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與宦官之間一場你死我活的爭斗,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場爭奪所帶來的是宦官幾乎被殺光,而外戚家族的何進、何苗兄弟也全部被殺。朝局落到了手上有軍隊的董卓手上是偶然也是必然。
圖1、外戚與宦官的爭斗
不過,剛剛觸碰到核心權(quán)利的董卓,一時間面對東漢中央朝廷這么一個大怪物,一時不知所措。另一方面,也是董卓自己也心虛。董卓接到何進密詔,是在河東的河津,是他去任并州牧的路上,當時帶在他身邊的人馬只有五千人。接到詔書之后,董卓其實只帶了三千人進京。雖然這三千人,一直活躍在平定羌亂的前線,戰(zhàn)斗力很強,當時中央禁軍,可遠遠不止這個數(shù)。就是被何進殺掉的董太后的侄子董重手上的軍兵就上千。殺掉上軍校尉蹇碩之后,何進收編了所有的禁軍,再加上是車騎將軍的弟弟何苗的兵力,兵力至少也在幾萬。除了禁軍,京城周邊還有何進召集來的其他人,比如被任命為執(zhí)金吾的丁原,比如鮑信從泰山新征集的軍隊等等。
圖1、所謂的董卓大軍只有三千人(《董卓進京》)
三千對幾萬,怎么想,董卓都心虛。但董卓有一個優(yōu)勢,就是全京城的人,都不知道他帶了多少人來京。之前虛張聲勢嚇唬何太后時,董卓肯定虛報了自己所帶軍隊的人數(shù)。和董卓一起密謀的袁紹,肯定也被董卓說的那個人數(shù)所唬。這也大致可以了解,為什么鮑信勸袁紹在董卓立足未穩(wěn)時乘機除滅董卓,袁紹卻拒絕的另一個原因。
董卓心虛,如果京城的人一旦知道了他只帶了這么一點兵馬,一定震懾不到朝臣們,他的處境也必定危險。但是他有辦法,兵不厭詐,一直深處前線的董卓深知這一點。于是,他讓自己的軍隊每隔四五天,就悄悄的出門,然后第二天一早再大張旗鼓的進城。這樣京城的人,都以外董卓從西北又新調(diào)了軍隊來。董卓就這么一招,讓全京城的人,全都感受到了威懾。沒過多久,何進、何苗的舊部屬全部向董卓投誠。《后漢書》一開始說,董卓粗猛好謀,確實不假。董卓不是一個簡單的武夫,還是有不少謀略的,不然怎么能身經(jīng)百戰(zhàn),一步一步高升呢。
圖3、同樣被調(diào)進京的丁原(《董卓進京》)
當然董卓面對的威脅不止有中央禁軍,還有和他一樣有私人武裝的丁原。丁原的實力不可小覷,也正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底牌,才能讓董卓在把控朝局的一開始,任命丁原為相當于京城洛陽警備司的執(zhí)金吾,這么一個重要的職位。一山不容二虎,董卓深深明白這點。于是,他就挑撥丁原手下的軍司馬呂布,殺死丁原,一并吞并了丁原的軍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