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
國學(xué)經(jīng)典 | 古典文學(xué) | 詩詞歌賦 | 歷史趣聞 | 風(fēng)俗禮儀
『詩風(fēng)雅韻』
都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們都有愿望,或是親友常伴,或是壯志已酬,或是歲月靜好,可白云蒼狗,年輪日生,歲月忽晚,此身落落。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古典君:此詩用工巧完整的對仗將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一一鋪陳開來,用浮云比喻游子,孤蓬書寫孤獨(dú)寂寥的漂泊時的心境。千言萬語只化作一揮手,不寫悲戚,只寫情意。
《各東西》
【唐】 張籍
游人別,一東復(fù)一西。
出門相背兩不返,惟信車輪與馬蹄。
道路悠悠不知處,山高海闊誰辛苦。
遠(yuǎn)游不定難寄書,日日空尋別時語。
浮云上天雨墮地,暫時會合終離異。
我今與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棄。
古典君:此詩沒有一個悲字,讀下來卻滿滿的悲傷,無處安放,我們終究都不是灑脫之人,不能像李白那樣揮揮手就告別??催^那么多離別的故事,卻還是逃不脫離愁痛楚。那么多的人,那么遠(yuǎn)的路,說過的再見,有多少還能再見,云雨一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登金陵鳳凰臺》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古典君:此詩清新明快,格調(diào)悠遠(yuǎn),卻暗藏了詩人憂國憂民的胸懷。前半段吊古,表達(dá)“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的悵然和淡薄,后半段寫景,江山如此多嬌,可奈何浮云蔽日,不見長安,暗示報(bào)國無門的愁苦。
《鷓鴣天》
【宋】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經(jīng)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
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古典君:人間無限愁,預(yù)上高樓以避之,沒想到“愁還隨我上高樓”。本來實(shí)踐萬物都是沒有感情的,只因了人,才有了色彩,所以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恨無關(guān)風(fēng)與月”。真希望能像浮云那樣,拋去功名,自在來去、無牽無盼。
《蝶戀花》
【近代】 王國維
獨(dú)向滄浪亭外路,
六曲欄干,曲曲垂楊樹。
展盡鵝黃千萬縷,
月中并作濛濛霧。
一片流云無覓處,
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
閉置小窗真自誤,
人間夜色還如許。
古典君:詞人夜讀后獨(dú)自漫步于滄浪亭外的小路,看見許許垂楊、流云疏星,景色幽雅朦朧,突覺心情安靜寧和,脫離的一切煩惱,竟然暗暗悔恨不該沉溺于讀圣賢書卻錯過了這人間美景。
《道中寒食》
【宋】詹慥/陳與義
斗粟淹吾駕,浮云笑此生。
有詩酬歲月,無夢到功名。
客裹逢歸雁,愁邊有亂鶯。
楊花不解事,更作倚風(fēng)輕。
古典君:詩人懷才不遇、內(nèi)心愁苦,嘲笑自己為斗粟而奔走仕途、虛度人生,只能以詩來慰藉這凄苦的歲月,希望自己能夠不再囿于功名。因?yàn)樾那榭鄲灒L鶯燕燕的啼鳴聽來只是雜亂鬧心,楊花倚風(fēng),都是落寞蕭條,這一番春色,都做了浮云。
《賀新郎·兵后寓吳》
【宋】蔣捷
深閣簾垂繡。
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
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
影廝伴、東奔西走。
望斷鄉(xiāng)關(guān)知何處,
羨寒鴉、到著黃昏后。
一點(diǎn)點(diǎn),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
嘆浮云、本是無心,也成蒼狗。
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
趁未發(fā)、且嘗村酒。
醉探枵囊毛錐在,
問鄰翁、要寫牛經(jīng)否。
翁不應(yīng),但搖手。
古典君:此詞寫于元兵南侵后,詞人客于吳地,兵荒馬亂,連“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櫻桃進(jìn)士”都要擔(dān)心生計(jì)問題,可見當(dāng)時哀鴻遍野、民生凋敝。詞人開篇寫舊時的溫馨祥和,馬上轉(zhuǎn)入眼前的城頭怨角,感嘆白云蒼狗的世事變幻。
《古詩十九首》
【漢】無名氏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古典君: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首句便直抒胸臆的表達(dá)了離別的哀怨與相思。每一句意象都不同,可是每一句都是在問“你到底回來不回來?”可明知道得不到答案,最后只能作罷,只是盼望對方保重。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古典君:《玄中記》云:“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此詩化用此典,使詩格局為之大。后句則不同于大多數(shù)詩人登高遠(yuǎn)眺的悲涼心境,不畏浮云蔽日,只因自己有高瞻遠(yuǎn)矚、撥云見日的胸懷。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其它公眾號如轉(zhuǎn)載,請回復(fù)「轉(zhuǎn)載」查看相關(guān)注意事項(xià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