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鏈接
202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為“珍惜水、愛護水”。2021年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為“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
今年的兩個“節(jié)日”,都與“水”有關,那么多的“水”,我們究竟有多“水”呢?因此,為了普及水資源知識及氣象生活知識,也為了諸位小蹊瓜學習做題時的“得心應手”,地理蹊公眾號特意推出系列文章,論述相關知識點,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的行星
地球,一顆藍色行星,因水而興、因水而名,故又被譽為“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呈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分布于海洋、陸地和大氣之中,形成各種水體,共同組成水圈。地球上的各種水體,海洋水是主要的,它約占全球水儲量的97%。分布于陸地上的各種水體,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澤水、地下水、冰川等,水量還不足全球水儲量的3%。
水是生命之源,是維系生命的基本要素。雖然地球的水面遠大于陸地(地球約有71%的表面為水覆蓋),但是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液態(tài))淡水量,卻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
其中,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體,主要分布在兩極地區(qū)和中低緯度高山地區(qū),水量占全球淡水儲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人類利用較多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此外,大氣層中也有少量水(水汽)的存在。
海洋定義
“海洋”二字,《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笱罂拷懙氐牟糠?,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湖)、里海。洋——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地方,約占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倍~典對“海洋”二字的解釋,更是簡潔明了——“地球表面連成一體的海和洋的統(tǒng)稱。”
那么,地球上的“?!焙汀把蟆倍加心男??略述如下: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面積占世界大洋總面積的一半),南北間最大距離達17200千米。此外,太平洋也是最深的大洋,馬里亞納海溝(海深11034米)即位于太平洋西部。
大西洋(面積和平均深度均居世界第二),位于歐洲、非洲、(南、北)美洲之間,呈S形分布。印度洋是第三大洋,處于大洋洲(東)、亞洲(北)、非洲(西)及南極洲(南)的包圍圈中,大部分位于熱帶和南溫帶地區(qū)。北冰洋(面積最小)以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之間。
由于接近或伸入陸地而或多或少與大洋主體相分離的(大洋的邊緣)部分稱為海。海的存在總是與陸地,包括大陸和島嶼對大洋的分隔相聯(lián)系的。所以,海從屬于洋,或者說是洋的組成部分。
其中,依據(jù)海和大洋分離的情況和其他地理標志,可以把海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一是內(nèi)海,或稱地中海(即四周幾乎完全被陸地包圍,只有一個或多個海峽與洋或鄰海相通),如地中海、渤海等。
二是邊緣海(位于大陸邊緣,以半島或島嶼與大洋或鄰海分隔,但直接受外海洋流和潮汐的影響),如白令海、南海等。
三是外海(位于大陸邊緣,但與洋有廣闊聯(lián)系),如阿拉伯海、巴倫支海等。
四是島間海(大陸中由一系列島嶼所環(huán)繞形成的水域),如爪哇海、蘇拉威西海等。
海水鹽度
海水是一種含有多種溶解固體和氣體的混合水溶液,主要由水(約占96.5%)、無機鹽、有機物和懸浮物組成。海水中天然元素眾多,其中以氯元素、鈉元素、鎂元素濃度最大。海水的味道之所以既咸又苦,是因為氯化鈉(味咸)和氯化鎂(味苦)是海水中主要的溶解鹽類。
由于海水中溶解所有各種鹽類物質(主要來源于地殼巖石風化產(chǎn)物及火山噴出物。其次,全球河流每年向海洋輸送大量溶解鹽),因此海水并不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水資源(液態(tài)淡水),對于海水的利用(一般為淡化),人類猶如不諳世事的“小學生”。
注:海水鹽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鹽類物質與海水質量的比值,用單位質量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的質量來量度。世界海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因受降水(赤道附近)、蒸發(fā)(高緯地區(qū))和入海徑流的影響而發(fā)生區(qū)域變化。在南北緯度40°之間,赤道帶附近鹽度最低,而兩個副熱帶高壓帶鹽度最高(蒸發(fā)量很大的紅海,則可達到甚至超過40)。深層和底層海水一般低于35‰,變幅很小。
海水溫度
太陽輻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熱源。大氣對海面的長波輻射、海面水汽凝結、暖于海水的降水、大陸徑流及地球內(nèi)部向海水放出的熱能,也是海水熱量來源。海水熱量消耗則以海面蒸發(fā)為主,此外,海面向空氣的長波輻射和海面與冷空氣的對流熱交換,也可使海水消耗熱量。
受太陽輻射及季風和洋流的影響,海洋表層水溫的高低,隨時間和空間而變化。同一海區(qū),一般夏季水溫高于冬季——北半球大洋中最低溫度出現(xiàn)在冬季(2—3月),最高溫度出現(xiàn)在夏季(8—9月);不同海區(qū),一般是低緯度水溫高于高緯度。
此外,太陽輻射日變化主導水溫日變化(一般只表現(xiàn)在深度10—20米以內(nèi)的水層中),此外天氣狀況也有一定的影響。最低水溫通常出現(xiàn)在4—8時,最高水溫出現(xiàn)在14—16時,日較差在0.4—1℃之間。
注:海水表層的平均溫度變化于-1.7—30℃之間。海水的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局部地區(qū)因受地形及洋流的影響而發(fā)生彎曲,全球最高水溫位于西太平洋28°N(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暖流、海陸位置等影響)附近,因位于赤道以北地區(qū),故稱“熱赤道”。水溫從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由于陸地集中于北半球,故北半球的海水等溫線分布較不規(guī)則,而南半球的等溫線近似于(緯線)平行。同時,北半球水溫略高于南半球同緯度的水溫。
海水密度
海水密度是指單位體積海水的質量,海水密度值約為1.022-1.028克/立方厘米。海水密度的變化比較復雜,與溫度、鹽度和壓力都有關系。當溫度升高時,密度減??;鹽度增加時,密度增大。純水密度在溫度4℃時最大,海水最大密度的溫度則隨鹽度增加而降低,結冰溫度也隨鹽度增加而(較緩和)降低。
在大洋表層,海水密度主要取決于溫度和鹽度的變化。例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溫度偏高,鹽度稍低,表層密度小,由此向兩極逐漸增大。在副熱帶海區(qū),雖然鹽度偏大,但因溫度下降幅度不大,盡管密度增大,卻沒有出現(xiàn)極值。
隨著緯度增高,雖然鹽度劇降,但因溫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應,比鹽度降低引起的減密效應要大,所以密度繼續(xù)增大。最大密度出現(xiàn)在寒冷的極地海區(qū)。在河流入???,由于鹽度低,因而密度較小,但河水攜帶的泥沙可使密度變大。
海水結冰
當溫度降至冰點并繼續(xù)失熱時,海水就會結冰。一切出現(xiàn)在海上的冰統(tǒng)稱為海冰,包括大陸冰川滑入海中的淡水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而成的咸水冰。海冰通常出現(xiàn)于極地和高緯度海區(qū),但因風的吹動、洋流及水深等原因,也可出現(xiàn)在中緯度海區(qū)(中國渤海灣海冰與之成因類似)。
海冰覆蓋了大洋表面的3%—4%,對海水的熱量交換和大洋環(huán)流有著重要的作用。海上漂浮的巨大冰塊,又稱“冰山”,它是由大陸冰川的邊緣冰體斷裂、解體、下滑入海形成的,對航運(撞擊冰山而沉船)能構成巨大威脅,屬于一類中高緯度地區(qū)常見的海洋(自然)災害。由于海水的比熱容大于陸地,因此海水溫度變化比陸地小得多。
注(補充)——海水顏色及透明度
海水的顏色決定于海水對陽光的吸收和反射狀況。太陽光中的紅光、橙光和紫光進入海水后,在水深20米以內(nèi)即被吸收。綠光、黃光伸入略深,極少量藍光能伸進1000米以上。射入海水的光線除被吸收和反射(含浮游生物的吸收和反射)外,還要受到懸浮微粒和水分子的散射,最后只剩下藍光,所以海水呈現(xiàn)藍色。
沿岸海水多呈綠、黃和棕色,部分原因便是由于生物豐富和河水帶來泥沙所致。海水透明度則與海水顏色、懸浮物質、浮游生物、海水渦動、入海徑流及(天空)云量有關。一般愈近大陸透明度愈低,愈近大洋中部透明度愈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