,無論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物質(zhì)產(chǎn)品,還是精神層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年西歐作為發(fā)達國家,站在時代的前列,也在被動地改變,但是北歐可能不一樣,你跟他們的交流就能發(fā)現(xiàn)。瑞典作為北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他們真的沒變,他們對文學的判斷力,對文學的關(guān)注,他們的價值觀我覺得一直沒變。從他們一再拒絕村上春樹,今天把獎頒給石黑一雄就是這種不變的暗示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