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三字經(jīng)》是清-袁鳳鳴的遺作。長期未曾刊行。1959年由其收藏者、河北磁縣衛(wèi)生工作者協(xié)會馬全局先生獻(xiàn)出、經(jīng)河北省中醫(yī)研究院整理校注以后,才得以流行于世。本書在其后還照錄了袁鳳鳴原著后的¨l、續(xù)藥性賦》(袁鳳鳴作)和河北省中醫(yī)研究院增附的《青囊藥性賦》。者內(nèi)容的排列為,先列《藥性賦》的內(nèi)容,《補(bǔ)續(xù)藥性賦》的內(nèi)容依類分屬其下,不另獨(dú)立,以便于讀者諸君閱讀參稽。
寒性類
1.天門冬
治陰虛 天門冬 清肺火 水自生
2,麥門冬
麥門冬 是寒味 既清心 且潤肺
3,地骨皮
地骨皮 能涼血 除骨蒸 善退熱
4。白蘚皮
除濕熱 白蘚皮 行水道 去風(fēng)痹
5。牡丹皮 、
血中火 丹皮攻 止吐衄 退骨蒸
6.石 韋
通淋藥 石韋傳 清肺金 滋化源
7.竹 茹
除噦嘔 竹茹妙 開胃郁 清肺燥
8.柴 胡
肝膽熱 柴胡攻 引清氣 能上升
9.前 胡
前胡藥 解風(fēng)寒 能下氣 除嗽痰
10.地 榆
除血熱 地榆劑 治吐衄 止血痢
11.薏苡仁
治水腫 薏苡力 理腳氣 除風(fēng)濕
12.茵 陳
勝濕熱 是茵陳 治黃疸 用為君
13.葛 根
輕揚(yáng)性 葛根得 能發(fā)汗 解肌熱
14.白茅根
白茅根 除伏熱 治吐衄 善止血
15.山豆根
豆根治 心火盛 解熱毒 止喉痛
16.栝蔞根
栝蔞根 潤肺藥 消熱痰 善解渴
17.射 干
療咽閉 用射干 消癰腫 治結(jié)痰
18.常 山
治溫瘧 常山準(zhǔn) 祛老痰 除積飲
19.車前子
車前子 去濕熱 利小便 瀉痢歇
20.黃 連
黃連瀉 中焦熱 既鎮(zhèn)心 且涼血
21.樸 硝
能軟堅(jiān) 樸硝力 腸胃熱 除最急
22.石 膏
墜頭痛 用石膏 清胃熱 煩渴消
23.薄荷葉
辛涼性 薄荷葉 清頭目 散風(fēng)熱
24.升 麻
散表邪 升麻功 清風(fēng)熱 止頭疼
25.菊 花
甘菊花 普平木 清頭風(fēng) 且明目
26.旋復(fù)花
旋復(fù)花 能軟堅(jiān) 消痰結(jié) 散痞鞭
27.槐 花
陳槐花 涼血劑 治腸風(fēng) 醫(yī)痔痢
28.大 黃
川大黃 除實(shí)熱 滌胃腸 導(dǎo)瘀血
29.生地黃
生地黃 是寒劑 入心腎 平血逆
30.熟地黃
熟地黃 性稍溫 滋腎水 補(bǔ)真陰
31.馬兜鈴
馬兜鈴 清肺熱 止痰飲 喘自歇
249
32.栝蔞仁
栝蔞仁 清肺火 降痰氣 治嗽可
33.黑白牽牛
逐水氣 用牽牛 通下焦 力最遒
34.玄 參
滋腎水 玄參可 清咽膈 散虛火
35.黃 芩
上焦熱 黃芩好 瀉肺火 用酒炒
36.梔 子
涼心腎 梔子物 炒黑用 止吐衄
37.金鈴子
通小便 用金鈴 治疝氣 殺三蟲
38.地膚子
地膚子 性苦寒 利熱淋 同車前
39.百 部
止咳嗽 百部功 治肺熱 能殺蟲
41.海 藻
海藻咸 能軟堅(jiān) 散癭瘤 亦治疝
42.萱 草
治五淋 用萱草 消乳腫 用根好
43.桔 梗
瀉肺氣 桔梗藥 清咽喉 利胸膈
44.川貝母
川貝母 治虛煩 潤心肺 止嗽痰
45,知 母
知母性 能滋陰 潤腎燥 清肺金
46.貫 眾
辟時瘟 貫眾能 解熱毒 殺三蟲
47.香 附
七情郁 香附攻 行氣分 十二經(jīng)
48.昆 布
昆布咸 能軟堅(jiān) 散癭瘤 并治病
50.荊 芥
荊芥穗 能發(fā)汗 清頭目 利咽喉
51.澤 瀉
補(bǔ)陰虛 澤瀉可 利小便 瀉腎火
54,枳 殼
寬腸胃 枳殼選 比枳實(shí) 力稍緩
55。枳 實(shí)
利胸膈 用枳實(shí) 能破氣 痰喘息
56.藕 節(jié)
解熱毒 用藕節(jié) 止吐衄 消瘀血
57.白 芍 ,
入血分 白芍味 瀉肝火 安脾肺
58.金 箔
金箔性 治驚痛 安魂魄 鎮(zhèn)心肝
59.淫羊藿
補(bǔ)命門 用淫羊 治陰虛 亦助陽
60.赤 芍
赤芍藥 破惡血 經(jīng)閉除 腸風(fēng)歇
61.黃 柏
瀉膀胱 用黃柏 補(bǔ)腎水 除濕熱
62.霍 麥
治淋癥 用瞿麥 利小腸 膀胱熱
63.滑 石
治中暑 用滑石 蕩濕熱 最為力
64.葶藶子
葶藶性 破積聚 瀉肺喘 通水氣
65.側(cè)柏葉
側(cè)柏葉 性苦澀 吐衄淋 最清血
66.淡竹葉
涼心氣 淡竹葉 清上焦 除煩熱
67。白頭翁
白頭翁 涼血劑 止鼻衄 除熱痢
73.秦 皮
治目疾 秦皮能 崩帶止 熱痢停
, 74.白 薇 .
白薇治 中風(fēng)熱 敷金瘡 通血厥
75.藜 蘆
吐風(fēng)痰 藜蘆良 若不止 飲蔥湯
76.漏 蘆
行乳汁 用漏蘆 瘰疬消 腸風(fēng)除
83.蘆 根
寒降火 是蘆根 止嘔逆 效如神
84.板藍(lán)根
消毒飲 用板藍(lán) 此方治 大頭瘟
85.苧根
洗丹毒 苧根良 葉合灰 敷金瘡
86.薔薇根
縮小便 薔薇根 治口瘡 效亦神
87.雷 丸
胃中熱 用雷丸 殺三蟲 甚不難
88.紫 檀
和營氣 用紫檀 敷金瘡 腫疼安
91.白 前
治久嗽 用白前 能降氣 且下痰
94.青 蒿
治虛熱 用青蒿 除骨熱 去蓐勞
96.王 瓜
土瓜根 治熱疾 通瘀血 下乳汁
97.金銀花
散熱毒 金銀花 消癰腫 此味加
99.海金砂
海金砂 治熱淋 莖中疼 效最神
100.茶
茶葉涼 清頭目 治熱痢 可煎服
101.凌霄花
凌霄花 即紫葳 入厥陰 破血瘀
102,天竹黃
天竹黃 性微寒 治驚癇 且豁痰
105。柿 霜
口舌瘡 用柿霜 上焦熱 服最良
107.白砂糖
白砂糖 性冷利 心腹熱 口干去
108。紫花地丁
此地丁 開紫花 治癰疽 亦用它
110.大 青
解熱毒 用大青 治傷寒 與時行
111.薄荷冰
薄荷冰 性最寒 遇牙疼 點(diǎn)即安
113.蚤 休
蚤休名 草河車 治驚癇 與癰疽
115,苦 參
治濕熱 用苦參 疥癩癢 效最神
116.沙 參
補(bǔ)陰藥 沙參能 清肺火 熱嗽停
117.郁 金
郁金藥 行氣血 散肝郁 涼心熱
119.食 鹽
能制火 是食鹽 入腎經(jīng) 善破堅(jiān)
120.青葙子
青葙子 眼能明 治瘡疥 善殺蟲
121.枸杞子
補(bǔ)腎虛 枸杞煎 能潤肺 且清肝
123.蔓荊子
蔓荊子 善搜風(fēng) 清頭目 止牙疼
127。荸 薺
消宿食 荸薺能 治噎膈 善化銅
129.元明粉
元明粉 樸硝造 腸胃熱 用甚妙
130.胡 粉
曰胡粉 鉛造成 類黃丹 殺三蟲
132.木 槿
木槿皮 涼血能 治癬瘡 善殺蟲
133.龍膽草
龍膽治 目腫疼 止盜汗 能殺蟲
134。燈心草
利陰竅 燈心煎 降心火 治不眠
135.夏枯草
目夜疼 用枯草 冶瘰疬 亦甚好
136.稀薟草
風(fēng)濕瘡 用稀薟 治癰疽 得汗減
137.旱蓮草
旱蓮草 補(bǔ)腎經(jīng) 二至丸 合女貞
138,益母草
益母草 能行血 婦人用 調(diào)經(jīng)脈
139.馬鞭草
通經(jīng)血 馬鞭草 男陰腫 涂亦好
140.通 草
通草性 寒而淡 下乳汁 利小便
141.浙貝母
苦寒性·是浙貝 火痰嗽 用之對
142.土貝母
土貝母 合白芷 涂乳癰 宜初起
147.甘 遂
治水腫 甘遂利 反甘草 亦相濟(jì)
149.瓜 蒂
甜瓜蒂 味苦寒 胸膈中 吐風(fēng)痰
150.蘆 薈
蘆薈藥 能殺蟲 清肝熱 目能明
151。海 帶
海帶性 同海藻 橘核丸 用之好
152。青 黛
曰青黛 即靛花 治發(fā)斑 多用它
, 155.綠 豆
解熱毒 綠豆良 連皮用 撲痘瘡
156.米 殼
酸而澀 米殼性 治久瀉 脫肛病
158.槐 實(shí)
入肝經(jīng) 用槐實(shí) 治腸風(fēng) 最有力
159.楮 實(shí)
補(bǔ)虛勞 楮實(shí)功 起陰痿 用酒蒸
165.大 戟
痘瘡黑 用大戟 除水腫 甚有力
166.藕 汁
清渴方 用藕汁 同花粉 生津易
二、熱性類
1.川 芎
行血?dú)?nbsp;用川芎 清頭目 善搜風(fēng)
2.天 雄
長附子 名天雄 助陽道 散寒風(fēng)
3.肉蓯蓉
肉蓯蓉 益腎經(jīng) 補(bǔ)精血 最有功
7.陳 皮
廣陳皮 開胃易 去白用 理痰氣
8.當(dāng) 歸
全當(dāng)歸 活血貨 身養(yǎng)血 尾能破
10.川 烏
川烏頭 大熱劑 洽風(fēng)痹 破積聚
11.菖 蒲
石菖蒲 能寬中 開心孔 治耳聾
12.紫 蘇
發(fā)散藥 紫蘇是 能和血 兼下氣
13.吳萊萸
吳茱萸 能下氣 心腹冷 諸痛去
14.山茱萸
山茱萸 溫肝經(jīng) 能秘氣 且澀精
16.砂 仁
止吐瀉 砂仁功 和脾胃 善調(diào)中
17.川 椒
驅(qū)風(fēng)寒 川椒能 補(bǔ)命門 止牙疼
18.胡 椒 、
能暖胃 胡椒性 除風(fēng)痰 去牙痛
19.花 椒
溫中藥 用花椒 風(fēng)邪除 牙疼消
22.胡蘆巴
壯元陽 胡蘆巴 非腎冷 不用它
26.蓽澄茄
蓽澄茄 暖腎胃 與胡椒 甚相類
27.生 姜
生姜辛 發(fā)散物 止嘔噦 救暴卒
28.干 姜
脾胃冷 用于姜 若炒黑 止血良
29.良 姜
胃冷痛 良姜治 除霍亂 止吐痢
30.麻 黃
發(fā)汗藥 是麻黃 用根節(jié) 止汗良
32.丁 香
丁香藥 能溫胃 暖陰戶 止嘔噦
33.乳 香
療癰腫 乳香用 和血?dú)?nbsp;能止痛
34,白檀香
白檀香 理氣藥 調(diào)脾肺 利胸膈
36.沉 香
海沉香 能下氣 善調(diào)中 心疼去
39.五味子
五味子 夏月美 斂肺氣 滋腎水
40.附 子 ,
治寒疾 附子良 同肉桂 補(bǔ)元陽
41,韭 子
補(bǔ)命門 韭子佳 醫(yī)白蟲 熏蟲牙
42.續(xù) 斷
續(xù)斷藥 消腫毒 通血脈 理筋骨
43.醋
散瘀血 用米醋 產(chǎn)后暈 聞氣住
44.肉 桂
補(bǔ)命門 肉桂丸 去痼冷 除沉寒
26
19.花 椒
溫中藥 用花椒 風(fēng)邪除 牙疼消
22.胡蘆巴
壯元陽 胡蘆巴 非腎冷 不用它
23.靈 砂
遇吐瀉 靈砂用 和五臟 除百病
32.丁 香
丁香藥 能溫胃 暖陰戶 止嘔噦
33.乳 香
療癰腫 乳香用 和血?dú)?nbsp;能止痛
34。白檀香
白檀香 理氣藥 調(diào)脾肺 利胸膈
36.沉 香
海沉香 能下氣 善調(diào)中 心疼去
37.禹余糧
禹余糧 澀下焦 崩漏止 下痢消
38.白石英
白石英 治肺病 雖醫(yī)病 人罕用
39.五味子
五味子 夏月美 斂肺氣 滋腎水
40.附 子
治寒疾 附子良 同肉桂 補(bǔ)元陽
41,韭 子
補(bǔ)命門 韭子佳 醫(yī)白蟲 熏蟲牙
42。續(xù) 斷
續(xù)斷藥 消腫毒 通血脈 理筋骨
43.醋
散瘀血 用米醋 產(chǎn)后暈 聞氣住
44.肉 桂
補(bǔ)命門 肉桂丸 去痼冷 除沉寒
45.白豆蔻
暖脾胃 豆蔻借 化積食 止冷泄
46.紅豆蔻
紅豆蔻 止吐酸 去宿食 散虛寒
47.白扁豆
白扁豆 能健脾 消暑濕 用最宜
48.巴 豆
巴豆猛 辛且熱 去沉寒 通閉塞
49.厚 樸
川厚樸 治翻胃 能降氣 且散滿
51.白 術(shù)
健脾胃 白術(shù)力 止吐瀉 能燥濕
54.蓽 撥
蓽撥湯 溫中氣 冷痰除 鼻淵去
55.獨(dú) 活
獨(dú)活性 理伏風(fēng) 除濕痹 止頭疼
56.血 竭
麒麟竭 散瘀血 能止疼 治折跌
57.烏 藥
善順氣 是烏藥 膀胱冷 小便數(shù)
58.卷 柏
生卷柏 通經(jīng)脈 若炙用 能止血
59.赭 石
代赭石 鎮(zhèn)肝劑 止崩帶 平血?dú)?/p>
60.莪 術(shù)
行氣血 莪術(shù)能 破積聚 療心疼
61.橘 紅
橘紅皮 其色鮮 能下氣 可消痰
63。桂 枝
微發(fā)散 用桂枝 有虛汗 只解肌
68.山 查
消食積 用山查 煮硬肉 亦甚佳
70.百草霜
百草霜 性溫散 冷痢病 用之驗(yàn)
71.草烏頭
草烏頭 搜風(fēng)濕 開頑痰 最有力
72.桂 心
九心痛 用桂心 治寒疝 效最神
73.續(xù)隨子
續(xù)隨子 名千金 下水速 治痰飲
74.大楓子
治風(fēng)痰 用大楓 涂癬疥 能殺蟲
75.白芥子
白芥子 溫散寒 治咳嗽 能豁痰
76.樟 腦
殺蟲藥 用樟腦 熏衣篋 辟蟲咬
78.皂角刺
皂角刺 下乳能 治癰疽 最有功
81.姜 汁
辛散寒 是姜汁 治久嗽 須同蜜
82.韭菜汁
消瘀血 是韭汁 合牛乳 通便秘
三、溫性類
1.防 風(fēng)
去風(fēng)濕 用防風(fēng) 行上焦 頭目清
2.撫 芎
開血郁 撫芎好 經(jīng)絡(luò)痛 亦能療
3.赤石脂
酸而澀 赤石脂 固腸胃 下胎衣
4.黃 芪
止虛汗 黃芪功 生固表 炙補(bǔ)中
5.何首烏
益肝腎 何首烏 滋補(bǔ)藥 第一呼
6.劉寄奴
劉寄奴 療金瘡 通經(jīng)血 治火傷
7.茵 芋
風(fēng)濕癥 用茵芋 治腳弱 知者稀
8.細(xì) 辛
細(xì)辛藥 去諸風(fēng) 散浮腫 止牙疼
9.杏 仁
杏仁藥 潤肺經(jīng) 走大腸 氣秘通
10.火麻仁
利腸胃 火麻仁 破燥堅(jiān) 效最偉
11.草果仁
草果仁 治瘧痢 暖脾胃 開郁氣
12.威靈仙
靈仙入 十二經(jīng) 宣滯氣 治痛風(fēng)
13.巴戟天
散風(fēng)熱 巴戟功 止白濁 補(bǔ)腎經(jīng)
15.仙 茅
益陽道 是仙茅 壯筋骨 療虛勞
16.木 瓜
療腳氣 木瓜片 利筋骨 治霍亂
17.紅 花
善通經(jīng) 紅藍(lán)花 散瘀血 要用它
18.款冬花
款冬花 瀉肺熱 治痰喘 吐膿血
19.姜 黃
理血?dú)?nbsp;是姜黃 通月經(jīng) 用最良
20.木 香
南木香 調(diào)諸氣 止心疼 除吐逆
21.藿 香
扶中氣 是藿香 治吐瀉 催乳良
22.茴 香
茴香熱 暖腎經(jīng) 開胃氣 能調(diào)中
23.檳 榔
消痰食 檳榔性 墜諸藥 去后重
24.紫石英
治血虛 紫石英 散風(fēng)寒 暖子宮
26.金櫻子
性酸澀 是金櫻 止遺泄 能澀精
27.紫蘇子
紫蘇子 開郁利 治痰喘 兼下氣
28.益智子
益智子 命門補(bǔ) 縮小便 止嘔吐
29.菟絲子
菟絲子 巴戟同 能強(qiáng)陰 且固精
31.萊菔子
萊菔子 寬中氣 痰嗽除 膨脹去
32.蒼耳子
蒼耳子 通腦巔 治頭痛 療鼻淵
33.白 芷
白芷性 善排膿 散風(fēng)熱 止頭疼
34.防 己
防己性 瀉濕熱 風(fēng)水腫 要分別·
35.破故紙
破故紙 壯元陽 補(bǔ)精髓 治勞傷
36.呵 子
呵子酸 能斂肺 煨熟用 固腸胃
37.骨碎補(bǔ)
骨碎補(bǔ) 治折傷 擦牙痛 炒黑良
38.紫 菀
紫菀性 能下氣 除虛痰 止咳遂
39.藁 本
頭腦痛 用藁本 膀胱風(fēng) 去最準(zhǔn)
40.杜 仲
補(bǔ)肝腎 是杜仲 強(qiáng)筋骨 止腰痛
41.淡豆豉
淡豆豉 表傷寒 泄肺氣 吐虛煩
42.大小薊
大薊性 理血分 小薊同 力微遜
43.半 夏
半夏性 溫燥寒 和脾胃 除濕痰
44.肉豆蔻
肉豆蔻 能溫中 止霍亂 助脾經(jīng)
45.蒼 術(shù)
燥脾胃 蒼術(shù)力 能發(fā)汗 且除濕
46.橘 核
橘核性 入腎肝 治腰痛 去癲疝
51.狗 脊
約小便 狗脊良 補(bǔ)腎經(jīng) 腰腳強(qiáng)
53.艾 葉
逐寒濕 陳艾用 葉可灸 治百病
54.秦 艽
秦艽治 肢節(jié)疼 除風(fēng)濕 去骨蒸
55.石榴皮
榴皮澀 止瀉良 若熏洗 收脫肛
56.松 脂
去濕毒 松脂能 敷諸瘡 善止疼
57.辛 夷
治鼻淵 辛夷好 散風(fēng)熱 去皮炒
58.胡 荽
胡荽性 香而竄 噴痘疹 留頭面
60.蕓 苔
蕓苔葉 敷乳癰 治產(chǎn)難 子有功
61.蕤 仁
蕤仁性 散風(fēng)熱 目腫疼 效最捷
66.澤 蘭
行瘀血 澤蘭奇 金瘡用 產(chǎn)后宜
68.芫 花
療五水 芫花好 甚有毒 宜醋炒
69.降真香
紫金藤 降真名 敷金瘡 止血靈
1.雞子黃
補(bǔ)陰血 雞子黃 百合病 用作湯
72.飴 糖
飴糖性 能健脾 建中湯 用之宜
73.天仙藤
天仙藤 苦溫性 心腹疼 產(chǎn)后用
74.香 薷
香薷草 熱能散 治傷暑 利小便
75.莨菪子
莨菪子 即天仙 熏牙蟲 治風(fēng)癰
76.使君子
使君子 宜幼童 治虛熱 且殺蟲
78.皂角子
皂角于 是滑性 大便結(jié) 微煅用
79.糯 米
補(bǔ)脾虛 糯米力 性粘滯 勿多食
80.粳 米
和腸胃 粳米宜 白虎湯 曾用之
81.谷精草
谷精草 治頭疼 退目翳 最有功
82.鵝不食草
鵝不食 草之名 去目翳 塞鼻中
83.酒
酒少飲 行血?dú)?nbsp;能行藥 至高地
86.大 蒜
解暑氣 用大蒜 艾灸瘡 須切片
87.龍眼肉
龍眼肉 補(bǔ)心脾 治勞傷 保血宜
88.紅 曲
行營血 是紅曲 健脾胃 能消食
89.山 漆
止血疼 山漆末 金杖瘡 是要藥
90.荔枝核
荔枝核 似睪丸 治卵腫 并癲疝
92.爐甘石
爐甘石 治目疾 除濕爛 去風(fēng)濕
93.薤白
薤白性 溫滑劑 痢后重 能通滯
95.檉柳葉
檉柳葉 善解毒 使痧疹 能外出
四、平性類
1.木 通
清心肺 木通善 導(dǎo)濕熱 達(dá)小便
2.青陳皮
理痰氣 青陳皮 陳治高 青治低
3.椿白皮
椿白皮 其味清 止崩帶 治瀉血
4.桑白皮
桑白皮 味甘寒 清肺熱 止嗽痰
5.五加皮
強(qiáng)筋骨 五加皮 治小兒 立行遲
7.白蒺藜
白蒺藜 沙菀出 補(bǔ)腎精 能明目
8.烏 梅
止干渴 烏梅良 能斂肺 可澀腸
9.酸棗仁
治不眠 棗仁功 補(bǔ)肝膽 去怔仲
10.柏子仁
潤腎燥 柏子仁 養(yǎng)心氣 可寧神
11.茯 神
治心虛 用茯神 開心智 且安魂
12.郁李仁
郁李仁 行水良 下氣滯 通大腸
13.桃 仁
破血滯 桃仁良 通月水 潤大腸
14.冬瓜仁
冬瓜仁 能醒脾 可服食 做面脂
16.連 翹
上焦火 用連翹 瘡膿排 瘰疬消
18.天 麻 ·
理肝氣 天麻利 治癱瘓 療風(fēng)痹
20.大麥芽
用麥芽 補(bǔ)脾力 通乳結(jié) 消食積
21.谷 芽
谷芽性 善養(yǎng)脾 消食積 最相宜
22.安息香
安息香 能辟惡 止心痛 須研末
23.甘松香
甘松香 理諸氣 心腹痛 亦能治
24.蒲 黃
蒲黃性 調(diào)經(jīng)脈 生行血 止炒黑
26.桑寄生
補(bǔ)血虛 桑寄生 能安胎 止腰疼
27.豬 苓
豬苓湯 味甘淡 除濕腫 利小便
28.天南星
治風(fēng)痰 用南星 刀撲傷 用亦靈
29.白茯苓
白茯苓 補(bǔ)心脾 瀉肺熱 亦相宜
30.赤茯苓
利濕熱 赤茯苓 破結(jié)血 最有功
31.京三棱
京三棱 行血?dú)?nbsp;破積塊 稱猛劑
32.人 參
高麗參 補(bǔ)肺氣 添精神 主驚悸
35 復(fù)盆子
益腎經(jīng) 復(fù)盆善 起陽痿 縮小便
37.牛蒡子
解肺熱 牛子藥 散風(fēng)痰 利咽膈
38.大腹子
大腹子 檳榔同 能下氣 且寬中
39.白附子
白附子 走陽明 能引藥 面上行
41.甘 草
和百藥 甘草主 生瀉心 炙溫補(bǔ)
43.大 棗
和百藥 大棗味 滋脾土 潤心肺
44.遠(yuǎn) 志
遠(yuǎn)志藥 主少陰 滋腎水 上達(dá)心
46.赤小豆
解熱毒 小豆能 治瘡腫 善排膿
47.商 陸
商陸性 甘遂同 消水腫 最有名
48.蓮 肉
善健脾 蓮肉味 交心腎 固腸胃
49.神 曲
陳神曲 開胃氣 化水谷 消積滯
50.石 斛
補(bǔ)腎經(jīng) 石斛藥 壯筋骨 醫(yī)腳弱
51.皂 角
追風(fēng)痰 用皂角 通天竅 鼻吹末
52.芡 實(shí)
芡實(shí)澀 治遺精 二仙丹 同金櫻
53.牛 膝
壯筋骨 用牛膝 療腰痛 善強(qiáng)足
57.沒 藥
散滯血 沒藥良 消痛腫 治杖瘡
58.花蕊石
花蕊石.性酸澀 治金瘡 止出血
59.琥 珀
琥珀性 能安神 生肌肉 亦治淋
60.小 麥
陳小麥 養(yǎng)心善 浮者良 能止汗
61.竹 瀝
竹瀝性 滑且寒 能潤燥 善行痰
62.木 賊
木賊性 入肝經(jīng) 退目翳 治崩中
63.百 合
百合藥 能斂肺 療熱嗽 止涕淚
64.批杷葉
枇杷葉 降肺氣 熱嗽止 嘔逆去
65.石南葉
治風(fēng)痹 石南藥 補(bǔ)腎虛 理腳弱
68.大腹皮
治水腫 大腹皮 下氣可 行水宜
69.蔥
辛而散 莫如蔥 能發(fā)汗 且通中
71.芙 蓉
治癰疽 木芙蓉 消腫毒 善排膿
72.海桐皮
祛風(fēng)濕 是海桐 入血分 善殺蟲
3.萎 蕤
主風(fēng)濕 萎蕤功 去面子 眼澀疼
75.樗白皮
樗皮性 同香椿 止久痢 加人參
76,榆白皮
通小便 榆皮功 治不眠 葉莢同
77.姜 皮
辛而良 是姜皮 治浮腫 行水宜
82.棕 櫚
棕櫚性 能泄熱 燒黑用 善止血
87.胡黃連
苦而平 胡黃連 治骨蒸 五心煩
88.石 蓮
開胃氣 石蓮肉 能清心 止淋濁
91.胡 桃
定肺喘 用胡桃 能補(bǔ)腎 利三焦
93.山 茶
山茶花 治腸風(fēng) 敷外傷 亦有功
94.蜜蒙花
蜜蒙花 潤肝燥 入眼科 亦甚妙
97.孩兒茶
孩兒茶 其性平 敷金瘡 止血疼
98.葛 花
解酲湯 用葛花 能消酒 醉人夸
99.胡 麻
胡麻性 潤而涼 填精髓 敷諸瘡
103.黃 精
黃精草 補(bǔ)亦奇 能辟谷 下三尸
104.蒲公英
蒲公英 名地丁 同銀花 治乳癰
106.王不留行
通乳汁 不留行 治金瘡 止血疼
107.蜜陀僧
去面鼾 密陀良 涂痔漏 與杖瘡
108.鉤藤鉤
鉤藤鉤 和筋血 平肝風(fēng) 除心熱
110.石 榴
酸石榴 是澀劑 燒存性 治久痢
111.丹 參
丹參功 調(diào)經(jīng)脈 破宿血 生新血
112.黨 參
補(bǔ)肺氣 用黨參 皮色黃 有橫紋
116.蛇床子
風(fēng)濕癢 用蛇床 起陽事 敷陰瘡
117.女貞子
二至丸 用女貞 補(bǔ)肝腎 最有功
118.五倍子
斂肺氣 五倍良 止瀉痢 澀大腸
119.蓖麻子
下胎藥 蓖麻良 能拔毒 敷惡瘡
120.枳犋子
枳棋子 性甘平 解酒毒 用最靈
128.茜 草
茜草性 行血分 通經(jīng)脈 止崩運(yùn)
129.天精草
枸杞葉 名天精 心肺熱 上焦清
130.白 果
治痰喘 有白果 縮小便 用亦可
132.白 薇
斂瘡藥 白薇宜 能止痛 善生肌
134.柿 蒂
惟柿蒂 善降氣 水煎服 止呃逆
136.黑 豆
補(bǔ)腎經(jīng) 黑豆堪 同甘草 治筋疝
138.椒 目
苦辛藥 椒目選 治水腫 除脹滿
139.蘇 木
蘇木名 出蘇方 破瘀血 產(chǎn)后良
141.篇 蓄
用篇蓄 熱淋通 利小便 兼殺蟲
144.榧 實(shí)
榧實(shí)藥 潤肺能 上旬時 用殺蟲
146.馬 勃
敷諸瘡 馬勃宜 消毒飲 曾用之
152.白 芨
止肺血 白芨能 治瘡瘍 白蘞同
154.荷 葉
開發(fā)性 是荷葉 治痘瘡 病倒靨
155.冰 片
龍腦香 即冰片 性辛溫 力能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