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統(tǒng)典籍時,大家都感覺無從下手,而儒家經(jīng)典的《大學》《中庸》以及《易經(jīng)》更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如何能夠快速地讀懂這些書,是我們很頭疼的事情,讀這些經(jīng)典講究循序漸進,最好先從《大學》入手,而一開始讀大學,建議就讀《大學證釋》版本。
在正式讀經(jīng)典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通過本文閱讀,對讀原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學習《大學》之前要對此經(jīng)典的總綱領和概貌有所了解,其實主要是要了解大學的“四綱八目”以及“定靜安慮得”的功夫。
《大學證釋》開篇就講了全書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緊接著在第二篇述明明德篇里講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目”。
在第三篇里述親親新民,主要講了親親新民的原則和意義。
第四篇是大學作為儒學心法的重要論述,述止至善,講到了知止而后能“定靜安慮得”。
其中明明德包含親親新民,至善是講一種境界,不是指無善無惡,或者是王陽明所理解的:無善無惡心之體,在這里王陽明把善和惡并列在一起。至善講的是一種境界,是道之體,在《大學證釋》里是這么講的:
至善,為道之本體。性之先天,不可以善惡名。而曰至善者,蓋已泯善惡之德,而但見至真之真。即如佛教所謂真如也,止于至善,如如不動也。即道教先天之真,寂然不動之境也。
關于四綱八目的關系在《大學證釋》里是這么描述的:
大學之首,即示人以明明德,而其終告以止至善。可知德與善,為圣人本道所立之則。而明德止善,即教人所率循之事也。由此則能安其生,全其天。毋悖于道,毋害于性,反是則不得也。人之明明德者,必繼以親親仁民。而止至善者,必先以親親仁民。外而立德,內(nèi)而成道,無二致也。故明德而無以親親新民,則其德不全。止善而無以親親新民,則其善不實。而明德不能止善,與止善不能明德,皆道之不充,性之不足,不可謂之明德與止善也。
因此大學之道就是明明德和止至善。上面提到的至善指的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整篇《大學》分為兩大部分:內(nèi)圣(或稱內(nèi)修)、外王。而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的定靜安慮得的功夫,其實也是內(nèi)修的功夫。
其中格致誠正是內(nèi)修的功夫,達到的境界是至善之境,最后要知道格物,格物是怎么來的?知道跟人心、人性的關系。
我們大部分人追求物質(zhì),心跳不出來,致知就是要知道物與人心的關系,其中格物就是我在以前文章里有講到過的:明乎物不為物所蔽、適于物不為物所役,致知,知道物怎么來的?我們應該怎么讓物發(fā)揮作用,不要讓物所蔽,不要讓物所役。心光跟著物跑不行。
我們不需要像博士那樣以西方邏輯學的方法研究的那么深,格物多了,最終其實是要明白普遍的大道至理,而不是格竹子格到吐血。這個道理在王陽明吐血時還沒有明白,但最后他也明白了,可是王陽明把他的心學重點放在了致良知上,其實他在本意上也是生成長養(yǎng)別人。從出發(fā)點上來看,也沒有問題,但在心性的修煉上,沒有達到至善的先天之真以及真如的境界。
致知了以后有了認識了,致知了。致知以后呢?我們要了解整個世界不光是一個外物的存在,周易也講,天地人鬼,也有鬼神的存在,誠意主要是講神道的思想,叫慎獨,在《大學》和《中庸》都有慎獨的表述。我們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不要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做壞事,那是會有記錄的,其實就記錄在你的震動能量場的頻率里,你對這件事情的表現(xiàn)跟問心無愧的人不一樣,在大學里講: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正心屬于天道的思想,通過格物致知我知道世界上形成這樣的結構,心就不要胡思亂想,起心動念要是正確的才行,或者整個的心要有個守中的地方,要守住道之體。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所要達到的境界跟至善的境界是一樣的,是至善之體。
有體才能有用,不象佛教道教只是正心守住體,叫守體不失,一直在念阿彌陀佛,光是追求到那個境界上去了,他們是沒有去用的。
儒家跟佛家道家是不同的!
儒家講有體還要有用,用就體現(xiàn)在后四目或“外王”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了道之體,身修的也好,身修好了以后,才能把家齊好,這個家可以是小家庭也可以指一個家族,家齊了以后才能治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在春秋時期其實就是一個類似我們現(xiàn)在縣大小的區(qū)域,西周都八百諸侯,商朝時期尚有三千,至于夏朝,沒人知道是多少,《史記·殷本紀》:“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呂氏春秋·觀世》則說,“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國八百余。”)到平天下的時候就是讓所有國家臣服。怎么讓他們臣服,在《大學》里有詳細描述,在《中庸》的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里又有更詳細的描述,希望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找到相關章節(jié)仔細閱讀。
以上八目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假若哪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好,說明前一個環(huán)節(jié)做的有問題,比方說齊家不好,現(xiàn)在社會上特別是一些官員,婚外情的、小二、小三的、包二奶等,這就是家齊的不行,齊家不行,說明修身修的不好,修身不行,說明心不正,心不正說明意不誠。意不誠說明知不知,對世界的認識有問題,知不知是因為物不格,所以格物是最基礎的功夫,對外物的看法。實際上是要做到:明乎物不為物所蔽、適于物不為物所役。
我們想要達到以上的境界,不僅是靠語言來解決的,在《大學》里還個靜坐的功夫,也就是大學里講的:定靜安慮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最后一個字:得,是指得至善之境而常止之。不管什么時候吧,都不要丟失這個道體,不丟失則你隨時都可以保證腦子比較清晰。大部分人被外部事物牽掛,腦子就混了,就讓萬物牽著跑了。在《大學證釋》的P139-144 復圣講述-顏子,講述全書大旨里講這個修煉的方法,非常之詳細。
《大學證釋》緊跟著上面的定靜安慮得就講,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種極就是指的這種境界。
在朱熹版本的《大學》里這句話放在第二章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
康誥曰,「作新民?!?/p>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p>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上下一對照,很顯然朱熹版本不太合理的。
這個極在《中庸》里叫做“時中”,太極這個圖也代表太極、中、性、誠或至誠之境、至善。都用這個道體(圓圈)來表達。(我本人有時會在名字后面加上時中,想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建議大家每天晚上稍微靜靜心,把白天的繁事都去掉,來盡量達到這種境界,靜能生慧,慢慢地就越來越聰明,看問題看的更透。要通過這種靜坐的功夫來體會這種“極”的狀態(tài),而不是僅靠文字來學習這些東西。
學過中國內(nèi)家拳的朋友,有很多人有這種體會,我的梅花拳老師燕子杰先生,一直教導我們說練習梅花拳就是練靈性,練出一個清醒的頭腦,怎么練靈性,燕老師特別提到張拙秀才做的一首偈語:
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被云遮
我們在練拳的時候,忽然轉(zhuǎn)身、撒放、旋轉(zhuǎn)都可以練習這種靈性,就可以逐步培養(yǎng)我們的第六感和智慧出來 。
而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思想或稱儒家的心法在荀子以后就丟失了,變成了僅是訓詁文字或呻吟于文字之中,把本意都丟掉了,這需要一個修正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去修和煉。
以上就是大學的結構。
后記:兼述學習儒家思想的方法和步驟。
整個《大學》分兩段,至善是一種境界,是道之體;明明德為用,分為親親和新民。親親是對應著修身齊家,新民是對應著治國平天下,所以是很有邏輯的。
雖然是分為幾個段講的,但是講的是一以貫之下去的,是互相滲透的。
孔子當時講一以貫之,他的學生很難聽懂,不明白孔子的意思,曾子說:忠恕而已也,但曾子沒有真正把孔子的意思說明白。
相對《中庸》來說《大學》更容易一些,《中庸》講誠明、講中和,性與天道。
孔子的學生中,比如子貢可能理解不了,所以孔子沒有講給他,所以孔子的學說和方法主要是傳授給了曾子這一脈,曾子又傳給子思,子思又傳給孟子,稱之為思孟學派。
知道這個結構后,你再看易經(jīng),每一卦里面都有太極之理,每一卦背后的圣人之意是想教你這一卦給你什么啟發(fā)的。
背后要了解太極在什么地方,物物有太極、人人有太極,知道在每一種處境下,太極之理在什么地方存在。你要是光看卦爻畫,光研究這些文字,就成了循情逐物,跟著外物跑,你心收不回來。再怎么修煉沒有什么用處。
有了這個概念,你就容易看懂《大學》,然后《中庸》就容易看懂,然后再看易經(jīng),就輕松得多了。《易經(jīng)》講的更細、更密,所以講《易經(jīng)》是儒家的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