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一名40多歲的營銷主管,銷售任務很重,競爭又特別激烈。他說自己就像一臺上緊了發(fā)條的鐘,一個城市接一個城市地出差,走路速度可以趕上競走比賽的運動員,午飯沒時間坐下來吃,常是邊走邊吃邊思考。最近他經常感到胸悶、心前區(qū)不舒服,剛開始還沒有太在意,后來,情況更加嚴重,出現(xiàn)氣短、心跳加快、出虛汗等現(xiàn)象,到醫(yī)院一檢查才 知道患了冠心病。
周先生,從事某醫(yī)療單位的宣傳工作十幾年,繁重的業(yè)務總是需要他5分鐘審閱一份文件,半小時寫一篇稿子。節(jié)假日是一個接一個的活動,他覺得自己和卓別林演的電影《摩登時代》里流水線上的工人差不多。幾年下來,工作業(yè)績上去了,血壓也高了, 痛風、糖尿病也接踵而至。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保健部楊勤主任指出,上述兩病例,都是由于工作節(jié)奏快,心理承受的壓力過大,自己又沒有及時排解,導致身心負擔加重,免疫系統(tǒng)受損,抵抗力低下,從而導致各種疾病。
楊主任介紹,據(jù)調查,現(xiàn)代社會壓力最大的正是那些中級的管理階層,在單位是中堅,在家里是支柱,既要投身于市場競爭,又要解決家庭瑣事,他們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也沒有甘于平凡的平常心。他們不甘落后白手起家,擔負著家人的厚望,帶著領導和下屬的重托,拿著不菲但總裝到商家口袋的工資,忙于拼命,身不由己,精神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長期快節(jié)奏 不僅傷身更傷“心”
身與心的和諧是健康的基礎,而情緒活動又是心理因素中對健康影響較大、作用最強的一部分。長期快節(jié)奏導致的疲勞看似細小輕微,若不注意,輕則降低工作效率、生活質量,重則導致多種身心疾病。
持續(xù)的緊張若超過機體負荷能力,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無論是已經處在過度疲勞期的人,還是健康者,控制工作和學習的時間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工作8小時是最適當?shù)臅r間。另外,設法提高用腦效率,做到快而有節(jié)??旃?jié)奏工作之余,放慢腳步,慢節(jié)奏享受一下生活。
長時間處于快節(jié)奏工作的人們,其實期望能沉下心來慢慢享受生活,但是現(xiàn)實似乎并沒有給大家一個“慢”下來的機會。很多人都處在一個把健康變賣給時間和壓力的時代。所以,楊主任提醒,正處于事業(yè)旺盛期的中年人在工作之余應逐漸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開始重視身體和精神健康,勇敢地讓生活“慢”下來。
慢餐飲:“慢生活”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反對快餐,慢餐講究飲食的營養(yǎng)搭配和制作工藝,雖耗費時間卻是健康的飲食方式??旃?jié)奏的人應該在閑下來時,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吃精心烹制的食品,少接聽手機,少查看掌上電腦的信息,買菜、做飯,細細享受慢生活的樂趣。
慢讀書: “一目十行”是對閱讀高手的贊美,但是,“慢生活”就要開始放慢閱讀速度了。“細嚼慢咽”地讀書可以完全沉浸在書籍的氛圍中,給予細節(jié)更多的關注,這樣做不僅閱讀效果好,也能夠帶來更多心靈上的愉悅。
慢運動: 運動代表了“速度與激情”,但是,快節(jié)奏工作的人再去做高速度的運動,畢竟不能更好地讓身心放松,盡量讓運動慢下來。一般可以選擇 太極拳、瑜伽或者“超慢”的舉重等運動,而不是一下就弄得滿身大汗。平日里,可以散步,而不是一路小跑或者干脆來個累死人的馬拉松。堅持適度舒緩的運動,比斷斷續(xù)續(xù)地猛烈運動對人體更有益。
講究慢生活是人們對現(xiàn)代生活的反思,快節(jié)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人們不斷向前,沒辦法慢下來 。而“慢生活”有點“物極必反”的道理,其本質是對健康、對生活的珍視,是為了更好地“快”。
當我們在這個講求速度的社會里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時,因為從不停下來看風景,所以錯過了生活的種種美好;因為沒有時間思考,所以忘記了最初的理想和生存的意義。約翰·列儂曾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列儂所描繪的,其實是一種被醫(yī)生稱為“延緩幸福綜合征”的心理疾患?;歼@種病的人,總是為沒有充足時間去完成應該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慮,而且永遠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以及休息時間放在次要位置。據(jù)估計,全世界每100人中就有40人患有這一隱性的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表示,許多都市人在高效率的工作節(jié)奏中感到精神疲憊,沒有滿足感,主要是因為其“吝嗇”拿出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整理,因而越來越模糊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什么,進而找不到生活的具體目標和生存的意義。
楊勤主任認為,工作之余的“慢”生活,可以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品味生活,豐富閱歷,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 同時還能讓身體的運轉更正常。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時候病倒;有些人工作時沒事,退休之后反而突發(fā)心肌梗死。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緊張中,身體就會習慣于這種狀態(tài)。一旦緊張因素消失,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反常現(xiàn)象,腎上腺素大量減少,使器官失控,導致各種疾病。慢生活倡導在工作之余有機會就慢下來,正是一種循序漸進地改善生活、促進健康的好辦法。
“慢”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會認為: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如果慢下來,很快就會被淘汰,從而對“慢生活”提出了質疑。 針對這種想法,楊主任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只有勞逸結合才利己利人,應該在千變萬化的社會和生活中尋找平衡。
楊主任認為,一個人必須同時具備事業(yè)心和平常心,這道杠桿一定要把握好。近年來,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開始“慢生活運動”,并發(fā)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中國還處于發(fā)展階段,所以他們的“慢”我們還沒法照搬。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們不走極端的生活理念和讓心“慢”下來的生活意識。比如,我們可以在一年的開頭做個計劃,清理掉不必要的應酬和消費項目。每個月爭取去郊外走一走,和老朋友、老同學聚一次。接著,將工作和生活劃分開,每周兩天的休息時間全部用來睡覺、看書、和家人相處,哪怕是發(fā)呆都行。每一天,中午擠20分鐘時間睡個覺;盡量按時下班,買菜回家去慢慢做、慢慢吃;晚上不上網,少看電視,能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散步的話,就不要猶豫。
聯(lián)系客服