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yī)十大名方--今臨床新用提要:古代的中醫(yī)十大名方,一般是指:1、小青龍湯《傷寒論》;2、大承氣湯《傷寒論》;3、小柴胡湯《傷寒論》;4、五苓散《傷寒論》;5、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6、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7、補中益氣湯《脾胃論》;8、歸脾湯《濟生方》;9、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10、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今臨床新用 各論:1、小青龍湯《傷寒論》 概述: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nèi)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fā)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因本方辛散溫化之力較強,應以確屬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視病人體質(zhì)強弱酌定劑量。組成:麻黃(去節(jié),10-15g)、 芍藥(10-15g)、 細辛(3-6g)、 干姜(10-15g)、 甘草炙 (10-15g)、 桂枝(去皮,10-15g)、 五味子(3-6g)、 半夏(洗,10-15g)。 來源:出處《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主治:外寒里飲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于外寒里飲證者。)2、大承氣湯《傷寒論》概述: 大承氣湯,中藥方劑,出自《傷寒論》。主治(1)陽明腑實證;(2)熱結旁流;(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出處: 《傷寒論》。分類: 瀉下劑-寒下。
組成: 大黃(12克)、厚樸(15克)、 枳實(12克)、 芒硝(9克)。
主治:(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2)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鞕有塊,口舌干燥,脈滑數(shù)。(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3、小柴胡湯《傷寒論》
來源:漢代張機(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治中》。
組成:柴胡(30g);黃芩(18g);人參(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棗擘,(12枚)。
主治:(1)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里,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經(jīng)水適斷,寒熱發(fā)作有時;或瘧疾,黃疸等內(nèi)傷雜病而見以上少陽病證者。
臨床加減:(1) 嘔逆加生姜、陳皮。 (2) 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 (3)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 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覆取微汗。 (5) 咳嗽去參、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6) 虛煩加竹葉、粳米。 (7) 齒燥無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蔞、貝母。 (9) 腹痛去黃芩,加芍藥。 (10) 心下痞,去大棗、加牡蠣。 (11) 心下痛,加青皮、芍藥。 (12)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 (13) 本經(jīng)頭痛加川芎。 (14) 發(fā)黃疸加茵陳。
4、五苓散《傷寒論》
組成:茯苓180g 澤瀉300g 豬苓180g 肉桂120g 白術(炒)180g 《中國藥典》炮制:上為細末。
功效: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nèi)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
服法: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今時臨床主要用于治療:①水逆證:臨床癥見煩渴欲飲,飲入即吐,少腹脹滿,小便不利,苔白,脈濡。②小便不利:此因水濕內(nèi)停,膀胱氣化失常所致小便不利,少腹脹滿,或短氣而咳,肢體水腫,舌苔白,脈濡。③水腫:濕邪困脾,脾失健運,水濕泛濫于肌表而見肢體水腫,身重,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濡。④痰飲:水濕內(nèi)蓄于下,挾氣上攻而出現(xiàn)臍下悸動,頭眩,吐涎沫,短氣而咳,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濡。⑤泄瀉:脾為濕困,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而致,癥見泄瀉如水或稀薄,嘔吐,身重,體倦,或兼煩渴,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緩。
5、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源流:“疏肝逍遙之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意思是吃了藥,肝氣活潑暢通,心情也隨之開朗起來,煩惱拋諸腦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遙快活。逍遙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名方,脫胎于張仲景四逆散、當歸芍藥散之法,后人廣泛應用于內(nèi)、婦、兒、男、五官各科病證。發(fā)展到現(xiàn)代由逍遙散化裁出許多方劑,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多以柴胡、當歸、白芍、甘草為基礎藥,而靈活配伍。如歸芍丸在基礎藥上配伍川斷、杜仲、萸肉等以疏肝健脾、補腎利濕。截郁合歡湯在基礎藥上配伍三七、合歡皮、柏子仁等以疏肝解郁、養(yǎng)心安神。乳房脹痛方、乳房囊性增生方在基礎藥上著重配伍香附、青皮、牡蠣、王不留行、連翹、花粉等以疏肝通絡、散結消腫。
組成:柴胡(15克)、 當歸(15克)、白芍(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 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營。 主治:肝郁血虛脾弱證。致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
化裁:加丹皮、梔子,成為“加味逍遙散”。功用:養(yǎng)血健脾 疏肝清熱。主治:肝郁血虛內(nèi)有郁熱加生地黃或熟地,成為“黑逍遙散”。功用:疏肝健脾 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主治:肝脾血虛證。臨經(jīng)腹痛。
臨證加減:(1)肝郁氣滯——香附、郁金、川芎,疏肝解郁。(2)肝郁化火——丹皮、梔子,清熱泄火。
現(xiàn)代運用:慢性肝炎、肝硬化、更年期綜合證、抑郁癥、經(jīng)前期緊張癥、盆腔炎等證屬肝郁血虛脾弱者。
6、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主治:本方為王清任用于治療“胸中血府血瘀”諸癥之名方。即由于肝郁氣滯、氣滯血瘀所致頭痛、胸痛、憋悶、急躁、肝氣病及用歸脾治療無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夢、失眠不安、發(fā)熱、飲水即嗆、干嘔、呃逆、食從胸后下等癥,均可用本方治療。
組成:當歸三錢(9克),生地三錢(9克),桃仁四錢(12克),紅花三錢(9克)、枳殼二錢(6克),赤芍二錢(6克)、柴胡一錢(3克),甘草二錢(6克),桔梗一錢半(4.5克),川芎一錢半(4.5克),牛膝三錢(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要適應病癥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病癥,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神經(jīng)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后遺癥、腦水腫、腦血管病、癲癇、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震顫、精神分裂癥等。
方劑特點:本方由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殼、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yǎng)血,防純化瘀之傷正;四逆散疏理肝氣,使氣行則血行;加桔梗引藥上行達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劑。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臨床應用:① 心血管系統(tǒng)病癥: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無脈癥、血栓性靜脈炎等。② 消化系統(tǒng)病癥: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等。③ 婦產(chǎn)科病癥:如原發(fā)性痛經(jīng)、流產(chǎn)后腰痛或出血、產(chǎn)后身痛、月經(jīng)失調(diào)、不孕癥、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7、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概述:補中益氣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脾胃氣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則氣短;或氣虛發(fā)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F(xiàn)用于治療子宮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內(nèi)臟下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組成:黃芪15克、人參(黨參)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15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棗6枚。
臨癥加減: <1、血不足-加當歸。 <2、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子。 <3、肺熱咳嗽-去人參。 <4、嗌干-加葛根。 <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 <6、腦痛-加藁本、細辛。 <7、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12、熱痛-加黃連。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濕勝-加蒼術。 <17、陰火-加黃柏、加熟地、山藥。 <18、陰虛-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藥。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黃。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jié)麻黃,天寒加干姜。 <21、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術、益智。
衍化變方:<1、除當歸、白術,加木香、蒼術-名調(diào)中益氣湯,治脾胃不調(diào),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diào)中益氣湯,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 <3、加蒼術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術益胃湯,治內(nèi)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溏黃。 <4、去白術,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治欱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陽湯,治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或脫血后食少水瀉。 <6、加黃柏、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fā)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 <7、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8、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diào)榮養(yǎng)?湯,治勞力傷寒,體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現(xiàn)代研究:
今臨床新用:研究資料表明本方之所以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是通過補氣升陽,使下陷的中氣得以恢復,從而治療臟器下陷,是因為它對腸管運動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可增強子宮肌肉張力,抑制子宮運動,具有抗缺氧、增強體力、改善蛋白質(zhì)代謝、抗貧血等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免疫機能,降低腫瘤化療的毒副作用。隨著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本方在治療虛熱感冒、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氣虛發(fā)熱方面,療效已經(jīng)得到肯定。
8、歸脾湯《濟生方》
組成:白術(3克)當歸(3克)白茯苓(3克)黃芪炒(3克)遠志(3克)龍眼肉(3克) 酸棗仁炒 (3克)人參(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
主治: 思慮傷脾,發(fā)熱體倦,失眠少食,怔忡驚悸,自汗盜汗,吐血下血,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赤白帶下,以及虛勞、中風、厥逆、癲狂、眩暈等見有心脾血虛者。現(xiàn)代臨床常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神經(jīng)衰弱、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于心脾血虛者。
臨床應用:
①心悸怔忡:用心過度,陰血必受損耗,怔忡健忘,皆心血不足之故,生血者心,統(tǒng)血者脾,當握要以圖之。《南雅堂醫(yī)案》
②心痛:診得脈細小,右寸澀,心下悸,痛甚喜按,得食少愈,大小便俱見清利,系虛痛之候,用歸脾湯加石菖蒲治之?!赌涎盘冕t(yī)案》 ③失眠:現(xiàn)因工作繁重壓力大,或者思慮過度以致失眠,日益嚴重,有時夜間只能睡1-2小時,身體疲倦,記憶力減退,食欲不佳,經(jīng)常頭痛眩暈。
④月經(jīng)失調(diào):婦女勞傷心脾,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虛血失統(tǒng)攝,月經(jīng)失調(diào),淋漓不斷,面浮腫,午后潮熱,雙下肢浮腫,面色白黃無華,舌體胖,苔白中厚,脈象雙寸關大而無力,尺脈沉弱。治當健脾益氣,養(yǎng)心寧神,用歸脾湯調(diào)養(yǎng)。
現(xiàn)代研究:本方具有激活老齡動物腦內(nèi)功能低下的膽堿能神經(jīng)作用,能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能增強免疫,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功能,增進造血功能,有強壯作用。此外,還有抗休克、鎮(zhèn)靜、降血壓、改善脂質(zhì)代謝等作用。
體會:歸脾湯與補中益氣湯同用參、芪、術、草以益氣補脾。前者以補氣藥配伍養(yǎng)心安神藥,意在心脾雙補,復二臟生血、統(tǒng)血之職,主治心脾氣血兩虛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體倦食少,以及脾不統(tǒng)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補氣藥配伍升陽舉陷藥,意在補氣升提,復脾胃升清降濁之能,主治脾胃氣虛、氣陷之少氣懶言、發(fā)熱及臟器下垂等。
9、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概述:六味地黃丸系出自北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是通補開合、滋陰補腎的經(jīng)典名方,方以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牡丹皮六味藥組成, 由張仲景金匱腎氣丸中所載八味減去桂、附而成, 根據(jù)補瀉同時進行的原則,配伍上三補三瀉,以補為用。具有良好的臨床功效,廣泛的應用于治療各種疾病,近年來報到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1]在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新的應用。
組成: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藥12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
服法:上藥加水適量共煎,去渣取汁。每天1劑,分兩次服。
主治:滋腎養(yǎng)陰,佐以清虛火。主腎水衰憊,虛火上炎。
臨床新用: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養(yǎng)顏美容、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
禁忌:畏寒怕冷、痰多濕重之人不宜服用。
10、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概述:溫膽湯首見于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王治膽胃不和,痰熱內(nèi)擾而致的虛煩不眠、嘔吐呃逆、驚悸不寧、癲癇等癥。臨床本方的運用,關鍵是先要抓住主癥,再要辨清兼癥,貴在加減靈活運用。凡病在膽、胃,證見痰熱者,均可使用。
組成: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麥麩炒去瓤)各100g、陳皮(去白)150g、甘草(灸)50g、白茯苓75g、剉為散.每服20g加生姜5片.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功效:治療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此藥主之又治驚悸。
溫膽湯的現(xiàn)代臨床應用:
疑難病癥
①柴芩溫膽湯:加柴胡、黃芩治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官能癥癔??;
②桃紅溫膽湯:加桃仁、紅花治神經(jīng)性頭痛、腦動脈硬化癥;
③梔豉溫膽湯:加山梔、淡豆豉、炒棗仁、合歡皮治神經(jīng)官能癥、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
④柴前溫膽湯:加柴胡、前胡、炒棗仁、黃連治失眠癥、抑郁癥、神經(jīng)官能癥。
②桑蒺溫膽湯:加桑葉、白蒺黎、菊花、雙花治高血壓、腦血管意外、耳源性眩暈。
③酸天溫膽湯:加酸棗仁、天竺黃、遠志治癲癥、狂癥。
心腦血管疾病
①參芪溫膽湯:加黨參、黃芪治冠心病、心房纖顫;
②砂檀溫膽湯:加砂仁、檀香、丹參、菖蒲治冠心病伴心絞痛;
③生脈溫膽湯:加黨參、麥冬、五味子治冠心病室性早搏、心源性休克;
④桑菊溫膽湯:加桑葉、菊花、黃芩治高血壓??;
⑤失笑溫膽湯:加五靈脂、蒲黃、黨參、丹參、薤白治冠心病、心絞痛。
胃腸道疾病
①烏砂溫膽湯:加烏賊骨、砂仁、旋復花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②建中溫膽湯:加黃芪、桂枝、白芍治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腸痙攣;
③左金溫膽湯:加黃連、吳萸、蘇梗、元胡治慢性胃炎、潰瘍??;
④芩翹溫膽湯:加黃芩、連翹、黃連、山梔治急慢性胃炎、膽囊炎;
⑤硝黃溫膽湯:加大黃、芒硝、全瓜蔞治溫熱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習慣性便秘。
其他常見疾病
①五子溫膽湯:加蘇子、白芥子、萊服子、葶藶子、五味子治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肺心??;
②三黃溫膽湯:加黃芩、黃連、大黃治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尿毒癥;
③決澤溫膽湯:加草決明、澤瀉、首烏、山楂治高粘滯血癥;
④射牛溫膽湯:加射干、牛蒡子、連翹)治梅核氣、慢性咽炎;
⑥香桃溫膽湯:加香附、桃仁、紅花、蒼術、焦三仙、雞內(nèi)金)治閉經(jīng)。
附:衍化溫膽湯及附方
十味溫膽湯
出處:首載于《世醫(yī)得效方》,明《證治準繩-類方》收錄。
組成:半夏(湯泡) 枳實(麩炒) 陳皮(去白,各二錢)白茯苓(去皮,一錢半) 酸棗仁(炒) 遠志(去心,甘草汁煮) 五味子 熟地黃(酒洗,焙) 人參(去蘆。各一錢) 粉草(炙,半錢)
用法:水二盅,生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時服。
功用:益氣養(yǎng)血,化痰寧心。
主治:心虛膽怯,痰濁內(nèi)擾證。觸事易驚,驚悸不眠,夜多噩夢,短氣自汗,耳鳴目眩,四肢浮腫,飲食無味,胸中煩悶,坐臥不安,舌淡苔膩,脈沉緩。
竹茹溫膽湯
組成:柴胡2錢,枳實(麩炒)1錢,半夏1錢,竹茹1錢,陳皮1錢,茯苓1錢,桔梗1錢,香附8分,甘草3分,人參5分,麥門冬(去心)3分,黃連1錢5分。
來源:《扶壽精方》。
主治:傷寒日數(shù)過多,其熱不退,夢寐不寧,心驚恍惚,煩躁多痰。
用法: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8分,不拘時候服。
同名溫膽湯方
1.《嬰童百問》溫膽湯,本方陳皮易橘紅,加酸棗仁構成。功能化痰和胃,安心定神。主治心悸煩悶不得眠。
2.《世醫(yī)得效方》溫膽湯,本方加人參構成。功能補氣清熱除煩,祛痰和胃。主治大病后虛煩難眠,及驚悚自汗,遇事易驚。
3.《備急千金要方》溫膽湯,本方去茯苓、大棗構成。功能化痰和胃,清熱除煩。主治大病后虛煩難眠。
附方:
①加味溫膽湯(《醫(yī)宗金鑒》),本方加黃蓮、黃芩、麥冬、蘆根構成。功能清熱生津,止嘔降逆。主治妊娠惡阻,嘔吐,胃中有熱,心中煩熱郁悶,喜飲涼漿者。
②十味溫膽湯(《證治準繩》),本方去竹茹,加熟地、人參、五味子、遠志、棗仁構成。功能化痰安神。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飲食無味,四肢浮腫,心悸煩悶,坐臥不寧。
③黃蓮溫膽湯(《六因條辨》,本方去大棗,加黃蓮構成。功能清熱化痰和中。主治疾熱內(nèi)擾,眩暈,心煩,失眠,口苦,舌苔黃膩。
④清心溫膽湯(《雜病源流犀燭》),本方去大棗,加白術、黃蓮、菖蒲、香附、白芍、當歸、麥冬、川芎、遠志、人參構成。功能滌痰補虛。主治心臟虛損,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癲證。
⑤清熱化痰湯(《醫(yī)宗金鑒》),由人參、白術、甘草、茯苓、橘紅、半夏、黃芩、麥冬、黃蓮、石菖蒲、竹茹、枳實、南星、木香構成。功能清熱化痰利竅。主治中風痰熱,神志恍惚,舌強難言,或手足麻木無力,頭眩足軟,筋攣不收,神思恍惚,言語失常。
老中醫(yī)王圣尉 搜集整理編輯 部分個人臨床經(jīng)驗 僅供參考 臨癥治療 辨證施治
您可能也喜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