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因果,且聽司馬為君慢慢道來。
高麗的最早稱呼是朝鮮,《史記·宋微子世家》、《尚書大傳·洪范》中都有記載。周武王滅殷封箕子于朝鮮,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后來又為衛(wèi)氏朝鮮所替代——但無論是箕子還是衛(wèi)氏,他們都是中國人,所以那個時代的朝鮮,確實是屬于中國的。稍后漢朝滅了衛(wèi)氏,設(shè)立四個郡,就更無疑義了。
此時,在半島中南部,興起了百濟和新羅。百濟也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百濟君王曾五次說自己源出朱蒙,王室以扶余為姓,且一度改國號為南扶余。扶余是中國東北的一個古國,至今吉林尚有扶余市。當然,百濟國的上層是扶余人,底層卻是韓人。而之后統(tǒng)一半島的高句麗,則來源于當時東北的濊貊族。所以,所謂的半島前三國,其實兩個都來自中國東北,只有新羅是源自韓人。
但從史書看,新羅源自韓人中的“辰韓”,所謂“辰韓”,其實就是“秦韓”,意為“逃到韓國來的秦人”。實際上,這些人就是因為躲避秦朝暴政而逃亡來此的中原人。而新羅,就是辰韓發(fā)展而來。后來新羅配合唐朝,滅了百濟與高句麗。大同江以南地區(qū)便都歸了新羅。
到元末明初,李成桂在半島建立新的王朝之際,便選了朝鮮、和寧兩個國號請朱元璋核準,老朱挑了“朝鮮”,于是此后便有朝鮮國之名。
朝鮮王朝對明朝是很尊敬的,嚴格恪守藩屬之道,可以說是明朝藩臣的典范。也因為這個緣故,當日本侵朝之際,明朝派出大軍,來了一場“抗倭援朝”。而到清朝興起,朝鮮人其實是很不能接受的,私下里繼續(xù)尊崇明室,甚至一度有起兵反清復明的念頭,當然以朝鮮的軍事實力,無法做到這一點罷了。于是朝鮮人就另起念頭,譬如乾隆年間,就有人說崇禎皇帝死后,中原的華夏文明已經(jīng)中斷,現(xiàn)在的中原文明余脈在朝鮮,所以朝鮮應(yīng)該脫離滿清,稱帝建元。
自然這個念頭在當時不可能,朝鮮君主不敢。但近代以后,清國一日不如一日,朝鮮國王就心思活絡(luò)起來,光緒年間,朝鮮便開始脫離清國,謀劃稱帝。當時袁世凱在朝鮮,就警告他們說:“賈虛名受實禍,朝始稱帝,夕已破滅,得失之計,判然可知矣!”
甲午戰(zhàn)爭后,清國徹底退出,朝鮮便加緊稱帝步伐,當時也有人反對,認為日本和中國不可能因為稱帝而對朝鮮增加一丁點尊敬,所以稱帝將會引發(fā)理所應(yīng)當?shù)某靶Α?/p>
但,朝鮮內(nèi)部,對此支持的人極多,其中就有人提出:(朝鮮)雖疆域不大,羲、黃以來,五千余年正統(tǒng)相傳之禮樂文物,亶在于是。而中華正統(tǒng),其實是由清國與朝鮮共同承接的,就好比是奧地利和德意志的關(guān)系一樣,所以朝鮮應(yīng)該稱帝。
反對的意見中,則有一部分儒生,堅持明朝的正統(tǒng)性,認為朝鮮依舊是明朝藩臣。
于是在1897年,朝鮮便正式成了帝國,但這個帝國叫什么,其實最初他們是打算叫”大華帝國“的,意思是繼承中華正統(tǒng)。但思來想去還是不敢,最后改成了”大韓帝國“。
消息傳到大清國,自然是譏笑聲一片,但章太炎卻挺身而出,表示強烈支持,在他看來,朝鮮就好比是歷史上的南朝、南宋一般,確實有資格稱帝并繼承中華正統(tǒng)。
自然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沒多久這個”大韓帝國“就被日本給吞并了。韓國人流亡到當時的中華民國,在上海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抗日戰(zhàn)爭期間,他們還組建了韓國光復軍,與中國軍隊一起抗日。直到1945年年底,這個政府才遷回國內(nèi)。
所以,這個韓國,與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僅僅是字同而已,其實并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他的英文直譯是Daehan Minguk(英文單詞中另有一個Koei,那個是高麗的音譯,是英國人對韓國的叫法)。
《憑欄觀史》特約撰稿人: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