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關于本省古代水利工程建設的記述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三皇五帝時期?!蹲髠鳌ふ压辍酚涊d“臺駘治汾,肇始太原”,《尚書·禹貢·冀州章》和《史記·夏本記》記載大禹治水“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陽”。
自史前至民國初年,史料中可見本省境內(nèi)水事記錄近百項,以引泉、引河灌溉為主,且以民間興辦的小型農(nóng)田水利工程占據(jù)主導地位,城市防洪、城市水利、鑿井取水兼而有之。古代本省水利最先起源于汾河中下游地區(qū)與涑水河流域,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北移,漸次向中部腹地轉(zhuǎn)移,爾后向北部滹沱河、桑干河盆地推進,建設興盛于兩漢、隋唐、明清,衰落于三國兩晉和五代十國,先秦與宋金元時期平穩(wěn)發(fā)展,時興時衰,不斷進步。
1. 古代防洪工程
1.1鹽池防洪工程體系
河東鹽池(今運城鹽池)地處涑水河盆地中心,自古即是我國主要產(chǎn)鹽基地,傳說遠在堯舜時代已開始采集天然結(jié)晶鹽。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都水校尉元清主持開鑿了永豐渠,東起夏縣王峪口,匯接白沙河后入安邑城北,接苦池水,西入伍姓湖,最后與涑水河匯合注入黃河,全長約65千米。它對排泄中條山北之洪水,即避免鹽池“客水漫入,味淡而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北周、北齊時,因泥沙淤積,無人問津而漸次湮廢。隋大業(yè)年間(605~617年),都水監(jiān)姚暹在永豐渠舊基上重新浚修,加髙土堰,以泄山洪、阻客水,保護鹽池。這便是至今仍為鹽池防洪體系主干的“姚暹渠”。據(jù)《解縣志》載,姚暹渠“一泄客水入黃河,不致侵湮鹽池;二沿路民堰(北堰)皆有水眼,可以灌田;三倘水大,尚能浮舟”,把導洪、護池、灌溉與航運多項功能融為一體。
姚暹渠自修建運行后,防洪與經(jīng)濟效益十分明顯,歷代統(tǒng)治者與鹽商對其管理浚修非常重視。據(jù)《解州全志》記述: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并州刺史薛萬徹重加疏竣;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遣人考察,詔令浚修;明隆慶間(1567~1572年),御史郜永春曾對姚暹渠進行改道浚修。清代,該渠的歲修已成制度,規(guī)定南堰商修,北堰民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渠壅滯,知州韓桐力捐治,二十六年(1761年),渠水漲發(fā),各商捐銀四萬兩復加浚治。該渠不斷清淤加固,大大減緩了邊山洪水對鹽池的威脅。
為阻止洪水浸入鹽池,歷代在鹽池周圍修筑了大量堤堰工程。北宋元符、崇寧年間(1098~1106年),觀察使王仲先于鹽池東、南、西3面修筑了白沙堰、七郎堰等11條堤堰。明成化十年(1474年),巡鹽御史王臣沿池周圍修筑禁墻2500余堵,計17422丈(合58千米),并在墻外挖塹,塹外又筑堰。
清道光三年(1823年),河東(今運城市境)修鹽池馬道護堤、李綽堰,疏浚姚暹渠、涑水河。至清代中期,鹽池防洪堤堰已增至72堰。至今仍有蹤跡可考可保護堤堰22條,現(xiàn)仍屬鹽池防洪工程系統(tǒng)(《山西水利?史志專輯》1986年第4期)。
1.2早期古城防洪工程
1.2.1 古城蒲州防洪工程
蒲州,古稱蒲坂。唐宋金元皆為河中府治所在地,明清為州府治所。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在州城北一里筑石護堰,名五龍堰,東起灘角,西抵黃河,長400米,且用籠壘石,御防黃河決溢侵城。這是黃河小北干流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石堤防洪工程。唐開元年間(713~714年),為保護州城與蒲津浮橋在蒲州修筑石岸;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蒲津浮橋被黃河沖垮,橋頭鐵牛沒于水中,官府率民沿河打樁,以砌石護岸;明初在蒲州建河堤,外樹樁木,內(nèi)填土石,堤岸堅固之;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蒲州城西門外筑石堤250丈,樹松柏木樁7000余根,用鉤心鐵錠1萬余斤,歷時一年半建成;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石堤傾毀,守臣督民復修,后毀于地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河浸城南古鶴雀樓,城岌岌待傾,時郡守琚張公,募民急運石數(shù)萬,下填湍激,逼水西旋,城免陷沒”(明王崇古《重修黃河石堤記》)。萬歷八年(1580年),黃河沖漲泛濫,沖毀堤岸,守道王基呈文,由平陽府籌銀2萬余兩,修筑石堤。堤長1319丈,高12尺,底寬4尺,頂寬2尺,迎水面以條石壘砌,鐵鉚相鉤,固為一體,歷4年竣工。之后兩年,又重修石堤,將堤加長至1919丈,高12尺,底寬4尺,頂寬3尺。之后黃河水雖多次漫沒石堤,但災害損失大為減緩。
1.2.2 古城太原防洪工程
太原地處汾河中游,城區(qū)緊傍汾河興筑。
宋天禧二年(1018年),并州知州陳堯佐因“汾水暴漲,州民輒憂擾”,曾主持在汾河東岸“筑堤植柳數(shù)萬本作柳溪,民賴其利”,又在堤外東側(cè)引水潴成周五里的湖泊,堤旁湖畔植柳數(shù)萬株,稱堤為“柳堤”,湖為“柳溪”。
明洪武九年(1376年),太原城區(qū)汾河東岸修筑金剛堰,堰長二十里,堰高一丈二尺(約3.5米),頂寬一丈(約3米)(《山西水利回顧與展望》第一章)。此為古代汾河干流上第一道,也是最完整的防洪大堤,是古城太原汾河防洪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項工程設施。
清嘉慶三年(1798年),太原陽曲縣修復汾河堤堰,分設長、堤、永、固、汾、澤、安、瀾八段丁壩,俗稱“金剛八堰”。工程沿用至1950年代(1996年,《山西通志?水利志》)。
市區(qū)以北,在汾河上游上蘭村至西沿河10余個村莊,曾在光緒以前修筑過部分河防工程。當?shù)乇浿杏泄饩w十八年(1892年)汾河水漲,沖毀堤堰,官府撥銀2000兩整修。從上蘭村起:第一段稱海子堰,長160米;第二段稱崖龍灣堰,長180米;第三段亦稱金剛堰,長360米;第四段稱苗家堰,長1800米。第一段為干砌石護坡,其余均為土堰。前三段寬9米、高4米,第四段寬15米、高3米,四段合稱蘭村堤堰,總長2500米。在城北汾河上,乾隆、嘉慶年間還修筑有東流土堤、下蘭石壩、郁利堤、石河堤、鎮(zhèn)城沙堰等護村堤防。
1.2.3 城墻的防洪作用
城墻與護城河體系在古代山西城鎮(zhèn)防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省現(xiàn)存城墻中,平遙城墻是全國罕見的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城池之一。
據(jù)史料記載,自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到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平遙城一帶先后發(fā)生過14次較大洪水。由于城墻對洪水的阻攔,平遙城內(nèi)在洪災期間幾無損失(《平遙縣志》清光緒八年本)。
2. 古代農(nóng)田灌溉工程
古代本省的農(nóng)田灌溉工程,主要是引泉灌溉和引河灌溉。工程規(guī)模小、數(shù)量多,布局分散。自春秋到清末,歷代共興修水利工程389項。其中:漢代4項,隋唐35項,北宋25項,元代29項,明清兩代共253項。在《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中記載的本省灌溉工程,僅太原、平陽(今臨汾)兩府44個縣中,共有小型灌溉工程459處,其中:太原府12個縣有211處,平陽府32個縣有248處。
歷代農(nóng)田灌溉工程數(shù)量繁多,而且興衰變化極大。從歷史上看,一般引泉灌溉工程與汾河中下游支流的引河灌溉工程比較穩(wěn)定,而且大部得以延續(xù)發(fā)展,至今仍在發(fā)揮著灌溉效益。
2.1先秦時期
周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晉國卿大夫智伯瑤聯(lián)合韓、魏攻趙于晉陽(今太原西南),筑壩攔截汾水支流晉水灌城。后人利用其壩渠灌溉農(nóng)田,稱其為智伯渠。這是史載本省最早的有壩取水工程,也是中國水利史上最早的有壩引水工程。智伯渠位于太原城西南25千米處懸甕山下晉祠鎮(zhèn),水源引自晉祠泉水。智伯渠為古晉陽城主要供水來源?!端?jīng)注·晉水》載“昔智伯之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遺跡續(xù)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沼水分為二派,北瀆即智式故渠也。昔在戰(zhàn)國,襄子保晉陽,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沒者三版,……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灌溉。”工程效益存續(xù)兩千余年,今為晉祠灌區(qū),仍然在用。
2.2 兩漢時期
西漢元朔元年至四年(公元前128~前125年),“河東太守番系穿渠引汾,以灌皮氏(今山西河津)縣”,其后河東守番系言:“槽從山東西,歲百余萬石,更砥柱之限,敗亡甚多,而亦煩費。穿渠引汾灌皮氏,汾陰(今萬榮縣)下,引河溉汾陰,蒲坂(今永濟蒲州)下,度可得五千頃……”(《史記·河渠志》與《水經(jīng)注·汾水》)。工程后因引水口脫流擺動而失敗,今遺跡不存。這是直接引黃河水灌溉的最早歷史記載。
東漢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漢安帝劉祐下詔督促,“三輔(今關中)、河內(nèi)(今豫北)、河東、上黨、趙國(今冀南)、太原各郡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元初三年(公元116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舊溝渠,溉灌官私田”。(《后漢書·本紀·孝安帝紀》)。
2.3 隋唐時期
據(jù)《太平寰宇記》載,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開(晉水)南河、中河,此前晉水只有北河(智伯渠);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引晉水灌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工程延續(xù)使用,即今晉祠灌區(qū)。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據(jù)明萬歷《絳州志·溝洫》載,臨汾縣令梁軌開渠十二條,灌田五百頃。工程延續(xù)使用,即今鼓水灌區(qū)。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洪洞縣開南北霍渠,引霍泉水溉洪洞、趙城兩縣田數(shù)百頃(光緒版《山西通志·洪洞》、民國版《洪洞水利志補》)。工程延續(xù)使用,即今霍泉灌區(qū)。
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文水縣西北二十里開柵城渠,“民相率引文谷水(今文峪河),溉田數(shù)百頃”(《新唐書·地理志》)。古渠不存,今歸于文峪河灌區(qū)。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太原井苦不可飲,“長史李勣架引晉水(今晉祠泉)入東城,以甘民食,謂之晉渠”(《新唐書·地理志》)。此為省境內(nèi)首座跨河引水工程(即渡槽),今已廢棄。
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文水縣令戴謙開甘泉渠(縣東北五十里)、蕩河渠(縣東北二十五里)、靈長渠(縣東北二十里)及千畝渠等,引文谷水(今文峪河)灌田數(shù)千頃(《新唐書·地理志》)。工程延續(xù)使用至清末,現(xiàn)歸文峪河灌區(qū)管理。
唐貞元初年(公元785~790年),絳州(今新絳、侯馬)刺史韋武主持修渠引汾水,灌田一萬三千余頃,時為唐代北方三大灌區(qū)之一(《新唐書·韋武傳》、光緒版《山西通志》)。
2.4 宋金元時期
宋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洪洞縣民導南北霍渠上流余水至小霍渠(即通霍渠)于沙河內(nèi)置堰引水,澆南北官莊、賈村、苗村等地,溉地三千余畝。工程沿用至今,即今五一渠后堰(重印民國版《洪洞縣水利志補》)。
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太原縣令陳知白在晉水源頭難老泉初出之處始修建分水石塘,劃定水源十分。北河(即古智伯渠)地勢高分水七分;南河地勢低分水三分。此三分水又分三支:一支曰南河,分水一分半;一支曰中河,分水一分;一支曰陸堡河,分水半分。“分引晉水,利斯溥焉”,此時晉泉水已可灌稻田三萬畝。工程沿用至今,即今晉祠灌區(qū)(重印新版《晉祠志》、新編《晉祠水利志》)。
宋嘉祐中(約公元1060年),宋文潞公(文彥博)在介休洪山泉處開東、西、中三河,東曰龍眼河,中曰天鑒明河,西曰虎尾河。三河分水處設木閘,號“水平”。南北流向,溉田一百五十余頃。工程沿用至今,現(xiàn)為洪山灌區(qū)(1996年,《山西通志·水利志》)。
宋熙寧七至八年(公元1074~1075年),河中府蒲州地(今永濟境)引黃河、涑水河放淤二十萬畝。宋熙寧八年,太原府草澤(隱士)史守一,鳩工修晉祠水利,溉田六百余頃。此為晉祠泉水灌溉效益最佳時期(《宋史·河渠志》《宋會要稿·食貨》《讀史方輿紀要》)。
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忻州副使(定襄知事)李侯依鄉(xiāng)內(nèi)豪杰,動員民眾,修滹水渠,渠長六十里,灌田百頃。該渠毀于明洪武初年,現(xiàn)歸滹沱河灌區(qū)管理(《山西水利史料》、新編《滹沱河灌區(qū)志》)。
金定興二年(公元1218年)洪洞縣民閻張自石止村河灘設堰開通利渠(原名閻張渠)。導汾河水下流,溉趙城石止、馬牧二村,洪洞辛村、公孫、杜戌等七村以及臨汾大明、吳村、王曲等九村,共228頃82畝。工程延續(xù)使用至今,現(xiàn)歸汾西灌區(qū)管理(《洪洞縣水利志補》)。
元中統(tǒng)元年(公元1260),榆次鄉(xiāng)民間開演武渠與懷仁渠,次年再開永康渠,引瀟河水溉田百余頃(光緒版《山西通志》卷四十一)。工程由瀟河灌區(qū)管理。
元至元八年(1271年),趙城(今洪洞境)衛(wèi)店村(今義店村)西,汾河置堰開利澤渠(即麗澤渠),澆灌趙城、洪洞、臨汾三縣地一萬七千余畝。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渠道毀于地震,后沿用至公元1958年為五一渠替代(《洪洞縣水利志補》)。
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榆次鄉(xiāng)民引瀟河水開永春渠、王村渠;十二年(公元1352年)開慶張渠。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再開萬春渠,總計可溉田三百余頃。工程沿用至民國,現(xiàn)由瀟河灌區(qū)管理(《山西水利史論集》)。
2.5 明清時期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清源縣民在姚村、北邵等村開廣濟渠。
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平遙縣修廣濟渠。
明成化中(公元1522年~1566年),平遙、介休、孝義在汾陽縣境內(nèi)引汾開渠。
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太原知縣屈鐘在汾河沿岸主持開鑿鳳中渠、豐泉渠、西寨渠、睦俗渠、縣東渠、晉陽東西兩渠、西寨東渠、廣濟渠等,加之前開鑿龍首渠,至此引汾水渠已有十一條(光緒版《山西通志》)。
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太原府陽曲知縣宋權(quán)經(jīng)手烈石口蘭村渠、橫渠,引汾河水灌田,并在此修筑攔河石壩,即今汾河一壩舊址。工程遺跡仍然可見(《烈石渠記碑》)。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汾河中游興筑首座攔河壩堰,名廣惠堰。當時由文水人張瑞、成三杰等集資,購買沿路民田,由今清徐孔村(汾河西岸)筑埝開渠,引水灌田,首創(chuàng)汾河中淤第一冬埝。工程遺跡不存(光緒版《山西通志》、《清史稿·河渠四》卷一二九)。
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定襄縣知事趙繼普率民重修滹水渠,歷時三年通水,可灌田三百頃,又稱“趙公廣濟渠”。工程延續(xù)使用,現(xiàn)歸滹沱河灌區(qū)管理(《山西省大觀》)。
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洪洞重修通利渠,引汾河水溉臨汾、洪洞、趙城三縣十八村田。工程延續(xù)使用至今,現(xiàn)歸汾西灌區(qū)管理。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晉水原四河基礎上劃出渠首范圍內(nèi)晉祠、紙房、赤橋三村,設晉水總河,經(jīng)營總河田畝,兼管全河事務。此后量地造“河冊”,管理進一步完善?,F(xiàn)為晉祠灌區(qū)(《晉祠志》《晉祠水利志》)。
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汾河中游祁縣建安河段創(chuàng)筑天義埝,至此攔河筑成十埝。自三十年(1904年)起,每年固定最多只準筑八堰(埝),故俗稱汾河八大冬堰。冬堰控制收益村莊190個,可灌兩岸農(nóng)田30萬~40萬畝。
3. 古代鑿井汲水工程
本省鑿井取水工程可追溯至上古虞國(今運城平陸)“伯益作井”之說。夏縣西下馮古遺址和襄汾陶寺遺址均有原始古井被發(fā)現(xiàn)。運城鹽湖區(qū)曾有秦漢時期陶井冥器出土,器型精致,井口豎木架,架上安滑輪,反映出秦漢時期已有先進鑿井技術。
現(xiàn)存省境內(nèi)古代鑿井汲水工程記錄多見于碑記中。部分記錄如下。
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御史穆伯寅檄稷山令于萬泉縣鑿穆公井,其事記于《萬泉縣鑿井記》,碑已佚,文收錄于《蒲州府志·藝文》《萬泉縣志·藝文》卷六。
明萬歷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垣曲邑北舜井重修設雙池,其事記于《重修舜井雙池記》,碑已佚,文收錄于《垣曲縣志·藝文》。
新絳縣現(xiàn)存“掘井記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記錄當?shù)孛癖娂Y募工鑿井取水一事。
稷山縣化峪鎮(zhèn)南衛(wèi)村現(xiàn)存“重修觀音堂前井碑”,立于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碑文中記有為工程捐資者姓名。
4. 現(xiàn)存古代水利工程
4.1 智伯渠——晉祠灌區(qū)
晉祠灌區(qū)是本省境內(nèi)最為古老的灌區(qū)之一。從春秋時期(公元前453年)筑智伯渠引晉水(即晉祠泉)算起,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
晉祠灌區(qū)位于太原市南郊汾河以西,水源取自晉祠泉水,即難老、魚沼、善利3泉。
工程遺跡概況:灌區(qū)灌溉渠道系統(tǒng)中包括南北兩條干渠,北渠即智伯渠遺跡,南渠源自隋開皇年間開鑿南河、中河以及后建陸堡河。灌區(qū)干渠全長17.3千米,干渠上有建筑物146座。附屬支渠82條,總長88.4千米。另有工農(nóng)退水渠16.5千米,設計最大排水量12秒立方米。
使用狀況:至2015年,灌區(qū)灌溉面積已發(fā)展至2.61萬畝。晉祠古泉已于1994年斷流,智伯渠遺跡以景觀形式存在。灌區(qū)使用循環(huán)用水系統(tǒng)、地下水井、地表蓄水塘壩等多種水源,對工業(yè)、農(nóng)業(yè)、漁業(yè)等多目標進行供水。
4.2 永豐渠——姚暹渠——鹽池防洪工程
姚暹渠是運城盆地內(nèi)主要泄水河道,地處本省西南端,由東北向西南沿中條山西麓穿越運城盆地腹地,匯水面積2127平方千米,涉及夏縣、鹽湖、永濟3縣(市、區(qū))。歷史上姚暹渠南堤為官堤(李綽堰),高而厚,以保護鹽池為目的;北堤為私堤,借以灌溉農(nóng)田。主要支流有夏縣境內(nèi)青龍河、白沙河和永濟境內(nèi)的灣灣河。
工程遺跡:遺跡保存狀況較好。姚暹渠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王峪口至苦池水庫,渠長26.7千米,主要為土石山區(qū);中段自苦池水庫至鹽湖區(qū)莊頭村,渠長19.4千米,為平原區(qū)(市區(qū)段);下段自曲莊頭至永濟市伍姓湖,渠長39.9千米,其中曲莊頭至土橋段31.4千米,大部河渠為高出兩岸的懸河。一般高出地面5~8米,最大高出25米。上中下三段渠總長86千米,上下渠段落差110米,平均比降1.3%。
2015年底使用狀況:姚暹渠上游于1958年后相繼建有苦池、中留兩座中型水庫以及10座小型水庫。至2013年,姚暹渠過洪能力達到15秒立方米,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用于保護運城市鹽湖區(qū)、鹽池及沿河居民安全。工程由運城市涑水河河務局管理。
4.3 絳州十二渠——鼓水灌區(qū)
鼓堆泉位于九原山西麓山腳下,共有大小泉眼29處,最早的開發(fā)可追溯至隋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臨汾縣令梁軌所開十二條渠道,鼓水灌區(qū)由此發(fā)展而來,是運城地區(qū)最大的清水自流灌區(qū)。宋朝司馬光曾撰《鼓堆泉記》曰“其南釃為三渠,一載高地入州城,供州民園沼之用。二散布田間,灌溉五百余頃,所余皆歸之汾。”
2015年底,鼓水灌區(qū)由新絳縣鼓水水利管理站管理。灌區(qū)采用灌排結(jié)合模式,設計灌溉面積6.02萬畝,2015年實際灌溉面積2.49萬畝。渠道總長度41.84千米(《山西水利統(tǒng)計年鑒,2015》)。
4.4 南北霍渠——霍泉灌區(qū)(含小霍渠——五一渠)
霍泉位于洪洞縣城東北15千米的霍山腳下,又名廣勝寺泉,是本省著名巖溶大泉之一,唐貞觀年間即開發(fā)利用,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工程遺跡:霍泉灌區(qū)即由南北霍渠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北霍渠(七分渠)現(xiàn)稱霍泉北干,南霍渠(三分渠)現(xiàn)稱霍泉南干。引水渠上現(xiàn)存分水亭,為清雍正三年始建。
霍泉北干現(xiàn)(1996年)有5條支渠,全長22.9千米;霍泉南干有2條支渠,全長13.1千米.
2010年普查結(jié)果,灌區(qū)有效灌溉面積10.11萬畝。水量主要用于農(nóng)業(yè)灌溉,也分出部分供工業(yè)用水。渠道為國有,由霍泉水利管理處管理運營。
4.5 汾河灌區(qū)
汾河灌區(qū)是本省最大的灌區(qū),歸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管理。設計灌溉面積149.55萬畝,2015年實際灌溉面積88.23萬畝,干渠總長度197千米,支斗渠1097千米(《山西水利統(tǒng)計年鑒》2013,2015)。灌區(qū)范圍內(nèi)直接引汾灌溉的渠道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
4.5.1烈石渠——汾河一壩
始建于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的烈石渠遺跡,即現(xiàn)汾河一壩渠首工程,又稱汾河一壩樞紐魚嘴式滾水壩,位于太原市上蘭村,是汾河中游干流河道唯一的堆石溢流壩,也是最早的固定灌溉引水工程設施,最初為解決蘭村以及下游諸村的用水糾紛修建(《烈石渠記》碑文)。壩址最初位于寒泉(即蘭村泉)以下(壩址上游300~400米),遺跡保存狀況較好。
汾河一壩攔河壩長359米,壩高2.1米,壩頂高程810.895米;魚嘴壩中設泄洪壑稱中壑,高1.5米,寬8米,并設有魚嘴、溢流堰、東壑與西壑,河道中水小時閘往中壑逼水進入東西引水口,水大時打開壑口南泄,另又建有東西渠進水口,之前建閘控制引水流量。工程用于蓄水灌溉,由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管理。
4.5.2汾河二壩攔河閘(民國)
舊汾河二壩攔河閘原稱為第一鐵板堰(第一鐵壩),始建于民國時期,位于清源縣長頭村,1930年完工,共分閘基、上下游鋪蓋、閘墩、上下游翼墻、閘門5部分。工程用至1935年因汾河改道而擱置,1937年拆毀,1949年重建,更名為汾河二壩(《汾河灌區(qū)志》)。
4.5.3汾河三壩(民國)
汾河三壩原為三壩鐵板堰,是民國時期在汾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利工程。工程是攔河壩與土壩結(jié)合的半永久性渠首,位于平遙縣南良莊西南側(cè)汾河干流,興建于1932年,1936年竣工。工程遺跡保存狀況較好,該閘已不再使用,屬于水利遺產(chǎn)。全閘共計11孔,每孔寬5.7米,共凈寬62.7米。閘墩高4.4米,寬1.88米,閘總寬81.5米。工程由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管理(《汾河灌區(qū)志》)。
4.6 文峪河灌區(qū)
文峪河灌區(qū)位于晉中盆地西南部。文峪河的灌溉事業(yè)始于唐初。據(jù)《大清一統(tǒng)志》載:(文水縣)西十里有長渠,(唐)武德三年(620年),汾州刺史蕭顗引汾水南流入汾州。西北二十里有柵城渠,貞觀三年(629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數(shù)百頃。東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蕩沙渠,二十里有靈長渠、千畝渠,俱引文谷水溉田數(shù)千頃,皆開元二年(714年)(文水縣)令戴謙所鑿。金代(公元1234年前)文水縣令蒲機在文峪河南岸開常稔渠。明天啟五年(1625年)文水縣令米世發(fā)自文峪口南崖開石穿澗鑿永賴渠。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文峪河的引水灌溉渠發(fā)展為八條,即甘泉渠、常稔渠、廣濟渠、洪濟渠、清水渠、崇通渠、青龍渠、永賴渠。民國時期又開甘泉支渠(中渠)、阜康渠、阜康支渠(又名五豐渠、豐瑞渠)。
灌區(qū)采用灌排結(jié)合模式,設計灌溉面積51.24萬畝,2015年實際灌溉面積46.10萬畝,干渠總長109千米。
1956年,歷史古渠甘泉渠經(jīng)過改造,長3.9千米,設計流量2.8秒立方米。新永田渠之后重建,設計流量1秒立方米,共計干渠4條,支渠10條,設計引水能力24立方米每秒(《汾河灌區(qū)志》《山西水利統(tǒng)計年鑒》2013,2015)。
4.7 洪山泉三河——洪山灌區(qū)
洪山灌區(qū)位于晉中盆地南段的介休市境內(nèi),源于宋嘉祐年間介休洪山泉處所開東、西、中三河。洪山泉海拔高程916米,有泉眼18個,分大小兩池,將泉水分為5渠。各渠灌溉余水皆匯入汾河。
至2013年,灌區(qū)設計灌溉面積11.82萬畝,渠道總長168千米。由介休市洪山水利管理處管理。
4.8 通利渠(閻張渠)——汾西灌區(qū)
汾西灌區(qū)位于臨汾盆地,汾河下游西側(cè)。
灌區(qū)由臨汾市汾西水利管理局管理,作灌溉用途。灌區(qū)設計灌溉面積70.26萬畝,2015年實際灌溉面積32萬畝。干渠長251千米(《汾河灌區(qū)志》《水利統(tǒng)計年鑒》)。
4.9 瀟河灌區(qū):演武渠、懷仁渠,永康渠;永春渠、王村渠、慶張渠、萬春渠
瀟河灌區(qū)位于晉中盆地東北邊緣,瀟河干流出山口后的平原地區(qū)。瀟河灌溉事業(yè)始于唐代,之后歷代引瀟河水灌溉渠道分別為:金1條,元8條,明14條,清22條。灌溉面積至清末達22萬畝。至民國期間,榆次縣、太原縣、清源縣、徐溝縣在瀟河上的引水渠道達到40條,灌溉面積約25萬畝(1992年《汾河灌區(qū)志》)。
至2015年,瀟河灌區(qū)有渠首大壩樞紐一處;干渠2條,南岸為民生干渠,北岸為民豐干渠,長46.28千米;支渠及以下渠道總長1263.87千米;設計灌溉面積31.63萬畝,實際灌溉面積27.94萬畝。由晉中市瀟河流域管理局管理。
4.10 滹水渠(趙公廣濟渠)——滹沱河灌區(qū)
滹沱河灌區(qū)位于滹沱河中游,忻定盆地腹部。灌區(qū)下轄的廣濟灌區(qū)即源自金大定年間所建滹水渠以及清康熙年間在滹水渠跡重修的趙公廣濟渠??谷諔?zhàn)爭期間渠道曾改名為普濟渠。
工程遺跡現(xiàn)狀:廣濟渠現(xiàn)由忻州市滹沱河管理局廣濟灌區(qū)管理,主要用于農(nóng)業(yè)灌溉。遺跡保存狀況優(yōu)良。2015年灌區(qū)有效灌溉面積32.04萬畝,有流量大于10立方米每秒渠道64.08千米。
4.11 牧馬河灌區(qū)——七村渠
現(xiàn)名忻府區(qū)牧馬河紅旗干渠四支渠,位于忻州市,在滹沱河支流牧馬河上。渠道始建于洪武十三年,經(jīng)明代歷次擴建而成,七村收益,故名七村渠。
遺跡保存狀況優(yōu)良。干渠全長7.83千米,設計引水量6.5秒立方米,縱坡1/800,渠底寬2米,水面寬最大達5米,水深1.5米,邊坡1:1,渠堤高2米,有建筑物38件,其中:分水閘14件、渡槽2件、橋18件、跌水4件,絕大部分屬新中國成立后改建。受益面積0.87萬畝,具體包括:長征路辦事處樊野村0.05萬畝,張家莊0.13萬畝,十里后0.07萬畝;東樓鄉(xiāng)前郝村0.17萬畝,后郝村0.22萬畝;播明鎮(zhèn)符村0.21萬畝,大壇村0.02萬畝。
渠道現(xiàn)由忻州市忻府區(qū)牧馬河水利管理處管理。
4.12 陽武河灌區(qū)——義和渠
現(xiàn)名原平市陽武河灌區(qū)一干渠中段,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鎮(zhèn),滹沱河一級支流。工程始建于清光緒年間,1932年(民國21年)復修,引沙河洪水灌溉,灌溉面積1500畝。1940年(民國29年)山洪暴發(fā)沖毀渠首工程,群眾無力修復,以至廢置。1956年國家投資復建,又于1974年~1979年完成干渠2.29千米防滲(《陽武河灌區(qū)志》《陽武河灌區(qū)水利資料匯編》)。
現(xiàn)遺跡保護狀況優(yōu)良。渠道全長3.208千米,有支渠14條,建筑物24件,灌溉小泉坪、梅家莊、尚家莊、沙晃、班村等地土地,2015年實際灌溉面積18.6萬畝。渠道由陽武河水利管理處管理。
5. 結(jié)語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水利是治國安邦的重要舉措。山西古代水利工程既是先民興水利除水害的智慧結(jié)晶,也是當代水利人繼承大禹遺志的實物遺存,更是發(fā)揚水利精神、傳承水利文化的典范,所以,應站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高度,使用好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維護先賢歷史遺跡,以新時期治水方針為引領,求真務實、扎實有效、勇于擔當、奮力推進,再創(chuàng)水利改革發(fā)展新局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