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yī)學中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經痛、肩關節(jié)周圍炎、骨質增生等疾病都可歸屬于中醫(yī)學的“痹證”范疇。這些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影響生活質量,漫長而難以痊愈的病程也是極大的精神折磨。國醫(yī)大師朱良春先生在治療痹證方面具有獨到見解而且療效顯著。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的就是朱良春先生治療痹證的自擬經驗方——“溫經蠲痹湯”。
痹證的治療原則,不外寒者溫之,熱者清之,留者去之,虛者補之。如初起或病程不長,患者全面狀況尚好者,風寒濕痹,自以溫散、溫通為正治,濕熱痹則以清熱利濕為主。久病則邪未去而正已傷,故其證多錯綜復雜,久病多虛,而久病亦多痰瘀、寒濕、濕熱互結,且古人還有“久痛入絡”之說,如此則邪正混淆,膠著難解,不易取效。對此,我認為應當通盤考慮,總之以攻不傷正、補不礙邪為基本指導思想。
張介賓說:“痹證大抵因虛者多,因寒者多,惟氣不足,故風寒得以入之;惟陰邪留滯,故筋脈為之不利,此痹之大端也?!蔽乙搀w會到,痹證之形成,與正氣虧虛密切相關,即其初起,也要充分顧護正氣。我一般不用防風湯、羌活勝濕湯之類,自擬溫經蠲痹湯:
當歸10g,熟地黃15g,仙靈脾15g,川桂枝10g,烏梢蛇10g,鹿銜草30g,制川烏10g,甘草5g。
風勝者加尋骨風20g,鉆地風20g;濕勝者加蒼白術各10g,生熟苡仁各15g;關節(jié)腫脹明顯者加白芥子10g,穿山甲10g,蜣螂10g;寒勝者制川、草烏各10~20g,并加制附片10~15g;痛劇加炙全蝎3g(研粉沖吞),或炙蜈蚣1~2條,刺痛者加地鱉蟲10g,三七末3g,延胡索20g;體虛者仙靈脾加至20~30g,炙蜂房10g;氣血兩虧者,黃芪、黨參也可以用。
此乃氣血兩虧,寒濕入絡。治宜補益氣血,散寒逐濕。
制川烏10g,川桂枝8g(后下),生黃芪30g,當歸12g,仙靈脾15g,生苡仁20g,蒼術12g,徐長卿15g,炙蜂房10g,炙全蝎3g(研分吞),甘草5g。5劑。
二診(11月3日):服上藥后疼痛增劇,此非藥證不符,乃痹閉欲通之佳象,苔薄白膩,脈細。前法繼進之。
(1)上方5劑。
(2)取上方1劑,濃煎成250mL,加1%尼泊金防腐,電離子導入,每日1次。
三診(11月8日):上藥加電離子導入后,關節(jié)疼痛白晝已明顯減輕,惟入暮后關節(jié)仍痛,但能耐受,苔膩亦化,脈細。此氣血漸通,陰陽未和之象。繼當原法進之。上方5劑。
四診(11月22日):經治關節(jié)疼痛漸平,下冷水已不感疼痛。白細胞5600/mm3,嗜中性71%,淋巴29%。病員甚為欣喜。予益腎蠲痹丸250g,每服6g,每日2次,食后服,鞏固之。
國醫(yī)大師朱良春先生從醫(yī)7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用藥獨特,對蟲類藥悉心研究數十年,對極其難治頑纏的頑痹(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等)有獨到的見解且療效顯著。先生提出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的觀點,對臨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書由先生本人編著,集多年臨床經驗之精華,是不容錯過的名家經驗好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