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柔條于芳春,悲落葉于勁秋”,時光流逝中的春秋代序,是只能通過個體的感悟才能把握的生命秘密。與西方人通過知識的增長來證明自己的本質(zhì)力量不同,春天“一陽來復(fù)”的快樂,深秋萬物凋零的悲傷,才是中國民族體驗自身存在、感受人生在世的一個基本句式。中國人把自己的歷史叫做春秋,大約也有這樣一層深意在。
但是,春與秋是如此不同,春天是生長期,是無憂少年時,是如花美眷的愛情,是做夢、發(fā)誓、揮霍激情的日子,盡管悲傷,仍感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它固然是一種生存經(jīng)驗,但本質(zhì)上又是一種沒有經(jīng)過風(fēng)霜與滄桑的溫潤境界,因而它給個體帶來的生命體驗,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以肅殺為心”的秋的豐厚與深廣。也正是這個原因,對于秋天萬物的感受與體驗,才成為中國民族發(fā)掘自身存在的最重要的語境。
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陣容龐大的悲秋文體,從《詩經(jīng)》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到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到歐陽修的《秋聲賦》中的“丹者為槁木,黑者為星星”,到秋瑾的“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秋已經(jīng)成了我們民族的一個深層的心理意象。因為,秋最適宜于靜思,“漸一番風(fēng),一番雨,一番涼。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wù)杪晸v,蛩聲細(xì),漏聲長”,在秋所帶來的悲傷與寂寥的氛圍中,一個特別重視血緣、群體與人際關(guān)系的務(wù)實民族,才能從它熙熙攘攘的紅塵熱鬧中,生出一些完全屬于個體的思想與情感。玉樹斯零,楓林葉映,雖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中國最好的思想、文字、藝術(shù),多是從秋這個心理原型上培育出來的。
到了現(xiàn)代中國,傳統(tǒng)的悲秋精神揉合西方文化,開始漸變肅殺為明朗。在《八十自敘》中,林語堂曾經(jīng)專門談及了對“早秋精神”的感想,而這一感悟在林語堂的文化情懷中是占有著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關(guān)于“早秋精神”,用林語堂自己的話來描述,就是“翠綠與金黃相混,悲傷與喜悅相雜,希望與回憶相間”。在“早秋精神”之下看人生,問題不是如何發(fā)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與古代中國人“無邊落木蕭蕭下”、“白頭吟望苦低垂”的悲懷難遣的秋情不同,在林語堂那里,早秋如醉,層林盡染,有一種和諧靜美之感油然而生。
作為一個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民族,中國文化精神浸透著久歷人世的成熟和豐富,那是一個盛大的秋季,知道人生的極限而感到滿足。因為知道人生的極限,在豐富的經(jīng)驗之下,才有色調(diào)的調(diào)諧,其豐富永不可及。寒來暑往,春種秋耕,秋波澄清,秋光輕淺,秋云透薄,秋意冉冉。在秋天,一捧捧清香的稻米,一枚枚紅黃的果實,一枝枝飽滿的蓮蓬,一只只肥大的秋蟹,拿在手心,是滿滿的成熟的厚重感。一陣秋風(fēng)送來新涼,這就是樸素、平靜而真實的生活,我們的祖先們在收獲之秋,額手相慶,這就是他們對于人生最樸實的理解。
而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多少人為了被消費意識形態(tài)煽動的欲望,投身于超負(fù)荷的奮斗操勞,已不懂得享受自己有的寶貴剎那,人們在各種浮華的交際場所、娛樂項目中虛擲精力,卻不知道儲存這股精力以備寒冬之用。一旦繁華退場,挫折到來,往往無法保護自己脆弱的身心。多少人背井離鄉(xiāng),漂在江湖,不知道流水的腳步到達(dá)何處才能安定下來。
回望我們的祖先曾有過的內(nèi)心安祥,他們早已在“楓葉荻花秋瑟瑟”中體驗到一種生命本身在時光中的悲哀情懷,所以才特別珍惜他們的現(xiàn)世生活,即使處身霜天萬木的秋日,也能感覺有所獲得,固然不能和春的天真爛漫、夏的茂盛蔥蘢相比,但秋告別了春之稚嫩,夏之驕?zhǔn)?,步入了寬容與智慧,這既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也是人生的必然之旅。
在秋涼中安頓,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古老心結(jié),這是我們民族對于生命的理解和價值態(tài)度。
張翰因見秋風(fēng)起,思念故里莼鱸滋味,便去官返歸江東,人生在世貴適志,何必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這便是秋的氣質(zhì),秋明空曠,意境深遠(yuǎn)。沒有困惑,沒有激憤,沒有爭斗,面對真實的自己、繁雜的世界和變幻的人生,在平平淡淡里尋找著快樂與滿足、從容與豁達(dá)——但決不是消沉和頹廢。
中國是一個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一個太長的秋天,積葉過多固然會有問題,但沒有在颯颯秋風(fēng)中浸透過的心,是內(nèi)養(yǎng)不足的,胸中的塊壘,也無法在“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爽氣中滌除,在“秋水為神玉為骨”的清瀲中凈透。只有在秋天爽快、銳利、清涼的空氣中,我們才能知道生命的期限,變得心平氣和,由人生苦短的認(rèn)識和閱世的經(jīng)驗,奏響一支色彩的交響樂,來斑斕涂抹不完美的生命之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