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象(又名舌診)
是中醫(yī)望診中獨特而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中醫(yī)診斷的重要依據(jù)之一。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的經(jīng)絡(luò)直接或間接與臟腑相連,臟腑精氣也上榮于舌,臟腑的病變也可以從舌表現(xiàn)出來。
望舌,主要觀察舌質(zhì),舌苔和舌下絡(luò)脈三方面。
舌質(zhì)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組織。
舌苔,是附著于舌面上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化生。所謂“胃氣”是指脾健運化,胃主受納(即認為是人體消化機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則舌上可現(xiàn)一層薄潤的舌苔。機體在疾病病理變化過程中,陰陽的盛衰,氣血的調(diào)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變化中,察舌苔的變化,即可知臟腑盛衰(內(nèi)臟器官病變)、病邪兇吉進退(疾病嚴重程度)。
正常舌相是活動靈活,舌質(zhì)淡紅,舌面有薄而均勻,干濕適中的白苔,通常描寫“淡紅舌,薄白苔”
舌的臟腑歸屬區(qū)劃分:
舌面長度平均分為三份:舌尖,舌中,舌根;再加上舌的兩個側(cè)面 舌邊;共分為4部分。
舌尖主宰上焦,為心肺所屬;舌中反應中焦,為脾胃所屬;舌根為下焦,為腎所屬;舌的兩邊,為肝膽所屬。
舌診與望診相同,都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線下進行,要求患者自然的伸出舌頭,充分暴漏舌體。
1.先看舌苔。按所屬分區(qū)依次觀看。力求迅速敏捷。
2.后看舌質(zhì)
另外需要注意區(qū)分,染苔情況
如吃茄子等黑色食物,可使舌苔發(fā)黑
吃黃色的食物如橙子,會使舌苔黃染
長期吸煙會使舌苔發(fā)灰
吃過燙的食物會使舌質(zhì)發(fā)紅
1.望舌質(zhì):
主要觀察舌質(zhì)顏色和形態(tài)兩個方面的異常變化
一 望舌色:舌質(zhì)的顏色,一般分為 淡白,紅,絳和紫色四類。
(1)淡白舌:
舌色較正常人的淡紅色淺淡的,甚至全無血色,稱為淡白舌------主虛證,寒癥。多為陽氣虛弱,氣血不足之象。
舌淡白而胖嫩,為陽虛內(nèi)寒
舌淡白而舌體瘦薄,為氣血不足。
(2)紅舌:
較淡紅色為深的,甚至呈鮮紅色,稱為紅舌--------主熱癥。
舌紅少苔或無苔為虛熱;舌紅苔黃或起芒刺為實熱。
(3)絳舌:
較紅舌更深的紅色,稱為絳舌------------主熱盛(有外感內(nèi)傷之分)
外感熱病見此舌,多為邪熱入于營血(火熱迫血妄行可預兆或見到出血斑疹等)
內(nèi)傷雜病見此舌,多為陰虛火旺。
舌面光滑如鏡,猶如視可見人,為胃陰大傷;
舌絳干枯,為腎陰已涸。
另有舌絳少苔而津潤者,多為血瘀。
(4)紫舌:舌色青紫,稱為紫舌---------------主熱癥,寒癥,血瘀證
冠心病,肺心病等常見此舌,以后在臨床可以多多觀察,做好總結(jié),并做好基礎(chǔ)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絳紫而干枯少津,屬熱盛傷津、氣血壅滯。
淡紫或青紫濕潤者,多為寒凝血瘀。
二 望舌形
舌形是舌的形狀,包括胖瘦,老嫩,裂紋等。
1.胖大舌:舌體較正常胖大者為胖大舌。
舌淡白而胖,屬脾腎陽虛,痰濕內(nèi)盛。
舌胖大而深紅,屬心脾熱盛。
舌胖大兩側(cè)有齒痕、稱為齒痕舌,屬脾虛濕盛。
2.瘦薄舌
舌體瘦小而薄,,稱為瘦薄舌。
為陰血不足,舌體不充導致
主氣血兩虛和陰虛火旺。
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氣血兩虛。
瘦薄而色紅絳干燥者,多是陰虛火旺,津液耗傷。
3.老嫩舌:
舌質(zhì)紋理粗糙,為老,多為實證;
舌質(zhì)紋理細膩為嫩,多為虛證
老舌
嫩舌
4.裂紋舌
舌面上有很多不同的裂溝,稱為 裂紋舌
舌質(zhì)紅絳有裂紋,多為熱盛傷陰
舌淡白而有裂紋,多屬氣血不足
5.芒刺舌:舌面乳頭增生,肥大,凸起如刺者,稱為芒刺舌,多為血熱內(nèi)結(jié)。
根據(jù)芒刺生長部位可以分辨所在臟腑。
如舌尖芒刺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為胃火熾盛,舌兩邊芒刺,多系肝膽熱盛。
今天就講到這里
配圖,好好記憶一下
(3)望舌態(tài):
主要觀察舌體運動的狀態(tài)
強硬舌:
舌體板硬強直,運動不靈,以致語言謇澀,稱為"舌強"。
主?。阂娪谕飧袩岵闊崛胄陌?;
見于內(nèi)傷雜病多為中風或中風先兆(痰濁內(nèi)阻)。
因熱盛者,舌質(zhì)多見深紅。
因痰濁者,多舌胖而有厚膩苔。
屬中風者,舌多淡紅或青紫。
顫動舌:
舌體震顫抖動,不能自主,稱為"顫動舌"。
主虛損,動風
久病舌顫,多屬氣血兩虛或陽虛。
外感熱病見之,多屬熱極生風,
或見于酒毒病人。
歪斜舌:
舌體偏于一側(cè),稱“歪斜舌”。
主中風或中風先兆。
吐弄舌:
舌伸出口外者為"吐舌";
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在口中轉(zhuǎn)動不停,叫作"弄舌"。
二者多見于小兒,為心脾有熱,或動風先兆,或見于小兒智力發(fā)育不全。
短縮舌:
舌體緊縮不能伸長,稱為“短縮舌”。無論因虛因?qū)?,皆屬危重證候。
舌淡短縮或青而濕潤者,為寒凝筋脈;
舌胖而苔粘膩而短縮者 屬痰濁內(nèi)阻
舌紅絳而短縮者為熱病傷津
舌麻痹
舌有麻木感而運動不靈的,叫"舌麻痹"(舌頭麻木)。
其主病是血虛肝風內(nèi)動,或風氣挾痰。
屬中風者,舌多淡紅或青紫。
2.望舌苔:
主要觀察苔色和舌質(zhì)的異常變化
(1)望苔色:
即觀察舌苔的顏色。一般舌苔有 白黃灰黑 四種顏色變化。
1.白苔:主表證 寒證
苔薄白而潤,多屬風寒表證;
苔薄白而舌質(zhì)偏紅,是風熱表證;
苔白膩,多為痰濁內(nèi)停或食積。
苔白如積粉,為暑濕穢濁之邪內(nèi)蘊。
黃苔:
主里證、熱證。
淡黃熱輕,深黃熱重,焦黃為熱結(jié)。
外感病,苔由白轉(zhuǎn)黃,為表邪入里化熱的征象。
苔薄淡黃,也常見于外感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
若舌淡胖嫩,苔黃滑潤者,多是陽虛水濕不化。
灰苔:灰即淺黑色。
主里熱證,寒濕證
灰苔可由白苔轉(zhuǎn)化而來,也可與黃苔同時并見
苔灰而干,多屬熱病傷津
苔灰而潤,見于痰飲內(nèi)停,或為寒濕內(nèi)阻。
黑苔:
黑苔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黃苔發(fā)展而來,常見于疾病嚴重階段。
主里證,或為熱極,或為寒盛。
若苔黑而燥裂,甚則生芒刺,多為熱極津枯。
若苔黑而滑潤,多屬寒盛陽衰。
(2)望苔質(zhì):主要觀察舌苔的厚薄,潤燥,腐膩,剝脫等變化。
厚?。?/p>
苔質(zhì)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準,即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體的為“薄苔”,不能見到舌體則為“厚苔”。厚薄可測邪氣之深淺。
舌苔由薄變厚 為病情加重
舌苔由厚變薄 為病情減輕
但舌若無苔 而逐漸有苔 為胃氣恢復
若舌有苔,而突然無苔,為胃氣大傷。
(2)潤燥:
舌苔潤燥是人體津液的盈虧和輸布功能的反應。
舌面潤澤,是干濕適中的正常舌象。
若水分過多,捫之濕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為“滑苔”。
舌苔潤澤說明津液未傷
滑苔多為 陽虛濕盛
望之干枯,捫之無津,此為“燥苔”。
燥苔多為熱盛傷津
舌苔由潤轉(zhuǎn)燥,表示熱勢加重,病情進展
舌苔由燥轉(zhuǎn)潤,表示熱邪漸退,津液漸復,病情好轉(zhuǎn)。
(3)腐膩:
舌苔腐膩反應中焦?jié)駶峒拔笟獾氖⑺デ闆r
苔質(zhì)顆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揩之可去,稱為“腐苔”
腐苔多因陽熱有余,蒸騰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多見于食積痰濁為患,也見于內(nèi)癰和濕熱口糜。
苔質(zhì)顆粒細膩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上面罩一層油膩狀粘液,稱為“膩苔”。膩苔屬陽氣被遏,多見于痰濕或食積。
(4)剝脫苔:
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潔如鏡,稱為“光剝舌”,即前述之光滑舌,又叫鏡面舌。
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脫處光滑無苔,余處斑斑駁駁地殘存舌苔,界限明顯,稱為“花剝苔”。( 若不規(guī)則地大片脫落,邊緣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圖,又稱“地圖舌”)---------多見于胃之氣陰兩傷
另外 小兒食積,消化不良或缺鋅也可顯示花剝苔
附:望舌下絡(luò)脈
將舌尖翹起,舌底脈絡(luò)隱約可見;舌系帶兩側(cè),當金津、玉液穴處,隱隱可見兩條較粗的青紫色脈絡(luò)。正常情況下,脈絡(luò)不粗,也無分枝和瘀點。
若舌下有許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皰,多屬肝郁失疏,瘀血阻絡(luò);
若舌下絡(luò)脈青紫且粗張,其意義與青紫舌相似,或為痰熱內(nèi)阻,或為寒凝血瘀。
總之,舌底絡(luò)脈青紫曲張是氣滯血瘀所致。
舌診內(nèi)容全部講完。
今后為大家繼續(xù)講解中醫(yī)診斷學相關(guān)內(nèi)容。
李氏全息湯 門戶網(wǎng)站:www.lsqxt.com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