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打嗝) 呃逆是膈肌不自主地間歇性、痙攣性收縮,同時聲門關(guān)閉而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聲音,為臨床上常見的癥狀之一,俗稱“打嗝”,中醫(yī)稱“噦 ”。它是由于空氣被突然吸入呼吸道內(nèi),通過關(guān)閉的聲門裂而產(chǎn)生的急促“呃”聲。
打嗝是常見的生理現(xiàn)象,酒足飯飽后來個飽嗝。但是,如果持續(xù)性打嗝就要警惕了,或為某些疾病預(yù)兆。其中,持續(xù)性地打嗝不止,可能是一種病,叫做呃逆癥。
健康人可發(fā)生一過性呃逆,多與飲食有關(guān),特別是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飲酒、飲碳酸飲料等,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煙亦可引起。但是,疾病因素也會導(dǎo)致呃逆癥,比如胃炎就有可能引起持續(xù)性打嗝,此時要盡早治療疾病。
3招止嗝
1、深吸一口氣然后憋住
挺起胸膛,深深地盡全力吸足一口氣,然后憋住,不要呼氣。直到實在憋不住了再呼出去,反復(fù)3~5次即可有效緩解打嗝。
2、壓舌頭
用干凈的勺子把舌頭緊緊地壓住,幾分鐘以后,打嗝一般會停止。
3、往塑料袋里呼氣吸氣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認(rèn)為,打嗝是由于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太少引起的,所以可以通過提高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濃度來止住打嗝??梢哉乙粋€不漏氣的塑料袋,把塑料袋緊緊扣在口和鼻子上,然后往里面呼氣吸氣,這樣呼氣吸氣幾次,過一會兒就不會打嗝了。
讓打嗝「消音」
吐法
吐法止嗝方法很簡單,就是把手洗干凈,用食指伸到咽喉輕輕探吐,直至發(fā)出嘔吐聲,但不會吐出東西來,打嗝馬上就止住了,屢試不爽。
中醫(yī)說法是病邪在上焦者,宜吐之,這叫順勢而導(dǎo)之。《黃帝內(nèi)經(jīng)》也有此說法:其高者因而越之。又曰:在上者涌之。意思是病在高處,就是胸膈處,可用涌吐的方法治療。性急的人,吃飯吃得很快,也常吃一半就打嗝,通常喝幾口熱湯就止住了,若止不住,還是來個探吐動作,馬上就好了。
「寒」以生姜止嗝
打嗝還有一個原因,體質(zhì)屬于中焦虛寒型,就是胃寒型,又吃寒涼食物就容易引起打嗝。這時拿生姜切片直接吃,馬上就好了;也可以煮生姜湯服用,同樣有效。
...........
脾胃系病證 呃逆
[定義]
呃逆是由于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正氣虧虛等導(dǎo)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動膈而引起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本證古稱“噦”又稱“噦逆”。
[歷史沿革]
一、《黃帝內(nèi)經(jīng)》稱本病為噦、噦逆、呃逆。
① 指出呃逆發(fā)生的病因病機。
《素問·宣明五氣篇》:“胃為氣逆為噦。”
《靈樞·口問篇》:“谷入于胃,胃氣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入于胃,新故相亂,真邪相干,氣并相逆,復(fù)出于胃,故為噦。”
《素問·寶命全形論篇》:“病深者,其聲噦。”
② 記載三種治療呃逆的簡易方法。
《靈樞·雜病篇》:“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div style="height:15px;">
二、《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稱本病為“噦”,將本病分為三種類型:
① 屬于寒呃者,如“干嘔噦,若手足厥者,桔皮湯主之”;
② 屬于虛熱者,如“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③ 屬于實熱者,如“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三、自唐末以后諸醫(yī)家,有以咳逆為噦,有以干嘔為噦,亦有以噫氣為噦者,直至《景岳全書》才有了明確的分析。
《景岳全書·呃逆篇》:“噦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非噦也;噫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非咳逆也。后人但以此為鑒,則異說之疑可盡釋矣。”
《景岳全書·呃逆篇》:“然致呃之由,總由氣逆。氣逆于下,則直沖于上,無氣則無呃,無陽亦無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氣也?!徊≡跉夥?,本非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則一曰寒呃,二曰熱呃,三曰虛脫之呃。”
[范圍]
呃逆是一種臨床癥狀,凡食道、胃、腸、腹膜、縱膈的功能性或器質(zhì)性病變及肺、肝、腦、腎等急慢性疾病的嚴(yán)重階段所引起的膈肌痙攣,均可參考本病的辨證論治。
[證候特征]
① 以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為主要證候特征。
② 發(fā)病和加重多與飲食、情志、起居、冷暖、體質(zhì)等誘因有關(guān)。
③ 輕重差別極為明顯,如偶然突發(fā),大多輕淺,??勺孕邢В绯掷m(xù)不斷,需給予及時的辨證治療。
④ 臨證有虛實之分,實證呃聲頻頻相連,聲高而揚;虛證呃聲時斷時續(xù),氣怯聲低。
[病因病機]
一、病因
1.飲食不節(jié)
進食過快、過冷、過服寒涼藥物→寒滯于胃→上逆動膈→呃逆
過食辛辣煎炒,醇酒厚味,過服溫補藥物→燥熱內(nèi)生,腑氣不通→氣逆動膈→
2.情志失調(diào)
惱怒→肝郁氣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氣逆動膈,出于喉間→呃逆
憂思→傷脾→運化失職→痰濁
素有痰飲內(nèi)?!獜?fù)因惱怒氣逆 →逆氣夾痰濁上逆動膈→呃逆
3.正氣虧虛病后
素體不足,年高體弱
大病久病,正氣未復(fù) →損傷中氣,或胃陰不足→胃失和降→呃逆
吐下太過,誤治傷中
病深及腎→失于攝納→沖氣上逆→挾胃氣上逆動膈→呃逆
二、病機
1.基本病機——胃失和降,膈間氣機不利,胃氣上逆動膈
動膈—指膈間氣機不利,又為胃氣上逆所觸動
寒熱宿食,燥熱內(nèi)盛
情志不和,氣郁痰阻 ,脾胃虛弱 →皆影響胃氣的順降→胃氣上逆而動膈
2.病位在膈,關(guān)鍵臟腑在胃,與肺、肝、脾、腎密切相關(guān)
胃 生理——胃居于膈下,胃氣以降為順,胃與膈以經(jīng)脈相連屬
病理——胃失和降,逆氣動膈,沖氣上逆喉間→呃逆
肺 生理——肺胃經(jīng)絡(luò)相連。手太陰肺經(jīng)起于中焦,還循胃口,上膈屬肺,肺胃之氣同主于降
病理——膈居于肺胃之間,肺胃之氣失于下降→影響膈間。若膈間之氣機不暢,胃氣上逆于膈間,加之肺氣失于疏通,阻礙逆行之氣,其氣勢必形成沖逆之勢,而上沖于喉間,故呃呃連聲
脾 生理——胃之和降,有賴于脾之健運
病理——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氣逆動膈
肝 生理——胃氣的和降,有賴于肝之條達
病理——肝氣郁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氣逆動膈,以致呃逆
肝失疏泄→氣機淤滯→津液失布,痰濁內(nèi)生→影響肺胃之氣
腎 生理——肺胃之氣的和降,有賴于腎氣之?dāng)z納
病理——病久及腎,腎失攝納→肺胃之氣不降→氣逆動膈→呃逆
3.病理性質(zhì)——有虛實之分
實證——寒凝、熱(火)郁、氣滯、痰阻、食停→胃失和降
虛證——脾腎陽虛;胃陰虧損→正虛氣逆
也可虛實夾雜并見
4.病理轉(zhuǎn)化
決定于病理性質(zhì)和正氣強弱
寒邪為病者——如陽氣不虛則寒邪易于疏散;胃中寒冷,損傷陽氣,日久可致脾胃虛寒證
熱邪為病者——胃中積熱或肝氣郁結(jié)日久化火,易于傷陰耗液轉(zhuǎn)化為胃陰虧虛
氣郁、食滯、痰飲為病者——皆能傷及脾胃,轉(zhuǎn)化為脾胃虛弱證
氣郁日久或手術(shù)致瘀者——血瘀致胃中氣機不暢,胃氣上逆
5.轉(zhuǎn)歸預(yù)后
如屬單純性呃逆,偶然發(fā)作——大都輕淺,預(yù)后良好
若出現(xiàn)在急、慢性疾病中——病情多較重
如見于重病后期——正氣甚虛,呃逆不止,呃聲低微,氣不得續(xù),飲食不進,脈沉細伏者—胃氣將絕,元氣欲脫之危候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jù)
1.主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其呃聲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間歇時間不定。
2.兼癥:胸膈痞悶,脘中不適,情緒不安。
3.誘因:受驚、飲食、情志,起病多急。
二、相關(guān)檢查
單純性呃逆無須做理化檢查。
1.胃腸鋇餐X線透視、內(nèi)窺鏡檢查:可診斷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胃炎、胃擴張、胃癌等。
2.肝、腎功能及B超、CT檢查:可診斷肝硬化、尿毒癥、腦血管病及胸、腹腔腫瘤。
三、病證鑒別
1.呃逆與干嘔
相同點——同屬胃氣上逆的表現(xiàn)
干嘔——屬于有聲無物之嘔吐,乃胃氣上逆,沖咽而出,發(fā)出嘔吐之聲
呃逆——氣從膈間上逆,氣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
分類 呃 逆 干 嘔
病位胃、肺、肝胃、脾
主癥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有聲無物或嘔吐涎沫
病機胃氣上逆動膈,膈間氣機逆亂胃氣上逆經(jīng)口而出
治法和胃降逆平呃降逆止嘔
2.呃逆與噯氣
共同點——均為胃氣上逆
噯氣——胃氣阻郁,氣逆于上,沖咽而出,發(fā)出沉緩的噯氣聲,常伴酸腐氣味,食后多發(fā),故張景岳稱之為“飽食之息”
呃逆——喉間氣逆而發(fā)出之呃呃連聲,有膈間不利因素
分類 呃 逆 噯 氣
主癥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飽食之息與中焦內(nèi)郁之氣噯出為快,稀疏間作,舒緩有力,可兼酸腐氣味
病機胃氣上逆動膈,膈間氣機逆亂中焦氣滯,以伸為快
治法和胃降逆平呃理氣和胃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生理病理
生理——一時性氣逆而作,無反復(fù)發(fā)作史,且無明顯兼證——無須治療
病理——反復(fù)發(fā)作,兼證明顯,或出現(xiàn)在其它急、慢性疾病過程中,因外感、飲食、情志、臟腑功能失調(diào)等原因誘發(fā)
2.辨虛、實、寒、熱
實證 虛證
初起 久病
呃聲響亮 呃聲低長
氣沖有力 氣出無力
連續(xù)發(fā)作 時斷時續(xù)
脈弦滑 脈虛弱
寒呃 熱呃
呃聲沉緩有力 呃聲響亮,聲高短促
胃脘不適,得熱則減,遇寒則甚 胃脘灼熱,口臭煩渴,便秘尿赤
面青肢冷 面紅赤
苔白滑 苔黃厚
3.辨病深臨危
危重病證后期,年老正虛——呃聲低微,飲食難進,六脈沉伏——元氣衰敗,胃氣將絕
二、治療原則
治療總則——理氣和胃,降逆止呃
病因治療: 寒——祛寒 熱——清熱
虛——補虛 實——瀉實
對癥治療——在上法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入降逆平呃之品:旋覆花、代赭石、柿蒂、刀豆子、半夏、竹茹
重病中出現(xiàn)呃逆,為元氣衰敗之證,急宜大補元氣,固護胃氣。
三、證治分類
1.胃中寒冷證
癥狀——呃聲沉緩有力—寒邪阻遏,肺胃之氣不降,上沖喉間
胸膈及胃脘不舒—寒凝氣滯
得熱則減,遇寒則甚—內(nèi)外之寒相并,以增寒邪之勢
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苔白潤,脈沉緩—胃中寒冷之象
證機概要——寒蓄中焦,氣機不利,胃氣上逆。由于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或外感寒邪深入胃腸,停滯于胃,胃陽被遏,納降失常,發(fā)生胃寒呃逆,屬寒實證。呃聲沉緩有力,因胃陽被遏,陽氣受阻,故兼見胃脘痞滿,得熱則胃脘痞滿減,得寒則痞滿加重,口淡膩等胃寒兼證。
治法——溫中散寒,降逆平呃
代表方——丁香散加減 本方溫中祛寒降逆,適用于呃聲沉緩,得熱則減,遇寒加重之呃逆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丁香散
【處方】 丁香 柿蒂各3克 甘草(炙)良姜各1.5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主胃寒噦逆。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熱湯調(diào)下,乘熱服,不拘時。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
常用藥——丁香、柿蒂—降逆溫胃止呃—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
高良姜、炙甘草—溫中和胃祛寒—篳撥、香附、陳皮
加桂枝—增強良姜溫中祛寒,溫通胃陽之功
枳實、厚樸、麥芽—和胃氣,化痰導(dǎo)滯
加減——寒氣較重,脘腹脹痛—加吳茱萸、肉桂、烏藥
寒凝食滯,脘悶噯腐—加萊菔子、半夏、檳榔
寒凝氣滯,脘腹痞滿者—加枳殼、厚樸、陳皮
備選方——丁香柿蒂湯(《證因脈治》):丁香、柿蒂、人參、生姜;吳茱萸湯加減(路志正)
丁香柿蒂湯
丁香2錢 柿蒂2錢 人參1錢 生姜5片
【功效】補氣溫中、降逆止呃。
【主治】體虛久病、胃中虛寒所致之呃逆、嘔吐、腹脹、納呆、舌淡苔白、脈沈虛等癥,為降逆止呃之要方。
【方義】呃逆為胃氣上逆引起之膈攣,原因甚多,本方適用于中焦虛寒證型;本方為溫胃降逆止呃為主,兼以益氣補虛為輔。方中丁香溫中止呃為主;柿蒂澀平專止呃逆;生姜辛溫、溫胃降逆;佐以人參甘溫、大補中氣、四味同用、使中陽健運則痞塞自開,胃氣順降則呃逆自止。是治療呃逆常用方劑。
【辨證要點】
呃逆。脘腹脹。舌淡苔白。脈沈遲無力。納呆。
【注意禁忌】胃熱呃逆、嘔吐者不宜。
【現(xiàn)代應(yīng)用】胃寒體質(zhì)引起之呃逆。
清?劉淵《醫(yī)林纂要》
本方用丁香下暖腎命,治沖脈之寒氣上沖,中暖脾胃,去積穢之沉寒宿壅,上瀉肺邪,去上焦風(fēng)寒濕熱;柿蒂苦澀寒,澀能補斂肺氣,以受胃氣之上輔,而不至于游散,苦能降泄肺氣,以平上焦之虛熱,而不至于沖逆;丁香自下而上,以主于祛寒,柿蒂自上而下,以主于泄熱,使寒熱得其平,而上下不相拒,則逆氣平矣;人參以補正氣;生姜所以行胃氣而升之。
清?汪昂《醫(yī)方集解》
丁香泄肺溫胃而暖腎,生姜去痰開郁而散寒,柿蒂苦澀而降氣,人參所以輔真氣使得展布也?;疬酪嗫捎谜撸w從治之法也。
臨證備要——丁香為燥熱之品,不可過用?,F(xiàn)代藥理研究:丁香可使胃黏膜分泌增加,連續(xù)或過量應(yīng)用,可使胃黏膜分泌耗竭,故不可過用
2.胃火上逆證
癥狀——呃聲洪亮有力,沖逆而出—實熱內(nèi)蘊胃腸,胃火上沖
口臭煩渴,多喜冷飲—胃中積熱,津液耗傷
脘腹?jié)M悶,大便秘結(jié)—熱積胃腸,津液耗傷,腑氣不暢
小便短赤—熱結(jié)于下焦
苔黃燥,脈滑數(shù)—胃熱內(nèi)盛之證
證機概要——熱積胃腸,腑氣不暢,胃火上沖。由于嗜食辛辣之品,胃腐積熱,或外感熱邪結(jié)于胃腑,或情志不暢,氣郁化火,肝火犯胃,以致胃火上沖而為呃逆,屬實熱證。胃火上沖,故呃聲洪亮,沖逆而出。同時兼見口臭心煩,小便短赤,大便難,舌苔黃,脈滑數(shù)。
治法——清胃瀉熱,降逆平呃
代表方——竹葉石膏湯加減 本方清熱生津,和胃降逆,用于治療呃聲洪亮口臭煩渴、喜冷飲等證
常用藥——竹葉、石膏—清瀉胃火
麥冬、沙參—滋養(yǎng)津液
竹茹、連翹—清胃降逆
半夏、柿蒂—降逆止呃
加減——腑氣不通,痞滿便秘—瀉熱通腑,腑氣通則胃氣降,呃逆自止
方用小承氣湯加竹茹、柿蒂、代赭石
胸膈煩熱,便秘者—用涼膈散加減
竹葉15克(2把) 石膏30克(1斤) 半夏洗9克(半升) 麥冬去心15克(5兩) 人參6克(2兩) 甘草炙6克(2兩) 粳米15克(半升)
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功效】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氣津兩傷。嘔逆煩渴、口干唇燥喉干嗆咳、心胸?zé)灐⒒蛱摕┎坏妹?、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
暑熱證、氣津兩傷。身熱多汗、虛贏少氣、煩渴喜飲、舌紅,脈虛數(shù)。
【方義】
本方是由白虎湯衍化而來的。白虎湯證為正盛邪實,本方證為大熱已衰、余熱未清,而氣津兩傷。方中竹葉、石膏清熱除煩以祛熱邪為君;人參麥冬益氣生津以補正虛為臣;半夏和逆止嘔,其性雖溫但與清熱生津之藥配伍、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能轉(zhuǎn)輸津液、恢復(fù)脾運、并行人參、麥冬之滯而調(diào)和胃氣為佐;甘草、粳米調(diào)養(yǎng)胃氣為使也。諸藥合用、既能清未盡之余熱、又可補已耗之氣陰、邪正兼顧、為一清補之劑。凡熱病過程中、發(fā)熱不退、氣陰兩傷之證皆可使用。
【辨證要點】
身熱多汗。
口干少氣。
舌紅少苔。
脈虛數(shù)。
【加減】
口渴甚:加天花粉、生地、石斛。
熱甚:加重石膏或加銀花、連翹、黃芩。
汗多:加白術(shù)。
氣虛明顯者:加黃耆。
血虛明顯者:加當(dāng)歸、熟地。
肺炎喘咳:加麻黃、杏仁、黃芩、魚腥草。
痰多:加貝母、橘皮。
【現(xiàn)代應(yīng)用】肺炎、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麻疹、猩紅熱、百日咳、中暑、糖尿病、感冒、流感、小兒夏季熱、肺氣腫、肺壞疽。
臨證備要——鄭敬賢:呃逆一證,由于氣逆所致。然氣逆之因有寒、熱、痰、食、傷寒、吐利、產(chǎn)后等等。故治呃逆當(dāng)辨寒熱虛實,然后選用補瀉清溫之劑,參與理氣和胃、降逆平呃之品,標(biāo)本兼治。竹葉生石膏、知母、橘皮、炙枇杷葉、沙參、麥冬、代赭石、黃連
3.氣機郁滯證
癥狀——呃逆連聲—肝氣逆乘肺胃,胃氣上沖
抑郁惱怒則發(fā)作,情志轉(zhuǎn)舒則稍緩—肝惡抑郁而喜條達
胸脅滿悶—脅乃肝經(jīng)之分野,肝氣循經(jīng)犯肺
脘腹脹悶,噯氣納減,腸鳴矢氣—肝氣犯胃,氣機不通
苔薄白,脈弦—肝旺之象
證機概要——肝氣淤滯,橫逆犯胃,胃氣上逆
治法——順氣解郁,和胃降逆
代表方——五磨飲子加減 本方理氣寬中,適用于呃逆連聲,因情志改變而誘發(fā)之呃逆
常用藥——木香、烏藥—解郁順氣——川楝子、郁金
沉香、枳殼、檳榔—寬中降氣
加丁香、代赭石—降逆止呃
備選方——旋覆代赭湯加減。適用于氣逆痰阻,昏眩惡心之呃逆
旋覆花、代赭石—下氣消痰,降逆止呃
半夏、茯苓、生姜、青陳皮、蘇?!韪卫須猓臀附的?div style="height:15px;">
臨證備要——《大經(jīng)逢源》:“旋覆花升而能降,肺與大腸藥也。功在開結(jié)下氣,行水消痰……開胃氣,止呃逆?!睆堝a純:“赭石其性重墜,又善鎮(zhèn)逆氣,降痰涎,止嘔吐,通燥結(jié),用之得當(dāng),能建奇效,且性甚平和,雖降逆氣而不傷正,通燥結(jié)而無開破?!?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