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大國,千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的俗語非常之多,而很多俗語都是結(jié)合前人們了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的。不僅包含了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下的社會現(xiàn)狀。
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很多俗語也已經(jīng)“失傳”了,只有少部分流傳了下來,而知道這些俗語的人也基本上都是農(nóng)村的老人了。俗語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而且蘊含的含義還很多。比如在農(nóng)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那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本文就來探析一下!
總體來說,對于“寡婦”一詞,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它所指的是沒有丈夫的婦人,到后來則指丈夫去世的婦人,最早可見于《詩·小雅·大田》中的:“彼有遺秉,此有漬穗,伊寡婦之利”。當然了,寡婦只是俗稱而已,實際上也稱為“遺孀”或者是“未亡人”。
寡婦一此詞我們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但這“生妻”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妻”的含義
實際上“生妻”所指的就是“年輕妻子”的意思,最早可見于李陵的《答蘇武書》中:“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李善引注《漢書》中則說:“子卿婦年少,聞以更嫁。”
李陵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lǐng),文學(xué)家,同時也是飛將軍李廣的長孫。在天漢二年的時候,跟隨李廣利出征匈奴,隨后兵敗投降。始元六年的時候,蘇武替漢帝召李陵回國,《答蘇武書》便是李陵收到蘇武信后寫的一封回信。
信中所提到的“生妻”,指的便是蘇武那位年僅十五歲的妻子。為何這么說呢?
因為蘇武所寫給妻子的《留別妻》一詩中,前一句便為:“結(jié)發(fā)為夫妻”。我們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結(jié)發(fā)代表的是男女成年時。其中男子二十歲開始束發(fā)加冠,女子十五歲則束發(fā)加笄,表示成年。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來,所謂的“生妻”指的便是十五六歲的女子。當然了后來也表示“夫在就改嫁”的人。
為何“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在了解完寡婦和生妻的含義之后,我們就要來解決一下,“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原因是什么?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首先就生理角度來說,十五六歲的女子,身體發(fā)育并不完全,心智上更是如此,雖然十五六歲的女子年輕貌美,但卻不適合作為妻子。再者來說,如果婚后懷孕的話,那么所承擔的風(fēng)險就要更大一些。
而相比之下的“寡婦”,雖然已經(jīng)是嫁過別人為妻,但無論從生理還是從心智上來看,都要比生妻要好得多。寡婦比起生妻來,還是要成熟一些!
當然了,這也是結(jié)合現(xiàn)在來說的,因為在古代也有一些寡婦的年紀也很??!
此外,在古代的時候,男權(quán)高于女權(quán),所以一般來說都是丈夫休妻,而非妻子休夫。當然了,凡事皆有個例外,也有一些女人在丈夫還在的時候就改嫁了,比如蘇武的那位“生妻”。雖然這也是在她沒有蘇武的消息之后才改嫁的。但不管怎么說,在沒有確切得知丈夫去世與否的消息就改嫁,在古代還是難以原諒的。
當然了,這要是放在現(xiàn)在也根本不算啥,畢竟現(xiàn)在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不過既然是俗語嘛,自然要從古代時候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