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首[唐補108]
曲江三章(其一)
杜甫
曲江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波濤。
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寫作背景]
744年,李白“賜金放還”,路過洛陽。
高官們可能唯恐避之不及,你李白不是得罪了皇帝就是惱怒了大臣,但文學青年們不管不顧,那是偶像,簇而擁之,杜甫可能就是其一。
明星就在眼前,舉手投足間,光芒四射。
繞梁三日,余音裊裊,杜甫沒過癮,做了一個決定,繼續(xù)追隨。
在得知李白的下一站是梁宋(今河南開封和商丘)后,2人有了相約。
此時李白44歲,杜甫33歲,一個大哥,一個小弟,在狂放灑脫的李白面前,杜甫一定沒有拘束感。這就是性格的互補,內(nèi)向喜歡外向。
在李白的超粉中,有4位留下了深刻印象:
1.岑勛,追了上千里,就是為了一睹偶像風采,李白感動,寫了《將進酒》。
2.杜甫。
3.魏萬,南北往返追了幾千里,毅力超過岑勛,李白再次感動,將詩文交他保管,成為兄弟。
4.汪倫,為了能請到李白,竟寫了一封誑信,說他那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李白走時,還邊跑邊唱地送,逼著李白寫下了《贈汪倫》。
李白的狂,不對百姓,這也是他的魅力之一。
這4位中,哪個最猛,當屬杜甫。
如果從仕途的角度,不應(yīng)該與李白太黏糊,如果從科舉的角度,應(yīng)該在家苦讀。已經(jīng)見過面,過了眼癮,還緊追不舍。這個,欠妥。
這是孤僻人的典型表現(xiàn),抓住喜歡的就不放。杜甫的心里,一定有很多苦。
2人如約商丘,又巧遇高適,形成3人組,成為詩壇佳話。
下一步,讓我們冷靜地看出了眉目。
不久,高適離開,南游入楚,而李杜2人繼續(xù)組合。
以高適的眼光,可能以為李杜都不適合從政,雖道同但謀異,自己先撤。
從高適的詩作中,也沒留下對2人太高的評價,甚至友誼。
后來李白追隨李璘起兵,對手之一就是當時已任節(jié)度使的高適,尤其李白被捕后,很多朋友出手說情,但史料中,沒有高適。
高適晚年,任刺史,進中央,沒有舉薦過杜甫,友誼歸友誼,兩碼事。
政治很冷酷。
高適走后,李杜繼續(xù),他們的下一步行動,對杜甫而言,有些出人意料。
王屋山,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位于現(xiàn)在的河南省濟源市。據(jù)說此山隱居著一位道教高手,世稱華蓋君。
杜甫跟著李白跋山涉水,跨過黃河,來到此山。
想干什么?
尋仙訪道。
李白是主謀,杜甫是從犯。
可惜,此時的華蓋君已逝,大多弟子都煙消云散,2人撲空。
一點也不懷疑杜甫的入道心理,如果機會適宜,定將一力促成。
說杜甫一直憂國憂民,標準儒家,那是造謠,我不信。至少年輕時不是。
“良覿違夙愿,含凄向寥廓”(覿[dí]:相見。良覿:美好的相見。),這是杜甫詩中對這次尋訪的回憶,可見當時的迫切與認真。
總覺得杜甫很壓抑,與他自幼的生存環(huán)境有關(guān)。
失望走出王屋山,2人暫別。李白去了齊州(今濟南),請高如貴天師授道箓(lù),正式成為一名道士。此時的杜甫,沒有繼續(xù)跟進,為什么?
李白對道教的執(zhí)著根深蒂固,杜甫只是想法強烈,如果華蓋君尚在,估計有戲。
孤僻內(nèi)向,這樣的人,往往也謹慎。
不久,杜甫也來到濟南,此時的李白可能已經(jīng)回到任城(今濟寧),探視家小。
杜甫單游,期間,有一次重要接觸,令他以后每每念起,就是與李邕的會面。
李邕文章書法俱佳,當時也是一文化各流,并任北海(今山東青州)太守。到了濟南后,聽說杜甫也在,主動要求相見,這動作,給了杜甫大大的面子,受寵若驚。
杜甫當時名氣尚微,何以勞此大駕?
以下是猜。
在洛陽時,李邕曾見過少年杜甫,同齡中,出類拔萃,給李邕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若干年后的今天,你杜甫水平怎樣了,性情的李邕按捺不住。
打住,說一件事。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雖然夸張,但肯定讀透了很多卷。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而《昭明文選》是我國最早的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太子蕭統(tǒng),組織文人編選。
到了唐代,由李善為之作注,使《昭明文選》更放異彩,而李善的兒子就是李邕。
也許這次給杜甫的鼓勵太大,《昭明文選》成為他的重中之重。
后來杜甫在給兒子宗武寫的一首詩《宗武生日》中,有“熟精文選理”一句,對兒子諄諄告誡。估計,《昭明文選》應(yīng)是他的萬卷之一。
然后,杜甫與李白相約兗州(今山東兗州),再次攜手,大概天寶5年(746)。
這次的2人相見,李白特意為杜甫寫了一首詩《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簡單解釋:
飯顆山:據(jù)說是現(xiàn)在山東兗州的甑(zèng)山。
笠子:一種竹編雨帽,用來遮陽擋雨。
卓:高。 日卓午:太陽正高的中午。
生:語氣助詞。
李白開玩笑的時候不多,看來和杜甫已經(jīng)很熟,開他刻板拘謹和作詩認真的玩笑。
到底,李白是否欣賞杜甫?
至少不討厭。杜甫自有優(yōu)勢,善良和扎實的文學功底。倆人在一起,若是聊起某個典故或是某一字的用法,杜甫不輸。
各有所長,惺惺惜惺惺。
這是2位巨人的最后一次,分手后,天各一方,杜甫寫了14首懷舊李白,李白只有1首。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這是我高中老師的名言。以后輾轉(zhuǎn)困頓的杜甫,鮮有朋友出手,相形之下,李白偉大。
同時,杜甫重情重義。
這次漫游,歷時2年,天寶5年(746),杜甫回到了洛陽。
很快,西入長安。
是準備明年的科舉嗎?
沒有標準答案,總之,肯定是為了求仕。
第2年,也就是747年,玄宗親自組織了一次“制舉”,詔曰:“天下通一藝以上者到京就選……”
杜甫參加了。
結(jié)果被嫉賢妒能小氣無比的李林甫以“野無遺賢”理由,全部拒之門外。后人說到此事,往往為杜甫叫冤。其實,偶以為,即使沒有李林甫從中作梗,杜甫也未必如愿。原因就是,只要不是100%錄取,誰都有落榜的可能,是個機率問題。
剛到長安時,意氣風發(fā),參加各種聚會,結(jié)識眾多名流,氣氛融洽,因為他還不窮,人眼看人不低。
這次落地,未必給詩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因為大家都未錄取,中國人,大多有這種心理平衡本領(lǐ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