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業(yè)文明滲透了城市的每個角落,
當商業(yè)經(jīng)濟大潮席卷了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
當我們對五顏六色的視覺轟炸到疲憊,
也許一臺老風車、
一個笨重的石磨,
就能讓我們感受到來自家鄉(xiāng)鄉(xiāng)野的溫情。
下面,隨小編一起逐一為您重拾往日的回憶,重溫如今漸行漸遠的信豐農(nóng)村傳統(tǒng)農(nóng)具:
犁
翻土用的農(nóng)具,有許多種。在其下方裝上一塊略呈三角形的鐵器,用來破碎土塊并耕出槽溝從而為播種做好準備,主要用牛力牽引。
◆天亮腳踏露水行,犁田翻地望收成
耙
碎土、平地用的農(nóng)具,其用處是把耕過的地里的大土塊弄碎弄平。耙主要用于平整水田,一般由牛來牽引。為農(nóng)家必備的主要大件農(nóng)具之一。
◆春耕耙田
耙鉤子
木制長柄,一端有鐵齒、木齒或竹齒,用來平整土地或松土等。有四齒耙、二齒耙之分。
轆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牛耕工具。作用在于犁耙過后平整水田,現(xiàn)在基本上沒有了。
◆打轆軸
糞箕
竹制而成,主要用來裝盛肥料、擔載稻草和蔬菜等??纱罂尚。S人而定,兩個糞箕用一根扁擔橫著即可挑在肩上,是傳統(tǒng)農(nóng)家不可缺少之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挑物趕集
打谷機
脫粒機的一種,稻谷種植農(nóng)戶必備的農(nóng)具之一,用途是把成熟了的稻谷與稻草分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力(腳踏)滾動上面裝滿了鐵齒的軸輪使其高速運轉,使谷粒從稻穗上脫落。
◆稻穗勾頭金黃色,一季辛苦看此刻
斗房
比打谷機歷史更久遠的傳統(tǒng)農(nóng)具,是打谷機發(fā)明之前的主要脫粒工具,現(xiàn)在一些偏遠山區(qū)還在使用。
石磨
農(nóng)家用來打豆殼、磨豆?jié){、磨米漿。通常是由兩個圓石盤做成:下扇中間裝有一個短的立軸,用鐵制成,上扇中間有一個相應的空套,兩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繞軸轉動。兩扇相對的一面,留有一個空膛,稱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齒。上部有磨眼,磨面的時候,谷物通過磨眼流入磨膛,均勻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從夾縫中流到磨槽內(nèi)。許多農(nóng)村現(xiàn)在還在使用石磨磨面、磨米、磨豆子。
風車
這其實是一種利用風力將稻谷與秕殼、稻草等雜物進行分離的粗加工農(nóng)具。風車飽經(jīng)風霜,外形就像一臺轎子,下面有四條粗粗的腿支撐著整架風車,兩邊有四根突出的抬手,為了方便搬運。
碓子
碓是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豎裝上一塊圓形的石頭,用腳連續(xù)踏另一端,石頭就連續(xù)起落,舂掉下面石臼中糙米的皮。
◆人工舂米
水碓
在那時可是農(nóng)村最現(xiàn)代化的設備了,它是集合水力、水車、轉動、夯砸、石臼等原理設計的糧食加工設備。水碓房是一座蓋瓦的兩層木板樓房,大約每秒一個立方的水從水圳引向水碓房的樓板底下,連續(xù)沖擊一個“巨大”的木制水輪,使之轉動產(chǎn)生動力,然后通過齒輪帶動另一根豎立的轉軸連接樓面的磨,使之轉動把谷子磨成籠糠(谷殼)和糙米。
◆水碓房
搓箕
裝盛用具,用篾條或藤條編制而成,做工精細,其用處很多,有一點類似量筒,尤其是使用風車清選糧食時,用插箕裝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風車漏斗口中。至今仍在使用。
◆去莖篩谷殼
角籮(谷籮)
用竹子或柳條等編成的器具,或圓或方,或方底圓口,用來盛糧食、蔬菜等,或用來淘米、洗菜等。制作精細,形狀多以圓底方口的為主,為傳統(tǒng)農(nóng)家必備的農(nóng)具之一。
簸箕
竹篾編制而成,圓形,三面有邊沿,一面敞口,密集無縫,主要用來清選糧食,把糧食放在簸箕內(nèi)上下顛動,可揚去糠秕等雜物。也用來晾曬食品等。
米篩
篾條或藤條編制而成,圓形,類似簸箕,不同的是有許多細密的小孔,其用處也是清選糧食,通過來回搖動,把細碎的東西從小孔里漏下去,粗的成塊的留在上面,如篩米篩面等。也有用鐵絲編成的篩。
谷斗
木制而成,圓底鼓形,上下兩端用鐵條箍牢,上方敞口,用來裝盛糧食,也用來量糧食,有“斗”的用途。
谷倉
儲藏糧食用的倉庫。永定人家的家用谷倉都是木制而成的,有門,上書“五谷豐登”之類詞語并貼紅紙神符,以示吉祥和表達美好的祈愿。
蓑衣
現(xiàn)在已基本沒有人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輕便的雨衣。蓑衣有棕蓑衣和竹葉蓑衣兩種,都是縫制的。棕蓑衣用棕毛縫制,結實耐用,價格貴,被雨淋后稍重,窮一些的人用不起。竹葉蓑衣輕便,便宜,但不耐用。
斗笠
用竹篾編成,夾以寬大的箬竹葉,用以遮陽擋雨。笠麻分尖頭笠和圓頭笠兩種,按直徑尺寸大小和各地風俗流行可分為大埔笠、同古笠,九都笠、尖篤笠等,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市場還有賣,草帽、雨衣、雨傘這些新潮時尚的產(chǎn)品多起來后,笠麻就少了很多了,只剩下農(nóng)村上了年紀真正的勞動者在用。
碰柑成熟滿擔挑,滿園粒粒圓滿相
魚籠/蟹簍
魚簍是捕魚或釣魚的裝魚器具,又稱魚籠,形狀有如人體上身之胸肩部份,底為平底,呈長方形,可平置於地面上,中間較寬,肩部向上斜至口部,口呈圓形,有一倒刺狀的蓋子,以避免漁獲入籠后從入口處跳出,頸部可綁上繩子,作為系在腰間之用。
魚籠大都使用桂竹作竹篾,以十字編法,籠與籠之間有透空,以便捕魚人在水中工作時,無論是將其浸入水中,或是拎出水面時得以減少阻力、輕松提放。
蟹簍開口大頸部細小,置入餌料后放在活水螃蟹活動的地方,一旦爬進去就出不來啦。
相信信豐90后的孩子基本上沒見過這些農(nóng)具吧,即使很多80后見過但也不一定能說出它們的名字來~~又到一年春耕時節(jié)了,
小編整理這些出來除了重溫舊時鄉(xiāng)村歲月記憶外,也當給現(xiàn)在的孩子科普下農(nóng)識了。
不要忘卻老一輩曾走過的那些農(nóng)村艱苦歲月!
關注微信公眾號“信豐熱點”可參加“信豐話6級考試”
大事、小事、趣事、樂事、最新事敬請關注“信豐熱點”(微信公眾號:xfx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