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現代地球人經常這么說??磥恚鞓飞?,是現代人的最高追求。今天我們就請傅佩榮老師來講講快樂人生。
傅佩榮老師,是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六月二日至六月十日走進《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共九集,“快樂度人生”是第九集。
到底什么是快樂呢?在孟子看來,首先,快樂是跟危險連在一起的。此話怎講?
我們知道,孟子見了梁惠王,齊宣王,這兩位大國的國君,招待孟子的時候,都做了同樣一件事,就是請孟子參觀他們的園林。他們的園林蓋得非常壯觀,大雁,小雁,大鹿,小鹿,看起來真是一番享受啊!兩位大王問孟子的話,也都一樣:賢者亦樂此乎?你們這些學者,是否也以這種享受為樂?
孟子說:只有賢者才有這樣的享受,如果你不賢,很難長期這樣享受。接著他舉例說:夏桀,夏朝最后一個天子,這是一個非常囂張狂妄的人,他說我擁有天下,就好像天上有一個太陽,什么時候太陽消失了,我才會滅亡。后來老百姓說:太陽啊,你什么時候消失,我們要跟你同歸于盡!
孟子提醒這些帝王,不能只是一個人快樂,你一個人快樂,而老百姓受苦受難,你也快樂不了幾天。所以,快樂跟危險會連在一起。
孟子有一句名言,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他說一個國家如果在內沒有遵守法律的大臣,以及輔佐國君的賢臣,在外沒有敵對的國家,跟外患的威脅,那么你遲早是要滅亡的。這就說明,在憂患中可以得到生存,在安樂中會獲至滅亡。
在憂患中可以得到生存,在安樂中會獲至滅亡。
孟子提醒我們,在追求快樂的時候,要注意到它跟危險跟滅亡有時候是連在一起的。憂患,這兩個字,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因為儒家思想,就具備一種憂患意識。
我們讀《易經》,后面有《易傳》,《易傳》代表的是儒家的思想,書中一再強調:做易者,豈有憂患乎。因為宇宙萬物都有它的規(guī)則,生物之間有食物鏈,有生物平衡,生態(tài)平衡。人不一樣,人如果沒有受過教育的話,他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去選擇,去判斷,最后會弄成天下大亂。人需要受教育,人就要憂患這個問題。人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將來就不會快樂,而是痛苦。
《中庸》里說:天地之大,人猶有所憾。天地這么大,人還是覺得很遺憾。人類這個生命不會自然發(fā)展,身體雖然會自然成長,但是你還需要接受教育。因為你是萬物之靈,如果你在思想上,在精神上,沒有方向的話,恐怕就會誤入歧途。
所以,孟子特別強調憂患,如果一個國君“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那就好了。以天下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的憂愁為憂愁,后來發(fā)展到,宋朝范仲淹說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不過,我更欣賞孟子的原話,范仲淹說的話非常好,但是沒有人做得到。你要后天下之樂而樂,那你就永遠就不會有快樂,因為天下永遠有不快樂。而孟子的思想比較具有普遍意義,如果“樂”跟“憂”都以天下人為標準來考量,你自然可以稱王天下,天下人都歡迎你!
人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強調人應該有憂患意識,要居安思危。但是,從憂患這兩個字來看,憂是憂愁的意思,患是擔心的意思,難道我們的人生真的應該在憂愁和擔心中度過嗎?還要不要追求快樂?
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我有一輩子的憂愁,但是沒有一天的患,患代表擔心,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我的終身之憂,是想到舜。舜本來是一個平凡的人,后來才變成圣賢,造福天下百姓。我本來也是個平凡人,可是到現在我還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什么長進,所以,我要一輩子都去憂愁這個事情。
沒有一朝之患是什么意思呢?不會說今天有什么事情,會讓我覺得難過,過不去的。反省自己,我只要做到兩點,第一是仁,第二是禮,仁就是我非常真誠,做好事。禮就是我遵守規(guī)范,一切按照禮儀來做,與人互動。那么,一天之內即使有一些損失,內即有一些獲得,也不值得我去喜怒哀樂,這就是沒有一朝之患。
人的這種快樂跟憂患連在一起,我們就會知道孟子的立場,你不要以個人自己的快樂去考慮問題,你要考慮到天下人。那么,一般的人會說:我又不是政治領袖,我干嘛要考慮那么多?所以,后面就會講到,如何讓你一個人也能快樂。
孔子在《論語》里特別提到有三種快樂是有益的,三種快樂是有害的。
三種有益的快樂:第一種是樂于用禮樂來調節(jié)自己的生活。第二種是樂于在背后稱贊別人的優(yōu)點,這種快樂絕對沒有后遺癥。第三種快樂是樂于交許多好朋友。
三種有害的快樂: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為驕傲而樂,到處游玩,游手好閑,每天大宴小宴,大吃小吃。這三種快樂都落實在物質享受上,那是有害的??鬃右膊环裾J,那也是一種快樂,不過這種快樂有局限性,將來會有后遺癥。
在《孟子》這本書里,特別強調,第一要以堯舜之道為樂,堯舜之道是什么?就是行善,盡量幫助別人做好事,以舜來說,是與人為善。今天這四個字的意思,跟以前的意思不太一樣。今天說與人為善,就是說你不要對人家太嚴格要求了,而孟子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孟子說:舜與人為善,是說舜跟別人一起來行善,把別人的善拿來,在自己身上實踐,這才叫與人為善,讓大家一起來把善的行為有恒心地做下去。
大家一起來做善事,就會非??鞓?。這正是今天為什么做一個義工,做一個志愿者會感到特別快樂的原因。那么,孟子所說的快樂還有哪些呢?
另外還一種樂,是孟子特別提到的顏淵,顏淵他是以孔子的理想為樂,叫做孔子之道。堯舜之道和孔子之道是類似的,都是以人為本,尊重每個人生命的價值。
以人為本,就是尊重每個人生命的價值。
后代很多有政治權力的人,對孟子不太喜歡,因為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五年,下令把孟子趕出孔廟,不讓他接受祭祀。結果,當天發(fā)生了大雷雨,負責的官員來報告,說天象示警,不應該把孟子趕出孔廟。朱元璋既然是天子,還是要聽從天的話,好吧,那就算了,暫時讓孟子留在孔廟,但他心里是不甘心的。
后來,朱元璋命令把孟子書中的“反動言論”刪掉。所以,有一段時間,在《孟子》里少了好幾章。那些篇章是統(tǒng)治者所不喜歡聽的,比如說:國君把大臣當做手足,大臣就把國君當做腹心來保護,國君把大臣當做狗和馬來利用,大臣就把國君當做路人,國君把大臣當做泥土草芥來踐踏,大臣就把國君當做強盜和仇人來痛恨。這些話國君當然聽不進去,刪掉!
孟子還有沒有提出其他的快樂呢?有的,他說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稱王天下的不在其中。這三種快樂是超過稱王天下的快樂的,這三種快樂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第一種快樂是,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父母健在,兄弟姐妹無災無難,這種快樂是不是有點狹隘?其實,一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都很好,這是最大的快樂。為什么這樣講?
因為一個人父母健在的話,他看到別人跟父母年紀差不多的老人,他就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廣出去,一個人兄弟姐妹健在的話,到外面去交朋友,看到別人跟兄弟姐妹年齡差不多的人,他也可以推廣出去,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這是一種人性自然發(fā)展的趨勢和必然結果。
所以說,人生的快樂,是因為我們的人性是可以發(fā)展的,而人性發(fā)展的時候,就跟我的父母健在,我的兄弟姐妹沒有任何災難,連在一起的。
這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快樂。
也許你會問:我具備了孟子說的第一種條件,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為什以我一點也不覺得快樂呢?你這樣想,說明你對于自己的人性恐怕有一點誤會。你以為快樂全部是外在的東西,而沒有注意到快樂是人自身人性發(fā)展的正常狀態(tài)。
快樂是人性發(fā)展的一個正常狀態(tài)。
中國民間有一個習俗,再窮的人家,也要給新娘子陪嫁兩床被子,而縫被子的人,必須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在的“全乎人”,以求圖個吉利。也許這正是對孟子“父母俱存,兄弟無故”這第一種快樂的印證。
第二種快樂是什么呢?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o 慚愧)于人。抬頭看天不覺得慚愧,低頭看人也不覺得慚愧。這是什么意思?第二句,低頭看人不覺得慚愧,這容易理解,我沒有跟人家借錢不還,我沒有欺騙別人,我沒有害過任何人,對任何人我都問心無愧。所以,我看到別人不覺得慚愧。
但是,什么叫抬頭看天,不覺得慚愧呢?這比較難理解。孟子說的所謂“天”,就是指人的心。抬頭看天,等于是我問自己的良心,有沒有在別人不知道的時候,做過什么壞事。這樣講還比較狹隘,因為你要問良心的話,每一個人都比較主觀,有時候覺得自己都是對的,但別人看你不一定對。我是問心無愧,別人說你那個心有點問題,那怎么辦?
這里,我們就要了解,不要輕易去抹煞儒家對天的觀念。孟子說,抬頭看天不覺得慚愧,是因為他知道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他也知道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對天要有一個交待,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簡單來說,什么叫對天有個交待呢?就是我生下來是個人,人跟動物不一樣,既然是個人,就有人的使命,就是要好好做個人。
做人就要有人的使命,人的使命就是好好做一個人。
好好做一個人,絕不是吃飽喝足慢慢長大,最后老了就過世自然減員。也不是說我長大以后,成家立業(yè),多生幾個孩子,傳宗接代。好好做一個人,是說要把人性向善的要求,設法擇善固執(zhí),追求止于至善。這就是我做人的使命,如果我沒有在這個路上走,那么,我就對不起天,白給了我一個人的形狀。
孟子說過一句話,他說只有圣人可以踐形。什么叫踐形?因為我生下來就有一個人的形狀,像個人的樣子,而只有圣人才能把人的樣子,充分地實現出來。你外表有一個人的樣子,就代表你內心也有一個人的心,那么這一生你就應該把人的心和價值,全部實現出來,這才能算是圣人。
換句話說,做一個真正的人,就是做成圣人。圣人不是特別的人,圣人跟我們平凡人有什么差別呢?平凡人還不夠真實,圣人是真實的人。所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第二種快樂。
還有第三種快樂,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你聽了以后,可能以為這是在說老師,并且是說重點學校的老師。有的學校不怎么樣,學生念書成績不好,老師會說,我的學生不是英才,你看我,就沒有這種快樂。
如果這樣講不是有偏差了嗎?難道都要是重點學校的老師才有快樂?如果孟子這樣講的話,這種快樂一般人也達不到。這里,我要說明一下,儒家的所謂“英才”,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有心上進的人就是英才。
英才只有一個標準,有心上進的人就是英才。
我們從《論語》說起,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一般翻譯成,中等材質的人以上,可以給他講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質的人以下,就不能跟他講高深的道理。這樣翻譯當然是錯的。因為中等材質的人占多數,以上是指這些人以外的10%,以下是說這些人以外的10%,而孔子偏偏又說,惟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最聰明的10%,跟最笨的10%,你沒有辦法去教的,你改變不了他。那這兩句話不是有矛盾了嗎?
那么,中人以上是什么意思呢?是說中等材質以上的人愿意上進,“以上”這里是個動詞,“愿意上進”的意思,可以跟他講高深的道理。如果他不愿意上進,你就不用跟他講了。儒家強調,一個學習者本身的主動意愿。孟子這里講的英才也一樣,有心上進者稱為英才。
“老師”不僅只指學校里的老師,在社會上任何地方,長輩教導晚輩,長官教導部下,年紀大的去告訴年紀輕的人,都是一種教育,這些年輕的受教育者,有心上進的話,這個快樂,作為我們當老師的,當長輩的,是難以想象的。文化需要繼承,需要發(fā)展,年輕一代愿意上進,將來就有更大的希望,我們怎么會不高興,不快樂呢?
所以,孟子說的人生的這三種快樂,超過當帝王的快樂。如果只有當帝王才快樂,那天下有幾個人快樂?永遠只有一個人快樂。
孟子還講過一段話,是說什么是最大的快樂。
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前面講了三種快樂,比帝王還要快樂,現在講的是最大的真正的快樂,萬物皆備于我,一切在我這里都齊備了,也就是說,一個人從生下來,里面的一切就夠了,外面的東西可多可少,沒有什么非要不可的。
比如我現在活著,但是你說自己活著,一定要有多少條件,每個月要賺多少錢,要住什么房子,要坐什么車子,統(tǒng)統(tǒng)具備了,我才能好好做一個人。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實上,你一定要有這些外在的條件,才會快樂嗎?這樣,正好違背了儒家的原則。
孔子說:賢者,回也,一革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鬃诱f顏回每天吃飯,就一竹筐飯,喝點白開水,住在違章建筑里,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苦,受不了這種憂愁,而顏回卻沒有改變他的快樂。
這段話是孔子稱贊顏回的,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孔子他是怎么說自己的呢?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吃的是簡單的食物,喝的是白開水,手臂彎起來當枕頭睡覺,這里面就有快樂。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這一點上,顏回和孔子是完全相同的??鞓方^對不是外在的事物齊備,外在的事物可多可少,可有可無,有時還要看你處在什么樣的社會,所以,真正的快樂,是在內不在外。
真正的快樂,是在內不在外。
如果不能掌握這個的話,我們學儒家道家都沒有用,因為你學不懂:為什么他們都有這樣的情操?所以,我們講到萬物皆備于我,是說一切在我這兒都已經齊備了,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內在的是圓滿的,已經具備所有的快樂條件。
第二句話:反身而誠,我反省自己發(fā)現我完全真誠,那么,快樂就沒有比它更大的了。這句話不容易做到,通常我們自我反省,都會覺得自己曾經有過不良的動機,無意或有意傷害過別人,或對別人有什么虧欠,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呢?人生往往是前半輩子做了一些偏差的事情,后半輩子設法去彌補,設法走上正路。很少有人一輩子從小開始全部做的全是正面的事,太難了。儒家也了解人生的困難。
其實,一個人是一個整體的生命,孟子從來沒有忽略人的身體的重要,但是,換一個詞來說,就是身體的必要性。孟子對于人的身與心,把身當做小體,把心當作大體。他說你要了解一個人,要看他的眼珠。眼珠如果是亮的,黑白分明,就代表他胸中正。眼珠如果是昏黃的,代表胸中不正。
這話,也許不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如果我正好患黃疸病,眼珠昏黃,那么,我就是胸中不正了。這不是冤枉我了嗎?
孟子為什么要說這個容易被人誤解的話呢?這里,孟子要強調的是什么呢?孟子這句話是強調身與心的配合,人不能沒有身體。在路上,我看見一個老人摔跤了,我如果沒有手,怎么去把他扶起來呢?你要做好事,需要心里下命令,然后身體手腳去行動,才能把好事做完。
如果你沒有手,沒有腳,沒有身體的話,光有一個心,那有什么用?所以,儒家不會忽略身體的必要性。什么叫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還不夠,這就是必要。吃飽喝足,這對身體是必要的,然后我才能去做重要的事情。做重要的事,就是心去發(fā)號施令,身體來配合。以心為主,以身體為輔,二者配合才能做好事。能夠這樣去做,就是最大的快樂,這叫反身而誠。
孟子繼續(xù)說,能夠努力實踐推己及人的恕道,這是最好的方法,這樣可以實踐仁德。儒家的思想,孔子的一貫之道,就是一個字:仁。只有能近取譬,能夠就近在身邊找到譬喻,來設法讓我去做,也就是換位思考。你要行仁嗎?你就要替別人設想,換位思考。假如我是你,我會希望別人怎么做,那我就去怎么做。
你希望別人怎么做,你自己就應該怎么做,要換位思考。
孟子說,強恕而行,我努力恕,如心為恕,推己及人叫恕,將心比心就是恕,我努力這樣去做,就可以行仁。儒家思想里的真誠,不是一個人關起門來真誠,講真誠的時候,你就要問,我跟別人之間的關系是否適當?如果適當的話,內心就非常愉快,問心無愧。如果不適當的話,那就要問,我是不是可以改善?
古代的人,得志的時候,恩澤加于百姓身上,不得志的時候,退下來修養(yǎng)自己立身處世,窮則獨善其身,是說我窮困的時候,沒有機會做官造福于百姓的時候,我就設法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至于我得意的時候,達則兼濟天下,和老百姓一起走向完美。
可見,儒家思想分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說我讀書人,學習儒家思想,做官造福百姓,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光造福百姓還不夠,還要帶著百姓一起走向完美的人生。
也就是說,你除了要有德行之外,還要有能力,你能力不夠,德行再高,也無法真正去改善百姓的生活。孟子的思想發(fā)展在儒家《易經》傳統(tǒng)里,就特別談到,古代的帝王照顧百姓,需要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德行,第二要培養(yǎng)能力,第三要有智慧。因為人活在世界上常常會有迷惑,什么叫迷惑?孔子說過,四十而不惑,他的學生曾兩次直接問孔子什么叫迷惑?
孔子的回答沒有例外地都提到情緒和情感的問題。第一次孔子回答說: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希望他一直活下去,當你恨他的時候,希望他立刻死去。對同一個人又愛又恨,這就是迷惑。
第二次回答時,他說:一時的憤怒,忘記自身的安危,以及父母親的安危,這就叫迷惑。
孔子所說的迷惑,都跟情緒的反應沖動有關,所以儒家強調,你要有好的情商,調節(jié)你情緒的智商,這個做到了,你才能沒有迷惑。
儒家強調,要有好的情商來調節(jié)你的智商,才能夠沒有迷惑。
我們常常會想到孔子的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河里的水從來沒有停過,晚上睡覺的時候,它還繼續(xù)不停地在流,我們能夠不努力嗎?忽然之間,一下子就過去十年,二十年,要問問自己,你有沒有長進啊?而像孔子,孟子,他們的生命等于是一直往上走,是一個立體的生命,我們學儒家,就要讓自己的生命,也變成一個立體的生命。這里當然會有很大的壓力,但是你也不要忘記,這里面有更大的快樂。
看一些孔子和孟子的資料,說孔子是喪家犬,郁郁寡歡,一生不得意,如何窮愁潦倒,這些話其實是非常浮面的,孔子一輩子都非??鞓?,他平常生活,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非常自在輕松的。孟子也一樣,他的學生說,老師看起來不太開心,他說:我為什么不高興呢?有理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實現,要看天時,地利,人和能不能配合。不能配合的話,我獨善其身,至少要對得起我自己的生命。
我們平時看故事,喜歡看結局,有一個快樂的結局,happy ending 就覺得終于圓滿團圓了。但是,你不要忘記,很多事情你做了半天,是沒有圓滿結局的,這怎么辦?儒家基本上不在乎結局是否圓滿,只在乎你是否繼續(xù)再做。
儒家不在乎結局是否圓滿,只在乎是否繼續(xù)再做。
這個繼續(xù)再做是最難的,你要有恒心,由內而發(fā),就是說,我要設法對得起我自己,對得起我自己這個人性的要求。至于說別人怎么樣,我實在不能去干涉他。你怎么可以說,因為你孝順,所以你父母就要對你慈愛呢,或者做父母的,因為你慈愛,所以子女就應該孝順呢。誰能敢打這個包票?沒有。
所以,儒家基本上是回到每一個人自己身上,人際關系是不可或缺的,每個人都活在人群里,你沒有這個人際關系的網絡,你根本不能生存發(fā)展,但是,你不能說我一定要有什么樣的父母,一定要有什么樣的同事同學朋友,很多東西你是不能選擇的,都是已經定了的。你注定要在這里工作,跟這些人做朋友,你說這些朋友都有點問題,同事都有點毛病,對我不好怎么辦呢?
儒家認為,你正好可以借機會修德行善啊!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這樣思考,如果孔子不是生活在春秋末期,孟子不是生活在戰(zhàn)國中期,他們兩個人生下來就很順利,書念得很好,理想也很高,做大官做了很多好事,那么,請問他會成為我們今天知道的孔子和孟子嗎?恐怕就不是的了。
很多時候,在顛沛流離之際,你才能真正看透人生中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重要的?儒家,是把握到重要的這個地步。儒家認為,人要面對的是每個人自己的人性,人性向善,真誠引發(fā)力量,由內而發(fā)。快樂也是一樣,由內而發(fā)。
你掌握了這個原則,談到儒家的快樂,就變成我們每個人完全可以操之于己,而不用求之于人的。你學了孟子之后,就感到內在真的有一種力量,內心充滿浩然之氣,活在世界上,那種坦蕩蕩的快樂,是難以想象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明白:人生的價值何在,如何過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不斷提升自己生命的境界。
_______
學習心得:
三種有益的快樂:樂于用禮樂來調節(jié)生活;樂于在背后稱贊別人的優(yōu)點; 樂于交很多的好朋友。
三種有害的快樂: 樂驕樂; 樂軼游; 樂宴樂。
堯舜之道:與人為善。
孟子的三種快樂:
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2、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俯仰無愧
3、得天下英才,教育之;
英才:有上進心的人
做人要有人的使命,人的使命就是好好做一個人,把人性向善的要求,設法則善固執(zhí),要追求至于至善。
真正的快樂在內不在外,反省自己,完全真誠。
你希望別人怎么做,你自己就應該怎么做,要換位思考。
儒家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要有德行,要培養(yǎng)能力,要有智慧;
迷惑:與情緒的反應沖動有關,要有好的情商,來調節(jié)智商,才能夠沒有迷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有壓力,但有更大的快樂。有理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實現,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不能配合就獨善其身,讓自己改善變得完美,至少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儒家:不在乎結局是否圓滿,只在乎你是否繼續(xù)再做。
要有恒心,由內而發(fā),要設法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人性的要求,至于別人怎么樣,我實在不能干涉他,我們不能選擇周遭的環(huán)境,正好可以借機會修德行善。
很多時候,在顛沛流離之際,你才能真的看透,人生里面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重要的。儒家是把握的重要的成分,認為人要面對的是每個人自己的人性。人性向善,真誠引發(fā)力量,由內而發(fā),快樂也一樣,由內而發(fā)。掌握這個,談到儒家的快樂,我們每個人完全可以操之于己,不用求之于人。學了孟子之后,感覺到內在有一種力量,感覺內心充滿浩然之氣,活在世界上,那種坦蕩蕩的快樂是難以想象的。
浩然之氣!讀《孟子》,貴在養(yǎng)“氣”!
世上沒有所謂的天才,可能僅僅源于勤奮,千年前的古人思想,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過參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