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旭
說到唐詩的繁榮,有一點可以提請注意,就是唐代自開國的武德元年(618)至唐亡的天祐四年(907)這290年中,詩歌并不是一開始就進入繁榮狀態(tài)的。我們不能籠統地談唐詩的繁榮。唐詩的繁榮,主要集中在8世紀至9世紀中葉近一個半世紀的時期內,文學史上稱為盛唐和中唐。王維、李白、杜甫等大詩人并立于盛唐,嗣后白居易、韓愈、李賀、李商隱、杜牧等人復繼起于中唐、晚唐,從而形成群峰環(huán)立、如日中天的唐詩繁榮局面。在這之前的唐詩,文學史上稱為初唐,說繁榮似乎就不夠格。人們或許有個錯覺,以為初唐作為唐詩繁榮的序幕,想來為時是相當短暫的。其實,初唐自7世紀初至8世紀初,有著長達百年之久的時間,幾乎占了整個唐代的三分之一。這近百年間的初唐詩歌,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義文學的延續(xù),中經變革后轉入唐詩的初步繁榮,也是個緩慢的過程。當“皆以文詞知名海內”(劉肅《大唐新語》)的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舊唐書》卷190云:“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以四杰”)等相繼步入詩壇時,上距唐初已經過了半個世紀。至于陳子昂從軍薊北唱出“純是唐音”的《登幽州臺歌》,則已在唐代建國80年之后了。因此,唐詩的繁榮并不是與唐代相終始的,而且是起步較晚,來潮較遲的。初唐詩歌固然是唐詩繁榮的序幕,然而卻是個因故延誤,遲遲才被揭開的序幕。
文學史上講的初唐與盛唐,與歷史的分期也并不一致,兩者不宜混同。這一點常被忽視,不能不予以指出。唐詩分初、盛、中,晚四個時期。這種分期方法,宋時已見端倪,而在明代高檬的《唐詩品匯》得到確立。高棅以唐初(618)到玄宗開元初(713)為初唐,開元初(713)到代宗大歷(766)為盛唐,大歷(766)到文宗大和(836)為中唐,大和到唐末為晚唐(836-907)。唐詩這四個時期中,以初唐歷時最長。但從歷史上來說,唐代前期包括太宗、高宗、武后三個統治時期在內的這一百年,決不能統稱為初唐。唐太宗創(chuàng)立了繁榮強盛的大唐帝國,雄踞東亞,實現了他的“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宏圖。之后的高宗、武后兩朝,也始終保持著遼闊的疆域和強大的國力。因此,這個時期的文學,固然理應屬于初唐,但從唐太宗的“貞觀之治”(627—649)起,唐代的政治經濟就已進入了鼎盛時期,與后來唐玄宗的“開元之治”(713—741)前后輝映,這就與文學的狀況不同,無疑不能同樣使用初唐這個概念。唐太宗時期的唐帝國已臻于極盛,稱之為盛唐,倒是名副其實,毫無愧色。唐太宗不失為一代雄豪的英主,可是在文學上實在說不上有什么建樹。與同一時期政治經濟的昌盛富庶相比,初唐詩壇顯然遠為遜色。因此唐詩的分期,與唐史的分期是不一致的。在唐帝國的國勢鼎盛之際,唐詩的繁榮則未免過于姍姍來遲,兩者之間脫了節(jié),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這或許就是通常說的政治經濟與文學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律的一種表現吧。請注意:1、四唐時間分法、時間轉換,不是突變而是漸進的;2、每個時期的文學現象并不是絕對純的,每個時期都有溢出常軌的現象。3、各期間的邊緣是很模糊的,兩期間常有大量交叉、過渡現象。最明顯的是盛、中唐之間(755—770)的過渡期,橫垮了盛唐晚期和中唐前期,是兩期的重迭。也就是杜甫的時代。
初唐詩歌總的成就,當然不及盛唐與中唐,甚至或許還不及晚唐。但不能因此對它有所輕視或估價不足。在整個唐詩發(fā)展中,初唐詩歌實處于重要地位??梢哉f,初唐是唐詩的開創(chuàng)期,是唐詩繁榮的準備階段或先行階段。初唐詩歌有—個發(fā)展的主軸——反對綺艷的文風,在批判的繼承前代文學成就的基礎上,實現詩歌的革新,為詩歌的繁榮開辟道路,這是唐初詩歌發(fā)展的一條主餞。
這里先介紹—下唐初五十年間詩歌的—般情況。詩壇中心在宮廷里,不在民間。因此詩歌多為應詔奉和之作,內容不外是艷情、詠物之類。這也同詩人的構成有關,主要人物都是宮廷詩人,不少是由陳、隋入唐的,故仍“陳隋風流,浮靡相矜”。在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魏征等君臣,雖在理論上反對綺靡文風,但他們的創(chuàng)作仍在齊梁的宮體詩范圍之內。宮廷詩人上官儀影響最大,他的詩就內容而言都是點綴升平之作,沒什么可取的,但在形式上好“以綺錯婉媚為本”,“綺錯”,縱橫交錯;“婉媚”,有追求華麗的傾向。他的詩多縱橫交錯而華美。故后人多有效仿者,時為“上官體”。他還寫出一些詩歌理論,如“六對”“八對”等對仗技巧,他既有創(chuàng)作又有理論,對律詩的成熟做出了貢獻。
還應提及先于“四杰”的王績,他的生活經歷不同于宮廷詩人,他以道家思想對抗封建禮教,鄙棄功名富貴。他的主要貢獻是在藝術上。詩風平易純樸,語言樸素自然,從詩的意境上看或很淡遠,或表現情緒很頹放,但卻真切地表現出自己的生活和感情,卓然于宮廷詩風之外,在初唐詩壇上十分難得。代表作有《野望》等。由于他遠離政壇又遠離詩壇,盡管有其獨特性,但從唐詩發(fā)展來看沒有產生重大影響。
下面重點談一下初唐詩歌對日后唐詩的發(fā)展和貢獻,有三點特別重要:一是擴大題材,二是轉變詩風,三是改進詩體。
一、擴大題材,明確文學革新方向
王、楊、盧、駱等初唐四杰及稍晚的陳子昂,他們都是才高位卑,政治上不得意,一生屈沉下僚,壯志未伸,生活上遭遇坎坷,生命短促而閱歷比較豐富,這使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獲得了多方面的題材,同時他們對當時詩壇沿襲齊梁詩風的習氣深為不滿,努力想擺脫它,故在題材上進行了開拓,從宮廷走向社會,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憤慨,代表了文學革新的方向。他們的創(chuàng)作基本傾向是,生活視野開闊,基調高昂,高唱“貧窮無有種,富貴不選人”(王勃《感興奉送王少府序》),把對生活的憧憬、對功業(yè)的追求和奮發(fā)的精神帶進詩壇。如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將宮體詩由宮廷帶入市井,其思想內容更接近左思的《詠史》其四,標志著宮體詩的轉變。駱賓王的《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這二人的歌行是宮體詩的新發(fā)展。其詩鋪張富麗,意態(tài)縱橫,均為七言歌行的上乘之作。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其樂觀開朗的情調與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fā)展相一致。楊炯的五律《從軍行》是—首很有氣魄的邊塞詩。這些都是清新可喜之作。可以說“四杰”是唐初負起唐詩發(fā)展使命的作家,是對唐詩的繁榮做出了特殊貢獻的。
二、改變詩風,開拓詩歌新境界
唐初詩風,猶步齊梁后塵。與開國氣象并不相稱的“梁陳宮掖之風”,居然延續(xù)了30—40年,未能及早加以改變。王、楊、盧、駱一面并不廢棄齊梁,他們作詩也著意排偶,點染詞藻,但一面又擺脫故態(tài),有所超越。他們的筆觸從狹小的宮廷臺閣,轉移到了喧鬧的市井和遼闊的江山塞漠,并為貧弱沉寂的詩壇注入了活躍的生命和時代的節(jié)奏,實現了詩風的初步轉變。詩歌在他們手中已不是點綴升平的裝飾,而是紀事詠懷、抒情言志的工具。舉例來說,王勃的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與六朝同類的送別之作迥不相侔?!昂却嬷?,天涯若比鄰”一聯,把這次離別置于包舉海內,遍及天涯,實現了唐帝國大一統的廣袤背景之下,因而間關萬里的入蜀之行,也不覺其遙遠,這個氣度就是不平常的。而且地域之廣,彌見友情之篤,歲月之久,益證相知之深,雙方襟懷都是遠大而又深沉的。最后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為臨別時的互慰互勉,意氣高昂,表現了承平時代志在四海的男兒氣概。鐘嶸在《詩品》里評別人詩說:“又恨其兒女情多,風云氣少?!边@是說張華的詩兒女情太多了(纏綿迷戀),“風云氣”,奮發(fā)之氣。而王勃這首詩恰好是摒棄了兒女情態(tài),而表現出峻爽的風云氣度。王勃此詩的氣度與格調,反映了積極開朗的初唐詩壇的新風氣,也可謂開盛唐氣象之先聲。浮艷空虛的六朝詩風,在這些詩篇中是被汰洗和超越了。
盧照鄰、駱賓王的《長安古意》、《帝京篇》寫的都很鋪張富麗,意態(tài)縱橫,都是七言歌行中的優(yōu)秀作品。但從表現的思想來看,表面好像有消極情感,但具體分析又不盡言,不能一概而論。如《長安古意》在鋪張地描繪了長安繁華景象之后,“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節(jié)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寂寂寥寥楊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放,飛來飛去襲人裙。”這里講了一段人是要變化的,富貴并不會為某些人所獨有,而暫時寂寞的讀書人,看起來是孤獨寂寞的,受冷落的,但他們的意義是長存的??瘩樫e王的《帝京篇》里也有類似的思想,“莫矜一旦擅豪華,自言千載長驕奢。倏忽搏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黃金銷鑠素絲變,一貴一賤交情見。紅顏宿昔白頭新,脫粟布衣輕故人?!?/strong>在對桑田、人生無常的永恒變易的嘆息中,蘊藏著對青春常在、功名不朽的強烈向往。王勃《春思賦序》中說:“撫貧賤而惜光陰,懷功名而悲歲月”,表現的也是不甘寂寞的思想。駱賓王《宴請代郭氏贈盧照鄰》“莫言外之意貧賤無人重,莫言富貴應須種”,反映的也是一種朝氣蓬勃的進取心理。在這些長詩中,這種不甘寂寞、朝氣蓬勃的進取心理,表現的很充分。這種脫離宮廷詩歌狹窄輕薄的感情,卻是從人生的高度來展現闊大胸襟的。這是四杰對詩歌境界的開拓,顯現了詩歌創(chuàng)作中審美意識的變化,是唐朝詩風變革的前奏。
楊炯《王勃集序》說“嘗以龍朔(唐高宗年號,661—663)初載,文場變體,爭構纖微,竟為雕刻。”以至“骨氣都盡,剛健不聞?!蓖醪汀八几锲浔祝霉庵緲I(yè)”,以期“積年綺碎,一朝清廓”。其改革的內容,主要是排除“纖微”與“雕刻”,而代之以“骨氣”與“剛健”。前者是六朝頹波,后者則為方興未艾的李唐新風。初唐四杰的一些優(yōu)秀篇什,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舊詩風的過渡。
四杰是有意改變詩風,這應予肯定。不過他們在理論上全盤否定六朝文學,并將楚辭、建安文學與六朝詩不加區(qū)別地一概視“綺靡”并不可取。另外,楊炯說經過王勃等的致力改革,“翰苑豁如,詞林增峻。”則又言過其實,把他們的作用估計過高。數百年來相沿不衰的“綺碎”之風,是難于“一朝清廓”的。何況初唐四杰本身,也仍然積習未除,何嘗一一“清廓”呢?四杰的理論主張不但自身存在著矛盾,同他們的創(chuàng)作實踐也有相當的距離。完成這個歷史性變革,尚須有待于四杰之后崛起的陳子昂。
三、改進詩體,完善和發(fā)展了五言律詩和七言歌行
初唐繼承前代成就的突出表現之一,是完成了律詩的定型。而這一活動又是同因襲六朝的綺靡文風糾集在一起的。
以齊代永明體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唐代五七言律詩,在當時稱為“今體詩”或“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是與古體詩(也叫古詩、古風。指產生于唐之前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相對而言的。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都有嚴格規(guī)定。此外,長篇七言歌行也是唐代的新創(chuàng)造,其作用或許不在五七言律詩之下,兩者同是唐詩的主要形式。唐詩中許多傳誦不絕的名篇佳作,大都是用這兩種新詩體寫成的。初唐四杰就對完善和發(fā)展這兩種新詩體做出了各自的貢獻。“雖未能驟革六朝余習,而詩律精嚴,文辭雄放,滔滔混混,橫絕無前”(胡應鱗《補唐書駱侍御傳》),開創(chuàng)了唐代獨特的詩風。
就改革詩風來說,初唐四杰是一致的。但就改進詩體來說,他們四人卻有所不同。王勃、楊炯專工五律,盧照鄰、駱賓王則擅長七言歌行。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楊炯的《從軍行》,無論從平仄聲律,文字對偶以及起結作法等各方面來說,都是完整的成熟的五律。因此不妨說,承四聲八病的永州體而來的五律,到王勃、楊炯正式成為定型。七律則在此王、楊稍遲的沈佺期、宋之問詩中正式成為定型。
盧照鄰、駱賓王的主要貢獻在于七言歌行。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他們用鋪張楊厲、大開大闔的作賦的方法,來寫作樂府新曲,聲調流利,情辭宛轉,而無堆垛平板之失。此后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相繼而作,在藝術上又提高了一步,是典型的“初唐體”。盧、駱的歌行猶有草率之處,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初唐的歌行就更為完善和精美了。
因此,聞一多先生論初唐四杰,就把王、楊、盧、駱復分為兩組。盧、駱為一組,是“前二杰”;王、楊為一組,是“后二杰”。這種區(qū)分,就是為了說明他們在改進詩體上的不同貢獻,
最后順便說一下王、楊、盧、駱四家的排列次序問題。傳說楊炯對自己列于第二頗感不滿,曾說過“愧在盧前,恥居王后”的話。其實四家的排列次序,并不意味著品評他們成就的高下。王、楊二字為疊韻,盧、駱二字為雙聲,以雙聲疊韻組合,正符合傳統的四字成語的音序。同樣,南宋四大詩人是“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以成就論,陸游成就最高,卻排在末尾,尤袤的成就不及其他三人,反而列在首位,其實這也是個傳統的成語音序問題,尤、楊為雙聲,遂列于前,陸與范都是入聲字,故用以殿后。如果認為這樣排列是代表他們成就高低,那就大錯特錯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